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冷镦钢SCM435在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1~1s-1范围内发生动态再结晶的热/力模拟试验数据,利用其应变硬化速率θ与流变应力σ的θ-σ曲线,准确确定了其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εc、峰值应变εp、临界应力σc和峰值应力σp,用应力-应变(σ-ε)曲线方法计算SCM435钢的动态再结晶Avrami动力学曲线和时间指数n.结果表明:SCM435钢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与峰值应变的平均比值εc/εp=0.73,动态再结晶Avrami时间指数平均值n=1.91;在温度950~1150℃,应变速率0.1~1s-1范围内,应变速率是SCM435钢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敏感因素,温度对其影响不大;动态再结晶率50%的时间t50与应变速率成反比.  相似文献   

2.
新型Mn-Cr齿轮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秉新  徐旭东  刘相华  王国栋  胡旋 《钢铁》2004,39(9):54-57,73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变形程度及奥氏体晶粒尺寸对新型Mn-Cr齿轮钢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确定了该Mn-Cr齿轮钢的动态再结晶激活能Q及应力指数n分别为378.6kJ/mol和5.81,在热轧齿轮钢管穿孔工序中,变形温度为1100-1150℃,变形量为40%~54%,奥氏体处于动态再结晶状态;而在轧管及减径工序中,变形温度分别为1000~1050℃和900-950℃,变形量分别为21%和31%,奥氏体均处于加工硬化状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15MnMoVTi钢变形的奥氏体再结晶的特征。给出了奥氏体再结晶的临界变形量和再结晶的三个温度区间:温度高于1050℃为动态再结晶区,900~1050℃为静态再结晶区,低于900℃为未再结晶区。再结晶延迟时间达20秒。 15MnMoVTi钢的加热温度在1050~1200℃范围为宜,最佳温度在1150℃左右。轧制总变形量应大于50%,同时应严格控制终轧温度并采用快速冷却措施。影响轧后奥氏体晶粒度的主要因素是终轧温度和轧后冷却速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机,研究了D36船板奥氏体的再结晶温度以及奥氏体的变形温度、变形量和变形速率对热变形奥氏体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变形速率为0.1~1 s-1、温度达到950℃时,开始发生动态再结晶;当变形速率为5 s~(-1)、温度在1 000~1 050℃时,发生动态再结晶;当变形速率为10 s~(-1)时,不发生动态再结晶。当变形温度为1 050℃、单道次变形率在10%~20%时,D36钢在10s左右的道次间隔内发生了完全的静态再结晶。当单道次变形率在20%以上,D36钢在5 s左右的道次间隔内发生了完全的静态再结晶。  相似文献   

5.
采用了MMS-200热力模拟机以40CrMnMo钢为实验对象进行了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850℃~1150℃,变形量0.8,应变速率在0.01~10s~(-1)条件下实验钢的热变形行为。通过分析高温下变形参数对流变应力和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建立40CrMnMo钢的稳态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结果表明:变形温度为850℃~1150℃,实验钢在应变速率0.01~0.1s~(-1)下发生连续动态再结晶,应变速率1~10s~(-1)下发生动态回复。通过引入Zener-Hollomon(Z)参数表征变形参数对稳态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建立了稳态再结晶晶粒尺寸的数学模型,得出提高应变速率或变形温度较低能使Z参数增大,峰值应力升高且动态再结晶晶粒减小。  相似文献   

6.
Cu-P-Cr-Ni-Mo耐候钢高温变形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u-P-Cr-Ni-Mo耐候钢(%:0.10C、0.075P、0.65Cr、0.22Ni、0.43Mo、0.28Cu)在应变速率0.01~1 s-1、温度850~1150℃时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得出该钢奥氏体区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和动态再结晶图,分析了变形参数对峰值应力的影响和不同热变形时耐候钢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与真应变的关系,建立了该钢的奥氏体热变形方程、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回归方程和奥氏体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变形温度升高,峰值应力下降;随变形速率增大,峰值应力升高;随Z参数增大即变形温度降低,应变速率增加,发生再结晶的临界应变εc和发生完全再结晶的应变εs均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摘要: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1~10s-1和变形量为65%的条件下研究了CSP热轧TRIP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探讨了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对TRIP钢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越小,变形温度越高,应变速率越慢时,TRIP钢中奥氏体越易发生动态再结晶。其中,粗晶试样(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为767.54μm)在1050~1150℃内变形时,将发生动态再结晶。其热变形激活能为361539.17J/mol,确定了Zener-Holloman参数与应变速率和温度的关系式,建立了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模型、高温奥氏体流动应力模型和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理论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变形温度及变形量对FH40高强度船板钢再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钢变形量在20%~40%时,形变奥氏体处于部分再结晶区,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再结晶数量和晶粒尺寸。FH40高强船板钢发生完全再结晶所需的变形温度为1 000℃、变形量为40%,此条件下变形下进行完全再结晶区轧制,获得细小、均匀的奥氏体晶粒。  相似文献   

9.
刘靖  彭杰  张备  韩静涛  张双平 《天津冶金》2011,(1):23-25,49
采用阶梯试样轧制,通过金相观察的方法,研究了热轧过程中变形量和变形温度对X80管线钢再结晶规律及混晶的影响,绘制了再结晶区域图及混晶区域图。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奥氏体再结晶的临界变形量降低。变形温度在1150℃,变形量达到40%时,再结晶已达到90%以上。为避免混晶的产生,轧制过程尽量避开部分再结晶区。  相似文献   

10.
变形温度对ULCB钢动态再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得800 MPa级和900 MPa级ULCB钢,在1100~850℃进行单道次变形的热模拟试验,变形量为40%,应变速率为2 s-1。将应力-应变变化特征和显微组织观察相结合,分析研究变形温度对ULCB钢奥氏体动态再结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低于950℃时以形变硬化和动态回复为主,奥氏体形变再结晶主要发生在1000℃以上的高温变形中;奥氏体再结晶百分数随变形温度升高而增加,在1050℃变形后奥氏体再结晶百分数约40%,在1100℃变形后则发生完全再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