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效率存在密 切联系,探究两者间关系可以为县域中小城市 低碳发展提供指引,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 供新参考。文章在大城市碳排放效率评价研 究的基础上结合县域中小城市特征,进行碳 排放效率评价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通过建 立面板数据模型对2005—2020年间长三角 地区县域中小城市空间形态对碳排放效率影 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城市空间形态 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城市 空间形态紧凑度、复杂度及破碎化程度与碳 排放效率密切相关;紧凑程度的提高对碳排 放经济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复杂程度和破碎 化程度的下降会对碳排放经济效率和碳排放 社会效率产生积极影响。总体而言,城市空间 形态主要通过影响交通碳排放进而对碳排 放效率产生影响,交通碳排放水平是长三角 地区县域中小城市碳排放经济效率和碳排放社会效率的首要影响因素。结合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强化结构性填充式开发以及调整空间组织 模式等策略,以期助力县域中小城市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减碳对城市实现双碳目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确定影响社区碳排放的5个一级影响因素和8个二级影响因素,建立社区碳排放计算模型,采用多因素正交分析法,生成720个基准社区和10.8万个比对社区,对社区主要碳排放影响因素占比分布、不同技术减碳潜力进行研究,并提出低碳社区碳排放控制指标建议。研究发现,社区内建筑碳排放占比72.9%,废弃物碳排放占比21.6%,交通、给排水和社区照明共占比5.5%;建筑本体能效提升、光伏应用比例增加和电力碳排放因子降低对社区减碳贡献率分别为30%、30%、22%;如采用人均碳排放控制指标,建议居住建筑为主的低碳社区人均碳排放量为1.0 tCO2/(人·a),公共建筑为主的低碳社区人均碳排放量为0.5 tCO2/(人·a),如采用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控制指标,居住建筑为主的低碳社区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控制指标建议为35 kgCO2/(m2·a),公共建筑为主的低碳社区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控制指标建议为60 kgCO2/(m...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中国不同规模城市差异化低碳治理路径,依据城市规模划分大、中、小城市样本,基于方差分析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不同规模城市居住建筑能源消耗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居住建筑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差异;(2)市政公用设施是不同规模城市居住建筑碳排放的共同影响因素,空间形态对大城市与小城市的碳排放产生不同程度的负向驱动效应,生活能源结构在中等城市与小城市中具有相反的驱动效应。据此,提出大城市应重点关注建设空间的集约化利用与清洁能源的普及,中等城市应重视冬季采暖对北方地区的居住碳排放影响,小城市具有更多影响要素,但推进冬季采暖优化与加强空间的精明发展模式是其应关注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4.
已有文献在解释城镇化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时,多集中在人口城镇化上,关于城镇空间形态的碳排放效应的实证研究很少。研究采用108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2003-15年间的城市样本数据,用居住密度度量城镇空间形态,对居住密度等变量影响碳排放的演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居住密度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在东部城市、中部城市、还是西部城市,居住密度的提高均显著地减少了CO2排放;人口城镇化的进程导致碳排放大幅度增长;我国城市发展水平尚未到达"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位于曲线左侧;我国没有变成FDI的"污染天堂",相反绿色外资的引进显著地减少了城镇碳排放;中东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环境红利开始显现,而西部城市低碳的发展模式尚未实现。因此,中国提出的建立"紧凑城市"实现低碳发展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空间与居民生活碳排放之间存在紧密关系,已有文献较多通过密度、开发强度等指标探讨城市空间对碳排放的影响,但有关城市空间集聚性与居民生活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并不充分,空间集聚的城市是否低碳仍存在争议。基于全国110个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样本数据,通过城市形态结构、各类用地分布和社会经济要素3个层面12项指标表征城市空间的集聚特征,并对这些变量如何影响人均、地均碳排放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建设用地理查德森指数、网格分维数等形态结构集聚性指标与居民生活碳排放强度显著正相关;居住用地莫兰指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莫兰指数等用地分布集聚性指标与居民生活碳排放强度亦显著正相关;人口密度、住宅容积率等要素集聚性指标与居民生活碳排放强度显著负相关。因此,向心聚集、向内填充的城市形态结构及居住、商业等单类用地性质在空间上的集聚分布不利于城市低碳化发展,疏解过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强化绿色开敞空间的丰富度,适度加强人口、住宅、产业等社会经济要素在空间中的高效集聚,具有显著的城市减碳控碳效应。  相似文献   

6.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大湾区和城市样区两个层面的碳排放总量、碳排放效率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空间形态、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相关性,得出高度融合的产城关系、更合理的用地结构、更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后工业化的产业结构、较高人口素质和密度都会相应提升碳排放效率。提出建议:优化国土空间碳排放格局,控制各类用地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加快推进生产体系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向转型;全面推进低碳城区、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资源的价值核算方法,推动形成跨区域的碳补偿机制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7.
产业化住宅物化阶段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一如  张磊 《建筑学报》2012,(8):100-103
从碳排放的角度针对住宅产业化进行研究,在住宅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中引入延迟排放加权平均时间的计算,讨论了物化阶段对总体碳排放的重要性,并对产业化住宅物化阶段减碳效能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具有碳储存能力的生物质建材、建设现代竹木结构体系住宅等是实现低碳居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居住社区是城市重要的碳排放单元,挖掘规划手段与策略对减少居住社区碳排放的影响对于低碳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以广州为例,基于大样本居住社区碳排放调查与计量,研究城市规划对居住社区碳排放的影响,并通过建立规划碳排放的数量模型设计碳排放评估预测软件工具.  相似文献   

9.
杨沛儒  李铮伟 《规划师》2013,29(3):68-74
现有关于碳足迹评估的文献多数依赖由上而下的经济系统输入输出方法对国家范围或区域尺度进行分析,或者局限于应用由下而上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来分析单一建筑系统。如何从街区或小区范围(即城市设计尺度)来评估低碳城市绩效,以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仍然有待研究。研究选取澳门城市中心区的2个面积约为1 km2的街区—新口岸区和佑汉区,进行城市空间形态、建筑类型、能耗与碳排放关系的分析,根据建筑的碳排放和太阳能接受度分析结果,归纳出低碳城市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城市形态对家庭建筑碳排放的影响——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空间形态、减少碳排放已成为构建低碳城市的关键举措.国内外学者已经证实空间形态对交通碳排放的显著影响,但其对建筑碳排放影响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本文通过对北京1 188份家庭碳排放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人均住房面积每增加1%,建筑碳排放增加0.48%;家庭每增加1人,建筑碳排放量增加27.54%;家庭人均收入对于建筑碳排放有阶段性影响,呈曲线关系;人口密度与家庭建筑碳排放存在负向关系.因此,北京可通过构建紧凑型城市、加强房地产市场住房面积调控以及提升中高收入人群低碳意识等政策,降低家庭建筑碳排放,构建低碳城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空间结构变化对教职员工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得出传统单位大院式街区空间结构为人们选择低碳的交通出行方式创造了必要的空间组织条件.进一步提出城市规划要摈弃单一功能的居住大盘、单一功能的工业区、单一功能的中心区,重组城市街区空间结构,建设功能混合的城市街区、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12.
建筑材料CO_2排放是建筑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将建筑材料生命周期进行了划分,总结出了建筑材料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核算模型。利用该核算模型,对天津市38栋住宅的建筑材料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进行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住宅建筑的单位面积建筑材料碳排放平均值为366. 70 kgCO_2/m~2,其中,钢材、混凝土和砂浆的碳排放量可占80%以上;住宅建筑的建筑面积、标准层面积和层数等参数均与其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有着较好的正相关性。之后,分别以建筑面积、标准层面积及层数为自变量,通过统计学方法构建了建筑材料生命周期碳排放的预测模型,并验证了各预测模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源头集中区域,城市规划建设是实现控制碳排放的关键政策领域。控制城市化过程中的碳排放,需要采取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在当前我国各地政府都要建设低碳城市之际,对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十分必要。城市政策手段必然有其成本,而政策手段带来的效益也需要有科学客观的分析,才能在制定政策及建设项目时提高社会整体资源效率,达到优化社会经济资源的目的。本文提出有必要建立一套低碳城市成本效益理论和方法,评估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政策和投资决定。  相似文献   

14.
《华中建筑》2021,39(3)
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其节能减碳对城市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九江市九个典型住区为例,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影响住区碳排放的核心要素,并分析其影响机制,进而提出住区减碳的规划策略。研究显示,家庭基本构成、日常行为意识、住宅室内状况、住宅建筑设计和住区空间特征五类住区要素对碳排放影响最大,这些要素主要通过影响能源使用的行为意识和住区的微气候条件来作用于家庭主观和客观的能源需求量,最终影响住区碳排放。为引导住区的低碳建设,需管控影响住区碳排放的物质空间要素,优化和完善现行规划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  相似文献   

15.
低碳城市的城市形态和能源愿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人均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量、单位GDP碳排放量和人类发展指数4个指标可以作为我国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在特定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城市化水平和资源条件下,国外建设低碳城市的经验和示范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中国必须探索自己发展低碳城市的道路。中国低碳城市的城市形态主要特征是"紧凑型城市",即高密度(Highdensity)、高容积率(High plot ratio)和高层(High rise)的3"H(高)"城市。而低碳城市的能源规划目标应该是实现3"D",即使用低碳能源(Decarburization)、分散产能(Decentralization)和减少需求(Demand reduction),并应分别在城市、区域和终端用户3个层面实现3"D",其中终端用户节能被视为一种无碳的虚拟能源。另外,本文简要介绍了"能源总线"和"能源互联网"这2种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很有发展前景的能源系统。  相似文献   

16.
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量与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城市土地利用、功能活力和交通系统组织是影响城市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厘清低碳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评建结合"思想跟踪对比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情况,从城市规划方案和规划建成后两方面选取可量化的低碳生态城市空间特征为指标,评价并对比城市规划方案及建成后碳排放潜力。在新数据环境背景和GIS技术支持下,基于空间分析及网络分析手段实现评价结果空间化直观表达。以济南市西部新城为例,综合评价并可视化表达其概念规划方案及建成实施后碳排放潜力变化情况,评价结果显示,济南市西部新城概念规划方案基本实现规划理念提出的低碳生态目标,但部分片区建设实施尚未满足低碳城市需求,主要表现为公交线路密度、城市功能密度及功能混合度不足。  相似文献   

17.
量化和预测用地的碳排放是实现规 划控碳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城镇建设用地分 类体系,从城市用地建筑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核算视角,提出以“用地”作为碳排放的核算 终端和核算单元,基于PCA-BP神经网络建 立规划用地碳排放预测模型来预测用地碳 排放。将调研获得的样本地块的碳排放数据 作为因变量,以其用地特征指标(包括:容积 率、建筑单体数量、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 筑高度、用地类型、用地兼容性、人口密度) 作为自变量,建立用地碳排放预测模型。以长 兴县老城区为实例,应用该模型预测用地碳 排放,从模型预测结果来看,该方法能较准 确地预测用地的碳排放,为城市的低碳规划 和碳排放管控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建筑物碳排放是城市终端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深圳市为案例,首先对深圳市建筑物碳排放进行测算,并利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建筑物碳排放的脱钩状态,进而采用LMDI分解模型对深圳市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建筑碳排放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处于弱脱钩状态,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单位居住建筑面积能耗值是建筑碳排放的主要增长因素,单位增加值的公共建筑面积和人均居住建筑面积是建筑碳排放的主要减缓因素。  相似文献   

19.
曹海婴  黎志涛 《规划师》2007,23(11):81-84
近二十年来,随着集合住宅由政府控制的配给品向通过市场分配的商品转变,集合住宅形态在规划结构、居住公共空间、住宅套型设计、住宅风格样式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居住形态演变是城市社会阶层结构演变的反映;另一方面,居住形态演变也对城市形态结构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避免住宅的过度商品化和符号化导致社区生活的丧失和对居住本质的忽视,在规划设计中应减少空间隔离措施,提倡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层居民混合居住,增强居民的社区感.  相似文献   

20.
《建筑技术》2011,(6):513-513
为了科学推动我国城市低碳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湖南工业大学、经济杂志社等于3月2日在北京正式对外联合发布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绿皮书2011》,据绿皮书数据显示:西宁能源碳排放强度最低,深圳单位GDP能耗最低,上海能源消费总量最多,湛江人均CO2排放量最少,北京居民碳消费结构最优,张家界市居住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