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优化宜宾燃面预制调味料的配方,在传统小吃宜宾燃面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优化宜宾燃面预制调味料配方,并采用电子鼻分析宜宾燃面预制调味料配方优化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宜宾燃面的制作工艺,按质量分数将肉末(37.8%)、碎米芽菜(21.9%)、花生碎(20.0%)、芝麻(8.0%)、葱花(2.3%)和胡萝卜丁(10.0%)作为预制调味料,宜宾燃面的感官评分最高(93.48分)。宜宾燃面预制调味料配方经过优化后,电子鼻传感器W1C(芳香化合物)响应值显著升高(P<0.05),W5S(氮氧化合物)响应值显著降低(P<0.05)。试验结果可为宜宾燃面预制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参数借鉴。  相似文献   

2.
燃起来的面     
去成都之前,我曾在一个人的博客上看到了关于宜宾燃面的描述,说这面太香了、太干了,点火就能烧起来,所以叫燃面。面居然能燃起来,想来是夸张吧,可心里还是对这面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3.
<正>宜宾市燃面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消息,宜宾市出台了"宜宾燃面团体标准",以保证工业化生产燃面的特色和质量,而面馆餐饮类的宜宾燃面标准目前正在制定中。宜宾市经信委副调研员、宜宾市燃面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李海龙表示,此举是要保证以后在全国各地吃到的宜宾燃面基本特  相似文献   

4.
宜宾燃面     
正周末去宜宾蜀南竹海旅游。漫山遍野都是苍翠挺拔的竹林,大块大块的绿色向我们袭来,绿得养眼,绿得痛快,绿得让人沉醉。我想若是在竹海里有一座属于自家的房子,每年盛夏过来消暑,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儿。妻说你简直尽想美事,前面的小吃摊在卖宜宾燃面,你给我们办招待,每人一碗倒还现实些。燃面是宜宾最具特色的传统名小吃之一,曾经有人尝试过,用筷子夹起一根拌好的燃面,然后点燃打火机去烧,真是神奇,燃面果然燃了,像蚊  相似文献   

5.
《美食》2017,(8)
正近来看过一档鲁豫访谈孟非的节目,采访地点设在孟非开在南京的面馆。期间,孟非与鲁豫用早膳,鲁豫节食,用餐慎微,选择的是麻辣风味的重庆小面,一根一根的挑食,真是难为她了。孟非则不然,吞食面条如风卷残云,大快朵颐有滋有味,令看客也口舌生津。孟非对鲁豫说,昨晚上就想这一口。孟非的这一口便是燃面。燃面源于四川宜宾。若不是二十五年前宜宾刘老头来我所在湖北小城谋生带来  相似文献   

6.
高岩  杨潇 《餐饮世界》2014,(4):14-17
正油泼里的幸福指数人常说西安是一个有味道的城市,空气中氤氲着肉烂汤浓的泡馍味道,卤香悠长的夹馍味道,浓香窜鼻的烤肉味道,还有最让人欣喜的油泼面的味道。北方人大多喜食面,而陕西关中人完全是被面支配。老话里"一碗粘(音燃)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说的就是关中人的"面肚子",这里的"粘面"指的就是陕西的油泼面——习总书记请连战先生食用的"biangbiang面"正是此面。代表关中特色的油泼面,则一如关中人的平实厚道显得深藏不露。油泼面是在周代"礼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秦汉时代称之为"汤饼",属于"煮饼"类中的一种,隋唐时代叫"长命面",意为下入锅内久煮不断;宋  相似文献   

7.
以猪肉、芽菜、辣椒、菜籽油、豆瓣酱、花生、豆腐干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分步炒制,辅以现代化食品添加剂,开发得到一款符合现代人群消费的方便燃面酱。产品各项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达到SB/T 11194—2017《方便面调味料》和GB 2718—2003《酱卫生标准》中的指标要求。将该产品与熟化的面条进行简单的拌制后,即可得到和餐饮店中类似的宜宾燃面。  相似文献   

8.
以正交试验确定莜麦面蛋糕的配方,以莜麦面为主料,鸡蛋、糖、泡打粉、蛋糕油用量分别是莜麦面的35%、25%、1.5%、1%,制出的莜麦面蛋糕的比体积、外观、芯部结构和口感均好。  相似文献   

9.
担担面     
成都人早餐爱吃面.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都有面店。刀削面、兰州拉面、宜宾燃面.铺盖面.这些风格各异的面让你应接不暇。成都面店的门面都很普通,里面操作间.外面摆着四五张条桌.桌上照例放着醋瓶、酱油瓶、盐罐和一碟花椒面。遇上面店口碑不错的.即便是西装革履的老板和白领.也常常挤在破旧的店内排队候座。从店外自行车、电瓶车和小汽车数量的多寡.往往就可以看出面店生意的好坏。  相似文献   

10.
油泼面     
魏博 《中国食品》2003,(23):1-41
油泼面是一道西安颇具名气的面食,又叫油泼箸头面、香棍面,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法对红松油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红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不同的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温度和料液比等条件对红松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红松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研究发现:提取时间、温度和料液比对红松油得率均有影响,红松油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提取温度为62℃、提取时间为8.5 h、料液比1:20,红松油的最大得率为59.2%.  相似文献   

12.
禾本科有一种粮食作物,名叫黍子。黍子分黏性与非黏性两种,黏性者味甜,河东人利用它的黏甜特性制作出一种风味甜食——黍面油糕。河东人把黏甜性的黍子叫做软黍子,用这种软黍子磨成的面粉称作软黍面,以区别于非黏性的硬黍面。把软黍面蒸熟,掺和一些麦面可做油糕的面皮,内包甜性馅料,下在油锅中炸熟,就可成为黍面油炸糕,简称黍面油糕。黍面油糕的馅料,有枣泥、柿饼泥、豆沙泥、沙泥,可用豌豆、绿豆、豇豆多种豆类制成。黍面油糕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日常市场供应的扁圆形的油坨儿,形体较大;另一种是元宵节的节日油糕,是半月形的,有角,也俗称油…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研究了薏苡仁中薏苡仁油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薏苡仁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薏苡仁油最佳提取液料比为12:1 mL/g、微波提取温度为60 ℃、微波提取时间为15 min、微波提取功率600 W。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薏苡仁油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液料比为12.39:1 mL/g,微波提取温度为60 ℃,微波提取时间为920 s,微波提取功率为621 W。在此条件下,薏苡仁油得率可达9.31%±0.10%,与预测值9.41%接近,说明响应面法优化的薏苡仁油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乙醇浸提法提取油莎豆低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以油莎豆粕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Box-Behnken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油莎豆低聚糖的较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0︰1(mL/g)、乙醇体积分数39.4%、提取时间31.6 min。在此条件下,油莎豆低聚糖提取率为17.82%,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约为0.06%,说明响应面法优化油莎豆低聚糖的提取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槟榔油提取工艺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乙酸乙酯提取槟榔油的工艺,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温度对槟榔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6.5℃,提取时间3.2 h、料液比1:10.5(m:V),在此条件下槟榔油的提取率可达12.91%,与预测值12.93%相差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利用响应面法对杜仲翅果仁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预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以杜仲翅果仁油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杜仲翅果仁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3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54min,在此条件下,杜仲翅果仁油提取率达到26.64%。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西瓜子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瓜子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西瓜子油的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超声时间、提取溶剂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西瓜子油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西瓜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6.3(g/mL),超声时间为45.4min,提取溶剂为石油醚。此条件下西瓜子的提取率预测值为27.92%,验证值为28.04%。  相似文献   

18.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枸杞籽油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作为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中心设计模型,以枸杞籽油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枸杞籽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40~60目、萃取压力37.8 MPa、萃取温度38.4℃、静态萃取时间5 min、动态萃取时间41 min,在此条件下,枸杞籽油得率为21.78%。  相似文献   

19.
以亚麻籽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亚麻籽油的超声酶解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亚麻籽经脱胶后,探究了料液比、加酶量、酶解pH、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对亚麻籽油得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设计五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实验,确定响应面模型。根据模型回归分析得到超声酶解提取亚麻籽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加酶量0.10 g,酶解pH 10,超声时间40 min,提取温度50℃,在该条件下亚麻籽油实际得率达到(30.52±0.04)%。超声辅助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工艺条件简便、快速,得率高,可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水相酶法油脂提取率,研究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油茶籽油及水解蛋白。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辅助水相酶法提取油茶籽油和水解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超声时间、pH和反应时间;然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pH 9和反应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油茶籽油得率为89.704%,油茶籽蛋白得率为90.638%,与预测值误差不超过0.5%。这表明Plackett-Burman设计联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的模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