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先的感应加热热处理设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感应处理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对工件进行热处理时,感应加人有只对需要轴热区域精确地进行集中、快速加热这一能力,从而缩短了处理时间,因此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同时,提高了生产率。感应加热与大部分其它用于热处理的热源相比,提高了能源效率,同时对环境无害。本文是关于感应加热在现代金属热处理领域所取得综述,具体涉及齿轮感应淬火、在线回火、凸轮轴承面淬火、品质保证、过程控制/临  相似文献   

2.
利用感应加热系统对激光沉积修复试样进行去应力退火局部热处理,研究了局部热处理的保温温度和时间对试样温度分布和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感应加热系统的局部加热效果明显;随着局部热处理保温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加热区温度分布更加均匀;600℃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后,残余应力平均降低30.6%以上,高于500℃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后的应力消减幅度,局部热处理后由残余应力引起的端部变形量由2.67 mm消减为0.54 mm。试验验证了基于感应加热的局部热处理可有效消减修复应力和变形量。  相似文献   

3.
利用感应加热系统对激光沉积修复试样进行去应力退火局部热处理,研究了局部热处理的保温温度和时间对试样温度分布和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感应加热系统的局部加热效果明显;随着局部热处理保温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加热区温度分布更加均匀;600℃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后,残余应力平均降低30.6%以上,高于500℃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后的应力消减幅度,局部热处理后由残余应力引起的端部变形量由2.67 mm消减为0.54 mm。试验验证了基于感应加热的局部热处理可有效消减修复应力和变形量。  相似文献   

4.
感应加热技术在钢管热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居勤  严雪荣 《钢管》2010,39(2):52-56
介绍了利用中频电流感应加热原理进行钢管热处理的工艺技术。由于其设备投资不大、没有环境污染,且便于进行工艺控制和组织生产,与燃气加热(天然气或发生炉煤气)方式的钢管热处理工艺比较,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经过生产证明,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方法对钢管进行热处理的工艺技术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感应热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感应热处理设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感应加热电源:可控硅中频电源、IGBT全固态中频、超音频电源、MOSFET全固态高频电源,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出现都为感应热处理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介绍了新型感应加热电源及自动化、高机械化程度的机床设计开发程序,以及典型的应用实例.为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感应热处理设备方面的差距,我国的感应热处理设备正向节能、高效、机械化、自动化发展,已开发出一系列先进的、多品种的机电一体化感应加热成套设备,克服了传统感应热处理设备许多缺陷,满足了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管道焊口焊后热处理常用的加热方法有感应加热、电阻炉加热等。现在普遍采用的是远红外加热方法。远红外辐射加热的优点是节约能源 ,提高加热效率 ,且远红外线能够穿透到物质内部 ,使内部与表层同时加热 ,改善了加热效果。进行管道焊口热处理时 ,正确地选用加热器功率 ,是确保热处理顺利进行 ,提高热处理效益的重要环节。1 远红外加热焊口热处理加热功率计算的几种方法  我国一般按下列计算 :加热所需功率 P =Q/t (1)式中 :P为加热所需电功率 ,W ;Q为加热所需热量 ,J;t为加热时间 ,s。Q =K·W·C(T -T0 ) (2 )式中Q为所…  相似文献   

7.
感应淬火机床数控系统智能化与网络化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是感应热处理设备数控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智能化的感应淬火数控系统参数优化技术、加热电源共享技术、能量监控技术、加热电源输出功率智能控制技术、变形自适应调整技术、坏件自动剔出技术等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感应热处理设备网络化方案,给出了淬火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8.
采用搅拌摩擦焊接工艺焊接8mm厚2219铝合金板材,自行研制设计了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对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接头进行了应力表征与高频感应加热去应力研究,试验温度分别为90℃、140℃、190℃,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试了焊缝热处理前、后纵向和横向残余应力,分析了搅拌摩擦焊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高频感应加热处理后,焊接纵向残余应力峰值显著降低,经190℃感应加热处理后纵向残余应力峰值下降51.3%,残余拉应力区间变窄,随着高频感应加热温度的降低,去应力效果减弱。热处理前、后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不明显,显微硬度分布趋势相同,说明高频感应加热技术在有效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的同时不改变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2010,(3)
<正>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感应热处理技术。内容包括现代感应加热电源、感应加热电源的选择、感应淬火机床与淬火夹具、感应淬火机床的主要部件与监控仪器、感应加热装置的辅助设备、表面淬火用感应器、感应淬火成套设备的组成与布置、感应热处理工艺、感应热处理技术开发等。本书着眼于应用技术,配有丰  相似文献   

10.
《钢管》2019,(6)
正涉及一种提高钢管内壁硬度的方法,采用扫描式感应淬火工艺,对整个钢管内壁进行热处理,将感应线圈放置于钢管,钢管相对于感应线圈发生旋转及相对移动;在钢管与感应线圈发生相对移动过程中,感应线圈通电加热,加热后立即对加热后钢管进行喷水冷却;加热频率选择在500~2 000 Hz;钢管相对于感应线圈的移动速度为3~6 mm/s,钢管旋转速度5~20 r/m。  相似文献   

11.
《金属热处理》2008,33(4):30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感应热处理技术。内容包括现代感应加热电源、感应加热电源的选择、感应淬火机床与淬火夹具、感应淬火机床的主要部件与监控仪器、感应加热装置的辅助设备、表面淬火用感应器、感应淬火成套设备的组成与布置、感应热处理工艺、感应热处理技术开发等。本书着眼于应用技术,配有丰富的图表与实例,实用性、针对性强。  相似文献   

12.
厚壁筒形工件连续感应热处理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麦克斯威方程组和导热微分方程进行分解化简 ,得到计算无限长轴对称工件的电磁场、感生涡流和温度场分布的基本方程。基于这些方程在ANSYS软件上实现了对厚壁筒形工件连续感应热处理的计算机模拟计算。计算了加热、淬火和回火等热处理过程中 ,工件温度变化和加热功率变化 ,预测工件淬火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计算中考虑了工件材料物理参数随温度变化对加热过程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 ,实现了对连续感应热处理工艺的优化分析 ,而且找到了一种对连续感应热处理设备结构设计和工艺参数配置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30CrMnSiNi2A钢零件感应加热局部回火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CrMnSiNi2A钢零件进行感应加热局部回火试验,参照铅浴局部回火工艺的相关技术要求,对感应加热热处理的设备、工艺等进行摸索,获得了符合生产要求的感应加热局部回火工艺。试件感应加热局部回火后的疲劳性能和对缺口敏感性的降低都较铅浴局部回火要好。  相似文献   

14.
牟俊茂  褚荣祥 《钢管》2012,41(1):68-71
介绍了钢管中频感应加热调质处理生产线;比较了感应加热与普通加热调质处理钢管的力学性能、表面质量与使用性能等。感应加热钢管与普通加热钢管相比,其屈服强度提高15.1%~17.9%,伸长率提高11.5%~22.2%,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晶粒也更细小,表面质量更佳,硬度一致性好,直线度大幅度提高,是值得推广的钢管调质热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述横向磁场感应加热是一种高效率的热处理方法,特别适合于金属带材的连续处理。本文还介绍了英国电气协会研究中心设计和制造的1兆瓦横向磁场感应加热装置,该设备安装在英国伯明翰阿尔康板材公司的张力矫平线上,已成功地用于对幅宽1200~1250毫米的铝合金带材进行连续热处理,包括以高达2米/秒的线速度进行完全或不完全退火;和对某些高强度铝合金进行固溶处理。此种感应加热装置的优点是紧凑、可控(易于自动化)、效率高。与现有的周期式或连续热处理设备相比,由于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投资和劳动费用,故经济效益颇高。因其设备紧凑,故可以将横向磁场感应加热炉安装在现有生产线内。  相似文献   

16.
高强度弹簧钢丝的感应加热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频感应加热技术自1916年应用于工业生产以来已有数十年历史。最初它只是作为表面热处理技术[1],用以提高机械零件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例如大型齿轮经高频加热表面处理可得到较厚的硬化层,提高耐磨性,而且变形小。近年来鉴于节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要求,高频感应加热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同时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使高频热处理设备实现完全自动化。感应加热技术在弹簧钢生产中的应用便是一个成功的实例。螺旋弹簧可用不同的弹簧钢丝用热成形和冷成形法制造。由于对弹簧的质量、使用应力和精度的要求的不断提…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套应用于移动式感应热处理设备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及其对红外测温仪、PID自整定控制仪等主要部件。试验表明,该系统连接方便,测温准确,对加热速度极快并采用人工操作的移动式感应热处理设备,可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00℃范围内,满足了实际感应热处理的控温要求。  相似文献   

18.
感应热处理件中比例的增加、感应加热电源设配与感应器电效率的提高、设备结构的改进、淬火机床自动化程度的完善、感应淬火新工艺的应用均标志着感应热处理技术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在上述各个方面均有了可欢的进步。对外开放以来,我们引进了美国、西德、英国与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多种感应加热成套设备,使我们看到了国内外设备之间还存在着差距。如何更好的把住设备引进关、如何进行引进设备的消化与吸收,本文提出了见些建议与看法。  相似文献   

19.
钢材及机械零件或工具采用感应加热进行热处理因其具有高效、节能和工业污染较小等优点,因而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正确制定热处理规范,必须了解在感应加热条件下钢的临界点。感应加热条件下临界点用一般方法难于测定。根据现场经验,用金相法简便易行,且能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一、试验方法 1.感应加热频率为2500Hz,感应器内  相似文献   

20.
顾晓文  史文  罗娟娟 《热处理》2009,24(2):60-64
感应加热技术在金属加工、热处理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感应加热中,导磁体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感应器的加热效率、提高产品质量、节能等。目前,国内外可加工导磁体的研究与发展,为感应加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国外相比,我国导磁体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