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PID控制器的性能完全依赖于其参数的整定和优化,但参数的整定及在线自适应调整对常规的PID控制器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根据粒子群算法具有对整个参数空间进行高效并行搜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整定PID控制器参数的设计方法,并定义了一种新的性能指标函数来评价PID控制器的性能。现以二阶的船舶控制装置为研究对象,运用粒子群优化方法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了寻优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一般PID参数整定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指标,有着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定义一个包含系统超调量、上升时间和稳态误差指标项的适应度函数,并根据系统的实际控制要求对各指标项适当加权。之后由带收缩因子的粒子群算法对PID进行多目标寻优,从而实现PID控制器的自动参数整定。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优化得到PID控制器的综合性能优于常规方法得到的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3.
针对旋转倒立摆PID参数整定耗时费力且精度低的问题,对旋转倒立摆实验系统PID参数整定展开了研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分别采用试凑法、粒子群算法和改进粒子群算法求取了旋转倒立摆的PID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试凑法,通过粒子群算法得到的PID参数可使系统性能更优;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寻优过程产生的超调量和达到收敛所需时间更小,得到的PID参数可进一步提高旋转倒立摆实验系统的性能.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整定旋转倒立摆PID参数的方法在其他控制系统中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汽车悬架稳定性控制优化问题,由于PID控制器在汽车主动悬架中参数的选择决定汽车行驶的稳定性能.针对传统参数整定的方法存在盲目性,设计了一种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整定PID参数的方法.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并行全局搜索策略,以主动悬架性能指标为目标函数对PID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应用改进方法对汽车悬架主动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的PID控制器的汽车主动悬架相对于PID控制主动悬架及被动悬架而言,改善了车身垂向加速度和悬架动行程.同时解决了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PID控制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但是PID参数整定困难。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微粒群算法,进行PID参数寻优,并应用于电阻炉温度控制。仿真证明了该算法能有效地实现PID参数整定,应用于电阻炉温度控制时,具有响应快,超调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PID参数的优化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2017,(11):67-70
本文首先介绍了PID控制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群算法对PID控制器的比例、积分、微分三个参数进行优化整定的改进PSO算法,并利用Mat lab对PID工业控制器进行模拟仿真,利用仿真曲线进行直观的对比。通过与标准PSO优化算法及常规的Z-N整定法的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改进PSO算法对PID的整定方法不仅能快速的从全局搜索出优化的整定参数,而且也能够大大地提升整定效果。实验结果也表明该算法具体良好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是一种具有高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和快速性的PID整定算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PID参数自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大庆  李晓  赵永进 《计算机工程》2007,33(18):202-204
研究了比例-微分-积分(PID)控制器参数自整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控制器参数自整定方法。采用实编码方法和基于指数曲线的非线性惯性因子取值策略,该途径易于实现,并且提高了寻优的速度和精度。仿真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PID控制器各增益参数与偏差信号之间非线性关系,分析了一种P/I/D各部分参数关于误差的理想变化过程,根据控制与误差之间的调节规律,给定一组增益参数的连续非线性函数,构造出一种非线性PID控制器。粒子群算法具有对整个参数空间进行高效并行搜索的特点,采用该算法寻优整定该非线性PID控制器的各增益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所设计控制器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9.
量子粒子群(Quantum-Delta-Potential-Well-Based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QDPSO)算法是量子空间里的粒子群算法。基于QDPSO提出了一种新的PID参数整定算法,该算法具有操作简单、稳定收敛、寻优快速等优点。同时,引进了一种新的时域评价标准函数来评价QDPSO-PID控制器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所设计控制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PID控制器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算法的PID控制器,利用RBF算法局部计算简单、非线性映射能力强的特点,实现对PID控制器参数的寻优整定,并利用MATLAB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对PID控制器的参数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投资组合优化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属于NP难问题,传统算法很难解决这一问题。将二次粒子群算法应用到投资组合优化问题中,并采用参数的自适应变化。数值模拟表明该算法在投资组合优化问题中能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加快达到全局最优的收敛速度,并在一定意义下优于标准粒子群算法。  相似文献   

12.
原DV_Hop算法中存在节点间距离估算的累计误差以及待测节点坐标求解时的误差问题。在平均跳距的计算阶段,信标节点先后以两个通信半径广播自身位置信息,精确了节点间最小跳数值,加入修正因子来校正平均跳距,得到更精确的未知节点坐标。采用基于线性优化惯性权重和线性加权改进的学习因子同步变化的粒子群算法来优化待测节点位置解析误差,降低待测节点的平均定位误差。仿真结果表明,与原有算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估算距离误差,提高待测节点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机场货运区(Elevating Transfer Vehicle,ETV)转运效率,建立以最小化任务集调度时间为优化目标的调度模型,提出一种混合的粒子群算法对ETV调度问题求解。算法对加速因子采取动态的自适应调整策略;采用混沌序列替代标准粒子群中的随机数;建立平均粒距、适应度方差和汉明距离相结合的早熟判断机制并采用混沌算子扰动微粒的位置来跳出局部最优。通过实例验证和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等经典的优化算法以及非线性学习因子粒子群、混沌粒子群等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相比,该算法在ETV调度最优序列的求解中收敛速度快,全局寻优能力强,稳定性好;和传统的链式调度算法相比,平均调度任务时间减少了15.6%,较好地解决了ETV转运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混沌优化机制的双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在处理高维复杂函数时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和算法通用性不强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优化机制的双粒子群优化算法.它借鉴群体适应值方差的早熟判断机制,同时提出了一种逐步缩小搜索变量空间的新方法.典型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效率高、优化性能好、对初值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尤其是该算法具有很强的避免局部极小能力,其性能远远优于单一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进化中增加了个体间的协作机制,这种改进后的学习行为更符合自然界生物的学习规律,更有利于粒子发现问题的全局最优解。最后将该方法用于PERT网络工期一费用模型求解,数字仿真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传统侧信道攻击利用加密设备泄露的物理信息来获取密钥,由于其需要大量人为干预,越来越多研究将机器学习算法运用到侧信道攻击中,其中神经网络攻击效果最好,而多层感知器又是神经网络的基础,其中超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训练与攻击结果.为实现超参数自动寻优,将贝叶斯寻优的方法应用在侧信道多层感知器攻击中,并提出对离散值的处理方法,发展出能够结合超参数经验的侧信道多层感知器超参数寻优方法.实验对比了人工寻优与贝叶斯寻优两种算法用于侧信道多层感知器攻击中的效率,验证了多层感知器与侧信道攻击相结合及贝叶斯寻优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朱静静  刘静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21,38(11):242-248,254
针对Lennard-Jones(LJ)原子簇的结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种子的多种群多策略并行PSO(SS-MG-MS-PPSO).该算法使用种子策略(SS)初始化种群,再将初始化的种群划分为具有不同搜索策略(RDPSO和FC-RDPSO)的子种群独立并行进化,通过发挥不同搜索策略的优势从而找到原子簇的最优结构或近似最优结构.实验结果表明,SS-MG-MS-PPSO对于原子数在2到35之间的原子簇搜索到其最优或近似最优结构,且相比其他算法更为稳定、高效,为原子簇的结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MARKET-BASED APPROACHES TO OPTIMIZ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present a general discussion of what constitutes a market-oriented approach to optimization. We demonstrate how a general framework can be used to conceptually improve two well-known approaches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discuss computa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We also show how existing theory could be adjusted to be directly applicable to the theory of the two approaches, thus proving special theory unnecessary. We want to bring out the pedagogical aspects of market mechanisms,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its potential.  相似文献   

19.
用于局部检测路径优化的遗传算法及其控制参数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传统算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求解大规模路径优化问题很有效的杂交算子-贪婪选择杂交算子。该算子采用与优化问题直接相关的距离信息指导子代的产生过程,使新生成的子代路径在局部向距离更短的方向发展。同时利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算法中的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大大提高了算法优化能力。而且缩短了程序运行的时间,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柳诚飞  孙钟秀 《计算机学报》1991,14(10):748-756
本文研究了语义查询变换的逻辑基础,讨论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语义变换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概括了应用领域中的一些语义信息,提出了一个基于启发式规则的分布式查询变换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