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ICE(交互式连通性建立)方案作为一种综合解决方案,适合各种类型的NAT穿越。但ICE方案针对Symmetric NAT全部采用TURN中继方式进行穿越,而TURN方式在传输效率上尚有不足。结合端口预测方案P-STUN,对原有ICE方案进行了改进,使其获得更多的地址信息,能够对大部分SymmetuicNAT采用UDP直连方式穿越,解决了上述问题,有效提高了ICE针对Symmetric NAT穿越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杨璐  沈悦  蒋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6):122-124,158
提出了一种TCP协议穿透Symmetric NAT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Symmetric NAT的端口可预测性,采取双方同时打开TCP连接技术,实现了在不同Symmetric NAT之后的主机间的TCP直连,经测试表明具有理想的连接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ICE方式SIP穿透Symmetric NAT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立  吴平  高万林  武文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11):3017-3020,3023
基于IP的语音、数据、视频等业务在NGN网络中所面临的一个实际困难就是如何有效地穿透各种NAT的问题。对此,会话初始化协议SIP以往的解决方法有ALGs、STUN、TURN等方式,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探讨了一种新的媒体会话信令穿透NAT的解决方案——交互式连通建立方式(ICE)。它通过综合利用现有协议,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来组织会话建立过程,使之在不增加任何延迟的同时,比STUN等单一协议解决NAT穿透问题更具有健壮性、灵活性。详细介绍了ICE算法流程,并设计一个实例针对SIP信令协议穿透Symmetric NAT流程进行了描述,最后总结ICE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探测对Symmetric NAT与端口受限NAT的穿透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P2P架构的网络音视频应用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到NAT穿透的问题。IETF为此开发了STUN标准,但是STUN协议中提出的方案无法穿透Symmetric NAT。通过分析对称NAT原理以及一些实际网络中的NAT布署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探测的穿透方案。经过多种网络环境的测试,达到了预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针对 Bryan Ford 等人深入研究的开洞穿越 NAT 的技术只适用于 ConeNAT 不适用于 Symmetric NAT 的问题,提出了一种 UDP 端口准随机猜测方法和相应的算法来解决.算法对 Symmetric NAT 映射端口是随机变化还是等差变化先做判断,然后选择相应的猜测(扫描)方式找出对方端口,使得UDP报文能穿越Symmetric NAT.即通过让通信双方彼此猜出对方NAT映射的UDP端口来实现位于不同NAT设备之后的客户端的点对点通信.Internet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和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NAT的存在使得P2P通信存在极大的障碍.因此穿透NAT已经成为P2P应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此,介绍一种使用UPnP技术穿越NAT的技术,该方法主要是利用UPnP中自动端口映射技术来构建一种静态传输映射来实现.并给出采用简单、稳定而且易于实现的UPnP中自动端口映射技术穿透NAT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目前众多的P2P软件都采用TCP/UDP协议的穿透,其中穿透的方式ALG、MIDCOM、STUN、TURN、FullProxy等。该文针对这些协议的各种穿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基于UDT传输协议的NAT穿透。它能够使P2P软件在穿透中实现可靠连接和动态设置QoS。通过在本公司自主开发的P2P平台[1]中的应用可以发现UDT穿透可以在数据传输中充分的利用有限的带宽。  相似文献   

8.
网络中存在的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使得Peer-to-Peer(P2P)通信存在极大的困难,因此穿透NAT已经成为P2P应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几种穿透NAT的技术并分析了其各自的特点,指出了影响NAT穿透的关键因素,并给出了采用简单却健壮性很好的UDP打洞技术穿透NAT的实例,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TURN服务器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URN协议是一种穿越对称NAT的技术。以RFC3489技术为基础,对TURN协议草案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和简化了草案中存放动态分配地址的地址映射表结构,设计了TURN技术的工作方式和应用模型。然后,借鉴了STUN方式的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了TURN服务器原型系统,解决了SIP UA在STUN等方式下不能穿越对称性NAT问题。  相似文献   

10.
P2PSIP系统中NAT穿越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2PSIP系统整合了P2P技术和SIP协议的优势,是当今网络技术领域的热门应用之一.作为端到端的应用,NAT穿越是P2PSIP系统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首先概述了NAT的由来、工作原理及NAT的各种常见类型;然后阐述了系统中信令穿越NAT和媒体流穿越NAT所面临的问题;随后分析了当前各种NAT穿越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下提出一种P2PSIP结点穿越NAT的方案:STUN+TURN方式,并在扩展会话描述协议SDP的基础上对该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采用该方案的P2PSIP系统可以实现正常的VoIP通信.  相似文献   

11.
NAT能够修改私网内的IP并进行绑定,把一个区域的IP地址映射到另一个区域的IP地址[1],为主机之间提供透明的路由,所以它能有效地解决IPv4地址紧缺问题,使IP能重复使用,但是它也阻碍P2P的传输。文章阐述了P2P传输模型和NAT阻碍了P2P通信,及以UDP打洞技术实现用户互连的NAT穿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可靠P2P文件传输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技术通过改变经服务器中转交换文件的传统方式,达到自由交换资源的目的。为解决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在解决公网IP紧缺,确保网络安全而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阻隔了不同子网内用户间直接通信的问题,介绍了一种能够在两个NAT设备主机间建立直接TCP连接的方法,称为Nat Trav。仿真结果达到了预期效果,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13.
由于NAT(Network Address Transformation)技术本身的设计原理,导致原本透明的端到端变的不可达.就如何不改变现有网络配置的情况下,恢复端到端的可达性,实现不同内网之间的主机穿透NAT,并在此平台上实现WWW访问、远程桌面管理等功能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本系统通过重新组合TCP连接的方法实现通信功能,不受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限制,具有比传统的方法容纳更多用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广泛使用的NAT穿越方案STUN方法无法穿越对称型NAT,设计改进STUN方案以克服STUN无法穿越对称型NAT的缺陷,从而实现穿越双对称型NAT的目标.新方案保持STUN方式无须改动现有的NAT设备、协议简单等优点,并尽量避免目前TURN、ICE穿越对称型NAT方案延迟和丢包的问题,满足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为提高信息安全性需要使用对称型NAT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采用第三方服务器协助建立P2P连接的方法,对位于NAT之后主机进行“打洞“,可以快速有效地对NAT环境中的主机建立TCP或UDP连接,从而达到穿透NAT的目的。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NAT把一个区域的IP地址映射到另一个区域的IP地址,为主机之间提供透明的路由,所以它能有效地解决IPv4地址紧缺问题。分析了用以解决IP地址匮乏的NAT给P2P通信带来的困难,阐述了以UDP打洞技术实现内网用户互连的NAT穿透原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P2P技术的发展,很多P2P软件采用了新的技术改善局域网用户的传输质量,导致P2P数据传输中出现了新的特征。针对STUN协议,在多元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会话的P2P流量识别算法。首先介绍了STUN协议建立会话的消息格式,并描述了几种不同类型NAT建立地址映射的过程。算法采用多元组描述会话,建立二叉树结构对收发的数据包依次进行分析,识别P2P会话,最后以哈希表存储会话状态。在Linux环境下,以迅雷为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算法可以很好地识别P2P数据流。  相似文献   

18.
于坤  陈晓兵 《软件》2013,(9):115-117
针对NAT环境下P2P网络通信存在的问题,系统化的进行NAT穿透机制的研究,提出一种完整的NAT穿透的网络体系结构。通过在运输层与应用层之间增加新的适配层,实现多种P2P应用系统对底层网络的统一访问接口,并设计了多种新的机制来增强NAT环境下P2P网络的鲁棒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混合式P2P网络UDP下NAT穿越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P2P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它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P2P充分利用了网络带宽,大大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NAT技术的广泛应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公共IP地址不足的问题,却对P2P的深入应用造成障碍,基于P2P的NAT穿越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的热点议题。该方案根据混合式P2P网络中特殊结构的特点,借鉴skype的成功经验,改进超级节点UDP下NAT穿越的设计,利用超级节记录用户信息帮助P2P应用实现非对称NAT的穿越,利用超级节点中继来解决P2P下对称NAT的穿越,最终实现P2P的正常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