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梅山铁矿尾矿浓缩系统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妍妍 《金属矿山》2006,(12):75-77
梅山铁矿选矿厂针对尾矿浓缩系统存在的底流浓度偏低、溢流水质较差、输送能耗增加及尾矿浓度偏稀影响尾矿综合利用等问题,在试验研究基础上,进行浓密机高效化处理和采用高墟浓密机的分步技术改造,使浓缩流程由3段缩减为2段,并可使底流浓度提高到45%以上、尾矿浓缩系统处理能力增加18%,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向荣矿业针对原尾矿处理系统存在流程多、浓缩效率低、用电量大、成本高等问题,选用深锥浓密机将尾矿浓度提高至72%以上,并充分利用浓密机与尾矿坝之间的自然高差,通过自流管道输送至尾矿库进行干排堆置。通过现场试验和调试研究,确定了浓密机底流浓度、自流管道输送流量、尾端消能水头等最优运行参数,同时验证了管道输送系统的控制策略设计,并在调试期间优化补充了专家控制规则,最终保障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1 南芬选矿厂尾矿性质 (1)尾矿粒度组成 总尾矿样的粒度组成见表1。 (2)尾矿真比重为2,89t/m3,堆比重为1.43t/m3 (3)尾矿静态沉降特性 尾矿的静态沉降特性采用1000mL量筒进行了研究,尾矿静态自然沉降速度为0.11cm/s。 (4)尾矿浓缩特性 尾矿动态的浓缩特性采用 500mm模型进行了研究。自然浓缩在给矿浓度为4%,底流浓度为27.8%,溢流团体含量小于2000mg/L,浓密机负荷可达116kg/(m2,h)。 (5)尾矿的输送特性2 南芬选矿厂自流式浓度机现状和存在的问 题 (1)自流式浓密机现状 选矿厂现有 50m大型周边传动式浓密机12台,分属二选车间、三选车间和四选车间,按浓密机排矿方式的不同,浓密机可分为自流式和半自流式浓密机两大类型。其中自流式浓密机分布于二选和四选,共计5台,二选10号浓密机因露天矿供矿不足已租贷给再选厂作为尾矿浓缩之用。四选自流式浓密机共4台,其浓缩指标见表2。浓密机底流浓度低,溢流团体含量高,浓缩效率低。 (2)自流式浓密机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南芬选矿厂浓缩系统进行的考查和试验研究,我们认为四选浓缩系统存在下述问题: 1)采用溜槽给矿,用闸门控制各浓...  相似文献   

4.
高压浓密机在梅山尾矿浓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保平 《矿冶工程》2013,33(2):48-51
对梅山选矿厂原湿尾矿浓缩工艺进行了改造, 引入了HRC-25 m高压浓密机。生产实践表明, HRC-25 m高压浓密机的应用较大地提高了梅山湿尾矿浓缩处理能力, 改变了以前浓缩能力不足的状况, 显著提高了浓密机底流浓度, 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尾矿高浓度长距离稳定输送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对歪头山铁矿静态沉降、动态浓缩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尾矿浓缩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尾矿浓密机排放系统进行改造,利用现有浓密机可大幅度提高浓密机底流浓度。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CA对歪头山尾矿具有好的絮凝效果,可使溢流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解决了由于底流浓度提高引起溢流水跑浑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
梅山尾矿絮凝深锥浓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安平  倪文  张祖刚 《金属矿山》2005,(10):30-32,74
介绍了梅山尾矿浓缩小型试验和扩大连续试验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絮凝剂和深锥浓密机,可有效提高梅山尾矿浓缩的底流浓度和处理能力。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应用深锥浓密机结合絮凝沉降处理梅山尾矿的可行性,并对应用25 m深锥浓密机改造梅山尾矿浓缩系统进行了方案讨论。  相似文献   

7.
全尾矿分级浓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细粒铁矿尾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全尾矿高浓度浓缩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水力旋流器能够使低浓度尾矿浆得到有效浓缩,在给矿浓度为10%~28%时,φ100~150 mm水力旋流器底流浓度可以达到70%左右,底流产率可达到6500%左右。水力旋流器溢流中的微细颗粒经过高效浓密机进一步浓缩后,浓度可达到45%~50%。采用水力旋流器-浓密机二段分级浓缩流程能够实现全尾矿的高浓度浓缩,在给矿浓度为10%~28%时,尾矿综合浓度可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8.
李淑艳  游维 《金属矿山》2005,(11):60-62
介绍了普通浓密机进行高效化改造、提高浓密机底流浓度、成倍地减少输送过程中所带走的水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新尾矿库尾矿长距离输送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9.
凹山选矿厂为了降本增效,针对循环水水质差、尾矿流体输送成本高、工艺复杂和设备老旧等问题,将原有6台Φ50 m周边传动浓密机改为1台HRTΦ63 m高效浓密机,优选新的絮凝剂PAM(A456L)进行尾矿絮凝试验。通过将絮凝剂干尾用量降至20.13 g/t,浓密机底流浓度提高至40%以上,极大地缩短了工艺流程并减少了设备数量,明显改善了循环水水质,节约清水用量759万t/a,降低了尾矿和环水输送能耗,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实现了浓缩系统无人值守,优化了选厂人员结构,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φ50m大型浓密机的自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矿选矿厂尾矿浓缩应用的大型浓密机 ,提出了检测给矿干矿量 ,根据浓密机给矿与排矿动态平衡关系控制其底流浓度的浓密机床流浓度自动控制系统 ,并采用了独特的γ射线干矿量计和独特的安装方式 ,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φ50m大型浓缩机的自动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慧 《金属矿山》2002,(12):38-40
针对铁矿选矿厂尾矿浓缩应用的大型浓密机,提出了检测给矿干矿量,根据浓密机给矿与排矿动态平衡关系控制其底流浓度的浓度机床流浓度自动控制系统,并采用了独特的γ射线干矿量计和独特的安装方式,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2.
密地选矿厂根据直径53 m浓缩机底流排矿浓度低、尾矿入坝率低的情况,对尾矿浓缩制备和输送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尾矿输送浓度由16%提高到35%~40%.  相似文献   

13.
高压浓密机膏体制备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矿冶工程》2003,23(2):36-39
对玉石洼铁矿尾矿膏体制备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极高的浓密机底流浓度。结合高效浓密机和深锥浓密机的工作原理发展了大型高压浓密机, 同时设计了我国目前最大的高压浓密机膏体制备系统, 该系统在工业上达到了极高的底流浓度, 底流膏体浓度大于57%。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梅山铁矿现有尾矿库微细粒尾矿堆存系统输送距离长、投资高、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的问题,采用柱式无耙膏体浓密机进行工业试验,以实现微细粒尾矿膏体浓缩。试验结果表明,在浓密机压缩层厚度20 m、给料量12 m~3/h、絮凝剂用量130 g/t时,底流浓度可达到54.07%,浓缩效率高,满足生产要求,同时溢流水流量10.40 m~3/h,悬浮物含量100 mg/L,可作为生产回水使用。采用柱式无耙膏体浓密机不但实现了该尾矿的膏体浓缩和固化干堆,而且提高了尾矿库的安全性,投资成本低,可进行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密地选矿厂根据直径53m浓缩机底流排矿浓度低、尾矿入坝率低的情况,对尾矿浓缩制备和输送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尾矿输送浓度由16%提高到35%-40%。  相似文献   

16.
河南某钼尾矿浓度为25%~30%,粒度分布呈粗细两级分化、中间粒级较少的特点,沉降效果差。为使该钼尾矿达到较好的浓缩效果,通过试验研究发现:该尾矿浆需稀释浓度至6%以下才能获得药耗低、絮团好的混凝效果。因此,在半工业试验中采用两段浓缩工艺,即1段浓缩产出55%左右浓度的底流,其溢流稀释至10%左右再进行2段浓缩。半工业试验表明:应用斜板浓密机的两段浓缩工艺在聚丙烯酰胺用量为39 g/t、聚合铝用量为148 g/t的情况下,可以使该尾矿浆总底流浓度大于40%,溢流水含固量≤100 mg/L,并解决用地紧张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铁尾矿膏体充填浓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毅  仝克闻  全源  张刚 《矿冶工程》2016,36(2):54-56
为实现铁尾矿膏体充填塌陷区的目的, 对该铁尾矿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和自制浓缩模型试验, 研究了给矿浓度、絮凝剂用量以及机械搅拌对底流浓度和溢流水固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给矿浓度20%、絮凝剂用量40 g/t条件下, 底流浓度可达到70%以上。试验结果对矿山采用膏体浓密机进行尾矿高浓度浓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肖东升  韩晓熠  李强 《现代矿业》2016,(4):106-107,110
对于处理密度小、粒度细的矿浆,斜板浓密机能增加沉降面积,提高澄清效率,但难以提高压缩层浓度。设计了一种新型高效斜窄流浓密机,利用搅动耙架和振动装置的联合作用对浓相层进行深度脱水,并对云南马豆沟钛选矿厂尾矿进行工业浓缩试验。结果表明,相比普通斜板浓密机,该斜窄流浓密机浓缩底流浓度可提高10%,澄清效果和浓缩速度均得到改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向荣矿业某锌选矿厂尾矿处理原采用普通浓密机+陶瓷过滤机+皮带输送+铲车逐步推进工艺,能耗大,二次污染严重。为解决该问题,设计了高浓度尾矿自流管道输送系统。通过深锥浓密机将尾矿浓度提高至70%以上,利用浓密机与尾矿坝的自然高差,将高浓度尾矿通过管道自流输送2 km至尾矿库进行干排。输送过程主要靠重力势能,无动力输入,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环保、节能效果显著,可作为该尾矿的干排工艺。  相似文献   

20.
王海志  刘道喜  周冶 《中国矿业》2023,(S1):199-203
某选矿厂浓密机控制主要采用人工手动控制,且浓密机生产过程的参数未知,流程上游波动大,浓密机底流浓度和絮凝剂添加控制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浓缩效果和产品质量。同时,浓密机生产过程工艺机理复杂,浓密机的给矿性质波动频繁具有大滞后、非线性的特点,常规的控制方法难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从沉降原理分析,建立浓度软测量模型,基于专家系统实现优化设定,并设计开发尾矿浓密优化控制系统,实现浓密机工作状态识别与浓密机底流浓度控制,实现絮凝剂自动添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