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碎石桩处理可液化地基土孔隙水压力比计算公式,并结合工程实际,在考虑径向排水及垂向排水条件下,对孔隙水压力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经碎石桩处理后,可液化地基土完全消除液化,同时对碎石桩处理地基土效果与施工参数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对设计施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振冲碎石桩的加固机理,并详细介绍了应用振冲碎石桩处理洞穴发育的粘性土地基的工程实例。实践证明,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明显提高,压缩性显著降低,洞穴隐患已经消除,应用振冲碎石桩处理洞穴发育的粘性土地基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龚金良 《建筑技术》1991,18(3):33-36
地基加固处理中,振冲碎石桩由于具有施工方便、费用较廉、不用三材等优点,并作为抗震防液化处理手段而得到了大量应用,取得不少经验。但实践表明,振冲碎石桩用水量大、场地受泥浆污染严重等明显的缺点也亟待改进。干振碎石桩就是在振冲碎石桩基础上,为消除这一缺点发展起来的。施工实践证明,干振碎石桩是目前继振冲碎石桩后较好的一项软土加固技术。一、干振碎石桩的加固机理干振碎石桩通过机械振动挤压成孔并将碎石压入软土中,使原状土受挤压产生径向位移,土颗粒重新排列,土的孔隙减少,密实度提高,碎石桩体还置换了一部分软土,形成碎石桩柱。碎石桩是柔性的离散体,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振冲碎石桩处理前后的淤泥质土层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对比、单桩静载试验、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多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桩土应力测试以及碎石桩桩体动力触探等各项检测结果深入分析,表明振冲碎石桩对淤泥质类土的处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5.
于康 《四川建筑》2000,20(2):70-71
1 问题的提出  地基加固处理中,振冲碎石桩具有施工方便、费用低、不用三材等特点,并作为抗震防液化处理手段而得到大量应用,但是成都地区使用实践表明,振冲碎石桩由于用水量大、场地受泥浆污染严重等缺点,亟待改进。而干振碎石桩则是在振冲碎石桩基础上,为消除上述缺点而发展起来的,据施工现场实践证明,干振碎石桩是目前继振冲碎石桩后较好的一项软土加固技术。  2 干振碎石桩的加固原理  干振碎石桩是通过机械振动挤压成孔并将碎石压入软土中,使原状土受挤压产生径向位移,土颗粒重新排列,土的孔隙减少,密实度提高,碎石桩体置换了…  相似文献   

6.
碎石桩处理液化粉土路基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碎石桩处理液化粉土地基的挤密效果与设计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差别。通过某高速公路实验段采用碎石桩处理液化粉土路基的实测数据,总结了6个影响碎石桩处理液化粉土地基效果的因素:碎石桩置换率、粉土黏粒含量、粉土埋深、原地基的密实度、场地土的均匀性、施工振动挤密,并详细讨论了这些因素对于实际挤密效果的影响。同时建议应当有一种新的挤密设计方法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某水库拦河大坝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介绍了振冲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的现场试验,并对碎石桩处理后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检测分析,包括碎石桩桩体和桩间土以及桩土应力比等项的检测。最后综合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载荷试验和土压力盒读数的检测结果得出:碎石桩对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能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其复合地基承载力高于设计要求,抗液化能力明显提高,并且这种复合地基可以有效减小地基总沉降,加速地基的固结,具有良好的导水性;桩土应力比变化曲线呈上凸抛物线型,其值一般在1-4之间;碎石桩桩身附加应力随深度衰减很快,在接近桩底时,其附加应力几乎为零,所以在用碎石桩处理地基时应注意碎石桩的有效长度。该方法在随后进行的地基大面积加固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
梁立军 《山西建筑》2006,32(23):128-130
探讨了碎石桩处理软土路基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工程实例的检验,从多方面详细分析了碎石桩加固砂性土和粘性土效果的差异及其原因,对地基优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伟 《山西建筑》2015,(3):80-81
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碎石桩联合CFG桩在大面积填土和软弱土处理中的应用技术,对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压缩模量等进行了设计验算,并对桩基作了检测,指出碎石桩联合CFG桩处理软弱地基是可靠的、合理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振冲碎石桩在粘土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振冲法在地基中设置碎石桩加固地基的振冲碎石桩法是一种很好的地基处理方法 ,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成桩速度快、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在处理诸如砂土、粉土、粘土、饱和黄土以及人工填上等软土地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某粘土地基土工程中采用振冲碎石桩的应用情况 ,对振冲碎石桩在粘土地基中的处理效果、施工控制标准、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以供今后类似工程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11.
水泥搅拌桩荷载传递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通过模型试验和轴对称有限元 无穷元耦合分析 ,研究了软土层中水泥搅拌桩的荷载传递。分析结果表明 ,基础、桩长和垫层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有较大影响。在软土中桩身上部桩土之间可以产生相对滑移 ,产生相对滑移的深度与桩土模量比有关 ,砂垫层虽能增大桩间土分担比 ,但同时也降低了桩顶反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珠江三角洲一高速公路穿越厚度不均匀的深厚软基,开始采用砂桩结合砂垫层、土工格栅处治,由于填土速度过快及砂桩本身的特点,路基填土出现开裂;后采用卸除填土,并利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结合钢塑格栅进行处治。通过对整个过程的沉降、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等现场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在厚度不均匀的深厚软基路段不宜采用无抗剪强度的砂桩处理,宜采用具有一定抗剪强度的处治措施,且加载过程应该采用“薄层轮加法”填筑,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周红波  卢剑华  蔡来炳 《工业建筑》2006,36(11):76-82,97
通过考虑上海饱和土体的固结流变特性以及桩端压缩层为砂土的三层土层剖面,运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BAQUS,对钻孔桩基和打入桩基的沉降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浅层砂土的存在对两种桩基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引入小孔扩张理论模拟打桩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模拟验证施工效应对桩基沉降的影响,并基于打桩施工对浅层砂层的挤土效应,模拟分析了浅层砂土对减少打入桩基沉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在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侧带竖向侧槽,在侧槽内灌黄砂的方法,使桩具有自排水功能,减少在饱和软粘土中进行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中的挤土效应,即弱挤土桩的设计原理及方法。室内模型桩试验表明,弱挤土桩降低超孔隙水压力效果明显,其作用等效于砂井、砂袋井或塑料排水板,且该种桩施工工艺完全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杨国胜 《山西建筑》2007,33(13):291-292
结合涉左公路改建工程,深入探讨了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对水泥稳定砂砾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指出水泥稳定砂砾作为路面基层优越性显著的结论,以推动水泥稳定砂砾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预留净空桩筏基础是一种新的利用桩土相互作用的形式,可用于调整建筑物筏板–桩–土相互作用和减少差异沉降。进行了砂土中常规桩筏基础和桩顶预留净空桩筏基础的模型试验研究。分析表明: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在试验条件下,相对于常规桩筏基础来说,预留净空桩筏基础的实质作用在于可使桩间土压缩提前发生,显著提高桩间土分担荷载的比例,在可压密土中可强化桩土相互作用,桩端刺入量显著下降,使得桩土更趋于整体沉降。预留净空桩筏基础可有效利用土的承载力,减小桩顶应力过分集中,且对桩端阻力有显著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振动挤密砂桩处理软土地基的加固原理,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该工程振动挤密砂桩的施工技术,同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技术和处理效果检测方法,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工程实践表明,振动挤密砂桩具有桩体密度大、加固效果显著、施工简洁、成本相对低廉等优点,是加固软土地基比较实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上海高层建筑打入桩基长期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上海地区25栋高层建筑打入桩基长期沉降观测资料,分析桩端持力层的种类、桩端压缩层砂土比、桩周土层特性以及建筑物施工速率对打入桩桩基长期沉降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桩周砂土层的存在对软土地区打入桩沉降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郭明  夏琰 《山西建筑》2011,37(28):63-64
对不均砂岩土层大型钢质储罐地基处理作了比较分析,通过垫层法与沉管夯扩混凝土灌注桩法、钻孔灌注桩和灰土挤密桩组合法比较,得出垫层法处理该类土的优越性,并对垫层土进行改良(灰土石垫层),使之能满足高承载力的要求,通过对砂岩面层的处理,确保了滑移面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刘新儒 《山西建筑》2009,35(31):88-89
介绍了湿陷性黄土饱和土地基的成因及其特性,关于饱和土地基的承载力计算作了探讨,对“砂灰挤密桩”技术处理饱和土地基的步骤进行了归纳,指出用“砂灰挤密桩”技术加固饱和土橡皮地基后,有效的控制了饱和土变形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