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四川烤烟烟碱和总氮含量分布特点及对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6个主产烟区152份烤烟C3F样品为材料,研究了烤烟烟碱和总氮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烟叶香味、吃味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烤烟烟碱和总氮平均含量分别为(2.24±0.63)%和(1.82±0.23)%,并在区域上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烟碱含量与劲头和浓度得分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与香气质、余味、杂气和甜度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关系,在烟碱含量为2.1%~2.7%时,烟叶的香味、吃味最好;烟叶总氮含量与余味、杂气、刺激性、甜度呈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与香气质和香气量呈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关系,在总氮含量为1.7%~2.0%时,烤烟的香味、吃味和评吸总分最高.  相似文献   

2.
湖南烟区中部烤烟总糖含量状况及与评吸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湖南烟区C3F等级烟叶样本253份,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烟叶总糖含量以及对评吸质量的量化评定,研究了湖南烤烟总糖含量的生态区域差异及烟叶总糖含量与评吸质量评价指标间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湖南主产烟区C3F等级烤烟总糖含量范围为18.55%~31.04%,均值为25.02%,其中含量大于25%的样本占49.80%;在区域差异方面,湘南烟区和湘西北烟区的烟叶总糖含量比湘中烟区高,在空间分布上有分别从湘南、湘西北2个高值区向中部地区,再向东北方向逐渐递减的趋势。随着烟叶总糖含量增加,烤烟的香气量、杂气和刺激性减少,浓度降低,余味变好;当烟叶总糖含量大约在25.5%时,香气质、香味、劲头、吃味分值和评吸总分最高。  相似文献   

3.
湖南烤烟还原糖含量区域特征及其对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深入了解湖南烤烟还原糖含量的区域特征和进一步明确烟叶还原糖含量与烤烟评吸质量的关系.以湖南主产烟区烤烟样本为材料,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B2F、C3F、X2F等级烟叶还原糖含量以及对评吸质量的量化评定,应用常规统计和地统计方法对湖南烤烟还原糖含量的基本统计特征、部位差异、品种差异、年度差异、地区差异、生态区域差异、空间分布以及烟叶不同还原糖含量与评吸质量评价指标间的量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烟区烤烟还原糖含量除部分样本略有偏高外,绝大多数处于合理水平;不同等级问还原糖含量差异极显著;3个主栽品种的烟叶还原糖含量只在C3F、X2F等级中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不同年度间烟叶还原糖含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地区间和不同生态区域间只有B2F和C3F等级烟叶还原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B2F、C3F、X2F等级烟叶还原糖含量空间分布均存在差异.烟叶还原糖含量与评吸质量评价指标中的香气量、杂气、浓度、刺激性和余味分值呈直线关系,与香气质、劲头、香气量、香味、吸味分值和评吸总分呈曲线关系.烤烟烟叶中的还原糖含量在22.00%~24.00%范围内,香味和吸味均较佳,还原糖含量在23.00%时评吸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4.
烟叶及卷烟产品评吸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烟叶和卷烟产品各评吸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单料烟叶,还是卷烟产品,它们的各项评吸指标之间均存在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相比之下,卷烟产品各评吸指标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按照相关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烟叶是:杂气与余味、香气质与余味、香气质与杂气、香气质与香气量、杂气与刺激性、香气量与杂气、香气质与刺激性、香气量与余味、刺激性与余味;卷烟产品是:香气与余味、杂气与余味、香气与杂气、香气与刺激性、刺激性与余味、杂气与刺激性.  相似文献   

5.
湖南烤烟氯含量状况及其对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分析了湖南烤烟主产区烟叶氯含量状况和氯含量与评吸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不同产区烤烟氯含量差别不大,个别地区略有偏高外,整体含氯水平偏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氯与余味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灰色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氯与评吸质量指标的灰色关联度依次为:刺激性>杂气>灰色>燃烧性>余味>吸味>劲头>总分>香气质>香味>香气量>浓度.烤烟不同氯含量对评吸质量评价指标的影响不同,烟叶氯含量偏低降低香味和吸味,使评吸质量变差.在湖南烟叶氯含量偏低地区可考虑适当补氯和隔年补氯.  相似文献   

6.
鄂西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鄂西南烟叶主产区咸丰、兴山、宣恩的烤烟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对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及两糖差与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刺激性、评吸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淀粉则相反;烟碱与余味和刺激性、总氮与余味、杂气、刺激性和评吸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钾与香气质呈显著正相关,氯则相反。钾对香气量也有正面影响;烟碱对香气量和评吸总分、总氮对香气质均有较大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7.
云南烟叶香吃味与海拔和经纬度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云南烟区不同部位的烟叶香吃味与海拔和经纬度的分析表明,海拔高度是影响下部烟叶灰色,中部烟叶香气量和刺激性的主要因素;纬度是影响中部烟叶香韵、口感和综合得分的主要因素;经度对下部烟叶的香气量、浓度、灰色和综合得分以及中部烟叶的香气质、浓度、刺激性和杂气有较大影响.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影响下部烟叶和中部烟叶香吃味的主要因素分别为经度和海拔,受海拔及经纬度影响较大的香吃味指标主要为综合得分和香气量.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明确湘西州烤烟质量风格特征,选择代表性植烟区域采集C3F等级烟叶样品进行了内在质量评价,并分析了湘西州烤烟风格特征和区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湘西州烤烟(C3F)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质量分数)较高,总氮、钾、氯含量相对适宜,烟碱含量相对偏高。烟叶感官评吸结果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质量档次整体较高,以中等+~较好-为主。湘西州烤烟以干草香、正甜香为主体香韵,具有醇厚丰满、绵甜悠长的中偏浓"馥甜香"风格特征。选取烟碱、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以及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刺激性等湘西烟叶风格的关键质量评价指标,将湘西州"馥甜香"烟叶风格划分为3种类型,即典型"馥甜香"、次典型"馥甜香"和非典型"馥甜香"。  相似文献   

9.
烟叶主要化学指标与其感官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61,自引:8,他引:53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关联度分析法,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与其感官质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总氮、烟碱等化学指标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余味等感官质量指标呈明显负相关,而与劲头、浓度等呈明显正相关;糖/碱比、总糖等化学指标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余味等感官质量指标呈明显正相关,而与劲头、浓度等呈明显负相关;对糖/碱比等反映烤烟质量的品质指标以往的认识不够全面,其中一些质量观念需修正;总氮、烟碱含量也是较为重要的化学指标,其中,总氮含量对香气量的影响较为明显,烟碱含量对劲头的影响最为显著.灰色关联分析用于烟叶质量分析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热水浸泡对低档烟叶致香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按固液质量比1︰4将烟叶在80℃的水中浸泡2min,采用同时蒸馏法进行萃取,应用GC/MS定性定量分析浸泡处理前后烟叶致香成分的变化,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烟碱浓度变化情况,并通过感官评吸判定感官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共检测出致香成分44种,酮类等14种化合物有增加,烟碱等30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连续流动法测定烟碱结果可知,其浓度减低34.9%;样品香气和烟气浓度损失较大,但杂气、刺激性减小,余味干净,烟气流畅感增加。因此,热水浸泡处理对于减弱原料原有不良气息有较好的作用,同时具有降低杂气、刺激性,改善口感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湖北烟区烤烟质量综合评价及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湖北烤烟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并与津巴布韦烤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湖北烤烟颜色柠檬黄-橘黄,结构疏松,身份适中;香气质好量足,杂气较轻,余味较舒适,配伍性强.与津巴布韦烤烟相比较,外观及感官质量仍有一定差距:在颜色、成熟度和刺激性上的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在结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和余味上的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化学成分含量及其比值与津巴布韦烤烟差别不大.2)烤烟外观质量与感官质量关系密切,两者间的典型相关主要是由外观质量中的颜色、成熟度、结构、身份、油分和色度及感官质量中的香气质、香气量和杂气相关决定的.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典型相关主要是由化学成分中的烟碱、总氮、糖碱比和氮碱比与感官质量中的香气质、刺激性和余味相关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随机采集了全国9个省(自治区)烤烟烟叶样品141份和进口烟叶样品40份,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5种主要生物碱含量,并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国产烟叶生物碱含量变幅大于进口烟叶,烟叶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烟碱、新烟草碱、去甲基烟碱、假木贼碱、麦斯明。各种生物碱的相关关系都达到了极显著正水平。不同地区烤烟总生物碱含量:广西〉福建〉湖南〉山东〉贵州〉辽宁〉云南〉河南〉四川;烟叶烟碱转化率:下部〉上部〉中部,烟碱转化率:四川〉河南〉辽宁〉云南〉贵州〉湖南〉山东〉福建〉广西。四川省烤烟的烟碱和生物碱含量都最低,但其烟碱转化率却最高;广西和福建两省烤烟的烟碱和生物碱都最高,但烟碱转化率却最低。烟叶吸食质量与生物碱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烟碱对吸食质量影响最大,与香气质、余味、杂气、刺激性4项指标得分显著负相关。5种生物碱与烟支综合评价都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但烟碱转化率及烟碱率与感官质量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烟碱转化率与综合评价也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南平烟区翠碧一号、云烟87和K326三个品种间烟叶多酚含量的差异及其与感官质量的关系,采集了邵武、光泽、蒲城、建阳和武夷山等5个县(市、区)初烤C3F和B2F等级烟叶样品,测定了新绿原酸、4-O-咖啡奎尼酸、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和山奈酚葡萄糖苷等6种物质含量,分析其在品种间的差异及对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原酸和芸香苷是烟叶中两种最主要的多酚化合物,莨菪亭含量最低。翠碧一号的新绿原酸、4-O-咖啡奎尼酸、绿原酸、山奈酚葡萄糖苷及多酚总量的含量高于K326和云烟87。C3F等级烟叶中新绿原酸、4-O-咖啡奎尼酸、绿原酸和多酚总量高于B2F。随着烟草中新绿原酸和绿原酸含量的增加,烟气的香气质、杂气、余味、回甜感等指标趋好。香气量和杂气是影响透发性的两个主要因素,且香气量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水平,以5个湖南浓香型烤烟产区上部烟叶样品为材料,分析了其常规化学成分特征和质量风格特色,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湖南浓香型产区上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具有中糖、适碱、高钾和糖碱比适宜的特征。②上部烟叶浓香型风格显著,以焦甜香、干草香、焦香、木香、坚果香、正甜香、辛香为主体香韵,焦甜香、焦香特征突出,香气状态沉溢,浓度和劲头稍大。③上部烟叶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充足,香气较透发,稍有枯焦气和木质气,微有生青气和青杂气;烟气较细腻、较柔和、较圆润;稍有刺激性和干燥感,余味较净较舒适。④总氮和糖碱比对正甜香有显著影响,烟碱、还原糖和糖碱比对焦甜香有显著影响,糖碱比对焦香、浓香型、香气状态和浓度有显著影响,烟碱和钾对劲头有显著影响,钾对香气质、柔和程度、圆润感有显著影响,总糖和氯对透发性有显著影响,总氮和钾对枯焦气有显著影响,还原糖对刺激性有显著影响,烟碱对干燥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湖南和云南烤烟单料烟感官质量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湖南和云南烤烟单料烟评吸结果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9个感官评吸指标可概括为4个公因子,分别是刺激性-杂气-余味因子、香气质-劲头因子、灰色因子和燃烧性因子。依据因子综合得分,烤烟单料烟感官评吸质量高低按生态区依次为宣威、楚雄、湘南、湘中和湘西北。  相似文献   

16.
有机肥对烤烟根系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同一施无机肥水平条件下,研究了增施腐熟有机肥对烤烟根系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可促进烤烟一级、二级侧根的发生发育;各处理一级、二级侧根的体积、干重随烤烟生育期的延伸而增加,但施有机肥的处理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对照。同一时期,一级与二级侧根施有机肥处理的长度、数量、体积及干重明显大于对照,根系活力也明显大于对照。施有机肥处理B2F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低于对照,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C2F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评吸总分均高于对照;X2F烟叶的烟碱、钾含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