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空间安全威胁,计算机病毒及其生存与繁衍一直是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研究热点。该文借鉴生物基因理论和人工生命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因理论的计算机病毒进化模型:给出了计算机病毒形式化定义,构建了计算机病毒在基因、DNA、染色体等3个层次的进化数学模型,以模拟计算机病毒在自然选择中的进化模式。仿真实验表明,即使遭遇严酷的外部环境,具有算法特性与生命特性的计算机病毒仍具极强的进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其特性,着重剖析了计算机病毒的程序结构,提出了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检测和消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在程序正确性理论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有关计算机病毒的推论:某一特定的程序运行环境。如果未被病毒侵入,当工仅当程序语义的自保持性未被破坏,并给出了新的程序语义自保持测试定理,建立了计算机病毒检测的方法──程序自保持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早已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计算机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要,本研究通过分析现今普遍的计算机安全漏洞,以及对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和特性进行研究,探究了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信息安全的角度,阐述了计算机病毒的作用机制和生存基础,分析了病毒的特征传播及破坏性.最后给出了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技术.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病毒可以渗透到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给计算机系统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与畅通,因此,研究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已迫在眉睫.本文从计算机的特点入手,来初步探讨对付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包、类和方法3个粒度构建软件元素的网络模型。利用经典的网络表征学习方法Node2vec学习节点特征,并从网络距离、增长特性、更新率、模块度等方面对3个开源软件系统进行演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种粒度下的演化特性不尽相同,包粒度下的演化更加稳定且高效;相比先前研究,本研究方法得到的软件演化特性与Lehman定律更契合;当软件系统迭代累计到最大阈值时其体系架构将重新部署,此时软件系统的鲁棒性最差且易产生峭壁。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病毒攻击是未来计算机网络战中的重要作战手段,计算机病毒技术的发展已突破了传统的病毒机制,邮件病毒、蠕虫病毒、恶意代码等利用网络漏洞的病毒技术是其新的特点,而隐藏技术是计算机病毒研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是计算机病毒检测中所必须解决的难点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计算机病毒的隐藏机制,并依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检测手段和思想。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史、现状和表现现象,分析了计算机病毒的编制技术并讨化了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技术。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病毒攻击是未来计算机网络战中的重要作战手段,计算机病毒技术的发展已突破了传统的病毒机制,邮件病毒、蠕虫病毒、恶意代码等利用网络漏洞的病毒技术是其新的特点,而隐藏技术是计算机病毒研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是计算机病毒检测中所必须解决的难点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计算机病毒的隐藏机制,并依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检测手段和思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发展,计算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的抗病毒技术已经无法快速抑制病毒的繁衍和传播。本文探讨了一种计算机安全发展的新技术——人工免疫,即基于生物免疫系统的计算机病毒免疫技术。在现代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研究领域,由生物免疫系统启发的人工免疫系统是继脑神经系统(神经网络)和遗传系统(进化计算)之后的又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从理论的角度论述了计算机免疫和生物免疫的相似性;介绍了生物免疫系统机理以及计算机免疫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常见算法。最后介绍了人工免疫工程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2.
对形式化语义在启发式病毒检测引擎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了基于虚拟机技术的反病毒检测引擎的效率问题后,又分析了启发式病毒检测引擎,发现其规则的选取对病毒判断的准确率影响很大,提出基于形式化语义的启发式病毒检测引擎。进行了计算机病毒语义关系框架及数据结构的设计,通过深入剖析不同病毒程序传染部分的代码结构,从而总结出病毒程序的典型语义特征,形成描述其典型语义特征的语义关系框架;在检测时抽取蕴涵在待检程序中的语义,进而建立描述程序语义关系框架;计算二者的匹配程度来确定程序是否含有恶意程序,从而达到检测未知病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人工免疫机制在木马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当前反病毒软件在检测未知木马方面的不足,介绍了人工免疫系统在反病毒软件自适应性方面的优点,以及人工免疫机制在木马检测方面的可行性;通过对木马新技术的分析,用一个木马模型证明了现在计算机安全体系的不足,提出将木马检测从反病毒软件中迁移到免疫型入侵检测系统中作为子系统,利用其免疫机制来提高木马检测的自适应能力;并同时提出了依据进程的系统资源使用状况来映射进程的系统调用的行为模式,以此建立了基于人工免疫机制的木马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14.
生物免疫系统保护了生物体不受外来有害细胞(包括病毒、细胞等)的侵袭,它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与计算机领域的安全系统有着惊人的相似.本文借鉴了生物免疫原理,设计了一个计算机免疫系统.使之保护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能够使计算机系统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运行.  相似文献   

15.
生物免疫系统保护了生物体不受外来有害细胞(包括病毒、细胞等)的侵袭,它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与计算机领域的安全系统有着惊人的相似.本文借鉴了生物免疫原理,设计了一个计算机免疫系统,使之保护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能够使计算机系统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运行.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加有效地检测病毒变种和未知病毒,受生物免疫系统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系统(AIS)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模型.通过引入动态克隆选择算法并对其改进,解决了训练过程中自我空间静态固定的问题,提高了病毒检测系统对于不断变化病毒环境的动态适应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拥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可有效地检测病毒程序,并且具有较低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17.
从程序语言的角度出发,应用一一映射的方法,建立起计算机病毒规范与运行条件的同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机病毒运行条件的基于共性的分类方法,并给出了其在病毒防范领域中的应用方法.该分类法的应用领域包括:软件开发人员的参考指南,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素材,以及病毒测试人员或审计人员的“条件核查列表”.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因特网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网络技术日渐更新,计算机的信息安全问题更加引人关注,本文就计算机网络病毒与反病毒的发展趋势进行介绍,以增强网络用户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维护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9.
Windows未知病毒令传统反病毒技术疲于应付、防不胜防,且查杀效果不佳。该文借鉴人工免疫思想,在深入剖析Windows PE病毒逻辑结构基础上,提出利用病毒重定位模块作为病毒基因来生成抗体以检测病毒的方法,且建立了自体与非自体、抗原提呈以及抗体生成的动态演化数学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于未知Windows PE病毒的检测率较高,且具有自适应、自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