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戴荭 《包装工程》2017,38(10):246-250
目的研究、推广苗族银饰艺术与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法以苗族历史与民族服饰文化为基础,通过对"蝴蝶妈妈"和"鹡宇鸟"等图腾纹饰的解析,归纳苗族银饰的锻制技艺及流程,展现蕴涵其中的民族信仰、生活习俗、愿望等民族文化内涵。结论创新苗族银饰纹饰的应用和家族式锻制技艺的传承模式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文化产品市场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周楚轶  陶冶  李游 《包装工程》2023,44(16):237-245
目的 传统手工技艺面临着环境丢失、生态迷失和传承缺失的问题,振兴传统工艺是我国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和非遗保护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从设计学的角度探讨现代设计与手工艺之间的传承与创新,为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方法 基于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产品设计,在厘清传统设计策略的基础上,以产品的文化意象为切入点,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器、术、道三个层次的分析,从文化知识的解构和重构角度开展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产品设计路径研究。结论 提出了传统手工技艺文化产品设计可视化流程模型,探讨了传统手工技艺文化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文化知识转移路径。  相似文献   

3.
张婉玉  周春燕  陈宇 《包装工程》2021,42(22):374-380
目的 以羌族银饰技艺的生产性和市场化运营为着眼点,研究羌族银饰技艺传承与互联网运营有效结合的方法,实现羌族银饰的生产性保护.方法 利用服务体系角色地图和动机矩阵从生产性保护与市场拓展的角度,结合"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构建羌族银饰生产性保护平台.结果 借鉴"互联网+文化"的设计思维对羌族银饰的生产性保护模式进行思考,实现羌族银饰生产性保护模式的良性循环,对羌族银饰的保护和传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结论 借助互联网平台对羌族银饰技艺生产性保护方法进行模式创新,将羌族银饰文化与服务项目有机结合,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方式的更新,为开辟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保护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广钟制作技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广钟设计与制作工艺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但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却面临社会认知度不高、技艺传承人才流失等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广钟这类传统文化,结合时代发展与现代生活方式,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于建设经济和文化强国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在非遗原生态文化场域变化、非遗传承乏力和异地传承议题突显的背景之下,非遗传承如何维持文化活性,保持文化的在地性是重要的议题。以广西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研究对象,分析技艺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语意内涵缺失、生态与场域双重约束、技艺传承动力不足的发展困境,从在地性视角提出技艺传承的文化自觉、知识更新、文化转译3种思路,采取组建专家智慧库、完善教学体系、设计介入提升价值、数字化平台扩大影响力来促进侗族木构技艺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6.
被誉为"中国木刻法帖第一村"的河北衡水市阎庄,制帖历史距今有六百多年,曾经家家户户以刻印、销售法帖为业,但现在这项技艺面临传承困境。研究其文化价值,在新的社会和产业环境中把这项传统技艺传承发展下去,对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产性保护是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理念。甸南白族制陶工艺根植于白族农耕文化语境中,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来看,白族传统制陶工艺难以继续在现代生活中继续发挥作用,面临生产性保护的转型。在此过程中,白族制陶在功能造型和审美理念上更加趋向专业化和艺术化,通过更新功能,引入设计理念,成为当下其发展的新兴手段。作者提出:提升制陶技艺水平,增加制陶产品文化附加值,进而作为艺术收藏品,可能成为剑川白族制陶工艺生产性保护的现实依据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端砚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承与保护,逐渐变成机械化、无灵魂的流水线产物,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所以端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对所获得的资料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对端砚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深入研究.结果:研究了端砚文化现状、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的人才缺乏、技艺失传、宣传力小等问题,为端砚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对策.结论:通过对端砚文化的研究,发现端砚文化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出端砚文化发展对策,有利于端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武生 《中国包装》2011,31(10):15-18
惠山泥人是江南地区传统的手工技艺之一,多以大红、淡绿、云青、金黄等颜色在泥人身上绘制而成。其色彩华丽璀璨,工艺大气精关,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充分反映了吴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吴文化民族意识,.本文即试图从彩绘搭配及吴文化传承等角度来分析其抽象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使数字技术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手段,被广泛运用到非遗的保护和展示当中,对非遗文化数字传承的研究也因此成为了热点。本文先解读了数字传承之于非遗文化的意义,再通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及可视化研究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借助CITESPACE软件构建出我国非遗文化数字传承领域2006年至2022年间的知识图谱,分析了研究热点演进、研究方向、发展趋势。研究希望为非遗文化传承构建数字传承体系、学科交叉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李瑞益  郭晶 《包装工程》2023,44(20):163-172
目的 为了复兴成都非遗蜀锦文化与传统技艺,解决当前蜀锦文化在传承发展上的难题,深入探讨全新的传承路径,设计出具有时代性、艺术性和文化性的非遗蜀锦家具产品。方法 研究基于设计学的视角,以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成都地区非遗蜀锦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蜀锦的艺术特征,通过提取蜀锦图纹、色彩、寓意等因子,探索出平面图案组合、装饰形态调整、情感纽带链接等转化方法,将转化后的蜀锦文化因子应用于沙发、屏风、座椅等家具设计中,打造具有古蜀意韵的家具产品,彰显蓉城家具的艺术魅力。结论 通过对当前成都非遗蜀锦文化基因的提炼以及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实践,体现出蜀锦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能够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的保护方式,实现其活化利用,让蜀锦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开发出具有深厚文化基因的非遗蜀锦家具产品,不仅提高了现代家具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也为蜀锦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对于成都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仰韶文化、西周、战国、秦、西汉及唐具有代表性文物为例,对中国传统设计文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方法 从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文物对比研究、材料科学及加工工艺分析等方法,探索中国古代器物设计的成因与演变,得到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器物的设计特点和发展脉络,设计文化更多体现在“天、地、人”的关系之中,体现了古代“由器至道”“格物致知”的造物思想。结果 证明中国自古以来都存在具有自身特点的设计,其“师法自然”“以人为本”“兼爱及节用”等设计思想对当代设计依然具有参考价值;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当下的设计特征,与时俱进的思想贯穿了中国古代设计历程。结论 设计文化的继承不是复古,而是有创新的继承;不仅是“器”或“技”的继承,更重要的是设计思想的继承。中国的设计就是在“格物致知”和“由知格物”的循环递进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马婷婷 《包装工程》2022,43(6):313-321
目的 山西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更高层次的消费结构与多样化的需求模式是我国文化创新方面急需解决的难题。方法 通过剖析山西非遗文化文创产品处境,进一步阐述山西省对非遗文化创意产业中所实行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通过服务设计的要素和过程进行设计。以建立kano模型,了解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和产品功能带给用户的体验感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运用SWOT分析法,明确服务设计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也有利于带动创新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深化改革山西的非遗文化产业,更加有助于推动山西的非遗产品走向更远的市场。结论 对“山西故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持,在服务设计视角下对山西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张君 《包装工程》2019,40(24):286-291
目的重新认识传统手工艺的生活化本质与当代价值,通过研究手工艺资源的文创转化与文化活化,探讨"创意性"保护与传承。方法通过阐释、比较等质化研究方法,分析手工艺的生活化本质与审美化特质,阐述了手工艺遗产作为资源的文化价值,比较文创设计与文化IP打造的差异,探讨手工艺文创设计和创意活化的途径。结论在手工艺文化资源IP转化的过程中,文创设计是最为具体的落地形式。尽管如今的传统工艺已失去了最初的使用功能,可是对其传承保护多基于文化价值的需要,因此设计的介入使得传统手工艺资源得以活化,通过文创设计和IP开发,一方面使传统手工艺的使用价值得以延伸,在使用功能上启发了现代设计;另一方面使当今的日用之需具有了文化价值,使日常生活延续了传统的文化基因。传统工艺在文创设计和IP转化过程中得以传承工匠精神,延续造物文化。  相似文献   

15.
黄秋儒  杨帆  沈艾雯 《包装工程》2023,44(12):235-239, 249
目的 通过结合当下主流媒体的传播方式,探索设计与开发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形式。在广泛聚焦各年龄层受众的注意力的同时,能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传统“非遗”的特点。方法 以“非遗”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作为突破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游戏载体相融合,并择取无锡惠山泥人为实践题材,对其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其特点和发展规律,再以此进行游戏要素设计,进而制定出较为完整的设计策略。结果 以“融合多学科知识、突破常规、新视野展示传统文化”为研究核心,采用创新视角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结论 将无锡惠山泥人作为母体,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对相关元素加以提取,从而设计出以“非遗”为主题的互动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增强了沉浸感和趣味性,同时也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16.
李洋  刘苏  张子豪  郑兴华 《包装工程》2021,42(4):210-215
目的 为解决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与大众文化需求、文化信息接收方式之间的矛盾,优化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途径,进行理论及设计实践研究.方法 针对传统文化传播出现的问题进行文献资料研究.针对传统节日文化及其传播的满意度进行用户问卷调研及用户访谈.结果 针对传统节日文化内容,运用服务设计的方法,从用户体验和用户文化需求的角度出发,探讨其传播现状的问题及对策.提出建设集多种形式传统节日文化内容于一体的文化传播移动端应用,以满足大众多样化的节日文化需求的设计构思及实践.结论 传统节日文化及其传播方式与人民生活方式和文化需求的高度匹配,是解决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服务设计方法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魏婷 《包装工程》2019,40(24):297-302
目的对于中国传统灯具的研究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发展,同时也为当今的灯具设计提供素材与路径。方法首先从造型和装饰两个方面分析了传统灯具的设计特征,并从符号学的视角讨论了传统灯具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再通过对传统灯具"形"和"意"的重构与分析,把握传统灯具符号的内涵与外延,探讨传统灯具符号元素在今天的灯具设计中的应用。结论从传统灯具符号的语义内涵入手,用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再创造的方式,创作出适应现代生活和环境的灯具作品,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设计行业文化层面的提升。无论从文化传承还是实际运用,都要求当下的设计尽可能地从传统灯具符号的内涵着手,用整体的传承方式和再创造的方式,实现我国传统灯具的再生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黄永健  陈曦 《包装工程》2022,43(22):272-277
目的 以东楮岛传统渔村文化为典型案例,详细剖析渔村文化元素如何应用于现代船木家具产品的设计思维,探索船木家具设计中应用渔村乡土民俗文化的策略。方法 基于山东荣成地区东楮岛渔村文化的田野调研,通过船木材质、民居陈设、木作工艺、创新创意等多方面考察及“渔村”文化元素汇集,结合胶东半岛沿海地区的风俗习惯,运用设计艺术学原理论证船木家具设计的创新理念和审美思维。结论 船木家具是海洋渔村文化的物质承载者,其设计思维注重船木材质特性、粗犷的结构方式、简约时尚的功能形式,并且显现出渔村生活文化元素的审美属性。现代船木家具产品的创新设计将对我国民族传统渔村文化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静静 《包装工程》2022,43(8):260-265
目的 近年来重庆文化旅游业展现了巨大的发展前景,文化旅游产品在旅游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红色抗战文化文旅产品的现状分析和多维创新研究,对提高重庆的文化知名度、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弘扬红色抗战文化活态传承具有现实意义。方法 针对红色抗战文化文旅产品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多维对策,指出提升实用功能和审美时尚性的对策,深度挖掘重庆红色抗战文化旅游资源及个性特色,为创造符合现代人审美且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的文旅产品做指导。结论 通过对重庆红色抗战文化文旅产品设计的多维创新研究,提出将重庆红色抗战文化传承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高校根据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从而最终实现红色抗战文化活态传承及区域旅游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李微  倪春洪 《包装工程》2022,43(24):277-286
目的 随着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重点已经从传统的静态保存转向动态创意的开发和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下,“5G+互联网”与文创产业产生巨大共鸣,传承民族文化功能的文创产品设计不断涌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发展的新路径。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基因提取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分析法,从用户体验设计角度出发,提炼岭南舞狮在造型因子、色彩因子、寓意因子方面的突出特点,构建数字化文创平台,提出岭南舞狮数字文创设计策略,将地域文化、科教知识以共享化、情感化方式传播。结论 岭南舞狮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与现实文化和大众文化相融合,使舞狮文化成为一种活态化传承,非物质文化呈现形式的多样性践行了中国传统舞狮文化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丰富了我国非遗项目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