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春明 《东北水利水电》2013,31(2):18-20,71
文章以天龙湖地下水电站工程为实例,简要论述地下厂房及尾水系统开挖支护施工的相关技术问题,并对其开挖分层、开挖方法。开挖支护的施工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在概述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监管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系统集成应用全国地下水水位监测与开采量监控数据,开展全国地下水开发利用动态评估研究工作的总体构想,阐述了数据融合与信息展示技术、地下水动态实时评价技术等7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评估监管能力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区域为研究区,分析该地区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及其与地下水的相关性。利用2000—2008年每年8月份的MOD13Q1数据及2000年的E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监督分类技术,对研究区不同时期的土地覆盖进行了划分,对比分析了2个不同时期(2000—2004年和2004—2008年)的土地覆盖变化。结合研究区昌马灌区地下水监测资料,建立植被指数与地下水埋深的Pearson相关模型,计算了植被指数和地下水埋深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地下水的埋深区间和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相关系数具有一定差异;天然植被与地下水埋深有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开发利用地下水结构不合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使得地下水资源未发挥出其特性。同时,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地下水取水工程整体管理水平和能力与其客观要求仍有相当距离。二元制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制度可以为制定科学的管理手段及法规条例提供定量化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充分考虑地下水资源动态变化特征,以国民经济的实际需求为依据,提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地下水资源动态评价的机制和技术框架。在具体工作的实施上,结合我国地下水资源数据特征、工作现状和新技术应用状况,建立以独立地下水系统为单元的数据获取、数据管理、资源评价、数据共享与服务的动态评价平台实体;以网络环境为基础、以WEB服务为机制,实现独立的地下水动态评价平台实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工作,建立统一的门户网站面向社会提供数据与信息的共享和服务。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监测管理业务主要包括全市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监测及站网建设、相关业务培训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编发《北京市水资源公报》和《地下水动态简报》. 地下水监测是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的有效途径.北京市水文总站主要利用现有的885眼监测站网(729眼人工监测井和156眼自动监测井)数据,通过整理分析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状况,参与制定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同时,每年对北京市各区相关人员就地下水监测的理论、方法进行技术培训和业务经验交流,为更好地推进北京市监测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区域为研究区,研究该地区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及其与地下水的相关性。利用2000~2008年每年8月份的MOD13Q1数据及2000年的E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监督分类技术,对研究区不同时期的土地覆盖进行了划分,对比分析了两个不同时期(2000~2004年和2004~2008年)的土地覆盖变化。结合研究区昌马灌区地下水监测资料,建立植被指数与地下水埋深的Pearson相关模型,计算了植被指数和地下水埋深相关系数。通过分析表明,对于不同地下水的埋深区间和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相关系数具有一定差异,天然植被与地下水埋深有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对现有的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管理相关理念、制度、法律法规和技术方案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秉承"以人为本"和"统一管理"的理念,制定出了一套以"将地下水水位控制在合理水平"为直接目的的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管理技术方案,以期为超采区内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蛤蟆通流域浅层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蛤蟆通流域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掌握其水化学特征规律,可以为该区水质评价和水文循环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积累理论依据。结合蛤蟆通流域水文地质调查项目的数据,运用Piper三线图、相关性分析及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了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沿地下水径流方向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Ca型和HCO3-Ca+Mg型转化为HCO3-Na+Ca型;地下水水化学作用以溶滤作用和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0.
该项目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以现代节水农业综合技术集成展示为重点,对节水杭旱作物品种筛选技术、农艺综合节水技术、精量控制灌溉技术、精细地面灌溉技术、井灌区现代运行管理技术及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控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山东半湿润区提供了成熟、高效、可操作的现代节水农业综合技术集成体系,对研究区域及类似地区发展高产高效节水农业、维持地下水采补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坑施工过程中常会涌现地下水,所以重视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保护和地下水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地下水基坑施工的一般程序,对降低地下水位和钻孔技术做了研究,提出了避免出现地下水水位的偏差,以截水、修补、观测周围情况为依托的技术探索,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的控制有一定的技术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取水井普查是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2个专项调查之一,旨在查清全国地下水取水井的数量、分布及取水量等信息,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保障。从普查目的与意义,对象定义,普查方式及成果整理等方面,对长江流域片地下水取水井普查工作进行了阐述。利用数据成果,重点分析了长江流域片地下水取水井及水源地的分布和特点,并结合水利普查中相关其他调查成果,验证了本次普查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当前国内外地下水修复研究现状,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的三种典型技术(抽出处理技术、监测天然衰减技术、原位修复技术)进行概要介绍,分别论述各种修复技术的修复机理、修复对象及其技术特点,并就基于以上修复技术的工程投资、运行成本及治理时间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评价,为开展实施地下水污染修复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最后展望了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华北井灌区地下水水位变化现状及应对措施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是华北井灌区的重要水源。围绕华北井灌区地下水水位变化特征,国内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在查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华北井灌区地下水水位时空变化规律及降水、农田灌溉对其产生的影响。针对华北井灌区地下水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遏制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充分利用汛期降雨回补地下水、合理确定作物种植强度和种植结构、因地制宜选择节水灌溉模式、建立地下水自动监测网络系统,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人民黄河》2013,(9):79-81
根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的工作需要,结合地下水污染调查内容和评价技术要求,使用SQL Server 2000建立了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库,利用VC++、MapGIS二次开发库和Delphi组件开发技术,设计开发了地下水污染调查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的录入、管理、制图、质量评价、污染评价、统计、导出等功能。系统经过实际应用,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建立了统一的地下水污染数据管理和信息平台,为地质勘查单位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管理和地下水污染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砷污染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地下水砷污染及饮用水质健康风险问题,以地下水中砷这种特征污染物的净化及安全供水为研究目标,为了寻求治理地下水砷污染途径,提出了石英砂原位改性除砷的方法。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改性石英砂,在室内开展镀铁条件试验研究,确定注入试剂种类、注入方式、持续时间及强度等重要参数。进而,对改性石英砂进行了表面特征分析并开展了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除砷试验。研究成果旨在为我国地下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供给工程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吴畏  周斌 《人民长江》1998,29(12):16-17,2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前期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和数据。这些资料和数据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在工程论证,规划、设计以及未来施工和运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些资料和数据管理及信息共享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其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则和总体技术方案,以系统中若干重点--超文本库、数据库、图件库内容为例,侧重介绍了系统在多媒体数据管理和信息查询方面的强大功能及相关关键技术,以反映系统设计的特点及其在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16年8月采集的192个地下水样品水化学数据,查明了穆棱河—兴凯湖平原(穆兴平原)北区第四系浅层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TDS)和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并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分析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穆兴平原北区浅层地下水主要以TDS小于0.5g/L的淡水为主,未见TDS大于1.0g/L的微咸水。地下水TDS受含水介质、溶滤作用和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影响,在区内呈多种分带规律。区内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不具备明显的水平分带规律,主要以HCO_3-Ca·Mg型水为主,与人为活动较少的20世纪60年代背景水化学类型(HCO_3-Ca·Na型水)对照,地下水中硫酸根、氯离子及镁离子的增加与煤矿开采、生活用水污染及大范围农业施肥等人类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铀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最新进展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评述物理化学修复 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及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基本理论、实际案例和未来发展前景。当前铀矿区地下水污染的原位治 理与修复技术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缺乏对实际铀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的工程实践,如何结合实际铀矿区水 文地质条件和污染特征开发绿色、高效、低碳的治理与修复技术,是未来铀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修复的重要发展 方向。  相似文献   

20.
同位素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同位素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在地下水勘测、地下水运动规律研究、水质污染分析、坝堤渗漏测定、地表水来源及组成分析、泥沙测验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特别在地下水勘测分析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可以获得常规方法所不能取得的关键数据。文中介绍了同住素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应用的概念及国内外应用的情况,重点说明了近年来同住素技术在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应用的有关实例,并展望了今后应用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