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水煤浆加压气化法(德士古煤气化法)是国际上80年代实现工业化的第二代煤气化工艺。化工部化肥工业研究所在“六五”期间建立了一套水煤浆加压气化中试装置,“七五”期间成功地进行了七个煤种的试烧,主要工艺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煤气化技术的水平,该所与美国德士古开发公司于1990年4月14日在北京签署了利用该气化装置合作试  相似文献   

2.
气固流态化技术应用于灰熔聚煤气化过程是近20年开发的煤气化方法之一,目前尚处于中试开发阶段。灰熔聚煤气化与一般的流化床煤气化装置的差别是利用灰在高温下产生熔聚并与煤焦分离以达到碳的高转化率和降低灰渣中的含碳量。本文扼要介绍两种灰熔聚煤气化装置,即IGT法(美国芝加哥气体工艺研究院)和Westinghouse法(美国西屋公司),以及灰熔聚的机理和分离的冷态模拟实验结果等。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目前,已在工业上实现的煤气化方法有鲁奇干式排灰法、KT法、温克勒法及威尔曼——盖鲁沙(Wellman-Galusha)法。在美国至今只有小型的威尔曼气化炉。美国大平原(Great Plains)煤气化联合机构正在建设一座用北达科他州煤生产代用天然气的鲁奇干式排灰法工厂。使用KT法和温克勒法等其他工艺的建厂计划目前在美国也正在考虑之中。  相似文献   

4.
<正> 国外煤气化工业的发展已有150年的历史,但用于工业生产的煤加压气化仅有鲁奇加压气化法。该气化方法起初用于城市煤气,后来逐渐发展到生产合成油、氨、甲醇原料气、动力工业燃料。6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工业的发展煤气化的研究一度停顿,但70~80年代,随着石油涨价,能源短缺,又转向煤的综合利用的研究和试验,云南解放  相似文献   

5.
50年代以来.煤气化技术经历了三代的变革,取得了重大进展。第一代煤气化技术在50年代已工业化,具代表性的有鲁奇炉等,各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第二代煤气化技术系在80年代初完成开发的,具代表性的有德士古炉等。与第一代相比,第二代煤气化技术主要是提高了压力和温度,从而改善了技术经济指标。第三代煤气化技术是80年代中期出现的新工艺,特点是比第二代煤气化技术更先进,综合效率更高。文章重点介绍了DOW炉、PRENFLO炉和三菱炉的简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1999年11月16日,美国德士古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山东鲁南化学工业(集团)公司颁发了“1998年度煤气化优秀用户奖”。这是鲁化集团继1994年度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度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摘取的又一桂冠,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德士古煤气化用户。九十年代初,鲁化集团根据我国的能源状况及国际煤气化技术发展趋势,在国内首家引进了美国德士古公司的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并建成一套年产合成氨8万吨,尿素13万吨的化肥生产装置。该集团在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技术攻关和改…  相似文献   

7.
本文前半部分对1960年前后工业化的第一代煤气化法:鲁奇法(固定床),温克勒法(流化床),柯伯斯—托切克法(气流床),以及奥托—鲁麦尔法(熔融床)作了概略说明。并对目前研究开发中的高温、加压第二代煤气化的某些方法与第一代煤气法作了对比。德士古法属于气流床型第二代煤气化法,它的开发在世界气化工业上已取得实际成效。以德士古法石油加压部分氧化制合成气为基础,并以美国、西德的德士古爆气化中试厂及示范厂的资料为依据,对  相似文献   

8.
1 GSPTM煤气化技术概况 1.1 技术研发 GSPTM煤气化技术是由德国西门子集团拥有的,由前民主德国燃料研究所(DBI)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发并投入商业化运行的大型粉煤气化技术.该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全称为Deutsches Brennstoffinstitut Freiberg,一直致力于煤炭综合利用的开发工作,即使在国际市场石油过剩时,也没有中断过对煤气化技术的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气化工程研究中心具有国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灰熔聚煤气化技术在太原半工业化试验装置上完成加压气化考核运行,标志着该技术已具备了工业化示范的条件。灰熔聚煤气化技术是国内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新型煤气化技术,具有煤种适应性强、投资省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开发的谢尔煤气化工艺,将随着一套新型示范装置的运转而达到其顶点。 1987年4月30日谢尔石油公司在第12届世界石油会议上宣布,一座新煤气化示范厂建设工程已在美国休斯顿附近竣工。参与该工程项目的谢尔石油公司,谢尔国际石油公司,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以及燃料工程公司的代表们举行了剪彩仪式。这座采用谢尔煤气化工艺生产合成气的煤气化示范厂已于87年7月投料试车,至今运转良好。该示范厂日处理250~400吨不同煤种的煤,约日产325,000m~3中热值煤气和16吨/时蒸汽。同示范厂相邻的谢尔石油公司的“鹿苑(DeerPark)综合制造公司”将使用此厂生产的热能。命名为SCGP—1的这个示范厂拥有受煤、备煤设施,一台能回收高温热能的高压气化炉,脱除固体物的设施以及提供中热值净煤气和高压蒸汽的气水处理设备。运转初始,SCGP-1示范装置使用伊利诺斯高硫分烟煤。然而,该装置是以应用从烟煤到高灰分湿褐煤任意煤种为原料而设计的。SCGP-1正对以前开发工作中改进的机械结构和工艺流程加以验证。SCGP—1所提供的有关数据,将导致谢尔煤气化工艺实现商业化生产。 SCGP工艺主要应用于以燃煤为基础的联合循环发电和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气。这种工艺的主要优点是效率高,成本低和环境污染少。  相似文献   

11.
黄景梁 《煤化工》1989,(4):34-37
DOW煤气化工艺是在德士古工艺基础上发展的。它采用两段水煤浆加压气化,具有原料煤和氧气的耗量低、生产能力大和连续排渣等优点,1987年已在美国建成一套能力为2400吨煤/日的DOW煤气化装置,用于联合循环发电。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采用DOW煤气化工艺,进行了一个大型合成氨厂的方案设计,并建议我国即将建设的某大型氨厂采用此法。三菱公司认为,该法的煤和动力消耗均低于德士古法,对于日产1000吨氨厂,采用黄陵煤为原料时,吨氨能耗为47.86×10~9焦耳(11.45×10~6千卡)。  相似文献   

12.
德士古煤气化法是已得到工业上应用的第二代煤气化法,由美国德士古开发公司研究开发成功。它是一种气流夹带床加压气化法,采用水煤浆供料,加入氧气使煤部分燃烧而得以气化。气化温度在煤的灰熔点以上,通常为1300~1500℃。气化炉是不冷却的、耐火材料材里的压力容器,水煤浆和氧气自顶部加入。它能气化任何煤种而不需要预处理,所有粉煤都能利用;生产的煤气不含焦油和酚类等副产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煤气化的历史悠久,发生炉煤气和水煤气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以后这些产品煤气广泛应用于照明。取暖,作为工业用燃料气及合成氨和甲醇等的原料气。进入本世纪以来,工业用燃料气的需要量增加,美国在三十年代  相似文献   

14.
根据以往煤气化装置的检修情况和特点,提出煤气化装置标准化检修的作业流程和内容,并指出在检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之形成规范。该标准化检修流程的实用性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验证,既保证了检修的安全和质量,又保证了检修的进度。  相似文献   

15.
在介绍煤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我国能源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现有几种煤气化技术的应用现状,阐述了shell煤气化技术的特点,将该工艺与德士古水煤浆气化、鲁奇加压煤气化、间歇煤气化技术在工艺性能和工艺配置方面进行了对比。通过shell煤气化技术在湖北双环化工集团的设计实践和应用效果,论述了该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前,油品供应市场并轨,取消计划调拨,使许多以轻油、重油为原料的大型厂面临油品大幅提价的困境,导致企业亏本经营。一方面,化肥市场畅销,一方面,工厂不敢生产,生产越多越赔本,严峻的形势要求企业改变原料路线,以适应市场供销要求。 临近煤矿产地或运输方便的企业,不妨改以煤为原料。煤气化方法很多,适合于制合成氨原料气,有德士古(Texaco)煤气化法,但该法受煤种限制多,氧耗大,投资昂贵,并不适应一切油改煤的企业。现介绍一种新型的煤气化技术——道煤气化技术,可作为合成氨的煤气化工艺。  相似文献   

17.
<正> 西德鲁奇公司移动床加压煤气化法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工艺最成熟的煤气化方法之一,在煤碳资源丰富的国家,采用该法生产燃料气、各种工艺合成气和一系列化工产品的厂家甚多。本文将对鲁奇法的历史、现状和发硬趋势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主要分析了煤气化技术及煤气化装置仪表选型方法,重点对煤气化装置仪表选型进行了研究。在对煤气化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又分别对氧气阀门、锁渣阀、合成气放空阀以及测量煤浆流量的仪表等煤气化装置仪表进行了具体的选型技术分析,为使整个煤气化装置仪表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煤化工》1980,(Z1)
<正> 发许可证者; USS Engineers and Consultants, Inc.; 600 Grant Street; Pittsburgn, PA15230. 历史“USS PHOSAM—W”法是“USS PHOSAM法”对超出焦炉以外的煤气化和其它能量化学过程的技术应用。PHOSAM法是在五十年代曾由美国钢铁公司的研究试验室开发的,用以从焦炉气和气相水溶液中回收氨制造高质量的无水氨。这种技术可以用来从任何气体或蒸汽流中回收氨,特别是当气体中存在H_2S和其它酸性气时,尤为有利。  相似文献   

20.
《河北化工》2011,(4):7-7
目前,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已推广应用到多家大型化工企业,日处理1 500 t以上的煤气化装置已达49台。同时,该技术以上亿元的转让费输出到美国,改变了跨国公司垄断了近50年的煤气化市场,为我国乃至世界煤化工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