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通信业务的发展方向是宽带化、综合化、个人化和智能化,而实现宽带ATM网络需要对切换和路由进行重定向和位置登记管理,在小区接替中仍保持服务质量稳定。但目前对用户移动性估计和预测还较少考虑。本文结合用户移动分层模型采用扩展的kalman滤波,推导出资源动态分配和局域分层定位预测算法,为无线资源的维护和路由的建立提供基础。其中移动用户模型分析可分为全局移动模型(GMM)和低层的定位移动模型(LMM)两层。在位置分层定位预测中提出了模式匹配和行为预测等不同方法,并通过用户移动模式(UMP)对具体的用户实际影响路径(UAP)进行校正等具体的策略实现。最后提出了无线ATM网络仍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无线异步传输模式(ATM)网络通信系统将在宽带和多媒体个人通信得到广泛应用.提出一种用于无线ATM网络多媒体通信服务的呼叫允许控制(CAC)方案,它采用统计大量用户移动信息来估计未来业务需求和系统可用资源,并根据用户移动信息动态地调整用于潜在切换呼叫的资源预约,能有效利用无线频谱资源,增大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3.
蜂窝网小区内,中继终端的移动性会引起协同中继信道的不稳定,进而造成组播码流的频繁中断.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既能保持协同网络高带宽特性,又能改善组播服务连续性的分层中继组播策略. 利用抽象信道模型和非衰减无线信道模型,对满足该策略的分层多节点中继信道的容量进行了分析.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同普通非分层中继网络相比,新策略虽然在信道容量上略有降低,但保证了组播服务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4.
全IP有线无线一体化接入网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全IP化的、有线无线一体化的接入网络.采用IPv6协议,为移动终端提供全球唯一的IP地址、更好的安全性和移动性支持;RNC提供IP接口;用通用接入路由器替代GSN设备;提供有线无线统一的接入认证和计费;用移动IPv6支持IP漫游和移动.这种网络可同时为有线用户和无线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避免了为一种通信技术建设一个网.  相似文献   

5.
基于优选速度和方向的无线网络用户移动性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表征用户移动特征的速度和方向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优选速度和方向的用户移动性模型,使得用户的移动既具有目的性又不失随机性,从而更有效地对无线网络的资源和用户的移动性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用于移动蜂窝网的自适应可靠组播算法.在该算法中,邻近的基站之间通过一个控制组播组交换信息以控制缓存数据量的大小.每个控制组播组包含的基站数量根据网络结构和主机的移动速度来调整.多个基站的合作保证移动主机能够可靠地接收组播数据,同时又能节省基站缓冲器的容量.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以较少缓存达到快速恢复丢失数据的要求,是一种有效的可靠移动组播传输协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蜂窝用户和多D2D用户共存场景下的干扰和能量消耗问题,建立了D2D用户在半双工或全双工两种模式中选择的混合双工系统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角度联合优化的容量最大化D2D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首先在保障蜂窝用户通信质量的基础上,通过联合优化用户的接入控制、功率分配、双工模式选择和信道分配,实现了系统容量的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显著提高蜂窝网络的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8.
无人机网络具有按需部署、灵活机动等优势,但传统陆地蜂窝网络的分析方法不再适用.为此,考虑了两层无人机网络中地面用户的移动性,推导了系统覆盖概率、传输速率、边界的长度强度以及用户最大移动速度约束等网络关键性能指标的解析表达式,探究了无人机部署的密度、高度、地面用户移动速度对无人机网络覆盖及切换性能的影响.理论及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地调整无人机部署的密度和高度能有效提升无人机网络的覆盖及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通信环境中,用户端及周围的障碍物往往处在移动状态下,因此通信环境常建模为时变信道.为了充分研究当下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移动性对信道特性的影响,对基于3GPP TR38.901信道模型的非平稳时变信道模型和平稳时变信道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包含了2种模型的功率延时谱、信道冲激响应、信道时频相关传递函数、时延扩展、角度扩展和时间自相关曲线等.充分研究和仿真了TR38.901提出的2种时变模型,并进行了详尽地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用户机会连接预测的准确率,进而提升网络服务性能和效率,通过对我国浙江省某市运营商的真实数据集进行模拟实验,研究了用户行为特征与机会连接的相关性.通过分析相遇用户对和非相遇用户对的热点位置分布,空间相似度分布得出用户移动性特征对用户机会连接行为的影响,并在搭建复杂网络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综合考虑了网络结构特征、用户移动性特征、用户上网行为特征,对移动互联网中个体在未来一天中某个时间段是否会发生机会连接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与传统预测方法相比,加入用户移动性特征、用户上网行为特征后的复杂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率与召回率,利用此模型可更好地提升网络服务性能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三维移动Ad hoc网络应用环境和节点移动建模的要求,提出了一种能够逼真反映现实物体运动规律、参数可控性强的三维平滑高斯半马尔科夫移动模型.该模型能够描述节点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平稳、转弯、解散、集合、减速和静止等各个运动状态,并可通过模型参数的调整实现实体移动模型和群组移动模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该模型可应用于三维移动Ad hoc网络的模拟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喷气移动装置是宇航员在太空中进行舱外活动时的辅助移动装置,通过坐标变换和刚体动力学知识建立了喷气移动装置在空间运动中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对其在空间中的运动进行模拟仿真,给出运动轨迹、三轴角速度变化曲线和三轴力矩变化曲线,并对其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式挖掘与匹配的移动轨迹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移动轨迹预测的已有方案及各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移动设备位置预测方法,即基于模式挖掘与模式匹配的移动用户移动轨迹预测(Mpp)方法。在若干个实际WLAN用户的移动跟踪数据集上对Markov预测器和新预测器的预测精度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预测效果,与二阶Markov预测器的预测效果基本持平。同时,该方法能够实现增量挖掘,预测精度和可靠性有了进一步提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传统认知无线电中的功率控制问题都是基于认知用户位置不变的情况,本文针对可移动认知用户的功率控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对不同通信场景进行分析和归一化整理,建立通用通信模型,极大的简化了干扰估计和功率控制算法;其次根据认知用户的可移动性,推导出授权用户所受干扰与认知用户移动距离和运动矢量方向的函数表达式,实现了认知用户对授权用户干扰的实时预测;根据预测结果采用最小发射功率准则实现认知用户的功率控制. 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实时、高效的对认知用户进行功率控制,与采用固定步长的功率控制算法相比能够节约功耗20%.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移动云计算中切换用户的服务质量,对基于移动代理的切换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该机制下用户切换和接入控制问题,在切换业务占优的接入控制模型下,根据不同业务效益的差异建立效益函数,利用业务总效益最大原则提出了一种能保证切换用户可靠通信的接入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接入控制算法不仅能保证用户在切换时的通信可靠性,而且还能最大化系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提升用户吞吐量的同时降低中继节点切换概率,分析了动态场景下用户与中继节点的移动状态,提出了多目标联合优化的移动中继选择策略.算法通过分析动态场景中影响系统吞吐量与中继切换概率的因素进行中继节点选择,充分考虑了多跳蜂窝网络的移动特性和用户呼叫到达状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有效提升用户吞吐量的同时降低了中继切换概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无线网络如何精确计算位置管理开销这一问题,采用嵌入式马尔科夫链作为移动模型描述移动终端在二维蜂窝网络的运动,通过建立两个连续呼叫间隔内位置更新的模型分析呼叫到达和小区驻留时间均为一般分布时基于距离的位置管理方案的位置更新次数和位置管理总开销,对无线网络进行性能评估。通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位置更新次数是距离闽值的减函数;(2)位置管理开销是距离阂值的凸函数;(3)当所选取的距离阈值较小时,位置更新开销影响位置管理开销较大;当所选取距离阈值较大时,寻呼开销影响位置管理开销较大。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在多输入多输出环境下,为了能够连续预测出移动用户的信道容量并以此合理地分配用户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模式分解(DMD)的信道容量预测方法及其优化方法: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选择性归一化动态模式分解(ESN-DMD).仿真结果表明,DMD算法只适用于预测低移速低复杂度的用户信号,ESN-DMD算法可以预测不同移速的用户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19.
Call admission control (CAC) and resource reservation (R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that guarantee system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required for different services in a very scarce resource as the radio spectrum. A new scheme was proposed which extends the concepts of resource sharing and reservations for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 systems with a unique feature of soft capacity. Voice and data traffic were considered. The traffic is further classified into handoff and new requests. The reservation thresholds were dynamically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pattern and mobility predi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maximum channel utilization, while guaranteeing different QoS constraints. The performance of proposed scheme was evaluated using Markov models. New call blocking probability, handoff call dropping probability, and channel utilization were used as benchmarks for the proposed scheme.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3G与WLAN互连的异构网络中一种多媒体业务的联合呼叫接纳控制算法,针对不同类型用户的业务特性选择合适的优先接入网络,考虑到切换用户及不同业务类型用户的优先级,分别在3G和WLAN中设置了多级的接入门限值.运用多维Markov链模型对该算法的新呼叫阻塞率和切换呼叫掉线率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在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QoS需求的同时,在新呼叫阻塞率和切换呼叫掉线率之间获得了良好的折中,提高了系统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