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城市土地利用已由粗放利用转变为向集约利用方向发展,特别是资源型城市.本文在已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针对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建立了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同时,以辽宁西部地区三个资源型城市(盘锦市、阜新市和葫芦岛市)为例,利用新建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得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指标分别为5.72、4.36、2.85.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以陕西省府谷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陕西省府谷县土地利用状况的实地调查,借鉴全国各地节约集约用地措施,探讨了资源型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调查结果表明,府谷县建设用地存在供需矛盾加剧、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土地利用效率较低且整治难度大、城镇用地扩展困难等问题.为加快府谷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体系的建立,推进城市产业转型的进程、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二是健全市场机制、完善用地标准;三是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四是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调查与评价;五是探索未利用地的差别化管理政策,拓展城市用地空间.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对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逐步宽容约束法(GECM)为基础,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涉及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结构、宏观计划等方面约束条件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对广州市花都区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配置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逐步宽容约束法协调了各区域、部门之间的目标冲突,实现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合理配置;同时,指出未来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总体变化不大。通过该方法对现有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优化,以提高土地利用技术水平,有效配置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促进花都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清远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清远市1997-2006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时空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997-2006年,清远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各集约因子发展不协调,生态集约因子和社会集约因子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集约因子;清远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差异显著,东南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而中北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界定,建立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对福建省9个地级以上的城市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得出各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分值,并尝试用聚类方法对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划分类别,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其原因。结果表明:1)靠近沿海的南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中部城市次之,北部城市土地低度利用,这是由城市产业结构的差异造成的;2)在福建省省域空间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呈阶梯状分布,这主要是由区域区位优劣造成的。通过对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的分析研究,反映了该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城市土地储备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中辽宁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10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利用SPSS130软件,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各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指数差异性明显,经济水平较高的辽中南地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数较高,而辽西、辽东地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数较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619,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走建设占地少、 利用效率高的符合国情的用地方式是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根本方针,集约用地评价对于集约用地具备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主要地级市2000-2014年间相关建设用地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从建设用地投入水平、利用程度、产出水平和可持续性4个方面构建建设用地利用评价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1-2005年、2006-2010年和2011-2014年三个时段的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进行评价,并赋分,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化显示。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空间上,经济带东部城市建设用地集约节约水平总体高于西部。(3)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相关性。对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评价分析将有助于了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和变化趋势,为未来城市土地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当前我国土地管理问题的焦点入手, 通过对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一个典型个案--无锡新加坡工业园的调研和剖析,以期归纳和提炼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措施与成功经验,达到推广和借鉴的目的.文章采用比较分析和实证的研究方法,详实全面地论述了工业园的基本情况和运转体制、土地的经济投入产出分析、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和相关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土地粗放利用、大量占用耕地、土地规划滞后及土地执法不严等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强化小城镇规划。建全土地管理制度、集约用地及通过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采用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用地方式是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根本方针,集约用地评价对于集约用地具备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主要地级市2000~2014年间相关建设用地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从建设用地投入水平、利用程度、产出水平和可持续性4个方面构建建设用地利用评价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1~2005年、2006~2010年和2011~2014年三个时段的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进行评价并赋分,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化显示,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空间上,经济带东部城市建设用地集约节约水平总体高于西部;(3)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相关性。对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评价分析将有助于了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和变化趋势,为未来城市土地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煤矿机械》2016,(3):51-53
提出了一种混联机械臂,该机械臂是串并联混合机构,具有串联机构工作空间大和并联机构承载能力高的优点,可以实现较大活动空间内对重物的搬运仓储。对该机械臂进行了自由度分析,得到该机械臂的自由度为2,具有平面内的一个移动和一个转动自由度。基于几何解析法分析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正反解,并且给出了5组正反解分析数值算例,验证了正反解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13.
为研究岩石流变特性对采空区长期稳定的影响,基于Reissner厚板和流变力学理论构建了矿柱-顶板流变力学模型,并推导出顶板沉降位移关于流变时间的关系式;依据不同边界条件将顶板破坏过程划分为固支、固支-简支、简支和内部破坏四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流变力学模型可用于对采空区稳定时间的预测,并为采空区及时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鱼娅 《煤质技术》2014,(Z1):45-47
介绍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原理及在测定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从镜质组富集程度的差异性、样品处理、镜质组颗粒鉴别、测试条件和技术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其反射率测定的影响因素,并概括论述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在生产实践中的确定煤级、指导炼焦配煤等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翠梅  王好 《煤矿机械》2014,35(4):104-105
介绍某柴油机排气过渡管的加工工艺,分析空间尺寸较多的复杂管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角度误差对空间尺寸的影响。通过角度在公差范围内的微量调整,解决了排气过渡管由于毛坯铸造及加工时找正存在的误差而造成气口处壁厚不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横轴式掘进机截割机构横向截割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获得其在不同参数下的振动特性曲线,并分析了截割头质量、悬臂质量、液压系统刚度及阻尼变化对掘进机截割机构振动特性的影响,为研究横轴式掘进机的振动特性,改进机器设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依据JTG E41—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结合工程项目实例,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对试验结果采用JJF 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分析与评定,了解测试中造成误差的因素,结果显示影响该项目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的主要因素来源于样品的不均匀性和压力试验机的测量。  相似文献   

18.
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是民事法律关系中两种重要制度,二者的构成要件不同,责任承担方式不同。当发生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如何选择适当的诉讼请求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球(棒)磨机筒体衬板螺栓孔漏料、螺栓易松动及断裂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问题的根本所在,提出了处理措施,并给出了全新的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