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机纤维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通常作为钛、铝、镁等金属基体强化用的纤维,多用预先经过表面处理的碳化硅之类纤维,但这类增强纤维往往在熔助金属中浸渍后引起强度的显著降低,以致使所制成的复合材料与其理论值相差甚远。为改善这一状况,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开发了金属基...  相似文献   

2.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薄板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了粉末冶金法制备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薄板的常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铝基复合材料薄板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强度,薄板性能基本呈各向同性,其断裂机制主要为颗粒从基体脱粘,同时有少量颗粒破碎。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板材强度逐渐下降,延伸率增大。在200℃时仍能保持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综合性能,其抗拉强度达370MPa,屈服强度达243MPa,延伸率达11.3%。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对高强轻质合金的需求日益增加,轻质高强度金属材料主要有铝基、钛基和镁基三大系列。铝基合金非晶化可使抗拉强度提高到1250MPa通过纳米晶化还可得到在大约1.0s-1的大应变速率下高达700%的超塑性。镁基合金之中的许多合金系可利用熔体急冷法获得非晶相,使得强度大为提高。含稀土元素的镁基非晶合金具有良好的弯曲韧性,而且抗拉强度比同成分晶态合金要高1倍以上。镁基非晶合金大致可分为金属一金属系和金属一类金属系两大类,Mg-RE-Ni、Mg-RE-Cu和Mg-Ca-Al系能在颇宽的成分范围形成非…  相似文献   

4.
复合材料之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通过纤维强化有可能设计出高温强度优越的材料。早在1948年美国贝尔研究所就已开始研究晶须,确认了锡晶须具有接近于理论值的高强度。1965年GE公司研究了品须作增强材料的可能性,并开发了Al2O3晶须增强的银。1980年日本开发了廉价的SiC晶须,1982年丰田汽车公司发明成功短纤维强化材料。此后相继开发了一系列晶须材料,如SisN4、钛酸钙、硼酸铝、氧化镁等。肾982年至1989年间开发了纤维强化的铝和纤维强化的钛基复合材料。1989年后开发了金属间化合物基和C/C复合材料。近年来,铝基复…  相似文献   

5.
Al-Mg系自生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外加增强体与基体间异质界面对材料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粉末冶金技术的原位复合新工艺,并制备出自生金属间化合物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纤维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并平行于材料制备时的挤出方向;原位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明显,屈服强度比外加复合材料和基体分别高出28%和95.7%,断裂强度则相应提高了20.6%和88.5%;原位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主要是基体和增强体间界面结合良好,既能发挥基体的塑韧性,又能有效发挥自生增强体的强度优势,材料的断裂机制为自生纤维脆性断裂和劈裂。本研究同时表明,此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效率高,容易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双相增强体对铝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断裂行为的影响,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在580 ℃,30 MPa条件下保温10 min制备了FeCoCrNiAl高熵合金颗粒增强7075铝基复合材料(HEAp/Al),Ni-Co-P镀层修饰碳纤维增强7075铝基复合材料(CF/Al)和FeCoCrNiAl高熵合金颗粒及Ni-Co-P镀层修饰碳纤维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CF-HEAp/Al)。并对不同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拉伸性能进行分析表征及比较。结果表明:CF-HEAp/Al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YS)与极限拉伸强度(UTS)随纤维含量的升高(体积分数由0至40%)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延伸率则逐渐降低。鉴于Ni-Co-P镀层修饰碳纤维与FeCoNiCrAl高熵合金颗粒的混杂强化效应, CF-HEAp/Al复合材料的YS和UTS较HEAp/Al与CF/Al复合材料明显提高,且其断口表现出基体韧性断裂及纤维拔出与断裂的多种失效特征。  相似文献   

7.
用XD法合成的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Al-TiO2-B2O3系利用放热弥散(XD)反应法合成了铝基复合材料.当B2O3/TiO2摩尔比为0时,增强相由α-Al2O3颗粒和棒状物Al3Ti组成,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250.4MPa和4.0%,断口中有的棒状物自身开裂,断裂由Al3Ti自身萌生裂纹,并沿其解理面扩展至界面引起,加入B2O3后,棒状物Al3Ti减少,基体晶粒细化,强度和延伸率同步提高;当B2O3/TiO2摩尔比为1时,Al3Ti基本消失,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提高到320.8MPa和10.6%,断口形貌由细小韧窝组成,随着实验温度的增加,延伸率进一步提高,拉伸强度则随之下降,棒状物Al3Ti因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降低而与基体中脱离,表明Al3Ti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提高不利,723K时,延伸率上升至20.5%,抗拉强度下降至85.6MPa。  相似文献   

8.
索引     
纤维强化铝复合材料的发展 日文《铝》1973年6期27一21页碳纤维作为铝强化材料的现状 日文《铝》1973年6期22一30页最近铝系的复合材料 日文《金属》1973年4期31一32页铝基复合材料的生产(I。关于铝复合材料的展望;I。复合材料产品的制取;l。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W。复合材料近况、用途、价格和将来) 英文((金属》杂志,J972年9期29页(I),1972年10期37页(I);1972年12期 72页(I);1972年22期37页(W)生产复合板的方法 西德专利2111749纤维强化材料的弹性性能德文《金属学》杂志,1971年5期359一沁5页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英文《轻金属时代》19了1…  相似文献   

9.
利用异步轧制复合技术和退火工业制备铜/铝层状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界面微观组织和拉伸断口形貌,进行剥离和拉伸实验研究界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促进了界面层的形成,而较高的退火温度破坏了界面结合。层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介于两组元金属之间。经340℃退火后,铜基体的延伸性能与铝基体接近,并且界面开裂程度较低。在拉伸过程中,两金属基体延伸率不同,导致界面发生内部断裂。界面作为铜、铝之间的过渡层,在强化复合材料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异步轧制复合技术和退火工业制备铜/铝层状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界面微观组织和拉伸断口形貌,进行剥离和拉伸实验研究界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促进了界面层的形成,而较高的退火温度破坏了界面结合。层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介于两组元金属之间。经340℃退火后,铜基体的延伸性能与铝基体接近,并且界面开裂程度较低。在拉伸过程中,两金属基体延伸率不同,导致界面发生内部断裂。界面作为铜、铝之间的过渡层,在强化复合材料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Ti基大块金属玻璃(BMG)的成分设计原则及制备方法,并对Ti基非晶合金及其部分晶化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断裂机理进行了评述。结果表明:Ti基大块金属玻璃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度、弹性延伸率及一定的塑性延伸率,而经过部分晶化获得的非晶合金基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其室温塑性获得很大的改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合金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研究热点以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美国伦塞勒(Rensselaer)综合工艺研究所开发了一项新工艺——反应汽相渗透法(即RVI法),并用来生产纤维增强的二硅化铝复合材料。MoSi2这一金属间化合物,有着吸引人的优异特性,尤其是在热加工环境中性能更佳。MoSi2比现有的高温合金以及镍基和钛铝基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具有更多的优点,能耐较高的温度。MoSi2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熔点(>2000℃)和非常好的抗氧化性。用这种材料制造发动机,可在更高的温度下运转,提高效益,降低燃料消耗。与先进陶瓷相比,这种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韧性并且不易断裂,但在较低温度下变得象脆…  相似文献   

13.
亚微米级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与强化机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亚微米SiC颗粒增强纯铝基复合材料(Al MMC),对该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SiCp(150nm)/Al MMC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342.3和272.4MPa,比纯铝分别提高了89.0%和117.9%,其延伸率为6.3%.拉伸断口观察表明,SiCp/Al MMC断裂机制为界面脱粘和SiC团聚体的脆断,该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的原因是基体的微观结构发生了变化,用位错密度强化和弥散强化机制对Al MMC的强化作用进行了评估,预测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轧制变形制备了含铜或锰的工业纯铝箔(低合金铝铁硅系),通过拉伸试验、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三维原子探针研究了室温停放或低温退火对铝箔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停放后铝箔的抗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同时下降。亚晶合并等亚结构的回复机制导致了力学性能下降。含Mn合金因其亚晶尺寸的增加更为显著,延伸率下降更为明显。原子团簇强化可以部分补偿强度下降,而第二相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制得具有较高性能的新材料:制订新成分的合金,对氧化金属材料和高强合金颗粒进行加工、用高强纤维强化金属等。用合金方法提高铝合金性能的可能性已经很小。用粉末冶金方法生产的具有高温良好性能的材料,就正常条件下的性能来说,要劣于许多传统铝合金。用高强纤维加筋强化铝和铝合金为铝合金的强化和性能的稳定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与传统的结构合金比较,用纤维强化制得的复合材料可能增加的比重,由于机械性能的显著提高而得到补偿。材料的强化情况可在拉伸时以承受所加负荷的主要部分的强化纤维中产生的应力来确定。用纤维强化时,其长度可大于或小于基体金属颗粒的直径,但条件是基体金属一定要比  相似文献   

16.
纤维增强金属的制法及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春田 《铸造》1995,(7):38-42
论述了纤维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的增强纤维和基材、铸造成形法、几种铝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挤压铸造短纤维/铝基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分数以及预制件的预热温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加速了复合材料的时效强化过程,随着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强度、弹性模量增大,而塑性下降;随着预制件预热温度的升高,冷却速度减慢,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8.
航空、宇宙和汽车工业对轻质高强度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促进了复合材料的发展。作为高温下使用的复合材料,主要有金属基复合材料(MMC)和陶瓷强化的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在MMC之中钛系具有优异的高温特性,钛比铝的熔点高得多(Ti:1933K,Al:933K),所以不能利...  相似文献   

19.
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因具有结合强度高、成型性好、使用寿命长,能够满足高速磨削和超精密磨削技术的要求等显著特性,成为硬脆材料磨削的重要加工工具。在金刚石工具制造过程中使用的金属结合剂主要有:铜基、钴基、铁基、镍基、钨基、铝基等。铜基、钴基、铁基结合剂应用较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利用纯Ti箔和铝基复合材料(Al-MMC)箔反应退火合成Ti Al基复合材料板材的研究进展。该方法包括对多层Ti/Al-MMC复合板的变形和反应退火热处理,在避免对脆性TiAl金属间化合物直接变形的同时,制备出具有较高强度和延伸率的Ti Al基复合材料板材。对合成过程中Ti Al基复合材料板材的组织演化和形成机理进行了总结,重点阐明了铝基复合材料与Ti的两步热处理的反应机理,提出了消除Kirkendall孔洞的工艺方法,为大尺寸TiAl基复合材料板材的制备提供了可行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