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背景核电安全、清洁、高效,对于解决我国能源紧缺、优化产业结构、应对雾霾改善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工程界提出借鉴水电站大规模的地下厂房建设经验,在山区建设大型地下核电站可为我国安全发展核电开辟一条新路。地下核电站将核岛及部分辅助系统置于地下,常规岛及电站其它辅助设施置于地面。地下核电站具有安全性更高、有利于公众接受的优点。发展地下核电站适应我国"人多、山多、地少"的国情,  相似文献   

2.
将核电站涉核建筑物布置于山体洞室内,利用洞室厚层围岩的防护作用来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是未来核电站建设的一种新思路。基于地下核电站设计思想,结合国内成熟核电技术及地下工程经验,通过对核电站建筑物分类、地下厂房布置的分析,开展了地下核电站的总体布置形式研究,并提出了4种适用于不同厂址条件的总体布置形式。研究成果表明,大型核电站采用地下布置总体上是可行的,其中"阶地平埋"方案适应核电系统的条件较好,施工安装及交运条件均较为方便,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对于地面核电站液态放射性物质的迁移和源项研究已较为成熟,而对地下核电系统的研究则不多。结合精细化燃耗计算方法,提出了核反应堆厂房、地下洞室内液态放射性物质的平衡方程及向地下迁移的泄露模型,实现了对地下核电站严重事故液态放射性源项的精确评估。该方法可针对具体地下核反应堆计算科学精确的严重事故源项,从而进一步用于地下核电站严重事故的分析、场外公众剂量的评估、应急计划区的划分及应急计划的制定等,保障地下核电站周边公众的辐射安全。  相似文献   

4.
地下核电厂是安全发展核电的一条新途径,主要特点是将核电站反应堆及带放射性的辅助厂房等涉核部分建筑物置于地下洞室内,其厂址选择需遵循核电厂选址有关的标准和法规,并满足建设大型地下洞室工程等方面的要求。在介绍地下核电厂选址所遵循的法规和需考虑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其建设条件与特点,对厂址选择中须考虑的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可为地下核电厂的选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姜秋  靳顶 《广东水利水电》2011,(11):19-21,34
随着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发布、国家能源战略的调整,我国已建、在建滨海核电项目19个。沿海地区受地形、气候的限制,水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鉴于核电站建设规模大、用水工况复杂、供水保证率高,而核电厂的取水定额指标尚未建立,这为核电站用水合理性分析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该文总结核电站用水合理性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核电站用水合理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核电站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核电的发展正面临着有利的政策机遇,国家发展核电的政策指导思想由"适度发展核电"转变为"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核电发展中的关键一环就是核电站工程造价管理,文章以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实践,就核电站工程造价控制策略做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山区和丘陵地区示范性概念设计地下核电厂址总体规划和总平面布置方案。通过比较山区概念设计A厂址阶地平埋、阶地下埋布置方案的土石方开挖支护费用、循环水补水费用等,并综合考虑取水可靠性、道路及运输成本、洞室群稳定性影响因素、主蒸汽管道长度、施工等因素,A厂址推荐采用阶地平埋布置方案。对山区A厂址和丘陵地区B厂址阶地平埋布置方案主要费用的对比研究表明,在丘陵地区建设地下核电站更容易获得足够大的地面平台且土石方开挖工程量小;循环水补水扬程低,提水费用低,取水可靠性相对较高;道路施工相对简单,运输成本低;在丘陵地区地下核电站建设应优先选择阶地平埋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8.
李超 《长江建设》2008,(7):89-90
目前,我国核电的发展正面临着有利的政策机遇,国家发展核电的政策指导思想由“适度发展核电”转变为“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核电发展中的关键一环就是核电站工程造价管理,文章以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实践,就核电站工程造价控制策略做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9.
作为核电技术和规模核电发展的始作俑者,美国对福岛事件的反应受到高度关注。福岛事件后,与德国政府仓促决定冻结核电延长使用期限的做法截然不同,奥巴马总统于3月17日表态:"我们的核电站已经过了详尽的研究并宣称在任何极端紧急情况下也是安全的,但看到日本发生的危机时,我们有责任从这个事件中吸取教训"。与此同时,美国参众两院召开了一系列的听证会,核管会官员、资深科学家、议员、电力公司主管等纷纷出席作证,对美国现有核电站的安全性、福岛事件的启示和应对措施等议题,依据事实各抒己见。这些听证报告或许能为我国后福岛的核电发展战略、制定核电安全规划、调整核电发展的节奏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发展新能源、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核能已逐渐成为我国新能源的主力军。但历史上几次重大的核电事故,尤其是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水资源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和危害,也给我国核电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警示。在回顾国外重大核电站事故的基础上,分析了事故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从水质、水量和水功能区三个角度探讨了核电站事故的影响对象、影响范围、影响时间、主要释放核素、影响方式等,最后在核事故应急、核事故处置、核电站选址和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供水资源管理部门及核电管理、建设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下核电站将反应堆等涉核建筑物布置于稳定的山体中,在厂址选择时必须评价极端严重事故工况下可能的地下水污染对外界环境的影响。结合地下核电站洞室群赋存岩体特征,提出采用以三维渗透系数张量表示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模拟裂隙岩体渗流特性,建立"隐含断层"渗流模型,求解洞室群三维渗流场。并以该渗流场为基础,进行核素运移计算。对某初选的地下核电站厂址进行模拟计算表明:在渗控措施作用下,地下洞室群工程区处于"疏干"状态;即使在严重事故工况下,向反应堆洞室内注入冷却水后,洞室内外渗流场不连通,核素不会随消防水渗入外界。  相似文献   

12.
查显顺  喻飞  张涛  张野 《人民长江》2016,47(4):33-36
与地面核电厂相比,地下核电厂的通风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以阶地平埋式地下核电厂为例,介绍了地下核岛通风系统的设计思路、工艺流程及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将核岛深埋于山体内的地下核电厂在通风系统上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相应对策,如将排风烟囱和新风井按较高抗震烈度设计、增设备用电源等。可为地下核电厂工程通风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下洞室内空间有限,而大型核岛设备尺寸较大,在受限的地下空间进行混凝土施工和大型设备安装,是地下核电厂建设可行性研究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地下核电厂混凝土施工及大型设备安装的特点,开展了地下核电厂房洞室混凝土衬砌、反应堆厂房安全壳混凝土施工和大型核岛设备安装的相关技术研究,首次提出了适合地下核电厂混凝土施工和大型设备安装的技术方案,并对相关技术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为地下核电厂后续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目前国内核电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结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石油地质领域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核电厂在一定尺度时空内进行水文地质建模时,需关注的几个问题:建模范围内涉及岩石的岩性特征、构造特征、储集类型、渗流类型,深化认识地下水蓄水构造类型和地下水类型,应充分考虑建模范围内不整合、风化壳、断层的发育及空间配置关系及其对地下水的输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本福岛核泄漏和水资源安全灾害事故。给我国的核电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警示。核电水资源论证是保障水体安全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介绍了我国内陆核电水资源论证发展现状,分析了宏观安全目标的实施途径、取水高保证率的可靠性、退水影响分析、公众敏感性评估等内陆核电水资源论证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发布和国家能源战略的调整,我国核电发展布局逐步由沿海 向内陆延伸。内陆核电水资源论证是我国核电水资源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 段。在总结内陆核电水资源论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制 定内陆核电论证技术标准、强化内陆核电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推进内陆核电退水污染问题论证、 深化内陆核电项目取水退水影响缓解及补偿研究、完善内陆核电项目水源保护等方面的建议,以供有 关技术及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