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面向站网(格点)雨量信息处理软件主要针对不同区域实测站网降雨量及数值预报模式产品中的格点雨量预报等数据,实现自动或实时处理,生成丰富多样的实况雨量图和预报雨量图或表等产品,包括不同时间对象(时段、日、旬、月、季和年度)的实况雨量等值面(线)图和雨量距平图、频次图,以及不同数值模式的降雨量预报图、分区面雨量图或表等。阐述了该软件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主要包括功能设计、程序流程设计、数据库设计及算法设计等。  相似文献   

2.
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清江流域布设有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又对地方水文部门进行了委托报汛,两套报汛系统站点分布不完全重合,其面雨量数据存在差异。对两套报汛系统的面雨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对比,找出差异所在,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对站网布设提出了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3.
《治淮》2021,(6)
为探讨站网分布与面雨量误差的关系,利用抽站法原理,采用1956—2016年降水资料,分析鲁北平原站网密度、均匀度对面雨量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站网密度对面雨量计算精度有显著影响,站网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面雨量误差变化趋于平缓;站网密度相同时,均匀度越大,面雨量误差越小;站网密度较小时,均匀度对面雨量误差波动范围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闹得海水库自动测报系统现状和洪水预报要求,提出闹得海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遥测站网优化改造.统计分析了闹得海水库流域内降雨径流预报洪水预见期和河段预报洪水预见期,计算、对出了遥测站点增设前后流域3日面雨量误差.从洪水预见期、流域降雨产流特点、面雨量精度、遥测站布设密度、水文规范要求等方面,论证闹得海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改造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丰满水库以上流域(不含白山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现有遥测水文站网情况及流域雨洪、自然特性,对其站网布设合理性进行分析。遥测水位站采用位置及功能方法、雨量站采用流域面雨量精度比较法和站网密度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遥测站网布设基本科学、合理,建议在除柳河子区间外的其他子区间内适当增加遥测雨量站个数,改旺起水位站为雨量/水位站,使站点分布更均匀合理,功能更完善,以提高流域水文预报和丰满水库调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济南市大汶河流域雨量站网现状,改进面雨计算方法,提高面雨量计算精度,进行区域雨量时空控制分析,实行站网分级优化、分级管理、分级使用,解决了单一站网不能满足不同工作需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降水资料的收集是流域水文模拟中非常繁重的工作,流域内雨量站点的适当选取对开展大尺度水文模拟及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分别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和湿润半湿润气候区的两个流域的资料,利用月水量平衡模型分析了雨量站网密度对月水文过程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雨量站密度对面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有一定影响。对于湿润地区,月水文过程模拟精度随雨量站网密度减小而降低,但若站网密度高过某一阈值(淮河息县以上约1 000 km2/站),模拟效果并不会显著提高。但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站网密度与水文模拟精度没有明显的关系,而主要暴雨产流区的雨量站点资料对水文模拟非常重要。由不同站网密度计算的面平均降水量差异对水文模拟的影响可以通过参数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由于普洱市地域面积大、地形复杂、垂直高差大、雨量站点多,导致降水、水资源等分析工作量非常大,不能及时得到水情、雨情分析数据给抗旱、防汛、减灾和水资源保护、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先用泰森多边形法算出普洱市面雨量近似代替真实值,再尝试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找到面雨量简化计算方案,并通过作业精度检验可以使用,从而有效减少了面雨量计算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张涛  王祥  杨欣玥  刘羽婷 《人民长江》2017,48(19):42-47
面雨量计算方法有泰森多边形法、距离子流域中心点最近法以及网格法等。计算方法不同,往往计算结果也会有所差异,进而对流域水文过程模拟产生影响。基于站网情景随机模拟,采用新安江模型模拟水文过程对比分析了距离子流域中心点最近(DIS)和自然流域结合泰森多边形(TP)两种方法在计算面雨量空间分布和量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流域现有站网情形下,两种方法对流域多年平均降雨空间分配格局影响不大,但降雨量级相差较大,TP方法对小降雨事件把握更加准确;随机模拟站网情景下,采用TP方法获得的面雨量进行流量过程模拟时,所得结果更加稳定,在数量和过程上均优于DIS方法。  相似文献   

10.
雨量雷达是专门适用于气象目标中降雨量定量测量的雷达设备,高分辨区域面雨量自动监测系统则是应用雨量雷达进行区域内雨量监测,监测系统通过雨滴谱仪与模型算法解决衰减订正和雨量数据计算准确度问题,可以方便地获得区域内的降雨分布情况和有效的降雨量,与常规单点雨量定量测量相比,在较大区域内测量雨量,整体上精度高,成本低。经过大理监测区域的验证,面雨量自动监测系统具备较高的测量精确度,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管理包括对天然水循环和人工水循环过程的管理,强调天然水资源系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水文站网规划、水资源评价、水量分配与调度、水资源论证与取水许可审批、防洪以及水质保护等.松辽流域依据水资源管理原则,初步设计了水资源管理系统框架,其功能涵盖了信息采集与网络传输、数据资源管理、应用平台支撑、业务应用以及应用交互等.近期松辽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将是松辽流域水利发展的又一次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马荣国  刘春 《中国水利》2007,(23):57-58
以Lonworks设备网络化技术构造水闸泵站的现场监控网络,以Webservice技术构造水利信息化管理平台。阐述了系统架构设计和实时监控系统设计。所构建的闸群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和开放的数据管理平台,为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采集和智能决策,为水资源调度和防汛决策指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由于体系规模、软件架构模式、系统集成技术的不同,现有的水利信息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往往存在数据难以整合、功能难以共享等问题,形成所谓的“信息孤岛”。面向服务架构(SOA)具有低耦合性、跨平台、易维护和可扩充性等优点,可通过良好的接口和服务实现数据整合和功能共享,可有效克服“信息孤岛”问题。基于Flex平台和SOA架构,开发了防洪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地理信息服务、水文监测数据管理、防洪调度方案比选、洪水演进模拟等功能。从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功能界面3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可为今后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堤防工程的功能除防御洪水外,在洪水风险管理方面将逐渐发挥较大的作用。因此,堤防信息管理系统是今后堤防管理重要的设施,是水利信息网络的基本建设,是江河防洪减灾指挥和应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之一。我们选择长江上游险工段岷江金马河段堤防为样本,引入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结合河道堤防信息的特点及水利部门应用和管理的要求,利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路,开发研制岷江金马河堤防管理信息系统,以期为我国堤防管理专业软件集成化积累经验。该系统的设计思路体现了多目标的特点,可以为堤防工程管理、防洪防汛指挥决策、风险管理等不同的用户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5.
详细阐述基于iphone的防汛掌上通平台的框架构建、功能设计等,提出在终端应用层面实现信息融合和共享的方法。平台采用C/S 3层架构,由基础数据层、业务逻辑层、通讯网络层及终端展现层构成。通过分布式汛情数据源部署和模块化管理,在应用层面对数据进行整合,可实现汛情信息共享。使用该平台借助无线网络,可随时随地查询、检索各类汛情信息。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介绍鄱阳湖区数字4D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阐述了如何应用4D产品建立鄱阳湖地理信息系统,进而提供空间数据查询、检索、更新、维护等功能,以便为鄱阳湖地区洪水管理、防洪减灾、规划设计等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我国主要流域防洪预报调度信息化平台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数据处理效率低下、资源共享能力偏弱、软件通用程度欠缺、立体化功能不全等不足,基于面向大数据平台的网络化服务理念,设计开发了流域防洪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重点阐述了面向对象的大数据封装、河网空间拓扑关系概化、契约模式的网络服务构建以及基于JSON的海量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系统在长江流域防洪预报调度决策中的成功应用验证了其可靠性、实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8.
省级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作者近年来参与的一系列相关工作的经验和认识,介绍了省级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目标、功能特点、组成结构和关键技术,提出了"三层"体系结构(人机交互层、模型应用层、系统支撑层)和"五库十机"实用系统框架(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文本库和数据接收、气象产品应用、汛情监视、信息服务、洪水预报、防洪调度、灾情评估、防汛管理、会商支持、城市防洪),指出基于Web GIS的信息管理、基于模型的应用开发和基于网络的应用集成,是省级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和管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信息融合技术在防洪决策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防洪调度决策是一个庞大的复杂巨系统问题,需要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对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的多信息源、多媒体、多格式的防洪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以便为分析防洪领域的模型、专家、决策人员提供及时、可靠、高效的信息。现以信息融合技术为基础,分析了信息融合技术特点及其在防洪决策领域中的应用需求,并提出了防洪信息的融合结构,包括防洪信息融合的层次、拓扑和体系结构等;归纳指出了信息融合技术在防洪决策中应用的关键环节,即融合系统、数据管理和融合算法,并对其应用研究情况进行了论述分析;最后指出了信息融合技术在防洪决策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采用美国SAS数据挖掘软件,在对我国防洪调度及水资源管理需求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数据挖掘技术在防洪调度及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理论、方法及技术;研究了商品化数据挖掘软件与防洪调度及水资源管理需求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建立了太湖流域和中央节点的防洪调度和水资源管理数据仓库系统;分析研究了数据应用的基本模式,提出了数据挖掘的主题,运用SAS数据挖掘套件建立了基于数据仓库的防洪调度及水资源管理数据挖掘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