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含碳Fe-Mn-Si-Cr-N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碳加入后对Fe-14Mn-5Si-8Cr-4N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SME)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元素的适当加入,有助于合金的可愎复应变的提高。在3.75~7.5%变形量时,含碳量为0.12%的合金的可恢复应变量可达2.5~3%,高于超低碳合金(C<0.02%)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稀土元素La和混合稀土对Al-Mg-Si合金耐耐蚀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合金在3.0%(wt)NaCl溶液和5.0%(wt)H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并用XPS对合金表面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加入改变了钝化膜的成分,使合金的显微组织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合金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稀土元素La和混合稀土对Al-Mg-Si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合金在3.5%(wt)NaCl溶液和5.0%(wt)H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并用XPS对合金表面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加入改变了钝化膜的成分,使合金的显微组织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合金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4.
对Fe73.5Cu1Mo3Si13.5B9微晶软磁合金的结构及其对合金磁性的影响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磁性能下,晶相点阵常数a=0.2843nm,相当于Fe(Si)固溶体中含Si%(mol/mol):18-20,体积百分数V=74.8%,晶粒尺寸D=14.6nm;残余非晶层厚度δ=1.23nm;当T退火≥560℃时明显有Fe-B化合物析出。Fe73.5Cu1Mo3Si13.5B9合金的磁性不仅与  相似文献   

5.
陈朝晖  黄可龙 《功能材料》1998,29(5):480-482
目前广泛采用的镍-金属氢化物电池负极材料多为LaNi5基合金。本实验研究了稀土中镨含量分别为0、10%、20%、30%、40%和5种(La,Pr,Nd)Ni3.5Co0.8Mn0.4Al0.3合金的电极性能。发现稀土中镨含是来20%和30%的合金比其它成分手合金具有更高的放电容量,更好的电极稳定性。选用镨含量为17%的富镧混合稀土制备了成分为MlNi3.5Co0.8Mn0.4Al0.3的电极合金,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膨胀法比较了Fe-30Mn-6Si合金在拉伸应变下纵向(沿拉伸方向)和横向(垂直拉伸方向)恢复率的不同;研究了预应变对纵向恢复量,恢复率以及As,Af的影响;还用一个大应变量下的样品在As和Af范围内的不同区间进行了加热和冷却循环试验,得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信息。用正电子湮灭方法研究了Fe-30Mn-6Si,F3-30Mn-6Si-5Cr合金时效和非时效样品位伸预应变量对合金中的缺陷量,缺陷密  相似文献   

7.
RS高强Al-Zn-Mg-Cu系合金热处理温度与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研究了RS高强Al-Zn-Mg-Cu系合金淬火温度、时效温度与性能关系,同时还分析了合金的微观组织。试验得出在470℃淬火峰时效(T6)的拉伸性能达到σ_b=740MPa,σ_(0.2)=702MPa,δ_5=10%;双级时(T73)可获得σ_b=633MPa,σ_(0.2)=606MPa,δ_5=11.5%。合金的弥散强化相是Co_2N_9、Al_3Zr,沉淀强化相为GP区、η'和η。  相似文献   

8.
RS高强Al-Zn-Mg-Cu系合金热处理温度与性能的关系E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研究了RS高强Al-Zn-Mg-Cu系合金淬火温度、时效温度与性能关系,同时还分析了合金的微观组织。试验得出在470℃淬火峰时效(T6)的拉伸性能达到σ_b=740MPa,σ_(0.2)=702MPa,δ_5=10%;双级时(T73)可获得σ_b=633MPa,σ_(0.2)=606MPa,δ_5=11.5%。合金的弥散强化相是Co_2N_9、Al_3Zr,沉淀强化相为GP区、η'和η。  相似文献   

9.
Cu和Nb对非晶态Fe—Si—B合金等温晶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卡计(DSCI)得到了非晶态Fe-Si-B合金加入Cu和Nb后的等温晶化放热曲线,结合X射线衍射(XRD)分析,明确了Cu和Nb在形成纳米α-Fe(Si)晶体相时的作用。此外,非晶态Fe76.5Si13.5B9Cu1Nb3等温化的α-Fe(Si)放热峰呈明显的非对称形状。  相似文献   

10.
预退火对Fe73.5Cu1Mo3Si13.5B9纳米晶合金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及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Fe73.5Cu1-xMo3Si13.5B9非晶合金410℃预退火对随后480℃退火所形成的纳米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预退火对Fe73。05,Cu1Mo3Si13.5B9合金纳米晶结构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当预退火时间从0小时增加到3小时,合金在480℃,小时退火形成的晶相化α-Fe(Si)的晶粒尺寸从15nm减小到8nm。预退火使α-Fe(Si)相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对MSnO3和MSn(0.5)Zr(0.5)O3(M=Sr,Ba)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并采用XRD、SEM和ICP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M(OH)2-SnO2(或SnO2+ZrO2)-KOH体系中,当KOH/Sn和KOH/(Sn+Zr)≥30时,260℃下晶化5~7天,可获得MSnO3和MSn(0.5)Zr(0.5)O3纯相,在M(OH)2-(SnO2+ZrO2)-KOH-H2O体系中,可通过控制介质碱度来获得MSnO3+MZrO3混合物和MSn(0.5)Zr(0.5)O3,并根据合成规律初步探讨了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用线性极化法,极化曲线法和失重法研究了化学镀Ni-Cu-P非晶态合金,纯Ni和A3钢于140℃,pH值5.0、CO2饱和的2W(wt)NaSO4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该介质条件下,Ni-Cu-P合金、纯Ni和A3钢的耐蚀性依次减弱,比值为81.2:23.9:1.0。Ni-Cu-P合金于250 ̄550mV(vs OP)区间发生钝化;纯Ni在50 ̄150mV和高于400mV(vsOP)区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B位二元复下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MyM'1-yO3(M,M'=Mn,Fe,Co;y=0.0 ̄1.0)中过渡金属离子的状态及其间的相互作用。在Mn-Co复合体系中,富锰区(y〉0.5)Mn^3+-O^2--Mn^4+的铁磁超交换作用对样品的磁性起决定作用。富钴区(y〉0.5)Co^2+和Co^III离子的存在及其浓度是影响磁性和电导性的主要因素。y=0.5时样品的结构决定了样品的强铁磁性质。在  相似文献   

14.
熔甩Cu—Co合金薄带的结构,磁性及巨磁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熔甩法制备的CoxCu1-x(0〈x〈0.20)颗粒合金的结构、磁性以及输运性质,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动热分析(DCS)以及磁性测量,发现造成Co-Cu合金磁性及输运性质变化的Co相分离过程,当0〈x〈0.15时,在450℃退火火30min的CoCu合金中Co颗粒的直径为3.5-4.5nm。并呈现最大的巨磁阻效应,磁性随析出Co颗粒浓度及尺寸的变化与双通道模型的预示一致,粒子界面引起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Ti-34Al,Ti-34Al-0.5Sb-0.03Mo,Ti-34Al-1.0Sb-0.07Mo合金在900℃的氧化行为和机理,发现在TiAl基合金中复合添加Sb和Mo以后,氧化增重量增加,主要是由于Mo氧化生成易挥发的MoO3引起的,三种合金的氧化过程都遵循氧化剥循环,残余氧化膜的平均度随合金元素添加而下降,在基体中不产生大的元素富集,添加合金元素可以促进氧化膜的种类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16.
DBM-g-PE与PVC的相互作用研究EI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固相接枝法制备了DBM-g-PE,用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接枝物确实存在。PVC/CPE=100/5合金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添加5份接枝物的合金(A),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分别为18.2kJ/m2和53.0MPa;而添加5份PE的合金(B),其相应性能为5.1kJ/m2和33.8MPa。不加接枝物的合金(C),虽有高韧性,但拉伸强度却由53.0MPa降至50.2MPa。DSC、SEM的结果均表明,PE接枝DBM后与PVC的相互作用增强,与CPE协同作用能增韧、增强PVC,并探讨了其机理。  相似文献   

17.
用差热分析(DTA),结合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Sm8Fe83Si2C5Cu0.5Nb1.5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结果表明:温度在0 ̄1000℃范围内,该合金的晶化相为α-Fe和Sm2(FeSi)17Cx,α-Fe相的晶化表观激活能力349.53kJ/mol,Sm2(FeSi)17Cx的晶化表观激活能力316.19kJ/mol,两相在晶化初期激活能量小,随晶化量(xc)的增加激活能增大,当α-  相似文献   

18.
AMT保护青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电化学方法和XPS、AES法研究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AMT)在青铜表面形成的保护膜。结果表明,AMT溶液处理后的青铜试片在pH值为7的0.5mol/LNa2SO4和5%NaCl溶液中,其腐蚀过程受到了明显抑制,是由于AMT在青铜表面形成Cu(I)AMT络合物膜,其结构为Cu|Cu2O|Cu(I)AMT。  相似文献   

19.
合成淬火剂PVA在钢制飞机刹车零件热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聚乙烯醇(PVA)淬火介质对30CrSiMoVA钢制刹车零件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0.3% ̄0.5%浓度的PVA淬火剂能满足刹车零件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Cu-Zn-Al-Mn-Ni-Ti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电子拉伸试验、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研究了Cu-Zn-Al-Mn-Ni-Ti合金的细化效果、断裂方式、记忆性能及伪弹性。结果表明:试验合金的铸态、轧态和淬火态组织得到明显细化。晶粒细化后合金室温拉伸断裂强度为750MPa,断裂应变为6.6%,同未细化的Cu基记忆合金相比强度大大提高,塑性也有所改善。低温拉伸时呈穿晶断裂,断口主要为准解理台阶;高温拉伸时呈微孔聚集型断裂。试验合金的室温完全可恢复应变为4.0%,完全伪弹性恢复应变为4.5%,均达到了多晶体材料的理论平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