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已研制成功的Al2O3·TiO2系列团聚型空心球状复合粉末(Al2O3+3%TiO2、Al2O3+13%TiO2、Al2O3+20%TiO2、Al2O3+45%TiO2和TiO2)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粉末的流动性均在73~120s/50g内,其松装密度在0.80~1.12g/cm3内,85%以上的粉粒为空心球状结构。用该系列粉末制备涂层,送粉速率波动小,沉积效率范围为66%~86%,可获得致密度高、结合性能好的系列耐磨抗蚀涂层产品。  相似文献   

2.
爆炸喷涂Al2O3陶瓷梯度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用爆炸喷涂法制备了Al2O3与自熔性合金的陶瓷梯度涂层。结果表明,基体/Ni60/25%Al2O3+75%Ni60/50%Al2O3+50%Ni60/Al2O3的陶瓷梯度涂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力,较低的残余内应力及和缓的热应力,对粉末及涂层的XRD谱分析表明,爆炸喷涂的Al2O3陶瓷涂层结构为γ-Al2O3,而其粉末结构为α-Al2O3,这说明在爆炸喷涂中存在相变过程。爆炸喷涂Al2O3陶瓷梯度涂层适合于工作环境较恶劣的热障耐磨涂层。  相似文献   

3.
提高Si3N4抗氧化性能的陶瓷涂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其土 《材料保护》1997,30(6):22-24
采用Sol-Gel法在热压Si3N4表面涂上一层SiO2涂层,用X光电子能谱(XPS)检测了涂覆SiO2后Si3N4表面的组成,结果表明,在Si3N4表面有SiO2涂层存在,经涂覆 热压Si3N4在130℃氧化100h后,氧化增重从未涂覆的0.42mg/cm^2降到0.28mg/cm^2。  相似文献   

4.
(Ni,Cr)/Al2O3复合涂层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粉末热喷涂法制备(Ni,Cr)/Al2O3复合涂层,采用XRD和金相对复合涂层的相结构和相组成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喷涂工艺对金属/陶瓷系复合涂层制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2O3粉末的沉积率和喷涂参数是影响(Ni,Cr)/Al2O3复合涂层相结构和相组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Cu-Al_2O_3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使用Cu-0.3l%Al合金水雾化粉末,其粒度为74μm以下(─200目),进行内氧化处理得到Cu-Al2O3粉末,经等静压压坯→烧结→裸锭热挤压→冷轧工艺制造的材料密度为8.8g/cm3,强度σb为608MPa,硬度HV为529MPa,电阻率ρ为2.2μcm。对材料的金属膜电镜分析表明:组织中分布看γ-Al2O3微粒,它的平均尺寸150A,微粒间距离约200A左右。  相似文献   

6.
真空铸造高强度C/Mg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用真空铸造法制造抗拉强度超过1000MPa的高强度C/Mg复合材料。将T300纤维经C-Si-O梯度涂层处理后单向排布于型腔内,在真空下注入ZM—5合金液,凝固后即得C/Mg复合材料零件或试样。试样的抗拉强度在纤维体积分数为0.35时达1050MPa。本文讨论C-Si-O梯度涂层对获得高强度复合材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晶内型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研究了沉淀法制备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工艺过程,利用Al2O3从γ相到α相的蠕虫状生长过程,使大部分纳米SiC颗粒位于Al2O3晶粒内,用沉淀法制得的、含有5vol%SiC的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其强度为467MPa,韧性为4.7MPa.m^1/2,与一般的Al2O3陶瓷相比有较大的提高,显示了沉淀法制备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稀土对激光涂覆生物陶瓷涂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钛合金表面上预涂复CaHPO4.2H2O-CaCO3-Y2O3混合粉末,随后进行激光熔覆处理获得了以TC4为基材的含HA的生物降涂层复事材料。  相似文献   

9.
AlOOH对Al2O3直接凝固注模成型坯体强度等性能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改善直接注模成型(DCC)氧化铝的坯体性能,在Al2O3-DCC过程中加入AlOOH本文详细研究了Al2O3+AlOOH体系的湿坯性能,干燥行为及烧结致密化过程,结果表明,少量AlOOH加入可显著提高Al2O3的湿坯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当AlOOH体积含量〈3.0%时对干燥过程没有影响,干燥坯体经无压烧结后可获得烧结密度达3.97g/cm^3(99.7%TD)。显微结构均匀的α-Al2O3相。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Pb(Mg1/2W1/2)O3-PbTiO3-PbZrO3陶瓷的化学不均匀性和介电行为。EDS分析得到:体系中存在富W和富Zr、Ti的两相,平均分子式为:I相(富W相):Pb(Mg0.270W0.367Zr0.182)O3.091;Ⅱ相(富Zr、Ti相):Pb(Mg0.109W0.187Ti0.204Zr0.340)O2.758。两种居里点分别为:TCI〈-65℃,TCI=105℃,图像处理  相似文献   

11.
等离子喷涂A12O3+13%TiO2陶瓷涂层的组织结构及其耐磨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元政  刘正义 《功能材料》2000,31(4):390-392
本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研究了等离子喷涂A12O3+13%TiO2(质量分数)陶瓷涂层的相结构、相组成及其组织特征。陶瓷涂层孔隙率低,致密程度较高,以亚稳相r-A12O3为主要相,同时存在α-A12O3和金红石TiO2。富A12O3区与富TiO2区呈明显相互交迭的层状结构,且存在相互成分扩散,另外涂层设计对硬度有一定影响,TiO2的引入提高了涂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2.
铌镁酸铅系低烧高介X7R瓷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阮立坚  李龙土 《功能材料》1997,28(2):140-142
报道了利用混合烧结法制得铌镁酸铅Pb(Mg1/3Nb2/3)O3系低烧高介X7R瓷料,其烧结温度为1100-1150℃。25℃时介电常数达4300,介电损耗为0.98%,绝缘电阻率为3.2×10^12Ω.cm,十倍时间老化率为1.7%+十倍。  相似文献   

13.
Naβ/β″-Al2O3膜的制备与电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MgAl2O4-α-Al2O3复合相陶瓷基体与Li2O,Na2O气氛的反应制备了Li2O和MgO共同稳定的Naβ/β″-Al2O3膜,相分析的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决定膜中β/β″Al2O3相形成速率的主要因素,当温度低于1100℃时,α-Al2O3基体不能转化为β/β″-Al2O3基体中的MgAl2O4可以促进膜的形成,并降低膜的形成温度,交流复阻抗谱和四极法测量的结果表明,复合基体表面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用电化学和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氧化物涂层成分热分解法制备的IrO2(5)TiO2(60)Co3O4(x)RuO2(35-x)/Ti阳极材料析氯速率的影响.x值为0-13m/o时,氧化物涂层为单相金红石型固溶体,阳极析氯速率随x值增加,x值大于13m/o时,涂层中出现尖晶石Co3O4第二相,析氯速率随x值下降。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两种ZrO2粉末分别在碳钢基体表面制备了ZrO2等离子涂层,并考察了两种ZrO2粉末的等离子涂层的质量,结果表明,由烧结-粉碎法制备了ZrO2烧结粉形成的涂层比较致密,强度较高,在轴向拉应力的作用下,开裂发生在涂层与基体的结合界面处;而由冷压-球磨法制备的ZrO2团聚簇涂层中孔隙较多,强度亦较低,在轴向拉压力的作用下开裂发生的涂层内部。  相似文献   

16.
TiO2—Al—B系反应烧结制备的复相陶瓷和原位Al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反应烧结方法,利用TiO2,Al和B粉末间的放热反应的较低的温度下制备Al2O3-TiB2复相陶瓷和原位生长Al2O3和TiB2弥散粒子增强Al复合,Al2O3-TiB2复相陶瓷是密度ρ-0.8的多孔体,由尺寸小于2μm,在基体中呈现均匀分布,没有发现Al3Ti生成,这种原位Al基复合材料具有优于SiCw/Al复合材料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
工艺参数对Al2O3/Al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反应自生复合材料的生长工艺参数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3.0Mg-10Si接在1400-1600K氧化可得到Al2O3/Al陶瓷基复合材料,其中金属含量为10%和30%。在1573K氧化10h后,可得到孔隙很少,含20%金属的复合材料,其弯曲强度为364MPa,断裂韧性为11.0MPam^1/2。  相似文献   

18.
TiO_2含量对Al_2O_3陶瓷涂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l2O3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陶瓷涂层材料,但其熔点高,喷涂沉积效率较低。笔者以往研究表明,加入TiO2可提高Al2O3涂层的致密性及喷涂沉积率。本文对加入TiO2后Al2O3涂层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当TiO2含量为13%~20%时,涂层的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制备工艺对炭纤维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了炭纤维编织增强体的预处理工艺和基体致密化工对炭纤维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涂层+高温处理”工艺比单纯的高温处理工艺提高纤维强度保留率13-44%。涂层厚度对纤维强度保留率和复合材料强度也有影响。涂层厚度约为0.7μm时,效果最佳。采用“均热法化学气相渗透+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的碳/碳化硅复合材料密度可达2.0g/cm^3以上,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可分别达到643MPa和17.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硅粉和氮通过高温自蔓延方法合成β-Si3N4粉末,以此为原料,采用气氛加压烧结工艺,研究了烧结助剂YAG的添加剂量及烧结保温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940℃、1.2MPaAr,保温1h的条件下,β-Si3N4粉烧结后可达99%的理论密度并且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及硬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