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命名实体的网络话题K-means动态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网络话题检测方法在文本特征表示方面的不足及K-means聚类算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命名实体的网络话题K-means动态检测方法.该方法对传统话题检测的特征表示方法进行了改进,用命名实体和文本特征词相结合表示文本特征,用命名实体对文本表示的贡献大小表示命名实体的权重;另外,利用自适应技术对K-means聚类算法中的K值进行自收敛,对K-means聚类算法进行了优化,利用K值的动态选取来实现网络话题的动态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区分了相似话题,有效提高了话题检测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前关于话题内新事件检测的研究较少,传统的新事件检测方法多采用基于主题模型的方法,无法兼顾主题信息和语义信息,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主题词向量聚类的话题内新事件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主题词嵌入(TWE)模型对经过预处理的语料进行训练,获取主题词向量;其次,通过对主题词向量进行K-means聚类来获取话题分布;再次,按照话题内新事件检测流程,将新事件检测问题转化为新子话题发现问题;最后,利用获取到的话题分布,对按时间顺序的文档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兼顾主题信息和语义信息,有效提高话题内新事件检测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微博突发话题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云飞  程亮 《计算机工程》2012,38(9):288-290
话题检测与跟踪模型不能很好地处理随意性强、用语不规范的微博短信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滑动窗口的微博突发话题检测方法。利用窗口提取具有潜在突发性的信息,采用结合语义的归一化词频-反文档频率函数计算特征权重,构建结合语义的空间向量模型,使用Single-Pass聚类算法思想对其加以改进,生成最终聚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获得较准确的突发话题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微博数据稀疏、内容关系难以计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驱动的微博话题检测方法。提取有意义串作为微博动态特征,根据微博的结构关系计算特征的作者影响力和文档影响力,与内容统计特性共同构成特征的属性组,采用逻辑回归对特征建模,基于属性组对特征二元分类得到话题关键特征,将关键特征之间的互信息作为距离度量,改进最近邻聚类方法对关键特征聚类产生话题。微博数据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微博话题检测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网络热点新闻话题中存在的难以区分一个话题下的多个子话题现象,提出一种基于LDA模型的子话题划分方法.首先应用LDA模型对新闻文档进行建模,采用贝叶斯标准方法确定最优主题个数,使LDA模型拟合文档性能达到最佳;其次针对子话题间文本相似度较高的特点,引入主题特征词相关性分析,采用改进的KL距离公式,计算新闻文档之间相似度,有效区分了文档内容相似但话题重点不同的报道;最后通过single-pass增量聚类算法进行文档聚类,实现子话题划分.实验验证了改进后的相似度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热点新闻话题子话题划分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话题检测技术是互联网新闻热点挖掘的基础,为解决基于传统的话题检测较少利用报道中的类别信息以及命名实体信息来提高检测效果,提出一种基于多向量相似度计算和二次聚类的话题检测方法。将报道按照其所在的站点层次关系进行层次分类,利用新闻文本中的地点、人物等命名实体信息来区分新闻报道;利用报道的时间聚集特性,将同一天的报道先进行局部聚类,再与旧话题归并聚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归一化识别代价达到0.197,比传统的话题检测算法提升约8%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吴树芳  徐建民 《计算机科学》2015,42(2):233-236,240
在贝叶斯信念网络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新的动态话题追踪模型作为文章的表示模型.依据时间距离量化动态话题追踪中的时序信息,并将其应用于特征权重的动态调整.考虑到较长时间没有再现的特征权重应该衰减,给出了权重衰减函数,若衰减后的特征权重低于一定的阈值,则将其视为冗余信息.实验采用TDT4测试集合和DET曲线进行评测,通过反复实验获得基于TDT语料的最优时间距离阈值α和决定是否为冗余特征的阈值β.实验证明,使用时序权重后可有效提高动态话题追踪模型的追踪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LDA建模结果较泛化、子话题间文本相似度较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狄利克雷分配模型(LDA)和知网(HowNet)语义词典相结合的多粒度子话题划分方法(MGH-LDA).首先采用LDA模型对不同新闻源的新闻集合进行初划分,并根据文档贡献度获得相同新闻话题的文档集合;其次在TF-IDF模型基础上获取多粒度粗细特征,作为核心词特征集合来表征新闻文档,采用知网语义词典来计算新闻文档之间的相似度;最后通过single-pass增量聚类算法进行新闻文档的聚类,实现子话题划分.通过在真实新闻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热点新闻话题子话题划分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加准确有效地从海量的互联网网页中获取感兴趣的信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互联网新闻的话题追踪与检测系统,并在该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海量互联网网页时话题检测中聚类算法选择策略以及一个基于多重特征的话题追踪模型,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区分相似与相同的话题,并且话题追踪正确率达到了85.7%,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系统能够有效地检测和追踪互联网上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已有的事件发现方法主要基于词频-逆文档频率文档表示,维度较高,语义稀疏,效率和准确率都较低,不适用于大规模在线新闻事件发现.因此,文中提出基于词向量的文档表示方法,降低文档表示维度,缓解语义稀疏问题,提高文档相似度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基于该文档表示方法,提出动态在线新闻聚类方法,用于在线新闻事件发现,同时提高事件发现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在标准数据集TDT4和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相比当前通用的基线方法,文中方法在时间效率和事件质量上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话题识别与跟踪中的层次化话题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话题识别与跟踪(topic detection and tracking,TDT)旨在发展一系列基于事件的信息组织技术,层次化话题识别(hierarchical topic detection,HTD)是其中一项全新的任务定义形式.通过连续的大规模评测,话题识别与跟踪已成为国际上自然语言处理尤其是信息检索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为此.将自然语言处理与信息检索技术相结合,提出了针对事件特点的切实有效的单粒度话题识别方法,并提出了基于多层聚类的MLCS算法对话题进行层次化组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在TDT2004的HTD评测中,该方法取得了第2名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的Single-Pass聚类算法对数据输入顺序过于敏感和准确率较低的问题, 提出一种以子话题为粒度, 考虑新闻文本动态性、时效性和上下文语义特征的增量文本聚类算法(SP-HTD). 首先通过解析LDA2Vec主题模型, 联合训练文档向量和词向量, 获得上下文向量, 充分挖掘文本的语义特征及重要性关系. 然后在Single-Pass算法基础上, 根据提取到的热点主题特征词, 划分子话题, 并设置时间阈值, 来确认类簇中心的时效性, 将挖掘的语义特征和任务相结合, 动态更新类簇中心. 最后以时间特性为辅, 更新话题质心向量, 提高文本相似度计算的准确性. 结果表明, 所提方法的F值最高可达89.3%, 且在保证聚类精度的前提下, 在漏检率和误检率上较传统算法有明显改善, 能够有效提高话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子话题分治匹配的新事件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宇  张宇  范基礼  刘挺  李生 《计算机学报》2008,31(4):687-695
新事件检测是话题检测与跟踪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其任务是实时监控新闻报道流并从中识别新话题.现有方法将话题和报道描述为单一结构的特征向量进行匹配,造成子话题间互为噪声并形成错误语义,从而误导新话题的识别.针对这一缺陷,文中提出基于子话题分治匹配的新事件检测方法,将话题和报道划分为不同子话题,根据相关子话题的比例关系和分布关系建立新话题识别模型.实验在TDT4和TDT5中获得显著改进,最小检测错误代价为0.4061,相应漏检率为0.1859.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反馈学习自适应的中文话题追踪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话题追踪研究领域,由于话题是动态发展的,在追踪过程中会产生话题漂移的问题。针对该问题以及现有自适应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基于反馈学习的自适应方法。该方法采用增量学习的思想,对话题追踪任务中的自适应学习机制提出了新的算法。该算法能够解决话题漂移现象,并能够弥补现有自适应方法的不足。该算法中还考虑了话题追踪任务的时序性,将时间信息引入到了算法中。本文实验采用TDT4语料中的中文部分作为测试语料,使用TDT2004的评测方法对基于反馈学习的自适应的中文话题追踪系统进行评价,实验数据表明基于反馈学习的自适应方法能够提高话题追踪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Topics often transit among documents in a document collection.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topic detection and tracking (TDT) algorithms in discovering topics or classifying documents,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full use of this kind of topic transition information. However, TDT algorithms usually find topics based on topic models, such as LDA, pLSI, etc., which are a kind of mixture model and make the topic transition difficult to be denoted and implemented. A topic transition model representation based on hidden Markov model is present, and learning the topic transition from documents i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model, two TDT algorithms incorporating topic transition, i.e. topic discovering and document classifying, are provided to show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model. Experiments on two real-world document collections are done with the two algorithms, and performance comparison with other similar algorithm shows that the accuracy can achieve 93% for topic discovering in Reuters-21578, and 97.3% in document classifying. Furthermore, topic transition discovered by the algorithm on a dataset which was collected from a BBS websit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manual analysis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A good feature selection method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both category information and high‐frequency information to select useful features that can effectively display the information of a target. Because basic mutual information (BMI) prefers low‐frequency features and ignores high‐frequency features, clustering mutual information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clustering and makes effective high‐frequency features become unique, better integrating category information and useful high‐frequency information. Tim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opic detection and tracking (TD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DT, time difference is integrated into clustering mutual information to dynamically adjust the mutual information, and then another algorithm called the dynamic clustering mutual information (DCMI) is given. In order to obtain the optimal subsets to display topics information, an objective function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idea that a good feature subset should have the smallest distance within‐class and the largest distance across‐class. Experiments on TDT4 corpora using this objective function are performed; then,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s of BMI, DCMI, and the only existed topic feature selection algorithm Incremental Term Frequency‐Inverted Document Frequency (ITF‐IDF), these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will be displayed by four figures. Computation time of DCMI is previously lower than BMI and ITF‐IDF. The optimal normalized‐detection performance (Cdet)norm of DCMI is decreased by 0.3044 and 0.0970 compared with those of BMI and ITF‐IDF,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直接利用主题模型对地质文本进行聚类时会出现主题准确性低、主题关键词连续性差等问题, 本文采取了相关改进方法. 首先在分词阶段采用基于词频统计的重复词串提取算法, 保留地质专业名词以准确提取文本主题, 同时减少冗余词串数量节约内存花销, 提升保留词的提取效率. 另外, 使用基于TF-IDF和词向量的文本数据增强算法, 对原始分词语料进行处理以强化文本主题特征. 之后该算法与主题模型相结合在处理后的语料上提取语料主题. 由于模型的先验信息得到增强, 故性能得以提高.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与LDA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表现较好, 在相关指标及输出结果上均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三维文档向量的自适应话题追踪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题追踪(TT)是研究自动追踪事件动态发展过程的一种信息智能获取技术,是话题检测与追踪(TDT)技术的一个子任务,其目标在于自动发现新闻报道信息流中与某一已知话题有关的新报道。该文通过分析传统文档向量空间模型的不足,结合新闻报道的特征,提出了一种三维文档向量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符合新闻报道特征的话题模型。该话题模型在追踪过程中能够根据事件的动态发展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修正。结合话题模型,该文还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的KNN新闻话题追踪器,从而形成了一种完整的中文话题追踪器模型。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在描述新闻话题、避免话题漂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中文话题追踪领域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话题检测可以及时发现互联网舆情热点和突发性事件,并可对话题进行持续跟踪,从而实时掌握舆情事件动向。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的改进话题检测和跟踪算法。首先,对文本的特征向量进行改进,增加了基于句子主干的主干向量。然后对每个检测到的话题提取两个中心向量,一个是基本中心向量,另一个是基于主干向量提炼的主干中心向量。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计算每个文本与中心向量之间的距离进行聚类分析,保证话题中各个文本之间的内聚性。同时基于主题词抽取,在主题词的基础上计算话题之间的主题相关性,有效地实现了子话题检测功能,从而提高了话题检测和跟踪的准确性。通过对10大网站5个频道超过两周数据量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话题检测和跟踪的正确率,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