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数码艺术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设计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它跨越“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一级学科,涉及绝大部分相关视觉设计的行业。现在的数码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着脱离实际需要的问题,即:数码艺术设计教育的技术化倾向,处于无序和理论研究匮乏的状态。连同发达国家的设计教育实例,论证调整、改革设计教育的内容,对应市场的需要,提倡综合素质创造能力,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高级数码人才是当前数码艺术设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越界:艺术设计的跨学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弋 《包装世界》2010,(1):33-34
随着社会形态向多元化、信息化转型,设计艺术也呈现出不断扩展的趋势。然而当下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普遍存在的单一学科教育倾向已和社会发展多元化趋势严重相悸。因此探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多专业交足、跨学科教育,就成了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与创新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决定了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和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因而,艺术设计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在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以及当前发展现状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对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的前提下,立足于社会经济文化、设计学科和学生三者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所作的主观反应。  相似文献   

4.
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创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刚 《包装世界》2011,(5):64-65
艺术设计学科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实际应用性。当前艺术设计课堂教学存在课堂效应与实际应用、课程目标与前沿设计思潮结合不够密切的缺陷。问题的根源主要来自艺术设计学科本身、学校的硬件资源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等方面。改进教学模式,探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验和实践和谐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效果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5.
吕村 《中国科技博览》2009,(15):244-245
设计教育无论是在任何院校,在那种教育模式下,首先要注重设计的专业特性,课程设置必须保证专业学科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及技能,并在专业目标上明确培养人才的方向。近几年,随着许多高校纷纷开设艺术设计学科,但却忽视了设计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前沿性,课程设置脱离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出现了因人设课、照搬课程的局面。本文就这些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做了研究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张亚敏 《硅谷》2008,(20):197
艺术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学科,从研究艺术、科学、非物质设计的概念入手.寻找在现代设计中三者的关系.非物质设计是以信息设计为主、基于服务的设计,并将会带来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艺术设计中的空白意境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郑娟 《包装工程》2003,24(5):72-74
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学技术融合载体,设计的艺术性决定了艺术设计的审美因素。意境是艺术设计的灵魂,意境是艺术设计语言所表达的一种境界。意境的未定性与空白使艺术设计作品表达出情生意、意生境,虚实相间的形态。采用“有形有意”“无形有意”“无形无意”的空白理论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性,渗透于日常生活的空间中。  相似文献   

8.
高等院校自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以势不可挡的态势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增设艺术设计专业。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才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许多毕业生步入社会后,因缺乏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应用能力而难以应付工作上的挑战,这些都对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结合当前艺术设计教育的具体现状,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链接关系以及教学创新模式进行探索,进一步阐述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最终目标是使专业基础课程能更好地为专业设计课程服务,更好体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慕课教学虽在中国各大高等院校应用已久,但目前仅作为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课外学习的次要方法,无法深入化、广泛化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对于课程资源优化与学习效率提升所发挥的作用有限。互联网时代下,慕课教学模式与专业学科教学的深度结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重点指出了传统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在教学资源分配、教学管理、学习效率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将慕课教学模式引入到艺术设计学科教学当中,将慕课模式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结合以有效解决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优化教学管理、提高学习效率,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谷万里 《包装工程》2018,39(10):257-259
目的基于当代艺术设计的领域,探究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有效结合方式,实现现代艺术设计对民间美术的创造性吸收和改造,解决现代艺术设计方式不合理、搭配不恰当等现实问题。方法从现代艺术设计特征和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民间美术的审美性、民俗性、实用性3大艺术特点,结合艺术设计领域中多例成功的作品,对民间美术中的刺绣、剪纸、春联、泥塑、青花、水墨、木板年画等艺术形式与服装设计、包装设计和招贴设计3方面的结合进行探究,为提升服装设计、包装设计和招贴设计的艺术效果提供思路。结论将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有效结合起来,能够使艺术设计作品获得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从而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2.
空白意境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村 《包装工程》2012,33(18):128-131
介绍了意境在艺术设计中的萌芽表现和最高表现形式。论述了意境的本质内涵。并分别从包装与广告设计、标志设计、建筑设计3个方面探讨了空白意境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提出了巧妙地运用空白意境,能实现以少胜多,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升华效果。  相似文献   

13.
传统吉祥艺术在企业吉祥物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企业吉祥物是商业文化的产物,其以卡通漫画为主要艺术载体,在构图及造型上极具表现力,但艺术表现形式及寓意内涵较为单一;中国传统吉祥艺术源于远古图腾信仰并延续至今,具有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多样的寓意构成方式,将其应用于现代企业吉祥物设计中,能产生特定的视觉艺术效果,传达深层视觉符号语义,表现出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传统吉祥艺术应用于现代企业吉祥物设计的方法有二:一是探寻企业吉祥物设计与民族文化的关联,二是从传统吉祥艺术中提取相关设计元素,由此展开设计,创造出既具有传统文化意味,又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企业吉祥物。  相似文献   

14.
王雪松 《包装工程》2020,41(4):302-305
目的分析传统绘画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发展方向,总结彼此之间的融合路径,探讨两者在诸多设计领域的相互配合与共促。方法由民族文化的传承之路引入,分析现代艺术设计在民族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尤其是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构图、意象等方面的灵活借鉴展开论述,接着具体到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和招贴设计等领域进行具体的思路分析与策略探究,最后总结两者的融合趋势与总体发展方向。结论传统绘画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的渗透赋予了艺术设计更多的理念与内容,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设计案例,这不仅为自身的传承提供了思路,而且打开了艺术设计更加多元、独特的发展大门,实现了民族化与时代化的完美结合,值得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深入探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王祥清 《包装工程》2017,38(20):283-285
目的探究水彩画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方法从水彩画的特点及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出发,总结水彩画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优势,然后分服装设计、包装设计、工业设计3方面详细论述水彩画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并结合实例进行辅助论证。结论水彩画有着丰富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仅能够缩短现代艺术设计的创作周期,而且还能提升现代艺术设计的整体美感,大大增强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6.
雕塑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微 《包装工程》2017,38(18):249-253
目的探索雕塑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方法以工业设计、艺术学、消费心理学为研究基础,结合案例分析及实践体会,从线性元素、色彩元素、意境元素、文化元素4方面对雕塑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领域的具体应用方式展开分析。结论将雕塑艺术应用于包装设计不仅能够彰显产品的个性特征,而且还能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提升工业包装的吸引力,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7.
以基于空间艺术设计领域的光艺术为出发点,通过简述光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根据光的表现性、动态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分析光艺术对空间艺术虚实形态的影响特征。从而探寻一条光艺术与传统空间设计艺术共生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邢博川 《包装工程》2022,43(12):278-282
目的 分析形式、构造和功能在设计观念中的排序。方法 运用举例与描述、文献与图像、事理与思辨相结合的方法,从“反形式论”与欧洲艺术设计的现代性转变历程出发,论述红蓝椅与瓦西里椅的产生及其过程,阐述红蓝椅是在“反形式论”的艺术思潮中艺术设计产品结构的现代性探索,瓦西里椅是艺术设计产品功能的现代性实现与意义升华。结果 “反形式论”是欧洲艺术设计现代性转变的艺术背景,“红蓝椅”与“瓦西里椅”是探究欧洲艺术设计现代性转变的2件典型设计产品。结论 阐释了“反形式论”、红蓝椅、瓦西里椅与欧洲艺术设计现代性转变的关系,指出艺术设计的现代性转变,关键在于思考设计中形式、构造、功能三大要素在设计观念中的排序。  相似文献   

19.
陈剑锋 《包装工程》2022,43(12):313-315
目的 探索现代包装设计对民间美术元素的借鉴。方法 从民间美术的发展史开始,结合其代表性形式,深入探讨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发现两者不仅存在相似性和融合性,还有着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民间美术艺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和源泉,为包装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从民间美术中的代表性元素、色彩、符号等角度展开论述,挖掘两者融合、共促的方向路径。结论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运用民间美术元素,不仅能够丰富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还能够反映地域独特的文化艺术,使产品更富有文化气息与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20.
于琳琳 《包装工程》2017,38(8):211-213
目的探究山西剪纸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方法从山西剪纸的造型、色彩、风格3种艺术表现形式入手,结合网站界面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3方面就山西剪纸在其中的具体应用与发展展开分析和论述。结论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巧妙融入山西剪纸这一艺术形式,能够进一步提高艺术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促进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