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探讨汉传佛教大雄宝殿内空间要素与声源指向对声场的影响机制,首先通过实测和计算机声学模拟,确定古建筑室内材料的声学参数和软件的参数设置,然后建立并分析佛寺大雄宝殿的计算机声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佛殿内的空间要素中,佛像可以起到声扩散体的作用,特别是设置在侧墙位置的次要佛像能够显著影响声场的混响时间及STI值,佛殿内设置的各类装饰织物能够起到吸声体作用,对声场影响主要体现在混响时间RT30和EDT上,声源的指向性主要影响EDT和C80值。  相似文献   

2.
对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D幢2600座世纪大会堂的建筑声学设计做了相关的综述,着重介绍了大会堂观众厅的形体调整、室内声学设计、建筑机电设备的噪声与振动控制等内容。室内声学设计过程中,利用室内声学计算机模拟分析这一辅助设计工具,对大会堂观众厅的声场特性及其对应各项音质的物理参量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对声学初步设计所提出的音质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为厅内的室内声学设计提供了优化和调整的依据。文中对完工后的声学测试结果和使用后的主观音质效果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6)
使用双面同相振动的弯曲圆盘换能器驱动双Helmholtz共振腔,既放大了弯曲圆盘换能器弯曲共振频率以下频段的声输出,又利用两个Helmholtz共振腔的同相声源辐射模型实现了在Helmholtz共振频率处的"∞"字形垂直指向性,实现了低频指向性声发射。阐述了换能器实现"∞"字形低频指向性发射的机理,研究了腔体长度、金属圆片厚度及弯曲圆盘边缘简支厚度等关键结构参数对Helmholtz共振频率的影响,求解了换能器的发送电压响应、指向性等参数。依据仿真结果制作了实验样机,在消声水池中进行了电声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指向性形状及液腔共振频率与仿真结果基本相符。这种由弯曲圆盘驱动的双Helmholtz共振腔水声换能器为实现水声换能器小尺寸、低频指向性发射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的原则是:静闹分开、缩小噪声干扰范围、利用地形地物或噪声自然衰减、合理分布声源指向性、配置一定密度和宽度的绿化带、合理的声学控制措施(如,吸声、隔声、隔振或阻尼等)。噪声通常是在固态、液态和气态等媒质中传播,并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传到人耳或接受器中,传播途径见图6-1。主要声学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1)
传统的电动式换能器设计理论中,未考虑压力补偿系统等声腔结构对声学性能的影响,声源级理论设计结果与实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别。研究中将电动式换能器内部的三段气腔视为突变截面声腔结构,给出了声腔的四端网络等效电路,将其作为辐射面的负载添加到电动式换能器的传统等效电路中,获得了电动式换能器改进的等效电路。基于改进的等效电路求解了带有声腔结构的电动式换能器声源级曲线,该曲线与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改进的等效电路在预报电动式换能器声源级方面的正确性。基于该等效电路研究了声腔的结构尺寸、末端声学边界及腔内气体声学参数对声源级起伏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声腔末端敷设吸声材料或在声腔内充入特性阻抗较小的气体对于抑制或消除声源级起伏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5)
为了提高不确知海洋环境下的声源定位性能,贝叶斯声源定位法将环境参数与声源位置同时反演。该方法利用遗传算法在参数空间中寻优,将后验概率密度在环境参数起伏变化范围内积分,得到声源距离和深度的边缘概率分布,从中求得声源位置的最优值,并进行定位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考虑到海底密度和衰减系数对匹配场处理代价函数的敏感性较弱,利用海底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实现这两个参数的间接反演。处理并分析了2000年的一次黄海声传播实验数据,研究表明,贝叶斯声源定位法对环境失配有较好的宽容性。采用经验公式可减少待反演参量维数,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FLUENT软件,选择大涡模型(LES)对喷射器射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很好地再现了喷射器射流中拟序结构非定常演化的前期过程,成功地捕获到了射流中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的触发与初级涡环的卷起及其配对合并现象。随后从流场的数值结果中提取出脉动压力作为声源,以声学中的FW-H方程数值求解射流远场的噪声。将计算结果和实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对喷射器射流总体声压级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但对高频声的模拟结果尚不够很理想。  相似文献   

8.
空间可视化的声景信息可为声景资源规划管理提供直观有效的指导。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基于3个时段21个样点的现场监测与公众调查数据,分析声景客观声学指标、声源主观感知指标(声源优势度、声源和谐度)以及声景愉悦度指标的时间变化特征;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生成的声景地图,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客观声学指标与声源和谐度对声景愉悦度的影响。依据关键声景指标的时空动态特征信息,可为森林公园声景资源的空间规划以及管理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
<正>根据《声学学报》优秀论文评选办法,经过《声学学报》编辑委员会两轮评选,编委会一致同意,决定授予郭晓乐、杨坤德、马远良等同志的"浅海声速剖面与移动声源的跟踪定位"(《声学学报》2017年第42卷第1期第1~13页)一文为《声学学报》2017年度优秀论文奖。编委会认为:郭晓乐、杨坤德、马远良等同志的"浅海声速剖面与移动声源的跟踪定位"(《声学学报》2017年第42卷第1期第1~13页)将海水声速剖面进行了距离和深度的参数化表示,将声源状态信息和声速剖面信息表示为状态变量,而将垂直线列阵接收到的声场信息作为测量值,建立了状态-测量方程;并利  相似文献   

10.
根据理论分析和现场测试,研究了弹性矩形薄板的振动方程、板自由振动基频的变化趋势、板辐射声功率的特点、声源箱对低频的作用等以及这些因素对声源声功率谱的影响,研制了一种新型的SFSF型撞击式标准声源,其频响特性、稳定性和指向性等各项指标都基本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1.
叶隽  李运江 《山西建筑》2010,36(31):9-10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运用Ecotect软件,通过对一特定多媒体教室的声学参数的模拟分析实例,给出其声学评价,提出了改造建议;并对改造后效果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从而为多媒体教学声学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建筑声学仿真软件,对汉源新县城体育中心-会议中心的部分声学参教进行了计算,时一些建筑构造进行了优化,并针对其具体特点进行了声学装修设计,使其声学参数达到国家规范取值范围,力争实现技术和艺术的完整结合.  相似文献   

13.
利用建筑声学仿真软件,对汉源新县城体育馆的部分声学参数进行了计算,并针对其具体特点进行了声学装修设计,使其声学参数达到国家规范取值范围,力争实现技术和艺术的完整结合。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单轴压缩试验岩石Kaiser效应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岩石在点荷载作用下对先前应力记忆效应的理论表达式,采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2D对14种不同尺寸和力学参数的试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岩石点荷载声发射试验能够反映岩石先前应力状态,点荷载加压出现声发射时的点荷载值与岩石先前所受应力值成正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对5个岩石试件进行单轴压缩加载、卸载后用点荷载重新加载的循环试验,得到与数值模拟相同的结论,研究成果为工程现场地应力值估算、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供热管道泄漏喷射为研究对象,建立管道泄漏致噪的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声学CA 混合数值模型,采用Fluent与Virtual. Lab Acoustics 耦合数值模拟,分析管内压力、温度等因素对热水管道泄漏流场及声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源附近流场呈非对称扇形结构,热水管道泄漏声能主要集中在低频段(0~20 Hz),平均声压级随管内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随水温的升高而有所降低。模拟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相对偏差小于7.99%,可为基于声波法的供热管道泄漏检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非破损检测方法中的超声法对震后新混凝土进行受压破坏性能进行检测时,其声参数变化规律,分别制作了强度等级为C30和C50,试件尺寸为100 mm×100 mm×100 mm和100 mm×100 mm×300 mm两种规格的混凝土试块未震动与震动各30组,在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时采用超声仪器进行同步测试,得到了震后新浇注混凝土受压破坏过程的超声参数变化情况及受压破坏规律,并且与未震动混凝土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论震动与未震动混凝土采用超声法测试的声参数变化情况与实际混凝土受压破坏荷载-变形关系曲线的各阶段基本吻合,遵循相同的破坏规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引述振源激振的动力模型和相应的控制方程,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解得该方程的数值解。并结合桩基检测中常用的振源及工程桩的参数,绘出了激振力的图形。并将该图形与两种常用的激振力脉冲模拟函数对应的图形进行对比,以评价各模拟函数的精确度和适用性。通过改变单一参数的方法模拟了振源的质量、冲击速度、材质的软硬程度对激励力的力幅和脉冲宽度的影响。最后将现场对比试验结果与本文方法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二者结论一致。说明本文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模拟振源的激振力。同时也对该模型的优缺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模型井中对岩石的声电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模型井不同矿化度条件下,同时记录声波和电磁波信号,对比分析研究电磁波的特征,结果表明,实验中记录的电磁波为声波在井孔中传播时,由于能量转换而形成的转换电磁波。瑞利波在井孔中激发了声电转换。声源激发的电磁波在频率与相位特征上不同于转换电磁波。地层水矿化度是影响转换电磁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岩石工程灾害精准预测预报体系,开展含预制裂纹花岗岩试件的三点弯试验,研究岩石试样变形演化及破裂机制。以声发射技术和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作为试验观测手段,通过矩张量反演方法研究岩石破裂类型。通过对岩石预制裂纹扩展长度及声发射振铃计数、能量和体积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岩石试件变形演化特征和破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三点弯岩石试样裂纹扩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连续性,其过程为某次裂纹扩展 微裂纹静默积累-裂纹再次扩展;(2)预制裂纹扩展与不同破裂类型裂纹的声发射指标具有相关性。预制裂纹扩展时,张拉裂纹体积参数、能量和振铃计数随之出现;预制裂纹扩展前后,3种类型裂纹体积参数、能量和振铃计数随机产生;在预制裂纹长度保持稳定不变时,没有声发射信号产生;(3)裂纹扩展后到下一次裂纹扩展前,先是在贯通裂纹尖端附近随机出现各种破裂类型的裂纹,随着微裂纹的积累,贯通裂纹所主导的裂纹类型占比开始增加,直至产生新的贯通裂纹。  相似文献   

20.
在对常规地源热泵和直接膨胀式地源热泵两种地下埋管换热系统有关参数计算与分析的基础上,应用Fluent软件对其埋管周围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两种热泵形式埋管周围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