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学校环境的发展,原有的单一的、简单的景观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师生对校园环境的要求,现代师生希望能够有更加丰富的景观,满足现代师生的日常需要。而植物景观配置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主要是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变化、与其他园林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植物的不同质感带来的不同景观效果、植物的不同的季相变化、不同的色彩带来的不同的感受。因此对植物景观就有了更新的更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色彩调和理论与植物景观设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植物色彩丰富多种,颜色各异,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利用其设计景观时应循其特性,并结合色彩理论与心理学知识,创造色彩和谐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3.
针对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植物色彩搭配产生的不同效果及对人的心理影响,并对植物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指出在景观设计中需考虑建筑、场地、人等多种因素,才能创造出色彩和谐,优美舒适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4.
彩叶植物在杭州园林中的配置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彩叶植物因在生长期内能呈现鲜艳的色彩而备受人们的欢迎,其丰富的色彩更好地表现了杭州园林绿地的景观多样性,提升了城市绿地建设的品位,因此,在植物造景中具有特殊意义。通过对杭州地区彩叶植物的种类及应用现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综合考虑已应用的彩叶植物在杭州的生长适应性和景观应用效果,总结适宜杭州地区应用的彩叶植物113种。  相似文献   

5.
王莉 《山西建筑》2011,37(11):202-203
对城市中景观的色彩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从植物色彩以及景观设计的配色原则方面作了论述,从而使城市色彩得到和谐的统一,保持或逐渐发展为视觉宜人的,符合人们心理生理需求,展示地方文化的良好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6.
植物造景是指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供人们观赏的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植物造景的核心在于植物景观的配植.它既是美学意义上的景观营造.也是生态意义上的景观营造。城市公园是供市民游览、休憩、健身和从事户外文娱活动。具有一定游览服务设施和绿地面积的开放园林。兼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以及防灾避灾等功能。目前城市公园植物造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以某公园植物造景为例。我们作如下讨论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住宅区植物景观研究--以杭州住宅区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绿色植物对居住生态环境的平衡与调节作用明显,使植物景观成为住宅区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杭州市住宅区植物景观的发展:从早期的简单植树绿化,到如今精心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杭州住宅区为例,探讨住宅区植物景观的科学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欧阳桦  杨婷婷 《室内设计》2013,28(6):99-103
在纪念性空间中,通过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能自然有效地传达出场地的个性特征。利用植物进行景观空间的营造,通过比拟、寓意等手法,可以加深游览者对环境的了解与感悟。而在纪念性旅游园区中,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在体现场地纪念性主题的同时,还应满足生态休闲、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本文分析了重庆忠县将军林的植物景观空间设计,并对纪念性旅游园区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曾筱雁  尹豪 《风景园林》2017,24(11):99-104
地名以其独有的城市识别性成为人们感知地域、熟知地域的重要载体。而以植物冠名的城市地名则体现该地域植物景观在某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征和标识作用,即植物地名的景观地域性。在过去的研究体系中,植物地名是地名体系分类中的一个分支,地名研究侧重整体性和系统性,而针对植物地名的专项研究不多。本文单独提取植物地名,通过数据整理和文献考证,从地名规划角度出发,研究古都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特征和景观风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地名在北京中心城区高度密集,主要集中于老城区(西城区和东城区),呈现由中心城区向周边辖区逐渐减少的分布状态。植物地名的增长变化与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紧密相关。根据地名词源和反映的植物景观不同,植物地名所表达的景观类型主要有4类:街巷景观类、园圃景观类、山水景观类、荒野景观类,反映了北京旧有的城市格局和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10.
基于老年人视角的园林植物景观 营造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基于老年人视角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在南京市玄武湖公园研究老年人所关注的影响园林植物景观的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使用SPSS22.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到5个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园林植物景观因子,分别为植物景观的基础框架、植物保健与文化、植物景观竖向设计、植物具有特异性观赏性状及植物色彩因子。本研究结果可对构建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8个城市公园中的植 物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使用行为观察法和行为地图法记录游 人的景观偏好与行为偏好,用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研究植物 景观空间特征指标与游人偏好的关系,为提升游人在植物景观 空间的游憩体验、构建人性化城市公园提供参考。研究表明: 游人偏好水体与植物组合景观空间,且游人偏好与植物观赏特 性、季相变化、色彩构成呈显著正相关,与亲水性呈显著负相 关;游人喜欢在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中欣赏美景和社交;游 人倾向于在野生植物种类少、可达性好的植物景观空间内进行 休闲娱乐活动,在气味芳香、硬质广场面积较大的植物景观空 间内进行体育健身活动,在郁闭度高、较封闭、离水边较远、 离出入口较近的植物景观空间内进行安静休憩活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8,(7)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植物景观的作用非常明显,特别是植物的色彩形体和线条等能够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绿化质量,使得植物景观和其它景观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植物具有生命体,是特殊的园林绿化组成部分,植物色彩能够根据季节变化而变化,增添了园林景观的美感。本文对色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探索,为园林景观应用植物色彩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周娟 《四川建筑》2012,32(3):32-34,37
简析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组成,分析城市道路景观植物的视觉、时间及环境景观效应,从而论证道路景观植物的功能价值;并以成都市中心城区部分道路为例,分析探讨城市道路景观植物应用中实际存在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公园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中植物景观的个性化提升已尤为重要。青年人是城市公园游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年龄段的特殊性,他们对园林植物景观往往具有不同于其他年龄层次人群的需求。因此,将从青年人的视角出发,以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为载体,采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青年人所关注的园林植物景观因子进行研究根据统计结果,归纳、提取并命名5个青年人关注的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因子,分别是:植物景观的社会性、特色植物的选择与养护、植物景观的空间形态、植物的个体特色、景观空间的功能性。通过深入分析这5个因子,得出在营造契合青年人需求的园林植物景观时,设计者应注意营造富有一定内涵的植物景观以及开敞的植物空间;此外,还要注意开花植物的选择和植物色彩的搭配。本研究结果可为设计符合青年人需求的城市园林植物景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门窗》2017,(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建设进程显著加快,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追求,再加上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对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重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为了提高环境整体景观效果,常常会加强对植物色彩的应用,整体的观赏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本文主要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涉及到的植物色彩应用原则、植物色彩景观效果以及对植物色彩应用对策三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这对加强植物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康帅 《建筑与文化》2021,(9):104-106
文章以北京市大兴狼垡城市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资料整理以及实地调研和考察,分析了其植物景观季相的结构和特点.数据显示:北京市大兴狼垡城市森林公园春季植物景观中,花景具有绝对优势,其中碧桃、委陵菜、白三叶、紫花地丁、二月兰、山桃、八棱海棠、西府海棠、华北紫丁香为主体植物.夏季植物景观中,花景和叶景具有绝对优势,其中月季、国槐和华北珍珠梅、醉鱼草、锦带、金银木为主体植物.秋季植物景观中,叶景具有绝对优势,元宝枫、银杏、黄栌、小叶白蜡等是主体植物.冬季植物景观中,叶景具有绝对优势,其中油松、红瑞木、白皮松和棣棠为主体植物.文章针对其植物景观季相现存问题,给出了相关的建议,旨在为今后相关项目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浅谈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玉华 《广东建材》2008,(3):172-173
园林植物配置,又称植物造景或景观种植,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进行自然景观的营造,即按照植物生态习性、生态原理、景园空间与构图艺术原理、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创造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以充分发挥园林综合功能和作用,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质量。本文从植物的色彩、形态和空间布置等方面进行论述,简要的说明了园林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著名的建筑中,有许多仿照植物外形建造的独特建筑,成为令人瞩目的新奇景观。  相似文献   

19.
园林植物配置应重视品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琳琳 《园林》2003,(7):12-13
在绿化美化上海的热潮中,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把上海装扮得越来越美。但不免也有些许的遗憾,在美仑美奂的植物景观效果图中,丰富的色彩层次变化成为最易打动人心的亮点,而在实际施工后往往不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所配置的植物品种单调,如上海地区,红色系的品种老是红叶李、红叶小檗唱主调,黄色系仅是金叶女贞独领风骚,绿色系则是瓜子黄杨、龙  相似文献   

20.
事件性景观已经成为提高城市影响力、推动城市环境更新的有效手段,植物是事件性景观得以演变并富有自我形象特征的重要介质.文章首先分析事件性植物景观具有临时性、永久性、展示性、科普性的特点,再以河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公共区为例,对其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分析,将其在时间上分为会时与会后,空间上分为点、线、面三类进行事件性植物景观的营造,点状的植物景观包括功能性基础设施、特色主题花园以及植物专类花园;线状的植物景观包括园区边界、水陆边界、道路边界;面状的植物景观包括境域植物组团、现状植物组团.并根据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提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规划策略,以期为后续园博会公共区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