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模型试验是研究具有潮流影响的电厂温排水和工程海域泥沙冲淤变化的有力工具,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揭示了印尼百通电厂工程区域冷却水扩散规律及取排水口泥沙冲淤变化特征等,验证了设计方案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总结近年来长江沿岸电厂取、排水口工程的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并以某电厂为例,指出了电厂取、排水工程应考虑的主要泥沙问题,即取、排水河段的河势、取水工程头部河底高程变化、取水口含沙量、临界不淤流速、泥沙起动流速等。为保证电厂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顺应河势选择取排水工程的合适位置,根据模型冲淤试验成果调整取排水口高程,采取适当的引水防沙措施和优化运行方式,提出管道内的临界不淤流速和起动流速等。  相似文献   

3.
广东台山电厂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建立的广东台山电厂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经过实测资料验证的基础上,研究了台山电厂不同取排水工况条件对电厂工程海域的海床地形演变以及电厂航道、港池的泥沙冲淤的影响,计算结果可以为台山电厂二期扩建工程的环境评价和工程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结合电厂厂址工程海区波浪特征、泥沙环境和海床冲淤演变情况,开展了广钢自备电厂取排水工程波浪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与分析了电厂取排水口在常年浪及台风浪作用下的取水含沙量、泥沙淤积和骤淤情况,从泥沙角度验证了海港工程总布置和取排水工程布置的合理性,试验成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结合印度尼西亚北苏风港电厂取排水工程试验研究成果,给出了取水温升低而且无局部冲淤的取排水工程方案,揭示了电厂水域温排水的水力热力特性及泥沙运移规律,提出了工程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泥沙问题。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海区波浪特征、泥沙环境和海床冲淤变化情况,开展了陆丰甲湖湾电厂波浪泥沙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电厂取排水口、港池、航道在常年浪及台风浪作用下的泥沙淤积情况,从泥沙角度验证海港工程布置和取排水工程布置的合理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袁雄燕  吕孙云  杨星 《人民长江》2012,(Z1):102-104,162
考虑三峡工程蓄水对下游河道水沙过程的影响,采用边界拟合良好的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阳逻电厂取排水河段水流运动及河床冲淤情况,对工程河段的河道演变趋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预测。计算结果表明,电厂取排水工程建成后20 a内,取水口附近河床淤积高程低于取水口底板高程,长河改道对电厂取排水附近河段的河势影响很小,该河段河势基本稳定。研究成果可以为保证电厂的取水安全及取排水建筑物的设计优化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三门核电厂取排水工程局部动床模型试验,论证了电厂取排水工程对附近海域的流场和泥沙冲淤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了其对邻近涉水工程的影响,为电厂水工构筑物的设计和安全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钦洲湾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钦州电厂所处钦州湾海域位于北部湾顶部,广西海岸中段.电厂采用直流供水系统,以钦州湾海水作为冷却水源.对电厂附近海域的地形地貌、风况、波浪、泥沙含量分布情况作了详细分析,针对钦州湾大范围海域及电厂附近局部海域进行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模拟研究在潮流、波浪、金鼓江来流的作用下,电厂取排水口附近海域含沙量的变化以及海床的稳定与冲淤变化等情况,以及工程海域规划岸线的变化对电厂取排水口附近海域海床地形、取水进沙等的影响.为钦州电厂取排水口位置选择及安全运行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岳红艳  邓金运  徐芳 《人民长江》2007,38(11):95-96
电厂取水口布置和正常运用受到所在河段河床冲淤变化的直接影响.对西塞山电厂二期工程取水口河段近期冲淤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取水口局部河床冲淤变化可能对工程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水口河段近几十年来河床冲淤交替,无明显单向变化.回流区内虽有一定的冲淤变化,但在多数情况下不会给电厂取水设施造成影响,近岸取水基本可行.但为避免极少数年份回流区泥沙淤积较大,建议取水口进水底槛高程适当上提,同时将取水口平面位置向江心外移.  相似文献   

11.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从港池取水对港池水动力条件和港池冲淤变化的影响。港池工程的修建使附近海域的流场发生了变化,电厂取水使得港池附近外海海域及港池内部流速增加。潮汐条件下半封闭港池内泥沙回淤主要是涨潮及取水水流将泥沙带入港池内,引起港池淤积。在不取水时,港池内泥沙淤积较少,然后随着取水流量的增加,港池内淤积增多,在4台机取水时港池内淤积最大,而后随着取水流量的增大,港池内不淤或少淤范围增加,淤积量又随着取水流量的增加有所减小,并且在港池的主流区泥沙基本不发生淤积。  相似文献   

12.
襄樊电厂二期工程取排水河段动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明辉  吴卫民  刘晓芳 《泥沙研究》2007,(1):76-80,F0003
襄樊电厂一、二期工程均以汉江为水源,采用直流供水方式,排水入汉江。本文建立了电厂取、排水口河段动床实体模型,考虑了在建的南水北调工程和拟建的崔家营航电工程对该河段的河床演变和水流泥沙运动影响,从三维空间角度详细研究了取、排水河段水流泥沙运动及河道冲淤演变趋势、取水口附近底沙运动情况、取水安全可靠性等问题,并提出了稳定取、排水口附近河岸及保证取水可靠的建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乐清湾泥沙运动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志永  倪勇强  耿兆铨 《泥沙研究》2004,(4):77-80,F003
根据乐清湾自然地理概况、泥沙运移和海床演变资料分析 ,建立潮流泥沙数学模型 ,验证了流场、泥沙场以及床面冲淤面貌 ,据此预测了设计条件下乐清湾中长历时的床面变化 ,成果为华能玉环电厂涉水工程正确布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孤东海堤泥沙冲淤数值模拟研究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波浪一潮流共同作用下的泥沙冲淤数值模式,针对海堤的海况条件,确定模式中的各个参量,然后计算工程使用期间泥沙累积冲淤情况,取4~5组工况。根据计算所得的冲淤情况,确定孤东海堤使用期间的维护措施,对待建海堤防护方案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电厂的正常运行,电厂取、排水口的布置与所在河段的冲淤变化密切相关。利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对芜湖电厂所在河段的冲淤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结果可供工程设计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大连沙坨子矶头型围海工程和瓯江口灵昆岛局部顺岸型围海工程为例,分别用物理模型和二维水沙数学模型模拟了围海工程实施前后工程海域的流场、泥沙冲淤情况.通过流场变化分析,研究了顺岸式围海工程对潮流的影响.通过比较围海工程实施前后泥沙的年淤积强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围海工程对泥沙冲淤的影响.图7幅.  相似文献   

17.
三峡工程的泥沙研究将是长期的长江三峡工程的泥沙研究将是长期的.将分:1.近期(开工以后至2003年三期围堰截流以前)主要研究为设计和施工服务.这时的主要泥沙问题之一是坝区泥沙冲淤问题.坝区有船闸、升船机等通航建筑物和电厂,泥沙冲淤问题异常复杂.为互相...  相似文献   

18.
东方电厂南防波堤外侧100 m左右有一条平行于堤的水下天然气管线。防波堤的建设将改变附近海域的潮流场,引起堤外侧海滩滩面发生冲淤变化。通过建立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动床泥沙模型,进行了常年水文条件和极端水文条件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防波堤的建设对天然气管线所在位置的冲淤影响,以及防波堤堤前冲刷,提出了相应的防护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9.
赵海贯 《山西水利》2008,24(5):40-41
文章利用不同年代实测资料,通过多年泥沙演变分析,研究桃河河道泥沙冲淤变化情况,推理分析桃河泥沙冲淤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拟建东营市滨海生态城防潮堤工程附近水域的自然条件,掌握了工程海域水动力及泥沙运动特点和海床冲淤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使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工程实施前后的潮流场、泥沙场、地形冲淤变化开展了数值模拟工作,计算了工程区域泥沙年冲淤情况,为防潮堤建设设计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