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使超低排放改造后NOx排放浓度及氨逃逸量始终可控平稳,以某600 MW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后SCR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SCR反应器出口与总排放口在线监测(CEMS)数据不一致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对反应器出入口流场、NOx、NH3浓度场的测试,结合系统结构特征,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优化调整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入口氨氮摩尔比的不均匀性是导致反应器出口NOx浓度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调整,有效改善了反应器出口NOx浓度分布的均匀性,降低了氨逃逸量,SCR反应器出口与烟囱总排放口NOx浓度CEMS监测数值基本一致。同时,根据试验得到的反应器出口NH3与NOx关系曲线,提出了NOx的最低安全控制浓度及最佳控制浓度,以便运行控制。  相似文献   

2.
针对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系统存在的流场不均、氨逃逸导致空气预热器堵塞以及NOx排放不能在全负荷段稳定达标等典型问题,提出了SCR超低排放综合诊断及闭环优化策略。结合某630 MW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具体案例,以在线大数据和性能检测为基础,数值模拟和系统诊断为手段,通过模拟评估及试验分析进行预判,提出改进方案并予以优化、修正和实施,最后结合性能试验对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效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元手段进行SCR系统综合诊断和闭环优化,NOx浓度场标准偏差从18.6%下降至4.89%,脱硝效率从86.7%提高至89%以上,NOx排放质量浓度稳定低于50 mg/m3,SCR系统出口氨逃逸质量浓度从16 mg/m3下降至0.75 mg/m3,超低排放改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燃煤机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对SCR氨逃逸浓度的测量结果不十分可靠,易造成运行中无序过量喷氨和加剧空气预热器硫酸氢铵粘结堵塞。在实验室和现场检测基础上,结合SCR反应器潜能及其劣化趋势分析,提出了氨逃逸浓度在线预测方法和计算式。以某350 MW机组为例,介绍氨逃逸浓度预测步骤和分析结果。初步应用结果表明,根据机组实时运行负荷、NOx浓度及脱硝效率等DCS参数,可在线预测氨逃逸浓度,用以指导喷氨量调节;同时,氨逃逸浓度预测值可用于SCR催化剂层的寿命管理预警与决策。  相似文献   

4.
陈海杰  马务  刘贡祎  高攀 《中国电力》2019,52(7):146-153
由于W火焰锅炉NOx排放浓度高,一些电厂采用低氮燃烧+SNCR脱硝+SCR脱硝的耦合脱硝方式,但运行中出现了氨逃逸浓度严重超标的问题。以某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为对象,采用CFD数值模拟辅以实测验证方法研究了锅炉负荷、尿素喷射层流场、氨氮摩尔比等因素对SNCR脱硝及SCR入口流场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SOFA风沿前后墙非等间距布置是造成尿素喷射层速度场及温度场不均的主要原因;随锅炉负荷降低,喷枪层截面平均温度趋向于SNCR最佳脱硝温度,脱硝效率逐渐增加;SCR入口截面温度、流速及NOx浓度分布皆不均匀,随SNCR脱硝效率提高,SCR入口截面NOx浓度分布偏差增大,不同负荷时SCR入口截面NOx相对偏差达35%~53%。SNCR脱硝严重影响SCR脱硝反应器入口NOx浓度均匀性,最终导致SCR氨逃逸浓度严重超标,建议通过优化SOFA风布置及在SCR入口段加装烟气混合器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晏敏  张杨  朱跃  江建平 《中国电力》2018,51(11):163-167
为达到“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在燃煤电厂全面展开。对49个电厂已完成烟气超低排放改造的132台机组安装的SCR脱硝催化剂现状进行了调查,对脱硝机组的类型、烟气温度、入口粉尘浓度、入口NOx浓度和超低排放要求下脱硝催化剂的改造方案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对超低排放改造前后SCR脱硝催化剂不同催化剂层间体积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同时结合部分改造案例分析了超低排放改造设计过程中值得注意和改进的事项,以进一步保障脱硝系统的达标排放和安全经济运行,给后续开展烟气脱硝超低排放改造机组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选取2台燃煤机组进行实测,分析了超低排放改造前后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装置出口NOx浓度、氨逃逸率以及烟气在线监测系统所测SCR脱硝出口与烟囱入口NOx浓度;同时,分析了超低排放改造机组的催化剂、空预器垢样。结果表明,机组排放超低改造后存在NOx浓度分布均匀性变差和逃逸氨浓度急剧增加问题,并由此造成空预器硫酸氢铵堵塞严重,催化剂活性成分流失较为严重,硫酸盐和碱土金属元素含量上升明显。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提出多点监测、喷氨优化、催化剂定期测试和空预器冷端更换镀搪瓷元件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选取安徽省内一台660 MW超超临界机组,对其超低排放改造后SCR脱硝出口NOx分布及逃逸氨浓度进行研究,主要测试反应器出口烟气逃逸氨、NOx浓度、氧量和温度等。结果发现改造后机组的脱硝出口NOx分布严重不均,逃逸氨浓度超过设计值,标准状态脱硝出口逃逸氨浓度高区域的NOx浓度相对较低,脱硝效率相对较高。局部点位因催化剂严重吹损导致逃逸氨浓度高,NOx浓度也较高。测试结果表明经改造后的机组需进行喷氨优化试验和烟道流场模拟试验,以改善SCR脱硝装置运行效果和提高脱硝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催化剂性能表征,对催化剂单体潜能、叠加潜能以及串联潜能之间的内在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了SCR脱硝不均匀反应宏观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研究结果显示:(1)NH3/NO摩尔比分布和催化剂局部劣化对脱硝性能的影响显著,超低排放设计对应的烟气参数分布偏差会降低催化剂性能8%~10%;(2)喷氨格栅上游的烟气速度、NOx浓度以及氨气流量分配决定了催化剂入口的NH3/NO摩尔比分布,增设大尺度静态混合器和定期调整喷氨分配,能够从设计和运行角度提高脱硝反应均匀性。  相似文献   

9.
300 MW级燃煤机组SCR烟气脱硝超低排放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前伟  张杨  王丰吉  朱跃 《中国电力》2016,49(11):153-158
对脱硝超低排放机组进行性能评估与分析,可为超低排放形势下燃煤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装置的稳定、高效、经济运行提供借鉴及指导。某3台300 MW级燃煤机组SCR脱硝装置已实现NOx超低排放,以此为例,对其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进出口NOx浓度分布、出口速度分布、氨逃逸率、SO2/SO3转化率、系统阻力等运行参数进行了评估,掌握了此类机组脱硝装置主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3台300 MW级燃煤机组脱硝装置整体性能良好,但存在流场不均、飞灰堵塞、氨逃逸超标等问题,为此提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部分现役SCR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氨逃逸浓度过大,系统阻力偏高,空气预热器ABS腐蚀及催化剂活性降低等问题,通过SCR运行性能诊断技术对某火电厂SCR装置的现场脱硝性能测试和催化剂实验室分析,全面评价了SCR装置的性能,提出了更换SCR催化剂,改造氨喷射系统等建议。SCR装置性能诊断技术为分析脱硝运行中的问题及科学制定催化剂更换管理策略提供了依据,该性能诊断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机组的SCR装置。  相似文献   

11.
张志勇  莫华  王猛  帅伟 《中国电力》2022,55(5):204-210
以某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为例,研究了燃用高硫、中高灰、特低挥发分煤的W火焰锅炉排放效果.机组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配高频电源和旋转电极的双室五...  相似文献   

12.
SCR脱硝系统超低排放运行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燃煤电厂NOx超低排放改造后的运行水平,以增加了1层备用催化剂的某台600 MW机组为例,实测了超低排放改造后脱硝反应器出口NOx浓度分布、脱硝反应器出口与脱硫塔出口NOx浓度偏差以及逃逸氨浓度。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调整和处置,包括喷氨优化调整,疏通堵塞的氨支管喷嘴。该机组通过低氮燃烧改造,进一步降低了脱硝装置入口NOx浓度,为避免过量喷氨造成后续不良影响,提出应适当降低脱硝效率,即以NOx达标排放为基准,控制喷氨量。对该机组催化剂活性进行评估,给出了催化剂更换、加装或者再生策略选择的约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超低排放改造后,一些电厂NOx排放未达到预期目标。为解决此类问题,以某330MW超低排放机组为例,对运行了15500h的烟气脱硝装置进行现场勘查、运行资料收集,并对运行催化剂进行取样检测,逐一排查NOx超标排放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SCR脱硝系统设计裕量低,催化剂主活性成分V2O5含量偏低,催化剂微孔数与活性点位数减少导致脱硝效率下降,加之反应器入口NOx浓度偏高、负荷变化频繁、喷氨响应不及时,造成SCR脱硝装置出口NOx浓度超过50mg/m3。建议加强锅炉优化运行,尽量避免入口NOx浓度大幅度波动,提高喷氨响应速度,并应新增1层催化剂,将现有2层催化剂进行再生,以确保NOx排放浓度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某电厂600 MW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存在脱硝效率低以及空气预热器磨损严重的问题,利用数值模拟分析该问题的原因,对该机组SCR脱硝装置进行了优化改造。结果表明:在省煤器出口水平扩张段的多变截面烟道采用小角度、多片数方法设计导流板,消除了水平扩张段的涡流低速区和高速区,提高了喷氨上游烟气流动的均匀性,并且使水平扩张段的流动阻力降低;对比涡流静态混合式喷氨、线性喷氨和分区喷氨,分区喷氨可以更好地控制首层催化剂入口氨氮摩尔比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提高脱硝效率、减少氨逃逸;在SCR脱硝反应器出口到空气预热器入口增加导流板可以提高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气流速分布的均匀性,减轻空气预热器的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