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军  张洪 《热力发电》2012,41(7):17-21
煤中矿物成分是影响煤燃烧动力学和成灰的重要因素.介绍了煤中矿物在煤粉中的分布规律和矿物对煤粉燃烧特性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将煤中矿物分为内在矿物和外在矿物2类,并将内在矿物随机、连续地分配到选定的煤颗粒,以及模拟煤粒燃烧成灰过程内在矿物的结合和外在矿物的破碎.在燃烧过程中,外在矿物主要降低煤燃烧的热量,而内在矿物直接对燃烧造成影响.此外,外在矿物影响煤的燃烧成灰.  相似文献   

2.
煤中氮元素在煤燃烧过程中会转化为各种氮的氧化物,从而造成环境污染.针对煤中氮元素的化学赋存形态、煤热解过程中氮元素的迁徙规律以及煤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释放规律进行综述,并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高钠煤燃烧利用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高钠煤燃烧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根据萃取方式,煤中钠的存在形式可分为水溶性钠、酸溶性钠和不可溶钠。介绍了煤阶、显微组分和氯对煤中钠存在形式的影响,概括燃烧过程中煤中钠的迁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在燃烧前期煤中钠可在不同存在形式之间转化,并在燃烧后期由煤中释放出来。阐明了高钠煤燃烧利用过程中的沾污机理:释放到烟气中的钠冷凝在换热面管壁上,并与烟气中物质化合形成硫酸盐,由此造成的沾污是黏结性积灰和高温腐蚀综合作用的结果。最后,结合高钠煤沾污的特点,概述了高钠煤燃烧利用过程中防止沾污与积灰的方法,并讨论潜在的高钠煤提质技术。  相似文献   

4.
煤中灰分和钠添加剂对煤燃烧中氮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TG/EGA分析设备,实验研究了煤中灰分和钠添加剂对煤燃烧过程中氮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程序升温燃烧过程中,燃料氮除了以NO释放外,还以HCN和NH3的形式释放。在燃烧过程中,部分燃料氮会在焦中富集,并在燃烧后期以NO的形式释放出来。脱灰后,煤燃烧的NO和NH3的排放量增加,HCN排放量减少。分析表明这主要是由于煤灰降低了煤的活性以及惰性组分对扩散阻力的影响所造成的。钠添加剂能够增加煤的活性,使燃烧提前,并且钠的存在也催化原位焦炭对NO的还原,从而显著降低煤燃烧NO和HCN排放量。该实验中NaCl对NO和HCN的催化减排效果比NaECO3好。  相似文献   

5.
对临河热电厂2×300 MW机组锅炉运行过程中频繁灭火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存在实际燃用煤与设计煤种偏差较大,原煤为洗中煤,造成给煤机断煤、运行及检修人员对锅炉的运行特性掌握不全面等问题。提出对锅炉进行燃烧调整、配煤掺烧,对二次风、炉膛差压以及燃料风风门开度进行优化,加强对运行人员的技能培训,严格控制设备的检修周期等措施。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锅炉燃烧稳定性得到了大幅提高,再未发生因锅炉燃烧问题造成的灭火事故。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煤燃烧现象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结论,认为在复杂的煤燃烧现象中必定存在通用规律,并找出了煤热解、着火、燃尽及燃烧技术中的部分通用规律.作者相信,一旦在我国煤燃烧领域中有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对煤燃烧现象中的通用规律的探索,则必将大大促进煤燃烧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煤种的热重燃烧特性测试结果进行分析,金海正煤和金海华煤中含有一种难燃尽的煤,造成飞灰可燃物异常升高。在实际掺配煤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煤种的燃烧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掺配以达到好的掺配效果;煤种混配时,优先选择燃烬特性相近的煤种进行预混,避免烟煤与无烟煤混配;低可磨澳洲煤与印尼褐煤混配可解决掺烧澳洲煤时磨出力上不去,磨冷风掺入过多,造成磨煤机和一次风机电率显著上升的问题,同时可解决掺烧印尼褐煤时磨干燥出力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对波兰 BP- 1 0 2 5烟煤型锅炉燃料改用贫煤后的燃烧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 ,认为锅炉燃烧器设计不合理是造成该炉在运行中着火不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9.
火电大机组的燃烧控制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多变量耦合系统。在负荷变化时风、煤如何配合.使其既能快速响应负荷需求又能保证燃烧的经济性。这就需要将燃烧控制系统作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加以考虑.根据锅炉及燃烧设备类型设计出最合理的控制方案。介绍一种基于精确配风的串级燃烧控制系统.采用精确配风的方案可以使风量更准确、迅速地配合煤量的变化,而采用串级燃烧控制系统则可以更好地保证燃烧的经济性。在控制系统投运后,为了解决风、煤自发性扰动对对方的影响.在控制系统中引入解耦算法;针对启、停磨煤机时煤量的扰动,在燃料量主控回路中增加一个超驰回路以平衡煤量的扰动;对于特殊原因造成给煤机控制品质恶劣的情况。采取积分分离PID算法代替传统PID算法.以上优化方案的应用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波兰BP-1025烟煤型锅炉燃料改用贫煤后的燃烧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认为锅炉燃烧器设计不合理是造成该炉在运行中着火不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以 1 995年的环保统计数据 ,分析了我国因煤炭燃烧给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通过神华优质煤和一般性煤对环境的不同影响 ,论证了神华煤在我国环保措施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当锅炉燃烧多水份的褐煤时,如果干燥不好就容易造成煤粉系统的堵塞和磨煤设备制造煤粉的困难,严重时,并能影响锅炉出力造成运行的不安全。近代设计的锅炉设备,在燃烧水份大的低质煤时,都采用干燥设备用来干燥进入磨煤机的原煤,利用从燃烧室内抽取高温瓦斯与热风混合作为对多水份低质煤的干燥,就是干燥方法的一种。采用高温瓦斯干燥多水份低质煤的优点是: 1.干燥效果好:一般用空气预热器的热风干燥时,热风温度最高只有200~300℃,对于干燥多水份的低质煤来讲,这样的温度是不够的,如果要提高  相似文献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位置及其对燃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燃烧过程及给煤的混合过程,探讨了系统简化性能可靠的前墙给煤的可行性,研究了这一变化对燃烧效率的影响。认为前墙给煤可靠性提高,便于操作,对燃烧效率的影响较小。而燃烧效率主要取决于原煤的反应活性以及混合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燃烧锅炉对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通过详实的数据对造成污染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通过煤的处理,燃烧组织及采用硫化床燃烧等途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了保护环境,采用清洁燃烧技术,清洁炉型,进一步扩大集中供热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燃煤锅炉对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通过详实的数据对造成污染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通过煤的处理、燃烧组织及采用流化床燃烧等途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了保护环境,采用清洁燃烧技术、清洁炉型,进一步扩大集中供热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与煤掺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热重分析法,在不同条件下,对单一生物质、煤及其混合物的燃烧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阳泉煤、稻壳、麦秆和松木屑的挥发分初析温度、挥发分最大释放速率、固定碳最大燃烧速率、燃尽温度等燃烧特性参数。由实验得知,生物质的燃烧时间比煤提前,生物质在燃烧过程中有两个明显的失重阶段,而煤只有一个明显的失重阶段。通过掺混可以使煤的着火时间缩短,着火温度降低,延长了整个燃烧的温度区间,使煤能更好地燃尽,使燃料的燃烧特性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17.
砷是煤中使人致癌的有害物质之一。在煤燃烧过程中,砷以不同的形态进入大气环境,对环境及公众健康造成危害。中国煤中的砷赋存形式多样,主要以无机结合态为主,也存在有机结合态的砷;中国煤中砷总体含量不高,但贵州等部分地区的高砷煤成为燃煤型砷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煤燃烧过程中,砷挥发富集于微细颗粒并主要以飞灰形式排放进入大气环境。从煤中砷的赋存状态、分布、燃烧过程中砷的形态转化及砷污染控制措施等方面对中国燃煤砷排放及其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目前,控制燃煤砷排放污染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燃烧前洗煤脱砷、使用固砷剂及发展动力配煤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
煤燃烧特性的综合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煤燃烧分析仪对我国电站用煤进行燃烧特性的研究,指出利用热分析得到的各参数对于表示煤的综合燃烧特性的作用是不同的,并依据各参数对煤燃烧综合特性的权数提出了一个反映煤综合燃烧特性的指标M,利用该参数可以判别和比较不同煤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19.
缪岩 《电站系统工程》1998,14(3):23-26,31
利用煤燃烧分析仪对我国电站用煤进行燃烧特必的研究,指出利用热分析得到的各参数对于表示煤的综合燃烧特性的作用是不同的,并依据各参数对煤燃烧综合特必的权数提出了一个反映煤综合燃烧特性的指标M,利用该参数可以判别和比较不同煤的燃烧性质。  相似文献   

20.
煤燃烧与污染控制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炭重要的一次能源 ,煤燃烧引发的技术和环境问题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煤燃烧机理、煤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形成、迁徙、排放和抑制规律、新型煤燃烧技术和低费用的污染控制技术等是煤燃烧领域重点研究的内容。文章介绍了其发展动态和新成果 ,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