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采用G302合金粉末在调质处理的27SiMn钢基体表面进行火焰喷焊,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喷焊层的截面组织;利用SEM能谱分析仪分析了喷焊层表面的成分分布;利用显微硬度计和磨粒磨损试验机分别分析测试了喷焊层的截面硬度和耐磨损性能,并与镀铬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喷焊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喷焊层合金成分均匀,组织为细小的枝状晶和等轴晶。性能与镀铬层相比,喷焊层的耐磨粒磨损性能约为镀铬涂层的1.1倍。  相似文献   

2.
王建萍  唐菊  王灿  李小武 《表面技术》2018,47(2):117-122
目的研究镍基自熔性合金喷焊涂层成形机理,比较不同合金材料制备涂层的综合性能,以获得综合性能最佳的喷焊材料。方法以四种不同成分的镍基自熔性合金粉末作为喷焊材料,通过氧乙炔火焰在45钢基材表面进行喷焊。使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喷焊层进行显微结构分析,并利用维氏硬度计、磨损试验机等对喷焊涂层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氧乙炔火焰制备的涂层与基体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涂层和基体在喷焊过程中发生元素扩散,生成了金属间化合物,基体的整体性能有显著改善。随着材料中Cr、B、Si等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喷焊时涂层中生成的BCr、Ni17Si3等共晶硬质相含量上升,促使涂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能等得到显著提升。其中,Ni60A涂层提升最为显著,其涂层硬度相当于基体硬度的2.5倍,耐磨性为基体的18.1倍。Ni25A涂层提升最小,其显微硬度是基体的1.3倍,耐磨性是基体的6.6倍。结论喷焊状态下的Ni60A涂层与基体冶金结合良好,涂层表面质量好,涂层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利用等离子喷焊技术在TA1纯钛表面制备了镍基耐磨喷焊层,研究了喷焊层结构、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喷焊层由过渡层和强化层组成,焊层与基体间形成了基于原子扩散的冶金结合界面及以树枝晶为主的过渡层。喷焊层的组织主要由γ-Ni固溶体,γ-Ni(Ti)固溶体以及TiC、Cr_7C_3、Ni_3B和TiB_2等硬质相组成。强化层为韧Ni基体+硬质相耐磨组织,硬度(HV_(0.5))在8300~9070 MPa之间,较基体高出7000 MPa。喷焊层主要合金元素的扩散、显微组织变化及显微硬度沿层深方向的分布具有连续性和渐变性。与基材TA1对比试验表明,喷焊镍基合金后摩擦系数降低,耐磨性明显提高,喷焊层磨损面呈轻微的磨粒磨损特征。  相似文献   

4.
为减小喷焊过程中热收缩形成的拉伸应力,采用等离子喷焊的方法,在Q235钢基体上进行堆焊,制备出具有残余压缩应力的低温马氏体相变合金耐磨复合涂层。利用金相显微镜(OM)、SEM、EDS、XRD、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仪、显微硬度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喷焊层金属的微观组织、成分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工艺参数下,能够得到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无缺陷喷焊层组织;喷焊层的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成;喷焊层获得较为理想的残余压缩应力,最大残余压缩应力可达到-351.2 MPa,平均残余奥氏体的质量分数约为10.18%;和基体材料相比较,等离子喷焊层的硬度提高2.5倍,耐磨性提高47.22倍。  相似文献   

5.
在碳钢表面通过高频感应重熔工艺制备镍基合金熔覆层.用扫描电镜对熔覆层组织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用显微硬度测试仪进行硬度测试,与Ni60氧-乙炔火焰喷焊涂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感应重熔工艺质量优良、速度快,并且对基体组织及力学性能无大影响;高频感应重熔后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在涂层与基体之间形成了扩散转移层;熔覆层组织致密、气孔率小、硬度高.  相似文献   

6.
火焰喷涂碳化物涂层的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碳化物复合粉末热喷涂工艺和Ni基自熔合金粉末热喷焊工艺进行了研究,在低碳钢基体上分别采用氧-乙炔火焰喷涂Co包WC粉末、Ni包WC粉末,以及火焰喷焊Ni60、Ni60 20%WC自熔合金工艺获得耐磨合金涂层。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结构和相特征以及耐磨性。结果表明,在喷焊Ni60 20%WC粉末涂层的组织中,由于加入了WC粒子,有效改善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和性能,得到了喷焊质量和耐磨性俱佳的合金涂层。  相似文献   

7.
铸造碳化钨添加量对镍基复合喷熔涂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镍基合金粉末NiCrBSi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铸造碳化钨(WC),并采用氧乙炔火焰喷熔工艺在低碳钢表面制备了相应的Ni基WC复合涂层.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涂层的显微组织,采用湿砂橡胶轮式磨粒磨损试验机测试了涂层的抗磨粒磨损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喷熔粉末和喷熔层磨损后的形貌.结果表明:喷熔层的组织为在NiCr合金基体上弥散分布着不同粒度的碳(硼)化物硬质相;涂层的显微组织和WC的含量对Ni基WC喷熔层的硬度和抗磨损性能影响很大,涂层的硬度和抗磨损性能随WC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WC的含量为35%时,Ni基体WC喷熔涂层的硬度最高,相应的抗磨粒磨损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
固井水泥车柱塞表面热喷焊强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步法氧乙炔火焰喷焊技术对固井水泥车柱塞表面进行强化,使其表面形成Ni60自熔性合金涂层。设计了喷焊强化工艺,并对喷焊合金层进行了重锤冲击试验、微观组织分析、硬度及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喷焊层组织致密,喷焊层与基材之间结合强度高并产生微冶金结合;软基体上分布着硬质相硼化物和碳化物,使喷焊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明显提高;该强化工艺可满足柱塞的技术使用要求,工艺简单、涂层质量高、成本低,对柱塞表面修复强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用两种镍基自熔性合金粉末,采用火焰喷焊技术在STB A22钢管基体表面制备了两种喷焊层,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镍基合金喷焊钢管的表面形貌和喷焊层的断面组织,测定了喷焊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测定了喷焊层与基体的界面组织以及成分分布,研究了喷焊层的成分分布、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镍基喷焊层与钢管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合金元素在喷焊层与基体界面附近连续分布,保证了采用火焰喷焊技术得到的涂层与基体之间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0.
纯铜表面等离子喷焊 Ni 60 涂层组织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等离子喷焊工艺在纯铜基体表面成功制备了Ni60焊层,并对其微观形貌、元素成分、显微硬度及耐磨性能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焊层与基体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稀释率仅为5%左右,且其显微组织呈细小枝晶状,硬质相呈弥散分布,焊层显微硬度高达606HV,耐磨性能较Cu-Ni合金焊层提高了1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氩弧熔覆的方法,以Ni60A自熔性合金粉末为粘结相,添加Ti粉、C粉和不同含量的稀土氧化物Y2O3,在16Mn钢基体上制备出TiC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熔覆涂层. 运用XRD, SEM等手段对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进行表征和分析,并对熔覆涂层的硬度及耐磨性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适量添加Y2O3可以使涂层组织中枝晶的方向性减弱、同时细化涂层组织,使涂层组织更加均匀,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有显著提高. 添加2% Y2O3熔覆涂层的组织为最细,涂层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H13钢表面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方法用Nb棒作为电极,氩气作为保护气体,通过电火花沉积技术在H13钢表面制备Nb沉积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沉积层的表面形貌、显微结构及磨痕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沉积层的相组成,利用能谱仪分析沉积层的元素分布,采用显微硬度计和磨损试验机测试沉积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沉积层进行耐蚀性测试。结果 Nb电火花沉积层表面呈橘皮状,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主要由Fe_2Nb和Fe_(0.2)Nb_(0.8)等相组成。沉积层截面组织连续、致密,无明显缺陷,强化层内存在大量的微晶组织和非晶组织。Nb涂层与基体发生了元素的相互扩散和冶金结合的过程。沉积层显微硬度高达642HV,为基体的3.2倍。在同等磨损条件下,Nb沉积层磨损失重约为基体的1/3,磨痕较浅。沉积层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自腐蚀电位比基体提高了113 mV,自腐蚀电流密度显著降低。结论在H13钢表面电火花沉积Nb涂层,可有效提高其表面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从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对Ti-6Al-4V基体上火焰喷焊镍基涂层进行了中温回火处理,研究了涂层回火前后的显微组织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经中温回火处理后,喷焊层中析出了大量的硬质相,对喷焊层起到了弥散强化的作用,涂层组织的均匀性有较大提高,过渡层明显变厚,在整个横切面上的显微硬度变化更加平缓,软基体向硬涂层的性能变化梯度明显下降,喷焊表层的硬度比回火前略有提高,但其磨损失重仅为回火前的1/2.33.  相似文献   

14.
利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316L不锈钢基底和316L不锈钢基底喷焊Ni60C涂层表面分别制备a-C、a-C:H、a-C:Cr3种类金刚石碳基(DLC)薄膜,对比分析了不同防护体系在5%H_2SO_4(质量分数)溶液中的耐磨蚀性能。结果表明:较单层DLC薄膜,Ni60C/DLC复合体系膜-基结合强度大幅提高,腐蚀磨损性能显著改善,其摩擦系数在0.05~0.14之间,腐蚀磨损率在0.66×10~(-8)~5.7×10~(-8) mm~3/N·m之间。Ni60C涂层作为硬质支撑层提高了薄膜的承载能力,且有效抑制了腐蚀摩擦过程中碳基(DLC)薄膜的石墨化进程,提高了Ni60C/DLC复合体系耐磨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5kWCO2激光器对铸造铝硅合金表面进行两次激光辐照,先后将不同成分的预置合金粉末和基体材料一起熔化后迅速凝固,在其表面获得Cr/WC激光表面梯度层,并对它们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发现在表面梯度层中存在大量的Al/Cr化合物Al9Cr4。在激光表面梯度层中自表及里显微硬度基本呈连续变化趋势,而单次激光表面合金化层与基体之间的显微硬度值有一突变,在基体和激光表面改性层的微动磨损试验中发现,激光改性后的表面抗微动磨损的能力增强,磨损机制不同于铝硅合金基体,而表现出较好的抗粘着损伤性能。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coating from cemented carbide of WC–Fe–Co–Ni on the substrate 45 steel ar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microstructures of coating, the interface structures between coating and the substrate, the microhardness distribution and its wear resistance in the coating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ating is strongly metallurgical bonded with the substrate by the mutual diffusion and penetration of Fe towards the coating and W, Co, Ni towards the substrate at sintering temperature ranging from 1280 °C to 1300 °C. The coating obtained exhibits compact structure and uniformly distribution of WC with fine grain and porosity free from defects, having high microhardness and preferable wear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7.
铝合金表面电刷镀碱性铜镀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刷镀特殊镍过渡层的方法,在铸铝基体上成功刷镀了较厚的碱性铜镀层,并对镀层的基本性能及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镀层厚度分布均匀、致密,镀层与基体界面清晰,未出现氧化物夹层,镀层的韧性和结合强度均较好;测得碱性铜及铸铝基体的显微硬度分别为230.6、74.2HV0.5;碱性铜的镀制使基体表面显微硬度及耐磨性均提高了2倍多,磨损状况明显改善。铸铝电刷镀碱性铜技术可望在重型车辆变速箱轴承外套的磨损修复处理上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Cr18Ni9Ti 不锈钢表面电火花熔覆 WC 涂层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Cr18Ni9Ti不锈钢经电火花强化后,WC涂层的显微组织和性能。方法采用电火花熔覆技术在不锈钢1Cr18Ni9Ti基体表面制备WC熔覆层,并分析熔覆层的表面形貌、显微组织、显微硬度、耐磨性,采用线性极化法研究熔覆层在3.5%(质量分数)Na Cl腐蚀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熔覆层组织均匀、连续、致密,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显微硬度最大值达到1680HV0.3,平均值为1336HV0.3,比不锈钢基材提高了4倍,耐磨性是不锈钢基材的4倍。在3.5%Na Cl腐蚀溶液中,熔覆层的自腐蚀电位较不锈钢减小了约165 m V,击破电位低于不锈钢基材,维钝电流密度高于不锈钢基材。结论熔覆层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能,磨损机理主要是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但在3.5%Na Cl腐蚀体系中,耐腐蚀性能低于1Cr18Ni9Ti不锈钢。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刷镀特殊镍过渡层的方法,在铸铝基体上成功刷镀了较厚的碱性铜镀层,并对镀层的基本性能及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镀层厚度分布均匀、致密,镀层与基体界面清晰,未出现氧化物夹层, 镀层的韧性和结合强度均较好;测得碱性铜及铸铝基体的显微硬度分别为230.6、74.2HV0.5;碱性铜的镀制使基体表面显微硬度及耐磨性均提高了2倍多,磨损状况明显改善。铸铝电刷镀碱性铜技术可望在重型车辆变速箱轴承外套的磨损修复处理上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钛合金表面火焰喷焊WC/Ni涂层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喷焊技术对TC4合金表面喷焊Ni基WC,并对涂层的显微组织、成分、相结构和显微硬度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强化层中WC弥散分布于Ni基中,强化层与过渡层界面良好;过渡层与基体形成良好的冶金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