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利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的NM-Ⅱ型模拟蒸汽裂解实验装置针对不同的加氢裂化尾油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进行裂解实验,研究加氢裂化尾油的裂解性能以及不同工艺条件对加氢裂化尾油裂解产物的影响.经实验表明,加氢裂化尾油是一种优质的裂解原料,裂解温度在810℃左右时可以提高加氢裂化尾油的选择性,更大限度地获取乙烯、丙烯.  相似文献   

2.
围绕新冠疫情影响下炼厂直馏航煤组分加工路线优化问题,采用COILSIM和Petro-SIM模拟平台,分别建立了乙烯裂解单元和催化裂化单元机理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模拟仿真,提出了炼厂航煤组分加工路线优化方案.在工业操作条件下,计算了航煤组分作为乙烯裂解原料以及加氢裂化尾油作为催化裂化原料的产品分布,并获得关键产品的性质数据.结合产品市场价格数据,计算了航煤组分作为乙烯裂解原料的加工效益,并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航煤组分作为乙烯原料同时加氢裂化尾油作为催化原料,可缓解航煤产品出厂压力,并提高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为炼化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3.
浅谈加氢裂化尾油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加氢裂化尾油的几种利用途径,分析 了我国利用加氢裂化尾油的现状,指出加氢裂化尾油可用来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白油和白石蜡,或做乙烯裂解原料或催化剂裂化原料,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加氢裂化工艺副产的加氢裂化尾油具有较高的链烷烃含量和低芳烃含量的特点,多年来的研究工作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加氢裂化尾油是优质的裂解原料.进一步研究表明,加氢裂化尾油的原料性质主要是由加氢裂化工艺条件决定;加氢裂化尾油的裂解性能和结焦特性主要是由原料性质决定的,同样裂解操作条件也非常重要.因此,制定蒸汽裂解制乙烯工艺专用的加氢裂化尾油原料标准的工作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5.
周丛  张永刚  张利军  张兆斌 《乙烯工业》2012,24(3):10-12,18,5
通过对不同加氢裂化尾油热裂解性能的研究,讨论了不同的原料物性对于加氢裂化尾油的乙烯等产物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加氢裂化尾油的热裂解性能,BMCI和PONA等传统的裂解性能评价参数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但已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裂解性能;对PONA值中的低环数烃族组成应该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拟蒸汽裂解装置,加氢裂化尾油裂解气经过四级冷却,制备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运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组成,能准确及时定性分析并获得乙烯、丙烯等主要产品收率,确定加氢裂化尾油的最佳裂解条件,为乙烯装置提供良好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李宗林 《现代化工》2007,27(2):53-55
为降低乙烯生产成本,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通过优化整合内部资源,拓宽裂解原料来源,将重整液化气、加氢液化气、抽余油、加氢裂化尾油、加氢裂化柴油作为裂解乙烯原料,实现了裂解乙烯原料的自给自足。详细分析了各种原料的性质和裂解收率情况,对于同类装置增加裂解原料来源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臧德平 《乙烯工业》2007,19(2):21-24
随着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炼化部2号乙烯装置的改扩建项目投产,乙烯裂解原料的缺口也将相应增大。为满足企业生产物料平衡的需求,拓宽并优化1号乙烯装置裂解原料,在1号乙烯装置F-101倒梯台裂解炉上进行加工加氢裂化尾油的试验。由于加氢裂化尾油组分重、干点高,加工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加氢裂化尾油在1号乙烯装置倒梯台炉上裂解的可行性,包括加氢裂化尾油裂解性能,裂解炉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蒸汽热裂解装置上进行不同温度条件下化工轻油与加氢裂化尾油单独裂解及共裂解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单独裂解及共同裂解的最佳裂解温度均为810℃.化工轻油与加氢裂化尾油在810℃下共裂解,化工轻油的掺炼比为20%时,三烯收率最高,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0.
加氢裂化尾油用作生产乙烯原料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世界乙烯工业发展很快,为扩大乙烯原料的来源,国内外针对加氢裂化尾油用做生产乙烯的原料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应用工作。国外的加氢裂化尾油裂解技术日趋成熟;国内同类企业长期的实践也证明了加氢裂化尾油是生产乙烯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1.
歧化异构化尾气是炼化一体化企业芳烃装置副产气体,普遍作为装置自用燃料气。根据模拟评价裂解收率,对歧化异构化尾气作乙烯原料的技术性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并与石脑油和丙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歧化异构化尾气裂解性能大大高于石脑油,与丙烷相比互有高低,但其经济效益远远高于石脑油和丙烷。  相似文献   

12.
催化干气是炼化一体化企业催化装置副产气体,富含乙烯、乙烷,原普遍作为装置自用燃料气。本文根据某企业催化干气提纯项目规划方案,对催化干气提纯后作乙烯原料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估,并与石脑油和丙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催化提纯干气乙烯收率大大高于石脑油和丙烷,其经济效益也高于石脑油和丙烷。同时也表明,催化提纯干气作乙烯原料的经济效益受天然气和乙烯价格等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顾加彪  罗德鸿 《当代石油石化》2011,19(1):34-35,39,50
利用PIMS软件对不同原料结构的乙烯收率和乙烯负荷进行模拟分析,并用不同的价格体系,对各种原料结构下的烯烃产品链边际效益情况进行分析测算,以找出指导当前乙烯生产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典型乙烯企业为例,通过PIMS模型,计算各种裂解产品的加工价值并比较了不同原料情况下增值效益,为乙烯原料优化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KBC长岭RSIM模型模拟延迟焦化掺炼催化裂化油浆产品收率变化,并联合长岭PIMS模型对掺炼油浆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目前实际价格体系下延迟焦化掺炼催化裂化油浆效益明显,实施效果与模型测算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乙炔加氢反应器全周期操作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乙炔加氢反应器作为乙烯工业流程的重要环节,其运行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乙烯产品的产量和纯度。在一个运行周期内,乙炔加氢反应器内催化剂活性会随时间推移而缓慢降低,使操作点偏移,乙烯产量会随之降低。为了实现全周期操作优化,通过研究催化剂的失活机理,提出了考虑绿油累积效果的催化剂失活动力学模型,进而改进了乙炔加氢反应器二维非均相模型。通过在gPROMS平台模拟反应器全周期运行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正确性,在上层运用Matlab优化器与gPROMS平台交互求解一个运行周期的操作优化问题。优化结果表明,与定值温度补偿方案相比,全周期操作优化在经济效益和反应器再生周期两方面都要优于定值温度补偿方案,且同时优化入口温度与入口加氢量的全周期操作优化方案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王峰 《当代化工》2014,(2):243-245,249
炼油厂的一次、二次加工油品及副产气体是乙烯裂解炉的主要原料来源。主要对炼油产乙烯裂解原料进行优化利用,分析不同优质裂解原料对三烯收率影响及其经济性,为乙烯装置原料选择,优化降本,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乙烯、丙烯或丁二烯产品,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AspenTech PIMS优化软件,阐述了不同原料结构乙烯产品链的线性规划模型思路和方法,重点分析了乙烯生产中不同原料结构下的毛利。当液化气和石脑油价格比较接近时,需要适当降低轻质裂解料比例,保持乙烯装置高负荷生产;而当液化气和石脑油价差较大时,需适当提高轻质和中质裂解料比例,保持乙烯装置经济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9.
李斌  周勇  吕朝凤 《江西化工》2012,(2):150-151
大庆乙烯装置为了实现降本增效,将裂解炉原有的"W"型四程炉管更换为高选择性的"对程U型"炉管,以提高乙烯收率,实现装置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基于SVM-BOXPLOT的乙烯生产过程异常工况监测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丽  于海晨  邵诚  巩师鑫 《化工学报》2018,69(3):1053-1063
乙烯作为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材料,需求量持续增加,但它也是高能耗产业,其生产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能效的高低,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乙烯生产运行工况的智能识别对节能降耗意义重大。针对直接影响乙烯生产过程能效水平的异常工况智能识别问题,以能够反映乙烯生产能效与能耗的关键指标--乙烯收率、丙烯收率及综合能耗为基础,使用IPSO优化SVM-BOXPLOT的方法对乙烯生产过程进行异常工况智能识别。通过机理分析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监测数据降维,用SVM对生产数据进行工况分类,缩小异常识别范围,最后用BOXPLOT进行异常工况识别。将其与在线监测系统相结合应用于某石化企业生产中,所提出的异常工况监测与诊断方案模型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既实现了乙烯生产过程异常工况的监测与诊断,又满足了实际运行工况的工艺要求,保证了异常识别的实时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