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吕兆锋  王晓红 《包装工程》2011,32(13):74-78
针对包装印刷中胶印专色油墨精确配制这个瓶颈问题,以X-RiteColor Master油墨配色系统为平台,进行了专色油墨精确配制的方案设计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配色系统色种数据库的建立与优化、标准墨色分光光谱数据的采集、面向印刷条件和样本的配方筛选,是专色油墨精确配制的关键。建立的专色油墨精确配制方案,不仅配色精度高、速度快、色差小,而且适合实际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印刷品颜色离线检测存在滞后、检测不精准等问题,提出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液态水性油墨印刷品颜色预测模型。用多元散射校正(MSC) 、标准正态变换(SNV)和卷积平滑滤波器(SG)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将原始光谱数据及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分别与印刷品的Lab值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主成分回归(PCR)两种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MSC预处理的PLSR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L、a、b值的R2分别高达0.9885, 0.9879和0.9938,预测颜色的平均色差约为0.71。液态水性油墨的近红外光谱可以精确预测印刷品颜色,为印刷品的在线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密度与光谱反射率关系的专色叠印色光谱预测模型。方法 首先建立前景色、后景色密度与其光谱反射率关系;基于此建立叠印色光谱反射率的计算方法;其次对模型进行优化,完成专色叠印色光谱预测模型的建立;再通过凹版印刷实打样30张专色叠印色样张,基于Malab利用色差以及拟合决定系数R2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实打样专色叠印色样张进行预测,通过色差完成对模型的精度检验。结果 验证表明,不同专色叠印色在同一网点面积率下与其对应的前景色、后景色密度之间存在较强相关关系,其拟合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模型精度检验中,73.7%的模型预测值与样张实测值色差为0~2.5个CIE1976色差单位,大部分色块色差为0~2个CIE1976色差单位,占总频率的60.54%,整体平均色差为1.92个CIE1976色差单位。结论 本文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基本满足对颜色预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广东包装》2007,(1):43-43,45
近年来,在纸质包装产品的印刷中,大量采用了专色印刷。专色印刷的特点是:大面积实地色块色彩夺目,货架展示效果好;减少了因网点叠印、网点变形产生的色差,颜色稳定,易于识别等。下面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专色油墨的应用与颜色控制的技巧。  相似文献   

5.
陈晨 《包装工程》2019,40(17):243-248
目的 提出一种预测专色油墨任意配比值的光谱密度分布曲线。方法 根据密度相加性原理,专色原色与冲淡后的专色原色的光谱密度分布曲线之间不会相互交错,而是随专色比例增大平行移动(所测量的光谱密度均为实地密度)。根据Lambert理论,分析了不同浓淡层次的光谱密度,计算光谱密度系数后,使用专色NZSR与透明冲淡剂制成专色配比值为0.1,0.2,0.3,0.4,0.5的专色色样,并测量最终结果。结果 测量结果显示,相同专色配比值的光谱密度曲线,其预测曲线与测量曲线之间的差别微小。结论 理论与实验证明,所提方法的预测精度较高。同时也提出了光谱密度与光谱反射率之间,相对测量与绝对测量光谱数据之间的转换方法。为了获得最佳的预测效果,还提出了最大配比值的概念和测量光谱密度分布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郑美琴  段纯 《包装工程》2012,33(3):104-108
阐述了专色油墨的干退密度对颜色的影响,对不同专色油墨进行了实验,记录并分析了实验数据,得到了不同专色油墨的主密度、BK值和色差变化情况,找到了专色油墨干退密度和颜色的变化关系,为生产时对专色油墨的控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准确预测印刷品的颜色一直是印刷复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基于光能的辐射传递理论,通过分析光在油墨层表面及内部传播过程中的散射与吸收等规律,并引入荧光激发函数,对Kubelka-Munk模型预测印刷品时蓝紫波段反射率偏差的问题进行了修正,并建立了新的印刷品光谱反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为计算机光谱配色和高精度仿真印刷系统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专色油墨计算机配色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专色油墨的定义和作用,并说明专色油墨的配色原理.主要分析了2种配色模型,三刺激值和光谱配色,并着重阐述了全光谱配色的权重因子.通过权重因子,直接拟合光谱曲线的方式.让色差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9.
光学变色防伪油墨的颜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更好地研究光学变色油墨的显色性能,加大其在半色调印刷品防伪领域的应用,在分析光学变色油墨变色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光变油墨中的薄膜理论,由此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光学油墨半色调印刷品的光谱反射率预测模型。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防伪印刷品和油墨的颜色变化,从而为光变油墨的光谱分析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能更好地控制防伪油墨的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0.
何晓敏  王颖  柯能  张逸新 《包装工程》2015,36(23):130-134
目的 研究非规整的墨点(非二值理想墨点)形态对光谱反射率的影响, 为预测模型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 通过讨论墨点的非规整形态对网点大小、 厚度及油墨透射率的影响, 采用二维高斯函数模拟墨点表面的形态, 由此建立一个Clapper-Yule扩展模型。结果 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墨点的非规整性导致了网点的物理扩大, 增加了油墨对光的吸收, 降低了最终的光谱反射率。结论 采用Clapper-Yule分程模型对颜色进行预测时需考虑墨点的非规整所带来的物理网点扩大, 该模型适用于单色半色调的颜色预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二阶调频网点构成的半色调图像光谱预测模型。考虑油墨在不同叠印条件下由于油墨铺展引起的物理网点扩大,采用Yule-Nielsen修正的光谱聂格伯尔模型对打印的二阶调频网点图像的光谱进行预测,然后计算色度值,并与测量值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考虑油墨在不同叠印条件下的铺展的EYNSN模型预测的平均和最大色差分别为2.64和6.21,与未考虑油墨铺展的预测结果相比,预测精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胶印专色油墨配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亓辉  刘昕 《包装工程》2008,29(3):72-74,77
在修正纽介堡方程基础上,将三刺激值配色法和光谱配色法相结合(简称"激谱配色法")对胶印专色油墨配色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根据网点扩大量修正法和指数修正法对纽介堡方程进行了修正,由三刺激值配色法和最小二乘法建立了配色的目标函数,通过求解函数的最小值得到油墨配方.实验结果表明,激谱配色法在进行配色计算时能满足实际配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运用Tollenar-Ernst模型,通过IGT实验得出了三色油墨在4种不同纸张上的最大墨层厚度;并通过图像的1-bit tiff文件和墨层厚度计算出了所需专色油墨的墨量;实际生产验证表明,基于Tollenar-Ernst模型的专色油墨墨量计算的准确度,完全可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樊丽娜  周世生 《包装工程》2018,39(1):196-201
目的为了提高印刷品在线检测中颜色复制质量评价的准确性,构建基于iCAM图貌模型的印刷品在线检测色差计算模型。方法将印刷品在线检测系统中CCD相机拍摄的待检测样张按照墨区进行分区,基于iCAM图貌模型和IPT均匀颜色空间建立在线色差检测模型,并计算样张各个墨区的色差;设计视觉心理学实验评价样张各墨区颜色的复制质量;采用STRESS值评价基于iCAM的色差检测模型计算出的色差与视觉感受色差的一致性,并与基于CIELAB的色差进行比较,验证该模型的在线色差预测精度。结果基于iCAM的色差模型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视觉一致性,更符合视觉评价结果,且与传统色差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在线色差检测精度。结论基于iCAM的印刷品在线检测色差计算模型考虑了人眼视觉的空间特性及色适应,适用于复杂观察条件,能提高印刷品在线检测中的色差检测精度,可用于实际生产中印刷品在线颜色复制质量的检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经典的Clapper-Yule模型的应用,对已有的点对点的半色调印刷品进行扩展,在忽略油墨渗透的条件下,建立起能具有打底油墨的半色调印刷品的呈色规律的理论模型.在假定油墨是非散射介质以及油墨的折射率与纸张的折射率近似相等的近似下,利用光在油墨与纸张中散射迁移路径长短不同的分程理论,建立了具有打底油墨的半色调图像的分程Clapper-Yule光谱反射率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