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低成本环境友好型添加剂抗坏血酸(AA)对Fe2+/H2O2体系氧化NO气体及其对体系内H2O2分解的影响,分析了AA对体系氧化NO能力及H2O2分解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AA通过加速Fe3+向Fe2+的转化而促进Fe2+/H2O2体系对NO的氧化。[AA]0:[Fe2+]0对体系氧化NO的能力及H2O2的分解具有重要影响。综合考虑NO氧化脱除量及H2O2消耗量,合理的[AA]0:[Fe2+]0为1/3~1/2。AA的分次添加方式可大幅度提升体系氧化NO气体的能力。研究结果可望为发展基于H2O2为氧化剂的烟气NO绿色氧化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载体(γ-Al2O3、HZSM-5、TiO2、SiO2和MgO)负载Fe催化剂上CO还原NO反应及CO同时还原NO和SO2反应。结果表明,Fe/γ-Al2O3催化剂对CO与NO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催化剂很快失活;在CO和NO反应中加入SO2,可以明显改善Fe/γ-Al2O3催化剂对CO还原NO反应的活性稳定性;O2和H2O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较大,CO2对催化剂的影响较小。XRD结果表明,FeS2是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在CO与NO反应后,FeS2转变为催化惰性的Fe7S8而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在CO与NO及SO2反应体系中引入O2后,Fe/γ-Al2O3催化剂上的活性组分FeS2被氧化为Fe2O3,导致催化剂失活。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4-氯-1-萘酚(4-CN)沉淀反应的过氧化氢(H2O2)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方法:在纸上负载修饰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石墨烯纳米材料,在HRP催化下,4-CN遇H2O2氧化生成紫色不溶物沉积。结果:在HRP催化作用下,随着H2O2浓度增加,颜色逐渐加深,色度分析结果与H2O2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关系方程为y=122.8-0.84x,为可视化检测提供了依据。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H2O2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试剂易得等优点,为监测食品中H2O2水平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以Co(NO3)2·6H2O和尿素为原料制备了9种Co3O4催化材料,考察了其对水中酮基布洛芬(KTP)的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效能。结果表明,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所制备的Co3O4对水中KTP的催化臭氧氧化降解率提高了12.0%~63.8%,且在n[Co(NO3)2·6H2O]:n(尿素)=4:1、煅烧温度400℃下制备得到的Co3O4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SEM、XRD、FTIR、XPS、BET等表征分析显示,该Co3O4催化剂表面呈覆盖细小微粒的球状颗粒,晶相为立方相,且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表面羟基密度为1.075×10-5 mol/m2。机理研究证实,Co3O4对水中KTP的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5.
非均相催化甲苯二胺(TDA)焦油重组分降解是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本文采用离子交换-焙烧法制备了Fe2O3/硅藻土非均相Fenton催化,并通过SEM、XRD和EDS等手段对催化剂微观结构进行表征。探究了Fe2O3/硅藻土催化剂催化TDA焦油重组份降解的性能,结果表明:硅藻土对TDA焦油具有吸附优势,且Fe2O3能够均匀分散于硅藻土表面而实现对TDA焦油的可控高效降解。在1g 0.5%Fe催化剂,[m(Fe2O3/硅藻土催化剂):m(30%H2O2)]=1:6,20℃,pH=4.5,反应时间2h条件下,焦油分解得到TDA最多,产率为71.79%。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溶液燃烧法,分别以Ni(CH3COO)2·4H2O、Ni(NO3)2·6H2O、NiCl2·6H2O和NiSO4·6H2O为镍源制备系列Ni/Al2O3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吸附-脱附、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表征手段,进一步揭示了镍源对合成Ni/Al2O3催化剂结构与其催化加氢性能间的构效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i(CH3COO)2·4H2O为镍源制备的Ni/Al2O3催化剂比表面积最大,达到225m2·g-1,最大孔容0.39c...  相似文献   

7.
V2O5-MoO3/TiO2 催化剂的NOx选择性催化还原及SO2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以TiO2为载体制备V2O5-MoO3/TiO2 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研究V2O5和MoO3负载量对于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及SO2氧化活性的影响,并考察氧含量、氨氮物质的量比和反应空速对3%V2O5-6%MoO3/TiO2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中V2O5负载质量分数增加,V2O5-MoO3/TiO2 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和SO2氧化活性均呈上升趋势。MoO3的负载对催化剂的SO2氧化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MoO3负载质量分数超过9%,制备的催化剂既保持较高的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又使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中的SO2转化率小于1%。  相似文献   

8.
H2O2改性稻杆作为Pb2+吸附剂,具有改性工艺环保、简单、成本低,以及对Pb2+吸附率高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改性剂。优化改性工艺,制备优良吸附性能的H2O2改性稻杆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详细探讨了改性工艺的影响因素如pH值、H2O2用量、Fe2+/H2O2物质的量之比、改性温度、改性时间、稻杆颗粒度和稻杆用量等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和对比实验对改性工艺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得出最适宜的改性工艺为:在100 mL的溶液中,不加FeSO4的情况下,稻杆用量为3 g,改性pH值为8,H2O2用量为稻秆用量的30%,稻杆颗粒度为40目,改性温度为20℃,改性时间为4 h。用2 g H2O2改性稻秆处理100 mL 200 mg/L的Pb2+废水时,对Pb2+的吸附率为94.45%,吸附容量为9.445 mg/g,表明H2O2改性稻秆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9.
Fe2O3对V2O5-WO3/TiO2催化剂表面性质及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华  杨晓博  张琛  吴凡  李忠  夏启斌 《化工学报》2016,67(4):1287-1293
催化剂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的核心,研究Fe对钒钛系SCR催化剂脱硝活性及SO2/SO3转化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Fe/V质量比的Fe2O3-V2O5-WO3/TiO2催化剂,并进行表征,研究Fe对钒钛系SCR催化剂脱硝活性及SO2/SO3转化率的影响,并讨论Fe对于钒钛系SCR催化剂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表面Fe2O3含量增加,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及二氧化硫氧化率均是先上升后下降,当Fe/V质量比为3.0时,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和二氧化硫氧化率均达到最大值91.78%、1.01%。XPS及H2-TPR结果表明,随着Fe2O3含量增加,催化剂表面钒活性组分的相对含量及V4+/V5+比减小,催化剂表面吸附氧(Oα)浓度增加,催化剂的氧化能力增强。NO-TPD结果表明,随着Fe2O3含量增加,催化剂表面吸附NO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分别研究了H2O2分子在Fe3O4(111)、(110)和(001)表面分解特性,并对单质汞在H2O2/Fe3O4体系的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比不同构型的结合能、Mulliken电荷转移和分态密度分析,详细讨论了H2O2分解产生羟基的规律以及Hg0的氧化态中间产物成键特性。结果表明:H2O2分子在Fe3O4(111)、(001) A和(110) A表面更容易分解产生羟基;不同表面产生的羟基对Hg0具有不同的氧化活性;Hg0在表面羟基的作用下可有效通过电荷转移实现氧化。对比分析了三种表面汞氧化态中间产物的脱附路径,HO-Hg-OH和Hg-OH的表面脱附是主要的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以尿素和铁盐为原料,负载了MnO2,利用原位沉淀法与煅烧法制备g-C3N4/Fe3O4/MnO2复合材料。使用XRD、FT-IR、UV-Vis DRS对合成的部分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C3N4为类石墨的层状结构,Fe3O4和Mn O2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与g-C3N4复合。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可见光诱导的光催化实验表明,当m(Mn)∶m(g-C3N4/Fe3O4)=1∶1时,g-C3N4/Fe3O4/MnO2复合材料具有出色的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其中光降解反应的优化条件为g-C3N  相似文献   

12.
将Fe3O4@NH2磁性粒子与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HBP-NH2)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制备Fe3O4@HBP-NH2复合材料,分析了Fe3O4@HBP-NH2对模拟废水中Pb2+、Cd2+和Cu2+的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Fe3O4@HBP-NH2复合材料已被成功制备,并且该材料仍然能够实现快速磁性分离。同时,吸附实验表明,当t=120 min、pH=4.5、T=55℃和Fe3O4@HBP-NH2添加量为1.0 g/L时,Fe3O4@HBP-NH2对Pb2+、Cd2+...  相似文献   

13.
以Al2O3为载体,采用共浸渍法制备Pd-Cu/Al2O3和Pd-Cu-N/Al2O3催化剂。利用连续流动微反应装置考察氮掺杂对Pd-Cu/Al2O3催化剂低温富氢气氛下CO优先氧化性能的影响,结合XRD、FT-IR、H2-TPR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较于Pd-Cu/Al2O3,Pd-Cu-N/Al2O3具有更好的CO优先氧化性能。氮掺杂促进了表面Cu2Cl(OH)3的分散,增强了Pd和Cu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Pd和Cu2Cl(OH)3的氧化还原能力。同时,氮掺杂也有利于生成更多的表面活性Cu+物种,并且部分进入Pd晶格,抑制了反应过程中PdHx的形成,从而使催化剂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左杨 《陶瓷学报》2012,33(2):176-180
本文以Fe2O3、l2O3粉体为原料,在室温进行高能球磨,然后热压烧结制备(Fe,Al)2O3单相固溶体。对单相固溶体在H2气氛下进行热处理,使固溶的Fe选择性还原析出为分散于Al2O体中的金属颗粒。利用XRD、TEM分析还原产物,研究还原产物的物相,并观察还原后铁在氧化铝基体中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5.
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Fe3O4类芬顿处理制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Hummer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负载纳米Fe3O4磁性催化剂(Fe3O4/GO),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光谱表征,并将其应用于多相类芬顿处理高浓化学原料药生产废水。结果表明,Fe3O4颗粒成功负载在GO表面,且没有出现明显的团聚现象。当废水的pH为3,双氧水(H2O2的质量分数30%)投加量10 mL/L,催化剂投加量2 g/L,反应120 min后COD去除率达78%,UV254去除率高达81%。三维荧光光(3D-EEM)分析可知,芳香类和富里酸类物质在催化降解过程中得到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16.
采用环丙沙星(CIP)生物矿化调控制备γ-Al2O3/SiO2吸附剂,研究所制备吸附剂的形貌与微结构变化及对CIP的吸附作用机制。在浸渍法制备γ-Al2O3/SiO2的过程中,采用不同浓度的CIP调控γ-Al2O3/SiO2的形貌与微结构。结果表明,采用0.1 mg/L CIP调控制备的吸附剂表面活性位密度(Nt)由6.68×10-4 mol/g增加到7.48×10-4 mol/g,平衡吸附量由8.60 mg/g增加到9.30 mg/g。pH=7.0时平衡吸附量最大,此时CIP 98%以分子形态存在、吸附剂表面形态98%为≡AlOH。从两者之间的分子形态作用结合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分析,推测吸附作用机制是γ-Al2O3/SiO2表面的≡AlOH与CIP...  相似文献   

17.
通过超声的方法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修饰至Fe3O4@MoS2表面,得到Z型异质结Fe3O4@MoS2@SDS光催化剂,考察了Fe3O4@MoS2@SDS光催化降解四环素(TC)的降解率。结果表明,在光照2 h后,Fe3O4@MoS2@SDS对TC的去除率达到89.7%,远高于Fe3O4@MoS2(57.6%)、MoS2(43.4%)、Fe3O4(26.7%);Fe3O4@MoS2@SDS对TC的光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在TC的光降解过程中h+、·O-2、·OH...  相似文献   

18.
张玥  朱高峰  葛明桥 《塑料》2022,(5):141-146
通过共沉淀法将Fe3O4负载到多壁碳纳米管中,制备Fe3O4/MWCNTs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仪(EDS)、N2物理吸附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3O4成功负载到MWCNTs表面,并且表现出良好的分散性和均一性。在等号pH=2.5、催化剂添加量为1.5 g/L、反应温度为275℃、氧气压力为1.0 MPa条件下,将Fe3O4/MWCNTs纳米材料作为催化剂,采用湿式氧化法降解质量浓度为2%的PVA废水,反应120 min后,降解率为93.6%,黏均分子量降低了99.0%,溶液中的大分子酚、醛和酮类等物质被氧化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酸类物质等,实现了对PVA废水的降解。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尺寸滴管炉反应器内H2O2热分解氧化NO特性。对比了不同H2O2蒸发条件对NO氧化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气体温度、H2O2溶液浓度、H2O2:NO摩尔比、NO初始浓度及气体流量对NO氧化率的影响。检测了氧化产物并分析了产物的生成路径。结果表明:H2O2的快速蒸发是其热分解氧化NO的前提。减小H2O2液滴尺寸或液膜厚度可加速H2O2蒸发与分解,提高NO氧化率,扩宽NO氧化的温度范围。保证蒸发速率可削弱H2O2浓度对NO氧化率的影响。当H2O2:NO < 10时,NO氧化率随H2O2:NO的增加而增加;当H2O2:NO>10时,NO氧化率几乎不随H2O2:NO变化。H2O2热分解对于较高浓度的NO具有更高的氧化效率。H2O2热分解氧化NO的主要产物为NO2。HO2·直接将NO氧化为NO2,·OH则先将NO转化为HONO,然后进一步氧化为NO2。  相似文献   

20.
氧化物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Na F和KNO3的混合盐为反应介质,以Co Cl3和Fe Cl3为原料,通过熔盐法于350℃煅烧2 h便可制得Fe2O3-Co3O4异质结构,并将其用于绿色制氢。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样品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和电子结构信息,验证了Fe2O3和Co3O4之间存在有效耦合。Fe2O3可使催化剂表面粗糙,大幅增加活性比表面积。此外,Fe2O3和Co3O4之间存在电子相互作用,Fe2O3向Co3O4提供电子,降低Co原子的价态,大大提升了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