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为了解决棉织物传统碱煮退浆工艺存在的高耗能、高污染问题,运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含浆纯棉织物.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处理工艺并探讨退浆机理,分析其服用性能.采用SEM、FT-IR、XRD研究了棉织物的化学组成及结构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等离子体处理功率400 W,处理时间15 min,放电电极与坯布间距1 mm,碱煮质...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麻纱在针织机上生产时存在编织成圈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对大麻纱线进行柔软处理以提高其可编织性的方法。用氢氧化钠对大麻纱线进行改性,结合柔软剂进行柔软处理的方法降低大麻纱线的刚性,并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碱改性的最佳工艺:碱液质量浓度100g/L,温度20℃,浸渍时间15min,浴比1∶20。结合柔软剂整理可明显降低大麻纱线刚性,提高纯大麻纱线的上机编织效果。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纯涤纶织物仿真丝织物设计与实验的基本方法.为使涤纶织物达到真丝织物的效果,需对涤纶织物采用碱减量整理,通过对整理前后的织物进行服用性能的测量和比较,综合考虑织物减量效果和织物强力,得出了涤纶织物碱减量的最佳处理工艺:烧碱质量分数为20%;恒温浸渍温度为90℃;恒温浸渍的时间为25 min.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常压空气等离子体预处理后的棉织物碱氧一浴前处理工艺,探讨碱氧一浴前处理工艺参数(化学助剂用量、处理时间、温度等)对退浆等级等前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常压等离子体预处理的棉织物能节约碱氧一浴前处理中化学助剂的用量,缩短处理时间,降低处理温度,而且经温和碱氧一浴前处理后各指标超过了传统前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纯涤纶织物仿真丝织物设计与实验的基本方法.为使涤纶织物达到真丝织物的效果,需对涤纶织物采用碱减量整理,通过对整理前后的织物进行服用性能的测量和比较.综合考虑织物减量效果和织物强力.得出了涤纶织物碱减量的最佳处理工艺:烧碱质量分数为20%;恒温浸渍温度为90℃;恒温浸渍的时间为25min.  相似文献   

6.
采用碱减量处理工艺对聚酯纤维平纹织物进行处理,并使用明胶对处理后的聚酯纤维织物进行涂层.通过对聚酯纤维织物中羧基含量的测定,分析碱液浓度、温度对羧基含量的影响,并探讨羧基含量对明胶涂层量及涂层体外降解情况的影响.在保证聚酯纤维力学性能的情况下,选择碱浓度为5 g/L,温度为80℃的条件对聚酯纤维平纹织物进行碱减量处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洋麻纤维的可纺性,采用碱氧-浴一步柔软方法对洋麻进行精细化处理.利用多指标正交实验方法对总碱浓度、先加入碱浓度、双氧水浓度及碱煮时间这4个参数进行工艺优化设计,通过对纤维细度、断裂强度、柔软度3个指标的综合分析评定最佳处理工艺,并对处理后的洋麻纤维进行基本性能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最佳处理工艺是总碱质量分数为10%、先加入的碱质量分数为1.2%、双氧水质量分数为1.2%、处理时间为2.5 h;精细化处理的洋麻纤维细度、柔软度、断裂强度分别为13.83 dtex、33.75 r/10 cm、4.13 c N/dtex,与未处理纤维相比,分别降低66.1%、提高25.1%、提高25.9%;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傅里叶红外光谱表明纤维杂质减少,表面粗糙度增加,可纺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探究了两种浓度碱处理后对大麻纤维结构的影响,对大麻纤维进行了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生物图像分析等测试,研究了纤维直径、纤维表面形态及其化学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碱处理过后,大麻纤维的平均直径和不匀率显著降低;其表面纵横纹路变少,表现为柔顺光滑状态;相同基团的特征峰在波数上并没有变化,产生变化的只是波峰强度。  相似文献   

9.
剑麻纤维的性质及其碱处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剑麻纤维的化学成分, 微细结构,机械物理性能和热性能等性质了测试分析,采用碱处理对剑麻纤维进行改性,并对碱处理对剑麻纤维有关性质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适当的碱处理工艺可改善剑麻纤维的性能,提高其可纺性,为剑麻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论据。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的脱胶温度、碱用量条件下对大麻纤维进行脱胶处理,测试了脱胶后纤维的分裂度。利用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了脱胶温度、碱用量与分裂度的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一定脱胶条件下大麻纤维分裂度的理论值与实验值误差为±0.49。确定的回归方程可以用于大麻纤维脱胶工艺条件的筛选。  相似文献   

11.
大麻纤维脱胶主要工艺参数与纤维分裂度关系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不同的脱胶温度、碱用量条件下对大麻纤维进行脱胶处理,测试了脱胶后纤维的分裂度。利用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了脱胶温度、碱用量与分裂度的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一定脱胶条件下大麻纤维分裂度的理论值与实验值误差为±0.49。确定的回归方程可以用于大麻纤维脱胶工艺条件的筛选。  相似文献   

12.
采用碱、盐、碳化改性花生壳以改变其原有结构增加孔容积,使吸附能力增强.用单因素变量法考察了改性剂浓度、改性时间、改性温度、液固比等因素对改性花生壳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处理的花生壳对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的吸附效果最好,碱改性的其次,三种改性花生壳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分别为96.7%,93.1%,70.2%。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小米多糖的碱提工艺,考察了碱液浓度、提取温度、液固比、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小米多糖收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设计进行了4因素3水平优化,得到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影响多糖收率的强弱顺序依次是:液固比〉提取温度〉碱浓度〉提取时间;碱提小米多糖的最佳条件组合为碱浓度0.8mol/L、提取温度80.0℃、液料比20.0∶1、提取时间1.0h,多糖收率为47.27mg/g。  相似文献   

14.
MOR/MCM-41复合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将一定浓度的NaOH碱溶液处理后的微孔MOR分子筛溶液作为硅铝源,采用水热晶化合成法制备了MOR/MCM-41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利用XRD、SEM、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碱浓度、碱溶解时间、晶化温度、晶化时间等因素对制备MOR/MCM-41复合分子筛影响。结果表明,较优的MOR/MCM-41复合分子筛制备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为2.0mol/L,碱溶解时间为0.5h,晶化温度为120℃,晶化时间为24h,晶化体系pH为8.5。将合成的MOR/MCM-41复合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萘异丙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OR/MCM-41复合分子筛与MOR分子筛相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金属针布的表面光亮处理工艺,选择电解抛光方法,并且分析了抛光温度、时间、搅拌等对光亮处理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能符合实际生产要求的光亮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6.
采用稀碱预处理+二次碱煮法对罗布麻进行脱胶,对脱胶所得精干麻的残胶率、分裂度和黄酮含量进行测试,考察不同碱浓度、碱煮时间和温度对脱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碱浓度、碱煮时间和温度的升高,精干麻的残胶率和黄酮含量逐渐降低;经稀碱预处理后,二次碱煮脱胶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浓度20 g/L,处理时间1.5 h,温度70℃;与传统二次碱煮法相比,稀碱预处理+二次碱煮法对罗布麻的脱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化学脱胶处理秋葵纤维,对预酸和碱煮工艺中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提取出可纺纤维,并对处理后纤维的长度、细度及断裂强度进行测试和评价.预酸处理,硫酸溶液质量浓度2 g/L,处理时间120 min,处理温度60℃,浴比1∶15;碱处理,一煮碱溶液质量浓度7.5 g/L,二煮碱溶液质量浓度9 g/L,一煮处理时间3.5 h,二煮处理时间2 h,处理温度100℃,浴比1∶20,其中一煮与二煮中添加2%的硅酸钠、尿素和JFC。纤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残胶率为7.32%,工艺纤维长度为10~30 cm、细度为2.8 tex,断裂强度为23.8 cN/tex.  相似文献   

18.
利用KDN果胶酶,采用田口实验设计的方法,控制酶浓度、温度、pH值和时间,分别处理纯棉纬编针织物,通过测试处理后织物的白度、毛细效应、顶破强力、质量损失等性能,分析果胶酶处理织物的效果.结果表明纯棉纬编钟织物经果胶酶处理后毛细效应得到很大改善,白度增加,但织物顶破强力下降,质量减轻.综合各项指标,通过统计分析得出KDN果胶酶最优处理工艺如下:酶质量浓度1.5 g/L,温度50℃,pH值为6,时间40 min.与碱精练相比,毛细效应变好,白度稍差,织物强力及质量损失小.  相似文献   

19.
主要讨论了棉针织物经过NaOH溶液和铜氨溶液处理后的铜离子含量和抗菌性能.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以及琼脂平皿扩散法等测试手段,来确定铜离子的存在,并分析了碱处理、铜氨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对铜离子含量及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碱处理的和经碱处理的棉针织物与铜氨溶液反应都能够生成铜离子络合棉针织物,且后者中的铜离子含量比前者高;无论是大肠杆菌还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经碱处理的铜离子络合棉针织物的抑菌带宽度都大于未经碱处理的;铜离子的含量与铜氨溶液浓度、处理时间以及织物的抗菌性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以丙纶长纤为经纱,剑麻连续长纤为纬纱,织成剑麻/PP平纹机织物。采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对织物进行碱处理,将处理后的织物与聚丙烯薄板模压成型,制备出剑麻连续长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SEM对碱处理前后的剑麻纤维形貌进行分析,讨论不同碱处理浓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对剑麻连续长纤的表面具有刻蚀作用,以及对剑麻连续长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动态热机械性能、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