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酿酒葡萄皮渣在未经干燥下的贮存过程中及其经红外干燥处理后的质量变化,一方面对其在存放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探究红外干燥处理酿酒葡萄皮渣的可能性。处理方式为将收集到的葡萄皮渣分别贮存0、1、3、5和7d后晒干,贮存1d的皮渣分别进行葡萄皮和葡萄籽超微粉碎处理,其余的只进行葡萄籽超微粉碎处理;取适量贮存1d的皮渣进行红外干燥并分别进行葡萄皮和葡萄籽超微粉碎处理。通过对超微粉的微生物(酵母菌、霉菌和细菌)、单体酚(8种)和真菌毒素(展青霉毒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的含量变化进行检测分析,发现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酵母菌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霉菌和细菌以及真菌毒素含量均显著升高,各单体酚含量则显著降低;贮存1d后进行红外干燥处理的超微粉的微生物含量明显降低,说明红外干燥具有很好的灭菌效果,各单体酚有一定损失,而真菌毒素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综合考虑,酿酒葡萄皮渣收集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红外干燥可以用于酿酒葡萄皮渣的干燥处理。  相似文献   

2.
以酿酒葡萄皮渣为原料,研究提取物总酚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性。测定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以及复合酶提取葡萄皮渣中的总酚含量,分析提取多酚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葡萄梗的总酚含量相对比葡萄皮、籽的要高,最高达6.794 g/100 g。复合酶提取多酚效果较好,果胶酶提取效果次之。葡萄梗总酚含量较高,葡萄籽的抗氧化性效果较好。本研究可为葡萄酒渣多酚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60Co- γ射线辐照葡萄籽超微粉的灭菌效果及对其主要功能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能有效的杀灭葡萄籽超微粉中的微生物。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葡萄籽超微粉中的含菌量呈同步下降趋势,细菌和霉菌的D10 值分别为3.51、4.26kGy,霉菌对60Co-γ射线耐受力高于细菌。适宜的辐照加工剂量为8~9kGy。葡萄籽超微粉经过8kGy 辐照后其卫生指标达到保健品国家标准要求,总多酚、原花青素和白藜芦醇含量无显著变化。经辐照灭菌后的葡萄籽超微粉具有较好的耐贮藏性,可有效地提高保质期。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皮渣中多酚类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皮渣中含有抗氧化性的多酚类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利用价值,但是在我国的葡萄加工生产中,葡萄皮的利用率却不高。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对葡萄皮渣中的多酚进行提取,探讨了料液比、乙醇浓度、p H值、萃取时间、温度以及超声频率等因素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0、乙醇浓度40%、超声波处理时间30min、萃取温度40℃、p H6、超声频率45KHz,在此条件下提取的葡萄皮渣中多酚含量可达17.79mg/g。实验建立的超声波辅助法可高效提取葡萄皮渣中多酚类物质,对充分利用葡萄资源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酿酒结束分离的赤霞珠葡萄皮渣(皮、籽以及皮籽混合物)为原材料,采用自然晒干、45℃热风干燥、40℃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冷冻干燥五种干燥方式对皮渣进行干燥处理,将皮籽混合物、皮和籽分别研磨后过40目筛。探究干燥方式对葡萄皮渣原花青素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葡萄皮渣,干燥速度快慢顺序为:微波干燥45℃热风干燥40℃热风干燥自然干燥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处理的葡萄皮渣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自然干燥最低,且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同原花青素含量存在明显相关关系。除微波干燥外,干燥方式对膳食纤维含量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酿酒葡萄皮渣(皮和籽)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丰富,具有很高的再加工利用价值。对鲜葡萄皮渣进行压榨处理后再干燥,研究压榨对皮渣的酚类物质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压榨处理可以快速降低葡萄皮渣水分含量,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压榨葡萄皮总酚、原花青素的提取量均有所增加,其含量分别为19.56 mg/g和22.64 mg/g。压榨葡萄皮的抗氧化能力高于未压榨葡萄皮,其DPPH、ABTS及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2.90%、70.18%和41.09%,铁氰化钾还原能力及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分别为0.23%和21.33%。压榨籽和皮籽混合物的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则明显降低。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原花青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7.
《粮食与油脂》2016,(7):19-22
研究了葡萄皮渣对馒头感官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葡萄皮渣添加到馒头中,测定了不同葡萄皮渣含量馒头的比容、感官评价分值、DPPH自由基清除率,Fe~(3+)还原能力。结果显示:葡萄皮渣添加量为8%时,馒头的比容显著减小。通过感官评价可知,添加2%~6%葡萄皮渣的馒头评分无显著差异,均低于未添加葡萄皮渣的馒头。随着葡萄皮渣添加量的增高,馒头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e~(3+)还原能力提高,添加葡萄皮渣可以提高馒头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陶姝颖  令博  明建 《肉类研究》2012,26(6):28-33
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对酿酒葡萄皮渣膳食纤维进行改性处理,探索其在低温香肠中的应用.利用全质构分析与色差分析,考察超微粉碎葡萄皮渣膳食纤维对香肠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冷藏期间香肠共轭二烯(CD)含量、TBARS反应物含量、pH值及菌落总数的变化研究超微粉碎葡萄皮渣膳食纤维的抗氧化及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皮渣膳食纤维对香肠质构与色泽影响显著,但添加超微粉碎纤维与纤维原料相比影响较小;葡萄皮渣膳食纤维在香肠冷藏期间能够发挥显著的抗氧化与抑菌作用,但改性处理对其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改性葡萄皮渣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姝颖  郭晓晖  令博  明建 《食品科学》2012,33(15):171-177
以酿酒葡萄皮渣为原料,并以葡萄皮渣中的膳食纤维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微粉碎和挤压超微粉碎技术对其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测定改性前后葡萄皮渣膳食纤维的组成、物化性质及纤维颗粒的形貌结构变化,研究不同处理对膳食纤维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改性处理均能有效增加葡萄皮渣膳食纤维中水溶性纤维的含量,并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显著改变。其中超微粉碎处理有助于增强膳食纤维的阳离子交换能力与抗氧化活性,而挤压超微粉碎处理则有利于提高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及阳离子交换能力,但其抗氧化活性则显著降低。形貌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改性后纤维颗粒的粒度急剧减小,但其主要成分及化学结构基本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将酿酒后的葡萄皮渣添加到曲奇饼干中可提高曲奇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研究了葡萄皮渣粉的添加量(5.0%~13.7%)对曲奇饼干的感官评价、物理特性和抗氧化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葡萄皮渣粉的添加量过少时(6.0%),会导致曲奇粗糙、黏性差、易碎,但添加量过多时(9.0%),会导致曲奇硬度增大,逐渐失去曲奇特有的疏松口感,曲奇难被嚼碎。此外,随着葡萄皮渣粉添加量的增大,产品的抗氧化性明显提高,但色泽加深。故葡萄皮渣粉在曲奇饼干中的添加量以6.0%~8.0%为宜,此时曲奇饼干酥松可口、色泽适中、香气浓郁,其感官品质和物理特性指标均有提高。该研究结果可为此功能性曲奇饼干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葡萄皮渣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超声波结合酶法提取酿酒葡萄皮渣原花青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最佳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500 000 U/g)添加量0.3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90 min、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400 W。在最佳工艺参数下葡萄皮渣中原花青素的得率为14.22 mg/g。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皮渣原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0.130 mg/mL,对羟基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0.228 mg/mL,与维生素C相比,其抗氧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2.
葡萄皮渣提取物总酚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葡萄皮渣提取物总酚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处理葡萄皮渣,选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作为溶剂。使用Folin-Ciocalteu试剂对葡萄皮渣提取物的总酚含量进行测定。采用FRAP法测定葡萄皮渣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ABTS+.的清除作用,及其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的抑制能力。选择5种供试菌(G+,G-)考察葡萄皮渣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选用70%乙醇超声辅助提取葡萄皮渣,得到的提取物(GREs)中总酚含量为106.4mg/g,其FRAP值为(3.215±0.017)mmol/g,对DPPH自由基、O2.、.OH和ABTS+.的IC50分别为20.5、52.5、566.4、16.8mg/L。GREs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抑制作用的IC50为28.2mg/L。GRE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强,MIC为900μg/L,高于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黄曲霉。结论:GREs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革兰氏阴性细菌,GREs对真菌的抑制作用相对...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以未经澄清处理的赤霞珠红葡萄酒和霞多丽白葡萄酒为研究对象,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酿酒葡萄皮渣,研究酿酒葡萄皮渣对葡萄酒的澄清效果。3种皮渣分别是:70%乙醇浸提的赤霞珠葡萄皮(皮渣1),70%乙醇浸提的赤霞珠葡萄果梗(皮渣2)和未经乙醇浸提的赤霞珠葡萄果梗(皮渣3)。通过测定不同处理下葡萄酒澄清相关指标,得出葡萄皮渣的澄清能力。皮渣对赤霞珠红葡萄酒的澄清结果表明:皮渣1、皮渣2、皮渣3对赤霞珠红葡萄酒澄清效果最佳的质量浓度均为4 g/L,在该浓度处理后皮渣1酒样的浊度值为2.60 NTU,透光率为86.50%;该浓度处理后皮渣2葡萄酒浊度和透光率分别为2.01 NTU和84.85%,总酚含量较未澄清酒样下降量最少;皮渣3在该浓度下葡萄酒浊度和透光率分别为3.17 NTU和82.92%;3种皮渣对赤霞珠葡萄酒澄清效果均较好,但对霞多丽葡萄酒澄清效果均较差。  相似文献   

14.
对酿酒葡萄皮渣进行红外干燥研究,以期优化葡萄皮渣的干燥工艺,也为其它物料的红外处理干燥提供理论基础。实验对自然晒干、连续红外干燥、间歇红外干燥以及红外对流两步干燥进行研究,对每种干燥方法的干燥特征、灭菌效果以及干燥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对不同干燥处理的葡萄籽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连续红外干燥的干燥速率最高;除自然晒干和IR9min-CD55℃外,所有干燥方法均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皮渣的总多酚和原花青素在所有干燥过程中都有一定损失,连续红外干燥对总多酚和原花青素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红外干燥的葡萄籽的组织之间出现较多的孔隙,而自然晒干和对流干燥的葡萄籽组织间没有或有少量的孔隙。综上,连续红外干燥适合酿酒葡萄皮渣的干燥处理,具有高干燥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葡萄皮渣的综合利用率,采用蒸汽爆破技术(压力0.4、0.8、1.2 MPa,时间1、3 min)进行预处理,研究其对葡萄皮渣提取物中多酚、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的提取率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皮渣中结合态提取物的含量明显高于游离态的含量,总多酚的含量明显高于总黄酮的含量。蒸汽爆破增加了葡萄皮渣中游离酚与游离黄酮的提取率,分别在1.2 MPa-1 min和1.2 MPa-3 min条件下得到最大提取率,是未处理组的2.03、2.90倍。而随着蒸汽爆破强度的增加,结合酚、结合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的提取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蒸汽爆破处理后葡萄皮渣游离态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明显上升,但结合态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明显下降,提取物中多酚和黄酮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适当的蒸汽爆破能提高葡萄皮渣中酚类物质释放并提高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野生葡萄皮渣中花青素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方法:利用微波辅助乙醇提取葡萄皮渣中的花青素,采用香草醛-盐酸法测定其含量。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葡萄皮渣中的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利用微波辅助乙醇提取葡萄皮渣中花青素的含量为6.96mg/g,比没有微波辅助得到的花青素提高了52.17%;相同浓度下,葡萄皮渣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比VC大;对3种常见的细菌具有抑菌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结论:葡萄皮渣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令博  蔡昱杰  吴洪斌  赵国华  明建 《食品科学》2011,32(19):147-151
采用人粪便提取液为接种物,通过体外发酵技术研究不同改性处理的葡萄皮渣膳食纤维在模拟人体大肠环境条件下的发酵过程,测定不同发酵时间的pH值和短链脂肪酸(SCFA)的含量。结果表明:葡萄皮渣膳食纤维是一种理想的可被大肠微生物所利用的碳源,能够在体外模拟环境下发酵产生乙酸、丙酸、丁酸和异丁酸等短链脂肪酸;葡萄皮渣膳食纤维经过不同改性处理后对其发酵液pH值的变化无明显影响,但对发酵液中短链脂肪酸的总量和各组分含量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花椒粉易受微生物的污染,采用50Co-γ射线对其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不同剂量的灭菌效果及辐照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椒粉污染严重,其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分别为5.4×105 cfu/g和2.1×105 MPN/100 g.辐照后,随着剂量的升高,菌落数出现明显下降.15 kGy可以使其微生物指标达到辐照香辛料的卫生标准.其中,芽孢杆菌的D10值最高,耐辐照能力较强.贮藏期内,辐照也可有效抑制微生物增长,并延长花椒粉的货架期.通过对辐照后花椒粉抗氧化性进行检测,得出总还原力、DPPH·和·OH自由基清除率会随辐照剂量的升高出现明显下降,但贮藏过程中,辐照组与对照组之间抗氧化性的差异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9.
醇溶法提取葡萄皮渣中的多酚物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乙醇作浸提剂,对葡萄皮渣中的多酚物质进行浸提,研究了浸提比例、温度、时间、次数和乙醇浓度5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得出醇溶法提取葡萄皮渣中多酚物质的最佳工艺参数,即:浸提比例1∶6、温度70℃、时间12h、浸提3次和乙醇含量70%,得率在80%左右,此时葡萄皮渣中多酚物质的总含量为8.41%。同时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Res)提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鲜榨脐橙汁为原料,研究不同辐照剂量(2,4,6,8,10kGy)对脐橙汁灭菌效果及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辐照对脐橙汁具有灭菌效果,辐照剂量越大、灭菌效果越好。经过10kGy辐照处理后,菌落总数、霉菌与酵母及大肠杆菌的数量分别下降2.48,2.97,4.61个对数级。辐照对脐橙汁理化性质如总酸、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pH等指标的影响不大,对VC含量的影响则比较明显,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脐橙汁中VC含量逐渐降低,经2,4,6,8,10kGy辐照处理后脐橙汁中VC含量分别损失了15.5%,28.2%,38.4%,53.4%,6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