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在1,3-丙二醇发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证明,皂化当量低、杂质量小的A-3750的转化率相对较高,表明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应适当处理,降低其酯类(即生物柴油)的含量,同时去掉其中的机械杂质,将更适合于PDO生产.同时通过风量的调整,在0.27 vvm的通风量下,A-3750的甘油质量转化率为39.92%,说明在大生产中应考滤粗甘油的杂质对溶氧的影响,适当提高风量,将可以促进PDO的转化.而这几种粗甘油的价格仅为精制甘油的1/3左右.  相似文献   

2.
制皂厂的甘油产品,都是从皂化废液中回收的。经过净化处理和蒸发浓缩先获得粗甘油,含甘油80%左右,含盐10%左右,其余为水和其它的有机或无机杂质。要得到纯净的甘油产品还需要经过  相似文献   

3.
广西梧州市日用化工厂在甘油生产过程中,过去是用板框过滤机对酸、碱中和后的甘油废液和甘油成品进行过滤,除去有机和无机杂质,存在着设备易腐蚀,本框易变形,滤后甘油色泽发黄,气味欠佳,以及要经常清洗滤渣,而影响甘油回收率等问题。1982年采用微孔过滤器后,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和生产实践,显示一定的优点。一、过滤机理板框过滤机是利用过滤的甘油液,通过介质棉或涤沦布把杂质除去。而微孔过滤器是把甘油液通过刚性介质PVC、PE微孔管,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甘油是一种高沸点液体,常压下的沸点是290℃,而在204℃时开始分解,特别是在盐、碱等杂质存在下,分解加剧。从肥皂废液经处理和蒸发所得的粗甘油含有大量杂质,如氯化钠、硫酸钠、肥皂和有机挥发物。为了达到工业应用要求,须将粗甘油进一步精制。目前工业上一般是通过蒸馏的手段来完成粗甘油的精制的,为了降低甘油的沸点,蒸馏是以减压下通入水蒸汽的方法进行。在甘油蒸馏中通入水蒸汽后为什么能降低它的沸点?它的原理是什么?在国内外论著中都是以水蒸汽蒸馏的机理来解释。这样的解释是以把甘油在蒸馏条件下看成和水是互不相溶为前提的,而事实上甘油和水是能以任何比例互溶的。由于假设不符实际,因此有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提供一种利伐沙班对映异构体杂质的制备方法,以(R)-缩水甘油为起始物料,经Mitsunobu反应、开环、关环、氨解成盐和缩合,得到5-R-利伐沙班。  相似文献   

6.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替代化石燃料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和规模化生产,使得其副产物甘油的产量过剩。通过简单工艺过程处理生物柴油,即可得到粗甘油,而粗甘油中除甘油外,还有其他的杂质组分,要想将其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行业就必须对粗甘油进行精制。而当前,粗甘油精制工艺路线较为繁琐,成本较高,经济可行性比较低,故需开发粗甘油的应用空间,提高粗甘油的附加值。本文从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的综合应用入手,从生产化工产品,如1,2-丙二醇、1,3-丙二醇、DHA、PHA、丙烯醛等,用于制氢,用于制燃料添加剂,用于燃料电池,制甲醇或乙醇以及废物处理等领域概述了当前粗甘油的应用技术工艺现状。通过不断拓展粗甘油的应用前景,为生物柴油技术工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以质量分数为90%的乙醇水溶液为溶剂,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考察了甘油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中未转化的甘油以及甘油醛和甘油酸副产物对1,3-二羟基丙酮(DHA)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会导致DHA结晶产品纯度的降低,而甘油醛和甘油酸对结晶产品纯度的影响较小;在相同的结晶时间内,DHA结晶产品的收率随着甘油和甘油酸含量的增加而上升,而随着甘油醛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杂质的添加会导致DHA结晶产品形貌不规则,结晶产品的粒度均呈现双峰分布。  相似文献   

8.
王华  徐晓峰 《四川化工》2010,13(6):32-34
研究了以GDX-101为固定相,气相色谱法分析甘油加氢制备1.2-丙二醇产物及杂质含量的方法,并对方法的准确性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将该方法用于样品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生物柴油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副产物甘油的产量激增,而当前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对甘油都有着广泛的需求,但它们对甘油的纯度要求很较高。这就需要对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进行精制提纯。通常经酯交换反应得到的生物柴油,通过简单的离心或沉降过程即可得到粗甘油,其中含有催化剂、色素、盐、皂、脂肪酸等杂质,再加上甘油本身黏度大、沸点高,且是热敏性的物质,使得其分离精制过程变得很困难。本文介绍了现有文献中报道的从生物柴油中提纯精制甘油的各种工艺,主要有絮凝、乙醇结晶、草酸钠络合、离子交换、膜分离、减压蒸馏或分子蒸馏、生物吸附和反应络合等精制提纯工艺。并提出将两种或多种精制提纯技术相结合,将会是一种高效的甘油精制方案。  相似文献   

10.
游离脂肪酸值的高低是大米陈化变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国内多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游离脂肪酸值,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大米储藏以及如何安全渡夏等科研工作的要求。TEN CH ING LEE,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谷物中的游离脂肪酸,但对游离脂肪骏的是取方法比较繁锁,而且含有二酰甘油、单酰甘油等杂质。  相似文献   

11.
以地沟油和对苯二甲酸废料为原料合成醇酸树脂,通过对原料的组成及合成工艺的理论分析,确定采用碱漂法去除地沟油的杂质,采用混合酸多步法除去对苯二甲酸废料中的杂质,采用二段法合成醇酸树脂。经中试和扩大生产,合成的醇酸树脂固形物中40%来自地沟油,25%来自对苯二甲酸废料,其余为甘油和松香,与传统工艺相比,本工艺生产醇酸树脂每吨原料成本降低1 522元,是一条经济有效的资源化利用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2.
用新法提取皂化废液的甘油生产高纯度甘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传统工艺制得质量分数40%甘油流程后,提出了新流程和新工艺。首先采用阳离子型高离子澄清剂进行中性条件下的第2步澄清处理,减少了副反应,除色和除臭效果好;第2步为色谱分离,使离子物和非离子物的盐、胶体和有色物从甘油中排除;最后进行树脂脱色、脱盐和真空浓缩,制得高纯度甘油。整个过程在100℃下进行,110℃下真空浓缩,杂质少,能耗低,可制得低成本相当药用二级甘油。小试和中试对比了新、旧工艺在质量、技术经济指标和环保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分析了工业化规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质量的聚合甘油以及木质素磺酸钙、糖蜜和三乙醇胺作助磨剂对熟料/粉煤灰/石膏/矿渣混合的水泥进行了研粉磨,对获得的水泥粉料进行了比表面积、颗粒分布、胶砂强度测试。结果表明,聚合甘油助磨剂掺入后,水泥粉料的比表面积增大,颗粒分布在32μm区间的含量增大,胶砂强度增强。对水泥粉料的水化产物进行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甘油的杂质不会影响水泥水化产物,同时会降低水化产物的表面粗糙度。对聚合甘油溶剂的红外透射光谱测试表明,溶剂中含有大量羟基极性基团,使得水泥粉料在粉磨过程中分离良好,增强了聚合甘油助磨剂的粉磨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丙烯醇     
丙烯醇CH_2=CH—CH_2—OH可从木材乾馏液中提取,也可用甘油脱水制得。但前者所得产品的色泽差、含量低、杂质多,后者所得的产品含水量高、浓度低。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为合成丙烯醇开辟了新的原料来源。用环氧丙烷异构化制得的丙烯醇质量高  相似文献   

15.
孙跃军  郑国钧 《化学试剂》2012,34(2):185-186,189
以5-硝基间苯二甲酸为原料,依次通过酯化、还原、碘代、乙酰化等反应得到中间体5-(乙酰氨基)-N,N’-双(2,3-二羟基丙基)-2,4,6-三碘-1,3-苯二甲酰胺,缩水甘油与上述化合物缩合得到碘海醇。目标产物及相关杂质均符合药典要求,路线操作简便,适宜工业化。  相似文献   

16.
肥皂废液除含甘油外,还含有氧化钠、纯碱、烧碱、低级脂肪酸和氧化脂肪酸的钠盐、色素、蛋白质和胶质等杂质。因此,废液处理的好坏,对甘油的质量、回收率以及蒸发、蒸馏的操作影响很大。目前,我国多数肥皂厂的废液仍用盐酸、三氯化铁进行化学处理,使杂质上浮或沉淀再通过过滤除去。尽管该法净化效果尚佳。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腐蚀性大,处理设备需经常更换;酸处理调整PH时,烧碱浪费大,生成大量的盐;大量使用盐酸,对环境污染大;盛装盐酸、三氯化铁的陶瓷罈,占地面积大;劳动强度大,操作不方便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四川省给水排水设计院、成都综合化工厂配合下,于1978年元月开始用碱式氯化铝代替三氯化铁处理工艺,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孙敦伟  吴晓红  张琳 《化学世界》2007,48(11):646-649,645
现有的甘油含量测定标准化方法,都是以假设"无杂质"为基础的。该法与气相色谱法[1],均以分离色谱为基础,解决了滴定法不具分离鉴别的缺点。完善了原气相色谱法在不同含量规格适用范围上的局限性[1],使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含量规格甘油定量测试的方法标准化成为可能。该法与气相色谱的"杂质倒扣"法的结合应用和互补,使定性鉴别和不同规格甘油含量测定得以完整组合。其检测下限:44.46 ng/μL,线性相关系数r=0.99999,回收率:98.03%~99.88%,重复性:-Sr=0.4018,-9r5=1.125,再现性:-SR=0.4463,-R95=1.250。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地沟油原料酸败严重,杂质多,品质稳定性差的情况,在两步法成熟工艺基础上,采用过滤、盐析、水化等预处理工艺降低原料中的杂质、胶质,保证酯交换反应后产品和副产的很好分离,减少了分离过程中生物柴油的损耗。采用酯交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甘油代替甲醇与原料中过量的游离脂肪酸反应来降低原料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该工艺可以减少甲醇的使用,降低蒸汽消耗,使生产操作更安全、降低预酯化车间的防爆等级,减少了安全隐患并降低了工厂的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9.
以甘油和丙酮为原料,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丙酮缩甘油。以响应面法优化合成工艺,考察物料比(甘油/丙酮)、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丙酮缩甘油的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物料比(甘油∶丙酮)为1∶5(摩尔比),催化剂用量为甘油用量的5%,反应时间5.5 h。在该工艺条件下,缩甘油的得率为90.52%。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工》2022,(3):445-449
以甘油和丙酮为原料,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丙酮缩甘油。以响应面法优化合成工艺,考察物料比(甘油/丙酮)、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丙酮缩甘油的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物料比(甘油∶丙酮)为1∶5(摩尔比),催化剂用量为甘油用量的5%,反应时间5.5 h。在该工艺条件下,缩甘油的得率为90.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