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改善彻底碳酸化分解氢氧化铝的产品质量,进行了添加晶种的碳分分解实验,考察其对彻底碳分后产品质量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在碳分分解过程中添加活性氢氧化铝晶种的技术思路。以氢氧化铝收尘料为晶种,对彻底碳酸化分解的工艺技术条件进行探索,考察了分解温度、晶种加入量对彻底碳酸化分解后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分解温度85℃、种子加入量5-10g/l,彻底碳酸化分解后产品中Na2O含量0.2%-0.25%,Si O2含量小于0.4%。  相似文献   

2.
碳分晶种对铝酸钠溶液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结合烧结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存在氢氧化铝粒度均匀、粗大,但强度较差;拜耳法生产的氢氧化铝强度好.但粒度存在周期性爆发细化的问题.系统研究了碳分晶种对铝酸钠溶液分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种分过程加入一定比葫的碳分晶种可提高铝酸钠溶液的分解率.稳定产品氢氧化铝的粒度,显著提高产品氢氧化铝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易溶性氢氧化铝生产方法及特性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产易溶性氢氧化铝的几种方法,并对普通氢氧化铝与易溶氢氧化铝进行了酸溶解性能的比较,分析了影响氢氧化铝酸溶解性质的因素及易溶性氢氧化铝的酸溶特性,给出了评价氢氧化铝酸溶解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掺碳碳化硼活化烧结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在中位径为0.42μm的碳化硼微粉中添加1%~4%碳为活化剂的烧结过程。研究了烧结坯的密度、抗弯强度、晶粒度与掺碳量、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的关系。在一定烧结温度以上,少量碳的掺入明显提高了烧结活性,烧结坯密度明显提高,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掺碳量为1%~2%,最佳烧结温度为2160~2200℃。研究了掺碳碳化硼烧结动力学,得出其物质迁移机制主要为晶界扩攻。最后研究了其相组成,掺入的碳除溶解于碳化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实现熟料低Na2Oc溶出的方法,通过在熟料溶出过程中添加一种化学添加剂,来抑制熟料溶出二次反应,改善赤泥沉降性能和压缩性能,提高氧化铝溶出率,从而减少粗液中的SiO2浓度,减轻了脱硅工序的负担,避免了碳碱在烧结法湿法系统的循环。  相似文献   

6.
研究氩气气氛下,钛铁矿与不同质量分数的活性炭在1373~1773 K温度区间内的等温碳热还原反应。通过红外气体分析仪得到了碳热还原过程中的动力学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除1473 K外,在其他反应温度下改变活性碳的添加量几乎不影响反应速率。当反应温度高于Fe-C二元系共晶温度1427 K时,部分碳会溶解在铁中形成液相。此时,碳能通过液态铁传输扩散到反应界面。当反应温度高于1573 K时,碳热还原钛铁矿符合收缩核模型。还原产物中碳化钛的质量分数可以通过标准添加法测量。  相似文献   

7.
W18Cr4V高速钢激光相变硬化层中碳化物的溶解及碳的扩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W18Cr4V高速钢激光相变硬化组织中碳化物的形状,大小和分布、碳的扩散及碳化物的溶解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激光超快速加的相变过程中仍存在碳的扩散,扩散距离约为数百nm,碳化物的溶解主要是通过尖角-均匀溶解机制进行的,另外还存在断理解溶解机制。  相似文献   

8.
Al-Ti-C合金作为目前铝合金中添加的新型晶粒细化剂,对于其中碳含量的测定有必要进行研究。本试验利用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Al-Ti-C合金中的碳,对多元助熔剂钨粒、纯铁及镍的加入进行对比试验,选择合适的助熔剂组合并确定了加入的顺序。同时讨论仪器有关测试条件的设定,得到最佳仪器分析条件,满足Al-Ti-C合金中的碳含量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Ti对新型中碳高强度弹簧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弹簧钢强度提高后在环境中的腐蚀疲劳寿命,采用加速腐蚀试验(盐雾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不同Ti含量的2000 MPa级新型中碳弹簧钢的腐蚀力学性能、腐蚀行为和极化曲线,并与传统60Si2MnA弹簧钢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增加中碳高强度弹簧钢中的Ti含量,腐蚀后的拉伸强度损失、腐蚀质量损失和腐蚀坑深度均降低,在5%NaCl水溶液中的点蚀电位增加.这表明,钢中添加Ti能够进一步改善试验钢的耐腐蚀性能.与传统的60Si2MnA弹簧钢相比,添加Ti的新型中碳高强度弹簧钢呈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Ti含量对碳锰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了在1170℃加热条件下,试验钢中溶解的TiC粒子比例;对0.18%Ti试验钢采用萃取复型技术制备样品,在透射电镜下观测了析出物的形貌和尺寸。结果表明:溶解的TiC粒子比例分别为68.16%、37.15%、28.41%;0.18%Ti试验钢中析出物以TiC粒子为主,尺寸分布在十几纳米至300 nm;随着试验钢中Ti含量的增加,强度、韧性呈下降趋势,这与随之增多的未溶且粗大TiC粒子有关。  相似文献   

11.
吸油率是检测氢氧化铝粉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微粉氢氧化铝产品中附聚体大颗粒的存在,影响产品的粒度分布和吸油率值。本文通过对微粉氢氧化铝进行加压和强化打散,以减少粉料中附聚体的数量,改善粒度分布,降低吸油率。  相似文献   

12.
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在铝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x射线荧光光谱法应用于氧化铝、电解铝生产过程中固体物料的分析,如铝土矿、赤泥、石灰、氧化铝、冰晶石、氟化铝、电解质、铝用炭素、铝及其合金等。  相似文献   

13.
以水合硫酸铝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乙醇水混合液为溶剂,采用水热处理方法制备了块状碱式硫酸铝及花形薄水铝石,利用XRD和SEM等表征手段,探讨了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对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对其晶体结构和形貌变化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水热温度较低或水热处理时间较短时,尿素分解量小,溶液pH值低,且大量乙醇及SO42-的存在阻止了Al3+和OH-的过快成核,有利于形成块状(H3O)Al3(SO4)2(OH)6;随水热温度的提高或水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尿素分解量增大,溶液pH值增大,块状碱式硫酸铝在OH-侵蚀作用下发生原位分化,形成片状薄水铝石,最后形成以片组装的花形薄水铝石.煅烧后,氧化铝粉体的微观形貌继承了其前驱体氢氧化铝粉体的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14.
采用铝酸钠溶液加凝胶晶种分解工艺制备出粒度分布窄、颗粒均匀的超细氢氧化铝,主要研究了温度、添加剂、晶种添加量等对分解率和晶体颗粒形貌的影响,并对晶体生长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gas permeability of thermal sprayed 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TBC)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crease the open porosity of TBCs through deposition of dense alumina ceramic on the surface of the pores. A simple infiltration technique was used, beginning with aluminum isopropoxide as sol precursor, subsequently hydrated to aluminum hydroxide sol, which decomposed at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s to extra-fine, readily sinterable aluminum oxide. In some experiments, the sol-gel (SG) precursor was combined with fine grains of calcined alumina, constituting high solid-yield composite sol-gel (CSG) deposits within the pores of TBCs. Sinterability in the model systems, including aluminum hydroxide sol-calcined alumina and aluminum hydroxide sol-calcined alumina-zirconia, has been studied. A number of TBC specimens were impregnated with suspensions of alumina sols and CSG. It is shown that these ceramics effectively penetrated into the pores and cracks of TBCs and reduced the coating permeability to gases. The overall reduction of porosity was however small (from ∼12 to ∼11%), preserving the strain and thermal shock tolerance of the coatings. Burner rig tests showed an increase in sealed coating lifetime under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影响填料用氢氧化铝色度的原因进行研究,得出金属杂质含量、氢氧化铝的粒度及分布是影响填料用氢氧化铝的白度和b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新型高温磷酸盐胶粘剂的制备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磷酸、氢氧化铝、氧化铜等为主要原料,拟制备出具有高粘结性且耐高温氧化的胶粘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出配方,讨论了氧化铜粒径、固化温度、固化时间、氢氧化铝对其粘结性能的影响。验证实验表明:开发的新型高温磷酸盐胶粘剂,制备工艺简单,最佳固化温度为120℃,最佳固化时间为4 h;该胶粘剂粘结性能好,耐高温,呈淡黄青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超细氢氧化铝晶种制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太昌 《轻金属》2003,(6):9-11
用一种含Al2O3的非晶质浆液与烧结法铝酸钠精制液以一定比例混合,使溶液具有极大的过饱和度,从而自发分解产出平均拉径在0.5μm以下、高分散性、其具有极为发达表面和甚多活性点的超细氢氧化铝晶种,以此超细氢氧化铝作晶种用种分制取粒度和化学组成都符合指标要求的超细氢氧化铝。  相似文献   

19.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peculiarities of the water electrolysis in a reactor with aluminum electrodes are considered. The possibility of low-cost hydrogen evolution and aluminum hydroxide production is shown.  相似文献   

20.
针对铝-空气电池放电时铝合金阳极自腐蚀严重的问题,利用失重法、线性扫描伏安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葡萄糖作为铝合金阳极缓蚀剂的缓蚀效果,以及葡萄糖对铝合金阳极电化学性能、空气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及金相组织形貌对放电后的铝合金阳极表面进行葡萄糖的缓蚀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能够使铝合金阳极利用率由45%提高至90%,能适当提高铝合金阳极的电流密度约12 mA/cm2,且几乎不影响空气阴极的电化学性能。XRD及金相组织表明,添加葡萄糖能够促使铝合金阳极表面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氢氧化铝脱落而使铝合金表面光滑平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