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基于PL3105的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病房呼叫系统存在扩展困难或无线电干扰的现状,设计了基于可编程载波通信芯片PL3105的新型病房呼叫系统。系统分控制器和载波终端两层结构,均以PL3105为主控制单元,并以低压电力线为"总线"传输相应的控制命令。系统软件采用功能模块化设计思想,提高了系统移植性和可靠性。实测证明,新型病房呼叫系统不仅满足医疗单位的功能需求,而且具有扩展性强、维护方便、经济实用等优点,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将CAN现场总线应用到火灾报警系统中,介绍了CAN现场总线的节点硬件电路组成、实验模拟情况,以及通信软件的设计方法.并通过选取不同距离范围的数据进行传输验证,现场与上位机之间传输的数据以及报警信息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CAN总线在商用车上数据采集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体上设计了商用车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把整车分为4大模块,分别进行信号采集.运用CAN总线,设计了商用车发动机系统、悬架系统、车身系统的信号采集电路.用SJA1000芯片作CAN控制器,89C52作系统CPU,PCA82C250芯片作CAN控制器与CPU之间的接口电路,并编写了SJA1000的初始化驱动程序.结果表明:运用CAN总线信号采集系统,能大大简化商用车信号采集系统的布线,明显地提高信号采集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车辆变速电控系统(electronic controller unit,ECU)和显示器之间的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通信系统;并就其软、硬件设计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最后指出了它的应用前景。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将CAN总线技术应用于实际的车辆电控系统ECU与显示器之间的通信连接,探索CAN总线技术在军用车辆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相比较1553B总线技术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虽然CAN和1553B都具有传输效率高、可靠性高、实时性好等特点,但由于CAN价格低廉,故CAN总线应用范围更广,更具竞争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CAN总线智能变送器测控系统的通信实现,包括底层智能变送器与CAN总线接口软硬件设计及CAN总线与上位工业监控计算机之间接口卡设计两部分.采用单片机作为底层智能变送器的微处理器,设计了单片机与CAN总线的网络接口,使底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CAN总线网络.再设计了PCI总线与CAN总线的接口通信卡进行通信,使采集的数据能够传输到工业计算机上完成对整个现场过程进行监视.  相似文献   

6.
结合51系列单片机原理,对汽车前照灯传统的点对点控制电路进行改造,研究开发出了汽车前照灯CAN总线多路传输系统,制作出两个带有CAN总线节点的PCB电路板,实现了汽车前照灯CAN总线系统的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以CAN总线作为综合信息传输的家庭无线烟雾智能报警系统。该系统采用ARM S3C2440作为主控芯片,CAN节点作为数据交换模块,完成家庭烟雾报警功能。其中烟雾报警模块与CAN之间采用ZigBee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整个系统中ZigBee无线模块与CAN总线相结合,具有灵活、智能和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轴嵌入式数控系统的控制平台,设计了基于S3C2410的CAN总线接口软硬件,给出了基于CAN的嵌入式数控系统的结构,并详细分析了CAN总线接口设计的关键问题。利用CAN总线数据帧的标识码设置传输报文的优先级,通过设计优先级晋升算法来改善多轴嵌入式数控系统报文数据通信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最后,通过实验完成系统的上下位机CAN通信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CAN通信接口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交叉路口智能交通监控系统是解决交叉路口交通瓶颈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研究了城市交通智能监控系统网络架构,重点探讨了路口级交通监测与控制平台建设,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交叉路口交通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结合MSP430单片机完成CAN节点模块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并对CAN总线上层传输协议进行了开发.通过所构建的最小CAN总线实验系统,验证了基于CAN总线的数据传输及通信协议的可行性、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CAN总线的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导致其监测监控系统呈跳跃式发展态势.本研究基于CAN现场总线的煤矿监测监控系统,设计了具有光纤自愈环结构的传输干线,给出了3种CAN智能节点的实现方案和实用的CAN/RS232网关电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PC/104的转塔控制系统CAN总线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采用CAN总线作为实时通讯总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基于PC/104的某转塔控制系统CAN总线的接口设计采用经典的SJA1000作为CAN总线控制器,82C250作为CAN总线收发器,提出了一种采用CPLD实现PC/104总线和SJA1000总线间的读写时序转换的实用技术,并在通信通道上采用光电隔离技术,从而实现了系统的CAN通讯接口设计。该设计简洁可靠,可以很容易地移植到其它嵌入式系统中,并且设计已在某型转塔的调试中得到反复验证。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集中式车身控制系统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CAN/LIN总线混合网络的车身控制系统。将MCP2551、MCP201分别作为CAN/LIN总线的收发器,以MC9S12XDG128作为主控芯片实现网关控制功能,通过该网关实现CAN/LlN网络通信交互。另外对组合开关模块信号采用LIN总线传输,实现车身控制系统的总线化、模块化。并结合某主机厂实际应用需求,对系统进行低功耗和故障自诊断设计,构建了一套安全性较高的车身网络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和MSP430的温室低功耗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以MSP430超低功耗单片机为核心,利用具有突出可靠性和实时性的CAN总线接口完成数据的远程传输,实现了现场和远程同时监测。相比而言,该系统具有价格低、布线简单、通讯距离远、维护方便、功耗低等优点,可以满足我国市场对温室控制系统需求,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从实际应用出发,以CAN2.0B协议规范为基准,设计并实现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监控仿真系统。完成了仿真系统的全部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及实现。在此基础上,将仿真系统应用于实际车辆中,通过仿真系统监测并采集车辆中多种CAN总线上的数据流并进行分析。利用平台测试、CANOE测试、实车测试等多种手段验证了系统性能。仿真系统必须拥有良好的安全性、灵活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智能小车通信系统。以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芯片为控制核心,通过CAN总线收发器TJA1050实现了智能小车的数据通信。给出了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的初始化、发送和接收模块程序的设计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通信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智能节点的通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体化氧化沟生物处理系统控制问题,给出一种实用、基于CAN总线的现场控制器与工业PC (IPC)组成污水处理分布控制(DCS)系统实现方案。由于该方案采用的现场控制器具有多主结构、实时能力和高可靠性通信,而集中监控的IPC资源丰富,故整个DCS系统开放性、实时性、可靠性和操作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介绍了无线射频技术及CAN总线技术在食堂消费智能化管理系统中的应用,阐述了食堂消费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硬件与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1 Introduction The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is a serial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which efficiently supports dis-tributedreal-ti me control with a very high level of security.Its domain of application ranges from high speednetworks tolowcost multiplex wiring.CANbusis onlythe onethat becomesthe standard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which meansthat CAN will be easilyto get detail content of the bus working mechanismandthe off-the-shelf devices including built-in interfaces f…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应用CAN总线实现汽车车身电气控制系统的方案,给出了基于CAN总线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着重对系统的总体结构、车身控制系统CAN总线的节点设置进行了设计.同时还利用微处理器AT89S51、CAN控制器SJA1000和CAN收发器开发了智能节点.本设计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市场上诸多的矿用产品,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无线2.4G读卡器的设计.利用MCP2515作为CAN总线控制器,完成总线的链路层协议,极大地降低了通信对MCU数据处理的要求.该读卡器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人员在矿区的位置,具有可靠性高、低功耗、低成本以及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