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在非结构化对等网络(Unstructured Peer to Peer)中查找资源时传统资源搜索方法的检索效率不高、通信开销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访问兴趣相似性P2P网络模型。在对网络结构不作全面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发现访问频谱相似节点,建立少量访问频谱相似节点间的远程连接,可以改善传统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资源搜索,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资源搜索算法。仿真试验证明,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非结构化P2P资源搜索的效率,同时减少了网络中的通信冗余信息量。  相似文献   

2.
P2P搜索技术是当前P2P网络的研究热点和难题。现有的算法主要有中一心服务器式的搜索算法和分布式的搜索算法等,但中央搜索服务器很容易就成为系统性能的瓶颈,分布式的搜索算法查找按照简单洪泛的方式进行会造成巨大的带宽和资源浪费。本文在Chord算法和SHA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DHT的分布式快速精确搜索P2P网络搜索模型,并讨论了该P2P网络的建立过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P2P搜索技术是当前P2P网络的研究热点和难题。现有的算法主要有中心服务器式的搜索算法和分布式的搜索算法等,但中央搜索服务器很容易就成为系统性能的瓶颈,分布式的搜索算法查找按照简单洪泛的方式进行会造成巨大的带宽和资源浪费。本文在Chord算法和SHA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DHT的分布式快速精确搜索P2P网络搜索模型,并讨论了该P2P网络的建立过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搜索技术是目前互联网应用的核心,为了提高搜索的效率和流量控制,从P2P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出发,阐述了如今动态P2P资源网络自身一些特征和结构,分析了一些聚态特征的网络模型及其性能,比较了一些在复杂网络中提出的搜索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哈希表搜索的多局域聚态系统模型(multi-resouce-world,MRW),最后用数理分析对其搜索性能进行了证明,表明无论在静态网络还是在动态网络环境中,搜索性能都能有良好的表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网络拥塞问题.  相似文献   

5.
主题驱动的P2P分布式信息搜索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Peer—to—Peer(P2P)对于分布式文件共享具有很好的前景,但当前的P2P系统仍然缺乏有效的信息搜索机制.本文提出一种主题驱动的P2P信息搜索机制,通过对节点上的文档进行聚类获得全局主题,然后将包含有相似主题的节点组织到一起构成主题覆盖网络.当在P2P网络中进行信息搜索时,根据查询与主题的相关性路由查询,从而改善搜索效率.本文详细阐述了进行主题驱动搜索的索引结构、主题聚类方法、主题覆盖网络的构造与维护算法.在Chord上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主题驱动的P2P信息搜索机制可以减少信息搜索时的平均网络带宽和平均搜索路径长度,提高搜索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多数访问控制模型都针对集中式的和相对静态的系统,不适宜主客体动态变化的协同环境。文章分析了P2P系统的信任机制,介绍了考虑事务上下文因素的信任度计算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信任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dTBAC,以解决P2P环境的安全问题。该模型从网络个体信任的角度建立访问控制体制,根据主客体的信任值对访问权限进行动态管理。文章还就P2P应用中不同的访问服务类型给出了具体的访问授权策略。  相似文献   

7.
非集中式P2P系统中资源搜索与现存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非集中式P2P系统,分布式哈希表和洪泛方法均可被用于资源搜索。结合了这两类方法的混合P2P搜索模式被期望有更好的性能,但需要找到准确判断资源知名度的有效方法。而在动态的P2P网络环境中,现有的混合搜索算法仍面临着搜索效率与质量有待优化的问题,该文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节点频繁离线、信任机制缺乏和带宽有限等问题对P2P网络服务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分布式代理记忆机制的P2P网络模型。在该模型中,数据被分成若干个数据块,节点访问结束后对数据块的服务进行评价,数据块内容和服务评价更新存储于邻域节点及后继节点;节点访问信息时,根据本地策略优化搜索代理记忆;对服务评价较低的代理记忆进行定期更新与清除。该模型通过数据块分布式代理记忆和数据动态更新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数据可用性,阻止了病毒文件的传播,减轻了带宽压力,提高了搜索效率,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的层次P2P搜索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燕  姚青 《计算机应用》2003,23(12):70-72
在分析现有P2P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P2P搜索模型,该模型是分层的混合结构,利用分组和建立搜索空间的机制,来提高搜索的效率,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同时为低带宽节点引入了搜索代理的机制,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减少了搜索延迟。而且为了增强网络的自恢复性,利用缓存机制引入了备用连接,使搜索模型具有较好的容错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非结构化P2P系统搜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叉带权搜索树的P2P搜索模型P2ST.模型构建了服务于搜索的k叉带权树,节点按查询命中率大小在树中由上至下排列,命中率大且稳定的节点处于树的上层,搜索时可由此确定消息扩散的方向.采用缓存上层节点、建立搜索结果和发起节点索引、过热资源复制、为叶节点添加远程邻居等方法进一步提高搜索效率和平衡负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大量减少无效消息,具有较高的搜索效率,且维护搜索树的开销较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基于P2P结构的分布式应用越来越多。P2P系统节点之间的资源高度共享,节点之间的信息搜索和交换往往需要第三方节点进行信息中转,这为信息窃取和信息窜改类型的网络攻击带来了便利。为了提高P2P应用的可用性,提出了在P2P环境下一种新的以可信度为标准的服务路由系统的模型,阐述了模型的设计思想,并详细介绍了其实现机制。对仿真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该模型对于信息窜改、信息窃听及路由功能失效等类型的恶意攻击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P2P网络中存在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较差、现有信任模型中信任度计算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P2P环境下混合式信任模型。该模型采用混合式P2P网络结构,利用时间段机制计算节点信任度,有效地预防节点间的“夸大”、“诋毁”等行为;提出了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交互评价反馈方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运算量小,并能够有效地孤立和识别恶意节点,具有较强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3.
P2P网络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传统的P2P不能兼顾系统的扩展性和基于多关键字信息检索的能力.所提出的P2P模型中,构造了二维索引空间,采用DHT技术实现节点对索引空间的分区管理;依据其内容,文档被映射为索引空间中的多个点,将基于关键字的信息检索转化为在索引空间中寻找特定区域的过程.因此,系统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并对基于多关键字信息检索提供了良好支持.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动态提升P2P网络的适应性、可靠性和可信度,在DyTrust信任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风险因素和时间因素对P2 P网络节点信任的影响,引入一个基于服务质量的风险函数和时间衰减因子棕,提出一种适合P2 P复杂环境的信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信任模型,文中研究的P2 P网络信任模型具有更好的动态自适应能力、更强的恶意节点检测能力,以及更优越的反馈信息聚合能力,对P2 P网络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P2P流媒体技术,也称为对等网络(peer-to-peer)技术,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用户不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的技术。它将目前互联网的"内容位于中心"模式改变为"内容位于边缘"模式,将权利交还给用户。在这种架构中,每个节点的地位都相同,具备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双重特性,可以同时作为服务使用者和服务提供者。该文将为读者讲述在P2P流媒体技术的原理以及应用,希望能使大家对这种现阶段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的流媒体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杨振会 《现代计算机》2006,(11):42-44,52
P2P网络技术在使人们享受信息资源,增强网络可用性、健壮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网络安全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P2P网络技术的安全优势,接着分析了P2P网络技术面临的安全威胁,最后介绍了如何构建P2P网络的防御体系,并对P2P网络的安全研究方向作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主动监测模型不能对P2P特定信息进行监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P2P特定信息的主动监测模型。该模型的各个模块都以P2P特定信息为中心,对P2P特定信息传播网络进行监测,收集与P2P特定信息相关的节点列表及节点状态信息;创新性地将Peer Exchange(PEX)扩展消息用于主动测量模型,不但可以得到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而且提高了主动监测效率。针对PEX扩展消息的引入,分析模型的各项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在主动监测模型中引入PEX扩展消息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节点列表获取的效率和速度,并能够增加获取节点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等网络的智能信息搜索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等网络(P2P)是实现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在分析P2P网络结构模式和现有P2P网络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入了多种网络模型的基于混合式对等网络和智能代理技术相结合的搜索模型,描述了该模型智能代理和查询信息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P2P (Peer-to-Peer) overlay is a promising distributed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 paradigm that allows for a group of participants to share information and coordinate their resources.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mong end users can also be greatly facilitated by the publish/subscribe model. In this paper, we employ the publish/subscribe model in a P2P mobile tactical networking environment. Considering the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mobile tactical networks, we investigate the problem of subscriber mobility management and propose a novel proactive handoff approach for improved system responsiveness and reliability. A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proposed mechanism is presented. The obtained results demonstrate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benefit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Thomas Kunz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