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研究了聚苯乙烯含量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苯乙烯多嵌段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及其与LiClO4络合物的离子导电性能的影响;并以电导率较高的络合物为电解质,Na1-xV3O8复合物和Li片分别为正、负极组装了薄型锂电池并测定其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Li-Ni-O、Li-Mn-O体系及Li-V-O、Li-Ti-O等体系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合成方法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并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归纳,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深入研究了交替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BM350)-LiCF2SO3两种碱金属盐络合物的离子传导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室温电导率最大可达5.08×10~(-5)S·cm~(-1)。络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盐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电导率随盐浓度的变化而出现一极大值。电导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络合物的导电行为符合VTF方程。高弹态中分子链热运动是离子传输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两类氧乙烯共聚物锂盐络合物的离子导电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并表征了以金属氧联醇盐为催化剂合成的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无规共聚物及以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偶联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及双羟基聚苯乙烯为原料合成的多嵌段共聚折。用小角X射线衍射及DSC分析研究了两类共聚物及其与LiClO4络合物的结晶度,还测定了两类络合物的电电度,结果表明,在室温均呈现较高的导电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找压缩/吸收式循环中比NH3/H2O性能更好的工质,对三元混合工质NH3/H2O-LiBr进行了热力计算,预计NH3/H2O-LiBr对于该类循环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之所以选择NH3-H2O-LiBr的原因是该混合物已经有了一些实验数据,三元混合工质中质量浓度直至60%范围,计算了循环的综合特点与性能。当热物性数据不能直接从测试中获得时,采用计算的办法得出,将这处三元混合工质的特性与NH3/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4.5B 0.5Si0.5O4-xLi2O(x=0~0.5)离子导体材料,并采用DTA-TG、XRD、TEM及交流阻抗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发现:溶胶-凝胶法可降低Li4.5B0.5Si0.5O4的合成温度;随Li2O的掺入可增强基质材料的致密性并提高其离子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找压缩/吸收式循环中比NH3/H2O更好的工质,对三元混合工质NH3/H2O-LiBr的循环进行了热力计算,三元混合工质对于该类循环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之所以选择NH3/H2O-LiBr是因为该混合物已有一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聚氧乙烯接枝聚硅氧烷的乳化性及离子导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规整聚氧乙烯(PEO)接枝聚硅氧烷的结构对乳化性、结晶度及其与LiClO4络合物的导电率的影响。接枝共聚物由分子量大于3000的聚氧乙烯大单体与聚甲基氢基硅氧烷通过双键的硅氢化反应得到。结果表明,共聚物用量很小即可获得较大的乳化体积;减小枝链的分子量有利于乳化,共聚物中聚氧乙烯的结晶度随其含量的减少而降低。共聚物与锂盐的络合物的离子导电率在25℃可达1×10-5S/cm以上。含85%聚氧乙烯的共聚物在EO/Li=20/1的条件下导电率最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3种以聚环氧乙烷(PEO)为支链的规整接枝共聚物(分别简写为;PS-g-PEO、PMMA-g-PEO、PMA-g-PEO)与盐形成络合物的单阳离子的导电性能。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材料,该类络合物的离子导电率与接枝共聚物主链结构的种类、支链PEO的分子量及含量、盐的种类及浓度有关。PMA-g-PEO与盐形成的络合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离子导电行为,其室温导电率接近10-4S·cm-1,100℃时可达10-2S·cm-1,是理想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氧化锰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综述了最近几年对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氧化锰锂的研究。研究的氧化锰锂材料主要有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Li4Mn5O9和Li4Mn5O12以及层状结构的LiMnO2。对于LiMN2O4,通过引入适当的杂原子和采用新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复相 可以有效地克服Jahn-Teller效应所造成的容量衰减现象。Li4Mn5O9displa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热电池的发展过程,以及Ca/CaCrO4和LiMx/FeS2电池体系的电化学性能,着重介绍了LiMx/FeS2热电池阳极材料的结构与电极性能,指出Li-B合金是一种最有应用前景的阳极材料。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型正极材料的全固态锂二次电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亚甲基连接(2-乙烯基吡啶-氧乙烯)嵌段共聚物经LiClO4和TCNQ掺杂后的络合物作正极材料,能有效地降低全固态锂二次电池的内阻,并能促进锂离子在正极及正极与电解质之间的传递,以降低电池的内阻。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三羟甲基丙烷(TMP)作交联剂与聚乙二醇(PEO-1540)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得到了具有较好力学性能的交联型聚醚聚氨酯(PEU),该聚合物与LiClO4的结合物具有较高的室温电导率(σ30℃=1.87×10 ̄(-4)S/cm)。采用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聚合物的组成、不同TDI类型及络合盐浓度对聚合物力学性能及其络合物电导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低度交联聚合物的络合物,其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建立在自由体积理论上的VTF方程,表明络合物中离子的传导主要是在无定形区域进行,与自由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阴离子粘土LiAl2(OH)6-X.2H2O(X=OH^-,1/2CO3^2)的离子交换特性,结构分析表明,LiAl2-LDH含水分隔层内的OH和CO3^2-离子容易与酸性溶液中的Cl、NO3等离子进行交换,且保持LiAl2-LDH的水滑石型层状结构不变,其中Cl-离子型表现较高的离子交换速率,在阴离子交换的同时,氢氧化以内的Li^+离子也被H离子部分取代,但交换率较低,进一步讨论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压缩/吸收式循环中比NH3/H2O更好的工质,对三元混合工质NH3/H2O-LiBr的循环进行了热力计算。三元混合工质对于该类循环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之所以选择NH3/H2O-LiBr是因为该混合物已有一些实验数据。对三元混合工质中盐的质量浓度直至60%的范围内计算了该循环的一般特点与性能,当其热力性能数值不能直接从测试中得到时,采用计算的办法得到。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交替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BM350)-LiBF4络合物的离子传导性能.实验表明:络合物的侧链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盐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电导率随盐浓度的变比而出现一极大值室温电导率最大可达419×10-5S·cm-1.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络合物的导电行为符合VTF方程.无定形相中分子链热运动是离子传输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以LiCO、MnCO为原料,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MnO超微粉.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DTA、TG、XRD和TEM等表征,并应用交流阻抗谱技术测定了样品的电导率.结果表明,650。C以上生成LiMnO纯相超微粉,粒径在50nm以下.在18~400℃温度范围内,产物烧结体的离子导电率为10-6~10-3S·cm-1,其电导活化能为44.87kJ·mol-1.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掺LiClO4与碳酸丙烯酯的聚乙二醇固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特性与WO3、NiO薄膜离子插入性能研究了基础上,设计并制备了互补型WO3/NiO全固态电变色器件。同时研究了该器件变色过程的循环伏安特性与不同状态的可见、近红外透过特性。结果表明,互补型的WO3/PEG-LiClO4-PC/NiO器件在可见与近红外均具有良好的电变色特性,其漂白态在波长600nm的透过率为70%,着色态为20%。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非晶态Li ̄+离子导体Li_2SO_4-Li_bO-P_2O_5体系的制备条件、导电性以及差热分析(DTA)结果,同时还对其晶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成功地制备出了以Li_2SO_4为基质的非晶态离子导电材料,并且在350℃时组成为Li_2SO_4-0.30Li_2O-0.70P_2O_5样品的电导率最大(σ=6.78×10 ̄(-3)Ω ̄(-1)cm ̄(-1)),这一结果与DTA测量结果取得一致,SEM证明是由于非晶母体部分晶化造成的。采用液氮温区急冷技术已成功的将该状态稳定到了室温,稳定后的态再重测其电导率随温度变化关系,相应的电导率提高30%左右,如果找到某种合适的稳定剂使其一直处于微晶态,将为高电导率离子导体的制备提供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导体Li2SiO3的纯相,与传统固相方法制备Li2SiO3相比,该方法可以使Li2SiO3的生成温度降低,其离子电导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