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亭子口水利枢纽左岸天然砂石骨料生产系统生产的砂中石粉含量只有10%左右,无法满足碾压混凝土生产需要,需外掺石粉增加石粉含量.通过试验研究了14%、16%、18%、20%不同石粉含量对碾压混凝土的拌和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并与基准碾压混凝土进行了对比.根据试验研究成果,综合碾压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提出,亭子口水利枢纽大坝碾压混凝土用人工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控制在16%~18%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由于碾压混凝土施工的特殊性,其对砂料石粉含量要求较高。但因施工区域的限制和加工工艺的不同,加工的砂料石粉含量差异性较大。石粉含量不足将直接影响碾压混凝土施工性能和浇筑质量。朱昌河水库大坝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粉煤灰代砂方案,成功解决了加工砂料石粉含量不足带来的坝体碾压混凝土浇筑质量较差的问题,保证了坝体碾压混凝土的正常浇筑,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
光照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在砂石系统已建成的情况下将大坝混凝土全部改为碾压混凝土,而碾压混凝土对砂石的石粉含量要求较高,则光照水电站已建成的砂石系统石粉含量满足不了碾压混凝土对砂的石粉含量的要求。为保证光照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正常施工,施工单位在砂石系统中增加了雷蒙磨制粉生产线,该工艺对石粉的添加和细度调节有一定的作用,是一个解决相应石粉含量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碾压混凝土用人工砂的生产工艺,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了监测和控制。经研究分析,该工程人工砂各项品质指标均合格,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变异系数较小,质量稳定,生产控制良好;人工砂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在平均值附近高度集中,这是生产质量控制的结果;在该工程人工砂生产过程中引入控制图,对保证人工砂质量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人工砂细骨料石粉含量较低,必须外掺石粉才能满足工程使用要求的问题,试验探讨了10%、12%、15%、18%、20%不同石粉含量人工砂对碾压混凝土耐久性、拌合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混合砂石粉含量为15%~18%时碾压混凝土综合性能达到最优,可为水利枢纽工程和碾压混凝土方案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DL/T5151-2014《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对人工砂石粉含量检测方法进行了修订。为解决人工砂石粉含量检测新方法与设计指标之间的不匹配问题,试验室开展了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常态混凝土用砂的干筛和水洗石粉含量分别为14.1%~20.1%、19.6%~27.1%,水洗结果比干筛结果平均高出6%;碾压混凝土用砂的干筛和水洗石粉含量分别为16.8%~22.4%、19.3%~27.3%,水洗结果比干筛结果平均高出5.7%。根据试验结果,将人工砂石粉含量设计指标调整为常态砂22%~26%、碾压砂23%~27%。  相似文献   

7.
考虑苏阿皮蒂水电站工程混凝土掺合料短缺的实际情况,须用辉绿岩石粉作为碾压混凝土掺合料部分或全部替代粉煤灰应用。通过相关混凝土性能试验影响研究,证明辉绿岩石粉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通过调整人工砂生产工艺参数,使人工砂石粉稳定在某一范围内,直接利用人工砂中石粉作为碾压混凝土掺合料使用。在工程中实际应用表明,辉绿岩人工砂中石粉作为碾压混凝土掺合料,施工性能良好,改善了碾压混凝土和易性和可碾性,节约了混凝土制造成本,创新了人工砂中石粉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彭水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前对人工砂中不同石粉含量对碾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石粉含量对砂的细度模数、拌和物的性能、碾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压强度、极限拉伸、抗渗、抗冻等的影响,得出了人工砂中较佳的石粉含量,对工程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芝贵  王海生 《人民长江》2007,38(8):108-109
石粉系指生产人工砂及粗骨料过程中产生的小于0.16 mm的微细颗粒.把混凝土骨料中的微粒冲洗掉,既费时又费力.然而研究表明:砂中含有适当数量的微细颗粒,可以增加碾压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可碾性,对碾压混凝土的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可降低工程造价.研究了不同石粉含量对碾压混凝土的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碾压混凝土中石粉含量的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10.
对掺有石屑砂与石粉的碾压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为保证碾压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在设计要求范围内,石粉含量每增加4%,需减少0.5%~1%的砂率,混凝土用水量基本不变。石屑砂掺量每增加20%,需增加1%~2%的砂率,同时用水量也相应增加1~2kg/m3。随着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碾压混凝土的强度先增后降,与抗压强度相比,掺石粉后,碾压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增长更为明显,石粉的适宜掺量在8%~16%之间。随着石屑砂替代天然砂比例的提高,碾压混凝土的强度不同程度地降低,在相同的石粉掺量下,石屑砂替代比例20%左右对碾压混凝土强度影响最小,石屑砂全部替代天然砂时,碾压混凝土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11.
金安桥水电站大坝为玄武岩骨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玄武岩骨料属火成岩,密度大、质地硬脆,造成碾压混凝土用水量、拌和物性能与石灰岩骨料碾压混凝土相比,差别很大。通过对玄武岩骨料碾压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配合比设计采取外掺石粉代砂、提高外加剂掺量、低VC值,施工过程中对VC值进行动态控制等技术措施,有效地改善了玄武岩骨料碾压混凝土的可碾性、液化泛浆和层间结合质量,方便大坝温度控制,提高抗裂性能。机口混凝土性能检测和钻孔取芯及压水检查表明,玄武岩骨料碾压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性和耐久性均满足设计要求,整体抗渗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金安桥水电站坝址地处中国西南横断山脉,冬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多雨,全年高温时段持续时间长,年温差小,昼夜温差较大,对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不利。为使运输、摊铺、平仓、碾压等工序满足质量要求,在施工中充分利用了具有缩短碾压混凝土层间间隔时间、用较小的浇筑强度覆盖较大的仓面、大规模循环流水作业等特点的斜层铺筑技术。经钻芯取样检验,斜层铺筑法施工质量与国内同类工程的平层铺筑法处于同一水平,且坝体内部的绝热温升控制优于平层铺筑法。  相似文献   

13.
金安桥大坝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安桥水电站大坝工程规模大、工期紧、技术复杂、施工强度高。针对其玄武岩骨料碾压混凝土可碾性差、坝体布置复杂以及立体气候条件明显等诸多不利于碾压混凝土施工的难题,通过配合比设计、入仓方案、仓面分区、层间结合、温控防裂等关键技术的优化和技术创新,保证了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和度汛等重大节点工期目标的按期实现。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严格控制配合比,明确骨料含水量、砂细度模数及石粉含量、坍落度、VC值、含气量、温度、外加剂含量等质量控制要求,保证了金安桥水电站工程施工所需混凝土质量优良。针对具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付建平 《人民长江》2012,43(9):28-30
沐若水电站大坝为全断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因当地人工砂的细度模数小,石粉含量高,为降低工程造价,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石粉作为掺和料进行了一系列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采用合适的加工工艺控制人工砂的石粉含量在27%以下,以内含的方式按砂质量3%~4%的石粉作为掺和料配制碾压混凝土,就完全可以满足设计对碾压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此项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质量控制是最终形成合格碾压混凝土坝的重要环节。为确保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质量,首先要有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和工作度较好的混凝土配合比作保证,然后要通过原材料、拌和系统及仓面施工这三方面的有效控制来实现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金安桥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60 m,顺流向最大长度156 m。通过对坝体混凝土通仓浇筑和横缝间距对温度应力的影响分析,确定大坝混凝土采用通仓浇筑,同时为控制和减少温度应力引起的劈头裂缝,在坝体上游面设置短缝。  相似文献   

18.
金安桥水电站大坝地震设防烈度高达9度,基岩场地设计水平动峰值加速度为0.399 g,大坝抗震分析和抗震措施设计是工程关键性技术问题之一。采用数值计算法和模型试验法对碾压混凝土大坝进行了全面的动力分析,确定了大坝的抗震薄弱部位,为金安桥水电站大坝设计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为指导胶凝砂砾石工程施工,确定石粉含量限值,提高胶凝砂砾石筑坝质量,本文开展石粉含量对胶凝砂砾石性能的影响研究。通过设计不同水胶比、石粉含量及龄期的胶砂试验方案,采用万能试验机测试胶砂力学性能,并分析石粉含量对胶砂强度影响的显著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胶砂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分析石粉含量对胶砂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龄期的增加,胶砂强度随龄期的增加有较大程度的提高;28 d之后,石粉含量对胶砂强度的影响呈抛物线形式,在石粉含量为30%时力学强度达到最大值并在40%时开始产生负面影响,即石粉含量大于40%,试件强度低于不含石粉试件,通过微观形貌验证了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该研究表明工程现场施工应限制石粉40%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