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将合成的聚氨酯预聚体可聚合乳化剂(APUA)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乳液聚合体系中,研究了不同引发剂体系和乳化剂对聚合体系的聚合稳定性和动力学影响,并与SDS乳化剂进行了对照。结果显示,用油溶性引发剂(AIBN)和水溶性引发剂(K2S2O8)都能引发该体系的聚合反应,而且聚合速率和转化率都相当高。用AIBN作引发剂时,APUA和SDS两种乳化所对应的动力学曲线不同,但APUA比SDS的聚合速率大得多,其分别类似于微乳液聚合(miniemulsion)和微悬浮聚合(microsuspention),且聚合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凝胶。当乳化剂APUA用量适合时,凝胶量极少,聚合体系是稳定的;而当用K2S2O8作引发剂时,两乳化剂对应动力学曲线相似,聚合过程不产生凝胶。但当引发剂用量较大并以APUA作乳化剂时,在聚合过程中会出现全部粒子突然粗化现象,而以SDS作乳化剂没有出现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
氧化还原引发降解天然橡胶与丙烯酸酯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降解天然橡胶胶乳与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的聚合,以过氧化苯甲酰—N,N—三甲基苯胺(BP0—DMA)为氧化还原引发剂,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引发剂配比、乳化剂用量及加料方式对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乳化还原引发剂可使聚合反应低温快速进行,过量还原剂起阻聚作用,采用复合乳化剂可提高聚合反应速度和乳液稳定性,补加料可提高接技率。  相似文献   

3.
水乳型压敏胶的研制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降解天然橡胶胶乳与丙烯酸甲酯的聚合 ,以 BPO-DMA为氧化还原引发剂 ,考察了反应温度 ,引发剂配比及乳化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的影响 ;用红外光谱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并测试压敏胶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可使聚合反应低温快速进行 ,过量还原剂起阻聚作用 ,采用复合乳化剂可提高反应速度和乳液稳定性。随丙烯酸丁酯用量增加 ,胶液的黏度增大 ;随降解深度的增加 ,接枝共聚产物粘接力学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α-丙烯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硫酸铵(HS-10)为复合乳化体系、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为引发剂,采用间歇乳液聚合合成氯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VC-VAc-MAH)共聚物胶乳,研究了聚合温度、AIBA用量、SDS和HS-10用量及初始单体投料比对聚合转化率、胶乳稳定性和乳胶粒子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MAH的加入使胶乳稳定性下降,加入HS-10虽使聚合转化率略有降低,但胶乳稳定性增加;聚合转化率随聚合温度和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SDS用量为3%(质量分数)时,胶乳稳定,聚合转化率较大;乳胶粒子粒径随着SDS用量的增加而减小,HS-10用量对乳胶粒子粒径的影响较小;随着投料单体中VAc或MAH含量的增加,聚合转化率降低;固定投料单体组成时,共聚物中VAc和MAH含量随转化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高固含量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胶乳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制的由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非离子乳化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反应型乳化剂WH-100以及非离子表面润湿剂所组成的混合乳化剂体系,通过半连续单体滴加法合成了平均粒径为59·8nm、粒径分布窄、总固物质量分数达40%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胶乳,并对微胶乳及胶膜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间歇预乳化法制备的乳液相比,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胶乳的钙离子稳定性较差,其胶膜的吸水率较小,凝胶含量相当;随着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用量的增加,对转化率的影响不明显,微胶乳的钙离子稳定性、胶膜的吸水率下降,乳胶粒子的粒径变大,A151的质量分数宜为4%;随着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用量的增加,微胶乳的钙离子稳定性先提高后降低,而胶膜的吸水率先降低后增大,HEMA的质量分数不宜超过3%。  相似文献   

6.
以丁二烯/苯乙烯乳液聚合反应10h、转化率达到70%为研究目标,在分析了标准配方条件下提高转化率对反应时间影响的基础上,考察了补加乳化剂对反应后期聚合速率及胶乳黏度、粒径和机械稳定性的影响,与采用增加初始乳化剂法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补加乳化剂提高反应后期聚合速率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增加初始乳化剂用量可以显著提高聚合速率,但胶乳黏度明显增大,且机械稳定性降低;补加乳化剂有利于提高反应后期的聚合速率和胶乳的机械稳定性;乳化剂补加量越大,反应后期的聚合速率越快;当乳化剂补加量相同时,在反应时间为2~4h,补加时机越早,反应后期聚合速率越快;补加乳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初始量100%,补加量10%,补加时机为反应2h。  相似文献   

7.
余江涛 《天津化工》2006,20(4):31-34
在丁苯吡胶乳基本聚合条件的基础上,作者以乳化剂用量及配比、初相比、补加水量、聚合体系pH为研究条件对胶乳的机械稳定性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乙酸乙烯酯-丙烯酸异辛酯(2-EHA)-乙烯基乙酰氧基硅烷三元共聚胶乳,研究了聚合工艺、乳化剂、保护胶和2-EHA质量分数对共聚反应、胶乳性能及共聚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乳液聚合体系中,预乳化工艺明显优于半连续法工艺;当以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为复合乳化剂、以聚乙烯醇为保护胶时,聚合反应平稳,所得胶乳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随着2-EHA质量分数的增加,胶乳稳定性逐渐提高,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胶乳的最低成膜温度降低,但2-EHA对前者的影响明显大于对后者的影响;乳胶膜的吸水量在200h后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9.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丁苯共聚物/水泥复合材料专用丁苯胶乳,考察了复合乳化剂体系、种子胶乳用量、极性单体种类、聚合温度及加料方式等对乳胶粒尺寸及其分布和胶乳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粒径种子体存在下,分批加乳化剂的加料方式是合成水泥专用丁苯胶乳的有效途径之一,平均粒径小且粒径分布窄的丁苯胶乳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采用复合乳化剂体系、添加少量带极性的第三单体等可以较好地提高丁苯胶乳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氧化还原引发丙烯酸酯乳液共聚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万涛  申红  李祥 《弹性体》2002,12(2):9-13
本文以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为聚合体系,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考察了不同氧化剂/还原剂用量、不同反应温度、不同乳化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特性上度、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与过硫酸铵单组分引发进行了比较,用红外光谱(IR)和差热分析(DSC)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可以使聚合反应低温快速进行,过量的还原剂起阻聚或缓聚的作用,采用复合乳化剂体系可提高聚合反应速度和乳液的稳定性,合成的共聚物为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丁基溴化铵盐(简称MBDM,(CH_2=CCH_3-COOCH_2CH_2—N(CH_3)_2-nC_4H_3)~+Br~-)为共聚单体,N-甲基-N-十六烷基吗啉硫酸甲酯盐作乳化剂进行自由基型乳液聚合,研究了影响聚合速度、共聚物[η]和乳液稳定性的因素,合成了一系列稳定的阳离子共聚物乳液。所得乳液经释释后对不同织物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和耐水洗性。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是一类应用广泛的低VOC含量环保胶黏剂。本文合成了一种葡萄糖基可聚合乳化剂-丁基葡萄糖苷马来酸酯(BGMAH),并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BGMAH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通过系统考察BGMAH的结构及用量等因素对乳液粒径、乳胶膜耐水性和粘接性能的影响发现,当复合乳化剂质量分数保持3%不变,m(BGMAH):m(OP-10):m(SDS)=2:1.5:0.5时,乳胶膜的粘接性能和耐水性能最佳。红外、热稳定性等分析表明丙烯酸酯乳液在改性过程当中发生了共聚交联反应,且改性后聚合物体系相容性良好,乳胶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均提高,同时对聚合体系的反应机理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N-羟甲基丙酰胺(NMA)和丙烯酸(AA)为交联剂,选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OS-15)复合体系为乳化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半连续法合成了汽车工业棉浆滤纸用苯丙乳液。通过对涂布后滤纸的检测确定了最佳反应配比为:m(BA)∶m(St)∶m(AA)∶m(NMA)∶m(SDS)∶m(OS-15)∶m(APS)=10.4∶26∶1.6∶2.00∶0.1∶0.3∶0.24。反应温度为85~87℃,上胶量为17.88%。浸渍后滤纸的耐破度可达360 kPa,耐水性约为250 m in,透气度大于480 L.m-2.s-1,挺度大于3.75 mN.m,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article, a series of emulsifiers were investigated to prepare acrylic latex by seeded semi-continuous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e cloud point of nonionic emulsifiers was introduced to explain the emulsifier effects on the emulsification ability during changeable temperature. It was found that, under the same temperature and other experiment conditions, the hybrid emulsifiers (reactive coupling with anionic) could stabilize the pre-emulsion and latex very well. What was studied in detail was the stability of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e appearance of the emulsion system and other properties of latex film by changing the adding method, and content and proportion of hybrid emulsifiers. Water absorption of latex film was determined by the gravimetric method. When 2-acrylanmido-2-methylpropane sulfonic acid (AMPS) to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 was less than 2:1, the content of the hybrids reached about 2–3% and when the pre-emulsifying used 2/3 of them, the copolymer emulsion was found to have excellent stability and small particle size with narrow distribution and its film to have low water absorption than those of the latex prepared with SDS alone. What is more, a small amount of hybrid emulsifier could achieve the same emulsification effect compared with SDS alone. And the chemical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相似文献   

15.
纳米材料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检测纳米材料添加对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并提高其在乳液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纳米材料包裹剂的选择及用量、纳米材料用量及加入方式、不同纳米材料的对比等实验。发现当先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材料进行包裹,后分散于拥有大侧链基团的单体中的工艺时,乳液的硬度、粘度等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耐水性提高近4倍。乳液的各项稳定性测试均达到一级,贮存稳定性达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6.
自交联封闭性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春晖  瞿金清  陈焕钦 《化工学报》2009,60(7):1823-1830
以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共聚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自交联封闭性聚丙烯酸酯乳液(PAE),考察了DAAM和复合乳化剂对乳液聚合稳定性以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DAAM含量的增加,乳液聚合稳定性下降,粒径增大,涂膜的耐介质性能和交联度提高,合适的DAAM加入量为总单体质量的3.0%,DAAM和己二酰肼(ADH)的最佳摩尔比为2∶1。采用SDBS+OP-10+OP-40为复合乳化剂体系,选用乳化剂的含量为2.35%,阴/非离子乳化剂质量比为1∶1.25;复合乳化剂在种子、核、壳比例为1.5∶1∶2,制备的乳液具有较好的聚合稳定性(乳液凝胶率低和单体转化率高),乳液耐电解质(钙离子)稳定性好,涂膜具有优异的封闭性。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明在涂膜形成过程中DAAM的酮羰基与ADH的酰肼基反应生成腙(C=N),TEM分析显示乳液的乳胶粒子呈核壳结构,TGA分析发现DAAM改性的PAE降低了涂膜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制备——种子及核乳胶粒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制得具有中空结构的聚合物微球,首先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在其用量低于CMC的条件下,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MAA)和丙烯酸丁酯(BA)的乳液聚合,制备了带羧基的种子乳胶粒.然后采用MMA、MAA和二乙烯基苯为单体进行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轻度交联的带羧基的核乳胶粒.该核乳胶粒经过核-壳乳液聚合和适当的碱处理工艺就可成为具有中空结构的聚合物微球.采用粒度仪测定了乳胶粒的直径及其分布,采用TEM对乳胶粒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种子及核乳胶粒制备过程中单体加料方式、乳化剂用量及羧基单体种类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乳胶粒直径及其分布以及最终的中空聚合物微球结构形态的影响,确定了制备种子及核乳胶粒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制备种子阶段,SDBS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5%,采用一次性加入单体的进料工艺;在核乳胶粒制备阶段,以MAA为羧基单体,所有单体采用"饥饿式"加料,半连续补加乳化剂并使乳化剂用量为核单体总量的0.15%时可保持聚合稳定性并保证无新乳胶粒生成.  相似文献   

18.
徐进进  闵洁  虞鑫海 《粘接》2014,(1):54-58,53
将马来酸酐分别与苯甲醇、正辛醇、十二醇、十四醇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通过酯化、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产物,依次记为ME-B,ME-8,ME-12,ME-14和M-AEO-7,测试并对比了各产物乳化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的大小。结果表明ME-12和M-AEO-7的综合性能较佳。采用红外光谱对2者的结构进行表征。分别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ME-12和M-AEO-7用于纯丙乳液聚合中,发现采用自制的反应性乳化剂所得乳液的聚合稳定性和乳胶膜的耐水性比SDS有所提高。将ME-12分别和AEO-3(AEO-5或AEO-7)以1∶1或1∶1.5质量比复配使用,仅在m∶m=1∶1.5时乳液的耐电解质稳定性才较好,而ME-12 AEO-7单独采用M-AEO-7即能得到耐电解质性能极佳的聚合物乳液。  相似文献   

19.
谢光东 《现代农药》2010,9(1):25-27
以30%三唑磷微乳剂、40%唑磷·毒死蜱微乳剂、40%辛硫·三唑磷微乳剂为例,介绍了乳化剂DK90#在农药微乳剂中的应用,包括微乳剂的生产工艺、原料成本、产品稳定性等。结果表明,乳化剂DK90#适用于多种微乳剂品种,生产工艺简便,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20.
由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核-壳粒子。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分别以非离子型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复合十二烷基硫酸钠(SDS)/OP—10(质量比为1:4)为乳化剂,合成了聚苯乙烯种子核。连续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以OP—10乳化的种子乳液可以制备粒径范围在0.16~0.67μm的核-壳粒子,当单体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St/MMA)的质量比为3:7时,所得粒径为0.18μm,粒径分散系数为0.012。而以OP-10/SDS质量比为4:1制备的种子乳液所得核壳粒子直径在毫米级。差示扫描量热研究显示,以OP-10乳化所得种子乳液制衢的复合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7.2℃,峰形单一,表现山良好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