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使用简便的混合溶剂法合成稀土CeO2材料,以Ce(NO3)3.6H2O为铈源,PVP为表面活性剂,在乙醇与水混合溶剂体系中反应得到CeO2。通过改变PVP的用量及反应时间制备了不同形貌的CeO2纳米微晶,X射线衍射测定其物象为立方晶系的CeO2,SEM、TEM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不同形貌和纳米尺度进行了表征。Eu3+∶CeO2八面体纳米微晶的光致发光(PL)测试结果表明,荧光峰对应着不同的发光中心,有很好的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2.
在 EtOH/DMF/H2O (2∶2∶ 1 ) 的混合溶剂中,以硝酸铜(Cu(NO3)2·3H2O)和异烟酸(HINA)为原料,超声制备了具有三维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MOF)[Cu(INA)2· H2O]n 纳米晶,并利用粉末 X -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别对目标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水热/溶剂热等制备方法相比较,超声制备方法具有合成时间短(5-60 min)、反应条件温和(常温常压)和反应产率高(50.9%-60.2%)等优点.相关催化动力学研究表明,所制备 MOF纳米晶在乙腈和水的混合溶剂中能够选择性催化氧化苯甲醇为苯甲醛,分别研究了不同的反应温度、催化剂量以及空气流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以CuCl2.2H2O为铜源,InCl3.4H2O为铟源,硫脲为硫源,分别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乙二醇、丙三醇、DMF与乙二醇等体积混合为溶剂在190℃下反应12h合成CuInS2纳米晶体。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EDS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粉体的结构、原子配比、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研究表明:以DMF、乙二醇、丙三醇、DMF与乙二醇等体积混合作溶剂均能得到CuInS2纳米晶体,其中混合溶剂中制备的样品性能更佳;强酸体系能改善CuInS2纳米晶体的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4.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硝酸为催化剂制备了SiO2溶胶.研究了反应物比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陈化条件及添加剂对溶胶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EtOH/TEOS摩尔比增大,溶胶粘度减小;H2O/TEOS摩尔比增大,溶胶粘度先增大后减小,H2O/TEOS =9.6左右时粘度最大;pH<2时,HNO3/TEOS摩尔比增大,溶胶粘度增大;反应时间的延长及反应温度的升高都会促使溶胶粘度增大;低温陈化可以大大提高溶胶的贮存性,陈化时间延长,溶胶粘度开始变化缓慢,接近凝胶点时急剧增大;DMF加入量增大,溶胶粘度减小.  相似文献   

5.
H2O2预氧化对Fe/C微电解处理油田压裂废水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油田压裂废水的系列实验,研究了H2O2预氧化对Fe/C微电解处理油田压裂废水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H2O2预氧化可显著促进Fe/C微电解处理工艺对压裂废水污染物的降解,提高反应效率,其主要原因在于H2O2预氧化能够降低压裂废水的粘度,提高Fe/C微电解的传质速度,并能利用Fe/C微电解反应中产生的Fe2+以激发氢氧自由基(·OH).研究还对不同浓度压裂废水进行了处理评价,结果指出H2O2/Fe/C反应体系能够有效降低压裂废水中的COD,控制其中的污染物质,该结果对于压裂废水的在实际生产中的合理处理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对氯苯酚为主要原料,通过Reimer—Tiemann反应合成了5-氯水杨醛;甲酸催化下,5-氯水杨醛与苯胺通过Schiffe碱缩合反应合成了5-氯水杨醛缩苯胺;Schiff碱配体在四氢呋喃(THF)溶剂中先后与NaH、TiC l4.2THF反应,合成了氯代水杨醛缩苯胺钛配合物[O—(5—C l)—C6H3—o—CH N—C6H5]2TiC l2。通过MS、1H NM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了配体和配合物分子结构,并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298 K时KCl-K2CO3-K2B4O7-H2O体系的相平衡及平衡液相物化性质(密度、粘度、折光率、电导率、pH),该体系298 K等温溶解度图有3个相区KCl,K2CO33/2H2O,K2B4O7*4H2O,1个共饱点,3条单变量曲线,该体系属简单四元体系.由渗透系数及三元体系溶解度数据拟合了有关K2B4O7的Pitzer方程参数,并运用Pitzer方程对该四元体系溶解度进行理论计算,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在乙二醇和水为混合溶剂中加入NaCl组成三元系,在20~40℃时,改变混合溶剂中乙二醇的质量分数,在w=0%,10%,20%和30%的条件下,测定下列电池电动势AgCl-Ag|NaCl(mA),C2H6O2(w),H2O(1-w)|Na-ISE,(A)确定混合溶剂中AgCl-Ag和Na-ISE电极对在不同温度时的标准电动势,计算了NaCl的迁移性质。结果表明,低温时NaCl在纯水中有较高的吉布斯自由能状态,而在高温时,NaCl在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处于较高的吉布斯自由能状态。  相似文献   

9.
通过沉淀聚合制备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HMPA),采用粘度法和流变学法研究了HMPA乙二醇/水溶液的疏水缔合行为和流变特性。研究表明:混合溶剂中乙二醇比例的变化明显影响HMPA溶液的流变行为。HMPA在乙二醇/水溶液中具有典型的剪切变稀行为。乙二醇在混合溶剂中比例的增加,HMPA的缔合行为受到抑制。表面活性剂分子TX-10与HMPA疏水侧链相互作用,在低浓度下促进网络结构的构建,增加体系粘度;在高浓度下诱导疏水基团解缔合。温度降低,HMPA乙二醇/水溶液中仍保持有效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两性孪联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协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月桂醇与2-氯-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低温酯化反应及与N,N-二甲基十二胺在65℃下亲核溶剂中开环反应合成了两性孪联表面活性剂(C12H25OPO-(O)O(CH2)2(CH3)2N+C12H25,C12-C12),其临界胶束浓度为0.009 2 mmol/L,最低表面张力为25.61 mN/m。采用界面张力法考察了两性表面活性剂C12-C12在癸烷中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协同作用。不加电解质时,二者混合胶束能产生协同作用,但在降低界面张力上不具备协同作用;在质量分数为7%的NaCl溶液体系中,电解质降低了SDS/癸烷的界面张力,促进了SDS向胶束中转移,复配体系C12-C12/SDS/癸烷/NaCl具有降低界面张力效率、形成胶束能力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液自由基共聚合方法,合成了甲基乙烯基醚(MVE)与马来酸酐(MAN)的交替共聚物(
PMVMA).研究了溶剂、聚合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共聚产品收率及产品特性黏度的影响.通过凝胶色谱
仪(GPC)、傅立叶变换红外色谱仪(FT-IR)和超导核磁共振仪(NMR)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结果表明,
合成PMVMA的优化条件为:使用环己烷与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剂、70~80℃反应8 h,得到了MVE和MAN的
交替共聚物,产品收率在90%以上,产品特性黏度在0.1~0.6.测定了MVE/MAN共聚物在四氢呋喃和水中的
折光指数随溶液质量的变化率分别为0.076 mL/g和0.230 8 mL/g.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物质基本的物理和热力学性质,选择了LiBr/H_2O、LiBr-ZnCl_2/H_2O、LiBr-ZnCl_2-CaBr_2/H_2O和LiCl/H_2O等几种增温型吸收热泵工质对,在实验室装置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LiBr-ZnCl_2-CaBr_2/H_2O混合工质对循环流率比低,增温效果和性能系数与LiBr/H_2O基本相近,是一种值得开发和具有实用价值的无机物工质对。  相似文献   

13.
硬脂酸与Na2HPO4·12H2O混合相变材料储能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方法对Na_2HPO_4·12H_2O与硬脂酸混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稳定性和储能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混合材料的比热容.结果显示,混合相变材料中硬脂酸的各个基团和化学键的振动吸收峰仍然存在,表明硬脂酸与Na_2HPO_4·12H_2O这2种结晶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化学相容性.这2种有机、无机材料的性质使它们的混合很好地解决了Na_2HPO_4·12H_2O的过冷问题和硬脂酸的低比热容的缺点,达到了互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稳定的负载型钌铂双金属催化剂R u-P t/-γA l2O3,是用乙醇-水混合溶液还原方法制备的,用它来催化不同芳香硝基化合物中硝基的选择性加氢,主要考察Sn4 离子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往R u-P t/-γA l2O3催化的反应体系中加入Sn4 离子,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均大幅度提高,氯代硝基苯的脱氯反应得到很好地抑制。  相似文献   

15.
在金属离子存在下,用2,6-二甲酰基-对-正丁基苯酚与乙二胺和二乙烯三胺进行分步环缩合反应,合成了五种新型不对称的同核和异核大环配合物[CuML(H2O)n](ClO4)2(M=Cu,Mn,Zn,CA和Ni;n=1,2),并用电喷雾质谱对它们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uMnL(H2O)2](ClO4)2,[CuZnL(H2O)2](ClO4)2和[CuCdL(H2O)2](ClO4)2比[CuNiL(H2O)](ClO4)2和[CuCuL(H2O)](ClO4)2更稳定.  相似文献   

16.
微乳液介质-5-Br-PADAP光度法测定原油中的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水的质量分数为80%的O/W型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液为介质,以2-(5-溴-吡碇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即5-Br-PADAP)为显色剂,氯化铵-氨水作为缓冲溶液,测定了原油中的锌。锌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55nm,锌在质量浓度为0~1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其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1.24×105L·mol-1·cm-1。采用三乙醇胺和硫脲作为联合掩蔽剂消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人工合成样品平均回收率在100.15%,相对标准偏差为1.13%。测定了扶余原油和大庆减渣中的锌,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1%和2.46%,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96%、101.66%。以O/W微乳液为介质与相应的胶束体系相比较,锌的测定灵敏度提高2.5倍,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以2-溴代异丁酸乙酯(EBiB)为引发剂,溴化亚铜(CuBr)和α,α′-联吡啶(bpy)分别为催化剂和配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制备了两亲嵌段共聚物P(St)-b-P(HEA)。利用FT-IR、GPC和TG/DTG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合成产物为P(St)-b-P(HEA)两嵌段共聚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其在5∶95(VTHF∶VH2O)混合溶剂中的胶束化行为,发现其胶束呈分散球状体和链状聚集体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腈的合成与碳纤维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丙烯腈与衣糠酸在二甲基亚砜/水(DMSO/H2O)中的共聚合,通过调整DMSO/H2O的配比,可以调节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提高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聚合物经过汽提除去水,添加适量的DMSO溶剂配制成10%左右的放丝溶液,经干—湿法纺丝得到高强聚丙烯腈原丝,最终可以明显提高碳纤维的强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MoCl_4(O~nC_8H_(17))+H_2O)—(i—Bu)_2 AlOphCH_3催化体系中,不同 H_2O/Mo 值对丁二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范围内,H_2O/Mo 值对催化活性影响较小。在 Mo/Bd=2.0×10~(-4)(摩尔比,下同),Al/Mo=30,H_2O/Mo≤1,聚合温度为60℃,聚合时间为6h 的条件下,丁二烯的聚合转化率可达90%以上,聚合物分子链中的1,2—链节结构含量均在85%以上,均属高乙烯基聚丁二烯。  相似文献   

20.
分别采用原位水热二次合成法、微波密闭合成法,在管状-αAl2O3陶瓷管的外表面上合成出了一系列的NaA型分子筛膜,考察了四种原料配比、四种涂晶方法对合成分子筛膜的影响,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分别采用XRD、SEM、及乙醇水溶液的渗透汽化实验(用氮气吹扫渗透侧作渗透推动力)对合成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原料配比为Na2O∶Al2O3∶SiO2∶H2O=1∶1∶3.6∶100,清液涂晶种,微波密闭合成出的分子筛膜对水和乙醇的选择性较好,分离因子远远大于空白管的分离因子,95%(wt)的乙醇水溶液通过膜渗透后,渗透侧乙醇的含量则降至21%(wt),水的含量升高到79%(wt),分离因子可达6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