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环保墙面漆     
一种环保漆涂存墙上能够净化、分解空气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等有害物质,还可以改善空气品质.释放负离子,其释放浓度大于800个/立方厘米,比城市公园里的负离子浓度还要高,这种具有神奇效果的光触媒净化空气抗菌防霉耐污自洁环保墙面漆已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并通过了新产品鉴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轻由室内装修所造成的污染,通过生物滴滤处理装置处理室内装修烘烤后排出的挥发性有机气体(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在气体流量为600 L/h、表面液体速度为3.14~3.93 m/h,pH为6~7,进气温度为30℃条件下采用生物强化技术,当入口甲醛浓度小于30.86 mg/m3,生物滴滤塔对甲醛净化效率一直保持100%;当入口苯浓度在2.07~43.22 mg/m3,生物滴滤塔对苯的净化效率是86.2%~88.4%;当入口甲苯浓度在0.76~31.61 mg/m3,生物滴滤塔对甲苯净化效率是93.2%~94%;当入口二甲苯浓度在3~55.20 mg/m3,生物滴滤塔对二甲苯净化效率是90%~91.6%.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指标考察,室内装修烘烤污染物经生物滴滤处理后均可达到现有污染源和新污染源排放标准,生物强化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连续超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连续过滤的目的,研究中空纤维膜连续超滤技术(CUF),提出小型膜装置连续超滤工艺和大型连续超滤设备的设计方法,这些装置通过气水双洗、空气振荡清洗、反洗、加药剂清洗各过程的有机配合,实现了在线清洗工艺的优化,该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城市自来水净化处理、反渗透的前级预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生物滴滤器净化甲苯废气的工艺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生物滴滤器对甲苯废气(VOCs代表)的净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小型生物滴滤器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净化效率随进气甲苯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生化去除量(EC)则随进气甲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停留时间越长,净化效率越高.当空床停留时间(EBRT)10 s甲苯质量浓度在184~1 223 m g/m3时,对应的生化去除量保持在62.4~190.7 g/(m3.h);当甲苯进气质量浓度处于600 m g/m3以下时,只要EBRT达到30 s时,净化效率可达到90.0%以上;当甲苯进气处于600~1 300 m g/m3质量浓度范围时,需要通过生物滴滤器串级运行或采用活性炭吸附预处理而不是单纯依靠增加气体在生物滴滤器内的停留时间来达到60 m g/m3排放要求.实际工艺系统对于难溶于水的气体如甲苯,表面液体速度可控制在1.0 m/h的较低值以内.  相似文献   

5.
生物法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技术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概述了生物法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原理、特点、主要应用对象及范围;对现存生物法净化有机废气的动力学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并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选择,主要设备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国内外的研究应用情况;对生物反应器内填料的选择和微生物的生长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在反应器的操作控制方面对研究人员有所帮助.在近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柴油机排放污染物治理问题亟待解决。排放污染物主要通过后处理技术逐层净化,传统后处理技术中的柴油机氧化催化转换器(DOC)、柴油机颗粒物捕捉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在净化过程中存在冷启动效果差、对过量空气系数敏感、再生效果不理想及低温工况净化效果差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基于低温等离子体(NTP)协同净化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方案的净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NTP协同DOC可提高柴油机冷启动时的净化效率,同时降低催化剂对过量空气系数的敏感性;NTP协同DPF可促进系统的再生过程;NTP协同SCR可大幅提高系统低温工况下的净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马钢新区煤气净化工序为2×7.63 m焦炉配套系统,因焦炉炉顶空间温度偏高导致焦油甲苯不溶物含量一直居高不下。通过控制配合煤质量、优化装平煤操作及稳定焦炉炉温控制等措施,实现焦油甲苯不溶物含量的稳步降低,提升了焦油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等三家单位联合开发的“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通过了科技部863专家组的验收。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这一技术净化后的含硫烟气.脱硫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9.
现有中央空调系统大多因缺少净化装置导致室内空气品质恶化。为此,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空调系统的空气净化装置,模拟室内污染空气对甲醛进行净化效果测试。结果发现,采用该装置比单独采用活性碳纤维、活性碳纤维与紫外灯结合、活性碳纤维与纳米二氧化钛组合对甲醛的净化效果分别提高27.1%,19.1%和10.5%,对室内有害气体有很好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共厨房油烟气控制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阐述了公共厨房外排油烟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叙述了油烟气的有害化学成分对环境的危害,论述了气幕隔断和诱导气流两种有效的油烟气捕集技术,并重点分析比较了惯性分离法,过滤法、静电沉积法、液体洗涤法等油烟气净化技术,指出了其优点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复合式油烟气净化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油烟气净化效果,并指出了复合式烟气净化技术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自制包埋有恶臭假单胞杆菌的缓释复合滤料(CPW)为填料,采用生物过滤法净化甲苯废气.分析了进气载荷和停留时间对降解能力的影响,验证了滤塔停歇期和重新启动后对微生物的变化和系统净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埋功能菌剂的复合填料,无需挂膜,微生物数量多、活性强,对甲苯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在适宜的气体停留时间74.2 s,去除率为97.3%,进气载荷为22.11 g/(m~3·h)时,最大去除负荷为16.97 g/(m~3·h).装置在停歇3、7、30 d后,系统净化能力恢复稳定至80%,所需的时间分别为5、21和45 h.停歇周期对生物滤塔恢复及填料微生物影响较大,停歇30 d恢复运行后的细菌数量要明显高于恢复前,且下层细菌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2.
生物滴滤器净化苯/甲苯废气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模拟工况下研究生物滴滤器对低浓度苯、甲苯气体的净化性能.以苯和甲苯为目标污染物,采用陶瓷拉西环作为生物滴滤器填料,选用先期筛选驯化的苯、甲苯专性降解菌种对填料进行接种挂膜.结果表明:在气体流量为60~150L/h(对应的苯、甲苯停留时间分别为11.25~28.12s和10.6~26.4s),苯、甲苯入口气体浓度分别为0.61~4.14g/m3,0.43~4.40g/m3的条件下,生物滴滤器对苯、甲苯的最大生化去除负荷分别为333g/(m3.h)和593.4g/(m3.h),甲苯与苯相比更易被微生物降解,镜检表明苯、甲苯系统生物膜中的优势菌种都为短杆菌,密度分别达2.3×109CFU/ml和1.52×1011CFU/ml.  相似文献   

13.
生物法净化苯、甲苯、二甲苯废气菌种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生物滴滤器净化苯、甲苯、二甲苯废气菌种驯化进行了研究,创建了“诱导物—目标污染物”专性降解菌双底物驯化模式,以甲苯为诱导物,进行了“甲苯—苯”、“甲苯—二甲苯”双底物驯化,并将苯专性降解菌接种于40 mm×500 mm的生物滴滤器进行净化苯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甲苯—苯”驯化第25天时,其假单胞杆菌密度高达2.08×108CFU/mL,比苯直接驯化高出约5×107CFU/mL;“甲苯—二甲苯”驯化第25天时,其假单胞杆菌密度为1.60×108CFU/mL;净化苯试验表明,气量为60 L/h,苯的质量浓度为0.747~3.760 mg/L条件下,苯平均去除能力高于120 g/(m3.h),峰值去除能力达到246 g/(m3.h)(此时假单胞杆菌密度高达6.0×1010CFU/mL),采用双底物驯化方式优于直接驯化.  相似文献   

14.
高效生物滴滤系统净化甲苯废气快速启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采用生物滴滤器系统,以甲苯作为惟一碳源筛选出具有高生化降解能力的适宜微生物菌种,采用焦化废水活性污泥菌种,添加适宜营养液和高浓度甲苯乳化液加速液相驯化阶段的驯化,填料塔内采用高浓度甲苯气-液相联合强化接种挂膜,投加适宜营养液加快挂膜速度的方法,系统启动周期为16d.甲苯气体的净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入口气体甲苯浓度范围为0 747~3 760mg/L和气体流量为560~1040L/h(停留时间30 6~16 5s)的条件下,生物滴滤塔系统对废气中甲苯的最大去除能力为756 73g/(m3·h)(气量560L/h条件下),稳定甲苯净化去除能力超过300g/(m3·h),证明了使用该驯化和挂膜方式的菌种具有很强的甲苯降解能力.镜检结果表明,生物膜中的优势菌种是短杆菌,密度达4 2×1010~6×1013CFU/ml.  相似文献   

15.
围绕生物难降解有机物处理及微量化学物质生物高度净化,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极端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硝酸盐还原茵和硫酸盐还原茵的功能开发、废水处理微生物生态的研究、酶处理技术、碳源循环单级生物脱氮技术、微量化学物质生物高度净化技术等废水处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钛光催化环境净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动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综述了TiO2光催化净化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庆用现状,并阐述了此项技术今后的发展动向,以期从深度和广度加强对TiO2光催化环境净化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7.
室内空气污染治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得到逐步认识的同时,人们也意识到了维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性,于是有效的防治和治理室内空气净化技术成为了目前最为迫切的需求。简明地阐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并且客观地评价了目前室内空气传统污染治理方法如通风换气、吸附法、臭氧净化法、静电除尘法、负离子净化法,以及部分新技术如光触媒法、空气触媒法、二氧化钛-活性炭纤维合成技术和纳米二氧化钛等离子体放电催化空气净化技术等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未来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精馏炉炉膛内温度场不均匀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锌精馏炉炉膛各检测点反映出的其上部温度偏高,下部温度偏低,上下温度偏差过大的实际问题,采用现场多点温度测试,结合炉膛内流场、浓度场、释热场和温度场数值仿真的方法对韶关冶炼厂二精馏系统进行研究;利用仿真结果中的流场和浓度场数据,统计出实测中无法得到的各次空气和煤气在南1号至南4号各喷口的流量。研究结果表明:仿真温度场结果和测试温度值与温度变化趋势较吻合,说明仿真模型合理,仿真手段可行;炉膛南侧空气严重过剩,炉膛北侧煤气相对过剩,这种空间空气和煤气流量不均衡是造成炉膛内温度上高下低的主要原因;要改良精馏炉工作环境,需要优化空气和煤气配比,实现温度场均匀化。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城市湖泊水域污染水体净化问题提出了固定式自繁衍污水减泥净化技术及其系统,该系统是以淹没式生物膜法为基础,以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的最佳处理效果为目标的污水处理系统.系统运行调试过程首先送入适量的空气,将专业开发培养的微生物菌种植入到生物曝气池中,调加特别配制的营养液以促使微生物能容易附着在生物巢上快速繁殖生长,其次通过曝气对污水供氧及产生动力,污水循环反复地通过生物巢,微生物在生物巢表面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生物膜,对污水同步进行厌氧、好氧处理,使其能在单一系统内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并极大程度地减少污泥产生.最后给出了科学可行的、完全可操作的城市湖泊污水无泥净化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案和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20.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钒钛催化剂降解甲苯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可调频高压电源、自制线管式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代表物质——甲苯为去除对象,考察了低温等离子体协同不同类型催化剂降解甲苯性能.对反应器能量密度、能量效率、副产物臭氧生成情况进行了考查比较.筛选出性能较优的催化剂,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实验,并对反应产物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填充钒钛系催化剂对甲苯的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量密度和臭氧生成量有所降低,能量效率有明显提高.针对V2O5-Ti O2/γ-Al2O3催化剂进行的稳定性实验研究表明:甲苯去除率随反应时间延长而缓慢下降,表明催化剂存在失活现象,可能是由甲苯降解形成的副产物在催化剂表面积聚而覆盖催化剂反应活性位造成的.500℃空气气氛下焙烧4 h能使催化剂的活性恢复至初始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