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略论军事力量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各军种的联合作战,军事斗争也是联合作战.军事力量结构的平衡与优化是军事力量建设实现现代化的标志,联合作战要求各军种保持必要的指挥协调和力量平衡.运用分工理论初步探讨了军事力量结构的产生、发展与平衡,提出了武器装备科技水平的协调平衡、适应需求变动和技术改进要求的优势军种的选定、军种关系的协调等三条军事力量结构平衡状态的标志,旨在为确定适度军事力量规模、改革军事力量体制编制、优化军事力量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实现我军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打得赢”.最后,针对军事斗争过程中军事力量结构的调整提出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试论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指挥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以一体化联合作战需求为牵引,通过与传统作战样式的对比,重点分析了一体化联合作战给装备指挥带来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提出了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指挥体系构建的原则,探讨了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指挥体系纵向层次结构与横向机构设置的思路与框架。  相似文献   

3.
空降作战装备保障及力量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降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重要作战样式之一,搞好装备保障是夺取空降作战胜利的重要环节。分析了空降作战装备保障的主要特点;研究了装备保障力量的编组和运用的若干问题;对装备保障力量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联合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基本样式,装备联合保障是联合作战的客观要求。推进装备联合保障建设创新发展,不仅是当前我军现行装备保障体制下应对多样化军事任务装备准备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军装备保障建设长远发展的战略考虑。在对装备联合保障认识的基础上,从法规体系、运行机制、资源结构、保障信息和保障训练5个方面,提出了当前我军装备联合保障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装备指挥协同,是保持装备指挥系统内部与外部平衡的重要措施,也是当前我军联合作战装备指挥理论与实践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首先,分析了联合作战装备指挥协同的主要依据和基本特点;进而,研究明确了联合作战装备指挥协同的具体内容;最后,提出了提高联合作战装备指挥协同能力需把握的几个问题。研究并解决联合作战装备指挥协同问题,将对完成联合作战装备保障任务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拉整体结构是由一组不连续的受压单元包含于连续受拉单元组成的稳定自平衡结构,为了寻找自平衡状态下的构型,引入奇异值分解的方法,将寻找张拉整体结构的自平衡构型问题转化为最小奇异值的判定。通过广义节点坐标和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建立结构的数学模型;引入力密度的概念,对张拉整体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列写包含平衡矩阵的平衡方程;对平衡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利用分解获得的最小奇异值判断平衡方程是否有解,对张拉整体结构是否存在自平衡构型进行初步判定,再依据获得的力密度的均匀性(同组构件力密度大小相等)和正负属性(杆的力密度小于0,索的力密度大于0)对结构自平衡状态进一步判断;通过实例分析对该找形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找到张拉整体结构自平衡构型。本文为寻找自平衡张拉整体结构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7.
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力量是实施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的物质基础。从分析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力量构成出发,阐述了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力量编成的内在要求,提出了装备保障力量在一体化联合作战当中所应采取的编成方式,进而对装备保障力量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假设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测度变权的联合作战装备运用水平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合作战要求作战资源、信息和力量实现“一体化”,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综合作战效能。而装备运用是作战力量的重要基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装备运用水平的综合评价需求越来越突出。应用现代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评价测度排序模型;提出了联合作战装备运用评价模型结构及指标体系。结合典型战役的装备运用构想,给出了模型的一个评价示例。  相似文献   

9.
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是信息技术推动装备领域变革的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加强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分析了一体化联合作战对装备保障提出的新要求,阐述了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最后提出了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体系建设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时,一般是通过监测地表沉降数据对土仓压力进行调整,使盾构达到土压平衡状态,但该方法过于滞后,易造成不平衡掘进状况.故分析控制土量平衡的方法使盾构掘进时处于土压平衡状态,确保开挖面土层的稳定.阐述了土量平衡中的挖土量与排土量,得出使盾构达到土量平衡状态时,控制螺旋输送机转速与推进速度的比值(N/V),并总结出盾构掘进中土量平衡控制的标准.基于合肥地铁4号线隧道工程,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土量平衡分析,同时讨论关键参数的相关性,以保障盾构施工安全.结果表明:合肥地区类似工程盾构施工时可将N/V控制在0.162附近,此时盾构对土层扰动最小;土仓压力随着N/V和刀盘扭矩的增大而减小;总推力与N/V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海军主战装备的发展,为加强其在一体化联合作战中的应用,概括了未来海军主战装备发展与作战的需求,通过对拓展海军作战平台功能、提升舰载武器装备作战能力和完善海军主战装备的电子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分析,得出了海军主战装备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如何以科学发展提高海军主战装备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北人集团所生产的新型印刷机N300的前传纸滚筒所存在的动平衡性能差的问题,进行了动平衡技术研究以及结构修改预测.针对该滚筒的不平衡量较大,进行手工调节费时费力等缺陷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该滚筒的不平衡量的数据.又根据此数据对该滚筒提出了修改方案,并且通过理论计算证明了在新方案中滚筒的动平衡性能比原来有了较大的提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随着航空兵军事变革的飞速发展,仿真已成为训练和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兵仿真技术也成为引人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基于航空兵仿真技术发展的现状、需求和发展趋势,综述并进一步探讨了单机全任务、多机对抗、作战单元、航空兵指挥和协同作战等5种仿真系统的主要功能、总体构成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某军用装甲车辆动力源大功率柴油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在不改变现有结构形式和安装的条件下,应用机构动力学分析和优化设计理论,对发动机平衡装置系统进行了优化计算,理论和试验、检验结果表明:该平衡优化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发动机的振动,提高整机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战争空军航空装备保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军航空装备作为空中作战的物质基础,航空装备保障如何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在分析空军作战特点和信息化航空装备保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基础上,提出了积极迎接信息化战争挑战航空装备保障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这对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加快我军航空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所有高速旋转系统,动平衡是一个计了在线动平衡装置.首先,利用电磁场的耦合作用,无接触地在加重平面处形成与所需离心力等效的旋转电磁力,实现在线实时精密补偿;其次,考虑到此时空旋转电磁力能耗大,机械结构内应力大的缺点,运用影响系数法控制策略,在平衡盘上利用旋转极坐标合成矢量力,驱使附加质量块移动使转子质心落回旋转中心,同时时空旋转电磁力消失,主轴系统在极坐标合成力的作用下实现最终动平衡.通过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证明了振动在10000r/min速度点附近减少了95%,达到了高速主轴的平衡品质标准.  相似文献   

17.
装备指挥自动化平台总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战争 ,已经表现为系统与系统之间、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装备保障作为我军作战体系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应纳入军队作战体系的一体化建设中。而作为装备保障力量“倍增器”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也必须纳入全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建设中。以装备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为需求牵引 ,以基于Agent的 HLA为系统建模途径 ,以 Agent联邦为系统运行方式 ,以智能信息处理为主线 ,构建装备指挥自动化平台 ,对其总体构架进行分析 ,并对其中的关键实现技术进行探讨。通过以“Agent”抽象概念为基础的信息处理模型 ,将装备保障系统的组元、结构、运行、功能及环境 5个要素统一在一个视图之下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军情出发,实现军事人才价值补偿的制度创新,应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劳动、技术、指挥、管理等战斗力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原则,以军事人才价值补偿促进军事人才开发,并大力推进军事人才价值补偿法制化。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新装备训练是形成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是形成整体作战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履行使命能力的具体实践,是加强质量建军的重要保证。剖析了新装备战斗力生成训练具有的特点。在对策措施上,强调应关注创新新装备战斗力生成训练指导理念,构建新装备战斗力生成训练运行机制,加强新装备战斗力生成训练保障建设,注重新装备战斗力生成训练与管理相结合等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