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乙酰基二茂铁的活性α-H的性质进行了乙酰基二茂铁Mannich反应研究,先以磷酸为催化剂,醋酐为酰化剂合成了乙酰基二茂铁,然后探讨在二氯甲烷为溶剂的情况下,乙酰基二茂铁与二乙胺、甲醛的Mannich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的用量对反应条件的影响,并通过红外、质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以二氯甲烷为溶剂乙酰基二茂铁Mannich反应的合成工艺:乙酰基二茂铁、甲醛、二乙胺的摩尔比为1.0∶2.0∶3.0;操作方式为先加入二乙胺和甲醛,10 min后滴加体积分数为36%盐酸调解pH值在4—6之间,20min后滴加乙酰基二茂铁的二氯甲烷溶液,控制反应温度为50—52℃,反应7 h,产率为77%。  相似文献   

2.
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溴乙烷为烷基化剂,利用二茂铁的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出了二乙基二茂铁,探讨了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投料方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合成工艺:二茂铁、溴乙烷和无水三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2.2∶(1.88~1)∶2.2∶2.0,反应温度45℃,反应6.5 h,通过元素分析、红外谱图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产率达72%。  相似文献   

3.
研究1,1'-二乙酰基二茂铁的合成工艺。以二茂铁和乙酰氯为原料,AlCl_3为催化剂,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表征。并对影响反应收率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物料比n_(乙酰氯)∶n_(二茂铁)=2.5∶1;AlCl_3用量为nAlCl_3:n_(二茂铁)=3.0∶1;室温反应时间10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目标产物收率为91.5%。  相似文献   

4.
以二茂铁和乙酰氯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氧化锌为催化剂,进行傅-克酰基化反应合成乙酰基二茂铁(主产物为单乙酰基二茂铁),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n(二茂铁)∶n(乙酰氯)∶n(氧化锌)=1∶3∶1.2,反应时间45 min,在该条件下产率为86%;然后,乙酰基二茂铁与硫磺、吗啉发生Willgerodt-Kinder反应,合成二茂铁硫代乙酰吗啉,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条件:n(乙酰基二茂铁)∶n(硫磺)∶n(吗啉)=1∶3∶6,反应时间4 h,在该条件下产率为65%,并经元素分析、IR、1HNMR表征确定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5.
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溴乙烷为烷基化剂,利用二茂铁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合成乙基二茂铁,探讨了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投料方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工艺:二茂铁、溴乙烷和无水三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1:0.75,反应温度38℃,常温下将二茂铁的氯仿液加入到无水三氯化铝的氯仿液中,然后滴加溴乙烷,反应时间6h。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产率达77%。  相似文献   

6.
以二茂铁、乙酸酐和无水乙二胺等为原料,合成双(乙酰基二茂铁)缩乙二亚胺合铜,并对其进行了IR、MS表征。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物配比对结果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h,双(乙酰基二茂铁)缩乙二亚胺与二水合氯化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时,最高收率为88.9%。  相似文献   

7.
以二茂铁和乙酰氯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氧化锌为催化剂,进行傅-克酰基化反应合成乙酰基二茂铁(主产物为单乙酰基二茂铁),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n(二茂铁)∶n(乙酰氯)∶n(氧化锌)=1∶3∶1.2,反应时间45 min,在该条件下产率为86%;然后,乙酰基二茂铁与硫磺、吗啉发生Willgerodt-Kinder反应,合成二茂铁硫代乙酰吗啉,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条件:n(乙酰基二茂铁)∶n(硫磺)∶n(吗啉)=1∶3∶6,反应时间4 h,在该条件下产率为65%,并经元素分析、IR、1HNMR表征确定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8.
以γ 二茂铁丁酸为原料经过还原、氯代二步反应合成4 氯丁基二茂铁。用正交实验优化了氯代反应的工艺条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n(4 二茂铁丁醇)∶n(五氯化磷)=1∶0 85、反应温度5℃、反应时间2h、溶剂(氯仿)用量200mL(30g4 二茂铁丁醇)。在最优条件下收率可达55%。经过提纯后产品纯度w(4 氯丁基二茂铁)≥99%。  相似文献   

9.
以二茂铁甲醛和对甲苯磺酰基异氰(TOSMIC)为原料,经过Van Leusen反应,一步合成目标化合物5-二茂铁基噁唑,通过~1HNMR、~(13)C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影响收率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物料比n(TOSMIC)∶n(二茂铁甲醛)为1.1∶1、反应溶剂为甲醇、K_2CO_3用量即n(K_2CO_3)∶n(二茂铁甲醛)为2.0∶1、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8 h的最佳条件下,目标化合物收率达到74.7%。该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操作简单、收率高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二茂铁为起始原料,分别与乙酸酐、酰氯、氯乙酰氯,在质子酸或Lew is酸作用下发生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生成乙酰基二茂铁,二乙酰基二茂铁,氯乙酰基二茂铁(2 a~2 c),在制备的过程中我们对(2 a~2 c)合成工艺进行优化,以68.9%~98.6%的收率得到三种常见的酰化产物,与文献相比收率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二乙酰基二茂铁的卤仿反应合成了1,1′—二茂铁二羧酸,并对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1,1′—二茂铁二羧酸与草酰氯在无水苯中反应制得1,1′—二茂铁二羧酸酰氯,收率高达92%。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二乙酰基二茂铁的卤仿反应合成了1,1'-二茂铁二羧酸,并对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1,1'二茂铁二羧酸与草酰氯在无水苯中反应制得1,1'-二茂铁二羧酸酰氯,收率高达92%.  相似文献   

13.
在Na2HPO4·12H2O催化剂作用下,通过Carroll反应,以芳樟醇与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合成了香叶基丙酮。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对香叶基丙酮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出香叶基丙酮合成工艺为:反应温度174℃,反应时间7 h,芳樟醇与乙酰乙酸乙酯摩尔比1∶2.0,催化剂用量为3%(以芳樟醇质量为基准)。优化工艺条件下,香叶基丙酮的产率达89.1%。  相似文献   

14.
采用硼氢化钠/氯化钙还原体系将乙酰基二茂铁还原为1-二茂铁基乙醇。探讨了硼氢化钠、氯化钙的用量及反应时间对还原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到了乙酰基二茂铁还原的优化条件:投料比n(FcCOCH3)∶n(NaBH4)∶n(CaCl2)=1∶3∶2,以甲醇为溶剂,在碱性条件下回流1.5 h。在此条件下,1-二茂铁基乙醇的收率达87.5%。利用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结构确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用自制的固体分子筛催化剂催化马来酸酐与甲醇酯化反应合成马来酸二甲酯,目的是研究开发马来酸二甲酯绿色合成新工艺。酯化反应在压力釜内进行,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原料摩尔比等条件对马来酸二甲酯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马来酸二甲酯的生成,最佳反应温度为105~110℃。适当增加醇酐摩尔配比,延长反应时间和增加催化剂用量均有利于顺丁烯二酸二甲酯的生成,在醇∶酐为3∶1(摩尔比)、反应时间为12h、H-β沸石用量为0.5%(与顺酐的质量百分比)时,二酯得率达到93.41%。H-β沸石催化剂能够重复使用3次。  相似文献   

16.
相转移催化大豆油醇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催化大豆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脂肪酸甲酯(FAME),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对油脂醇解的催化性能。考察了不同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大豆油醇解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较佳工艺条件:n(甲醇)∶n(大豆油)为6∶1,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1.0%,35℃~40℃下反应1 h。结果表明:苄基三乙基氢氧化铵是油脂醇解的有效催化剂,在优化工艺条件下甲酯产率达91%以上。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固体超强碱催化剂合成蔗糖硬脂酸酯,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以及催化剂用量对蔗糖硬脂酸酯产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硬脂酸甲酯:蔗糖(摩尔比)=2∶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量的6%;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130~140℃。  相似文献   

18.
以高纯度的环戊二烯(CPD)为原料,以金属铁为阳极,卤化盐作为导电盐,有机溶剂作为介质,在采用氮气保护的情况下电解合成二茂铁。对电解合成二茂铁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电解液比例为二甲基亚砜(mL)∶环戊二烯(mL)∶溴化钠(moL)=10∶1∶0.008。实验分别以铁板和镍板作为工作电极和对电极,极板间距为1~1.5 cm,电解电压为3.2~5.2 V(vs.SCE),反应时间为5 h,反应温度为40℃,强烈搅拌条件下电解合成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含磺酸基的介孔分子筛SO3H-SBA-15催化合成油酸丁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热法直接合成了含磺酸基的介孔分子筛SO3H-SBA-15.以油酸与正丁醇为原料催化合成油酸丁酯,进行了不同催化剂的对比实验以及反应条件包括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醇摩尔比的考察.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0%,反应温度120 ℃,反应时间3 h,酸醇摩尔比1∶2.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左旋泮托拉唑的合成工艺条件,以麦芽酚、扑热息痛为原料合成左旋泮托拉唑,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氧化剂与硫醚的摩尔比、催化剂与硫醚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左旋泮托拉唑合成产率的影响。优化工艺条件为:氧化剂与硫醚的比为1.2∶1,催化剂与硫醚的摩尔比为0.9∶1,反应温度为10~15℃,反应时间为10 h。以此优化条件下,产率达到72.7%。工艺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