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鲜为先,如何确保人们食用到新鲜的食品,保鲜和物流技术是关键。采用适宜的温度保存食品是人们常用的办法,而如何保证容易腐败变质的食品在一种持续适宜的温度下保存,这就需要冷链技术与装备。食品冷链物流是建立在食品冷冻工艺学基础上,以制冷技术为手段,使易腐食品在原料捕获、加工、运输、贮藏、销售流通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合适的低温条件,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减少损耗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食品冷链物流能有  相似文献   

2.
食品冷链物流涉及技术、方法、流程和系统等各个方面,培育成熟度高的冷链物流体系不仅需要政府产业政策及标准的支撑,也需要建设完善可靠、管理规范的冷链温度控制监测与校准溯源技术体系,实现对冷链全环节温度参数的无缝监控,减少"断链"现象产生。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介绍了冷链温度监测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校准现状,并对温度校准方法作了初步探讨,为企业提供合理的计量检测校准方案打下基础。通过加强对食品冷链中温度参数的控制,进行定期校准和溯源,有效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质量,减少食品资源浪费,保证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的食品冷链物流行业地方标准《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今年10月1日起颁布实施。该标准规定了食品冷链流程、冷藏运输、冷藏储存、批发交易、配送加工和销售终端等流通环节的温度控制,还增加了质量卫生管理要求。如标准规定液体奶类(饮料)装车前将厢体内温度预冷到15℃方可装货;  相似文献   

4.
相培 《冷藏技术》2012,(3):23-25
食品冷藏链主要它包括食品加工、保鲜贮藏和流通运输三大类,如何保证低温冷冻食品的质量,加速冷链物流的管理和发展,已成为冷链物流建设的首要问题。本文分析了食品冷藏链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对国内外发展状况的比较,指出了我国食品冷藏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冷链物流的发展,食品冷藏链设备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只要投入力量,提高食品冷藏链设备自动控制水平以提高食品质量,将会给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食品冷藏链主要是面向食品工业等领域,直接和人民生活先联系,它包括生产加工、食品贮藏、流通运输和销售消费四个环节。本文详细的介绍了产品在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问题,阐述了冷链物流发展的方向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食品冷藏链主要是面向食品工业等领域,直接和人民生活先联系,它包括生产加工、食品贮藏、流通运输和销售消费四个环节。本文详细的介绍了产品在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问题,阐述了冷链物流发展的方向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的建立和能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从传统单一向现代的多样、快捷化转变。食品贸易中冷链的完善程度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是由食品的供应方和需求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冷链物流服务,目前我市食品贸易中大部分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冷冻、冷藏食品中冷链的发展现状,指出中国冷冻、冷藏食品中冷链面临的问题,展望了食品冷链发展前景。并对北京市现有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状态进行调查,调查实验分为冻猪肉和冰淇淋两组,以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中的冷藏运输和冷藏储藏、冷藏储藏、冷藏运输的对接这三个环节作为整体研究对象,每组分别进行完全冷链状态和不完全冷链状态下的对比实验,采用RHLOG-T型温度自记仪记录整个配送过程的温度变化。根据采集数据对完全冷链和不完全冷链下货物热流量进行计算和对比,并分析完善冷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相变蓄冷技术在食品冷链运输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概述相变蓄冷技术在食品冷链运输中的研究进展,为冷链运输发展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方法 综述相变蓄冷技术在蓄冷式冷藏车、蓄冷保温箱及其他冷链运输设备中的应用,主要对其相变蓄冷材料、蓄冷技术与保温材料的结合、运输过程内部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新型的运输方式进行论述。结果 相变蓄冷技术在食品冷链的各种运输设备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较大的发展空间。结论 相变蓄冷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冷链运输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变蓄冷材料、保温材料以及运输过程中温度稳定分布的研究及多温共配技术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食品冷链物流配送操作十分不完善,本文通过食品冷链物流配送冷藏运输、冷藏储藏、冷藏运输和冷藏储藏的冷链对接这三个环节作为整体的完全冷链和不完全冷链的模型的建立,来计算两种模式下的货物热流量的差异,为后规范北京市场低温食品的流通途径提供一个思路,它可以对北京市倡导的安全食品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应日本株式会社组合贸易的邀请,国家内贸局、中日食品流通开发委员会于1998年6月组织“冷链项目”。(注:“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计划——生鲜食品物流冷链系统关键技术及综合示范工程)参加单位的有关人员赴日考察了日本蔬菜冷链流通及采后处理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发展历程以及生产经营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速冻食品今后十年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安全、营养、方便、卫生、品牌、多样。今后十年,我国速冻食品的生产工艺更加标准,速冻设备自动化程度更高,产品在低温冷链中流通更规范,企业品牌集中度更高,产品销售范围更广,消费者食用更放心。预测速冻食品将成为我国现代都市居民、上班一族、年轻人以及企事业单位食堂主要的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2.
单迪  杨欢  谢利  卫瑒璐 《包装工程》2023,44(9):18-27
目的 提高预制菜的质量与品质,促进预制菜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方法 从预制菜生产加工链出发,梳理预制菜在原料、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藏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法。结果 研究发现预制菜在生产、流通的各个阶段,都会受到多种细菌的污染,且这些细菌对人体的危害性不可小觑;同时,本文总结了非热杀菌技术在提升预制菜质量与品质方面的应用。结论 研究发现预制菜安全性的提高不仅依赖于对源头食材质量与品质的把控,还依赖于对杀菌技术的研究与探索,使预制菜搭配更科学,食材更新鲜,加工更精准。  相似文献   

13.
食品类信息型智能包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少云  万萱 《包装工程》2017,38(8):15-18
目的研究信息型智能包装技术成果在食品包装领域的运用。方法综述了信息型智能包装的主要技术类型、特点以及在食品包装产业链中的应用进展,分析气调包装技术和智能标签等主要技术类型在食品类包装中的应用,比对传统包装优缺点,获得整合创新的新思路。结论对于推进食品包装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人性化,促进信息型智能包装技术在我国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中的普及和有效应用,维护食品安全,减少食品浪费,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实现食品类包装及产品的价值增值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上下冲击式速冻机流场和换热特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提高食品冻结的品质,需要对冲击式速冻机的结构尺寸和内部流场进行优化,改善冲击式速冻机的冻结效率.方法 综述影响该类速冻机换热特性的4个因素,即喷嘴的形状和尺寸,射流阵列的排布,喷嘴到输送带距离和喷嘴间距的改变,速冻机进出口压差等.结果 通过回顾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和实验研究在这4个方面优化速冻机换热特性的案例,总结了上下冲击式速冻机流场变化的规律.结论 该研究为新型速冻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Cold chain management can optimize freshness and safety to the consumer end. Within FRISBEE European project (http://frisbee-project.eu) a web-based platform was developed for temperature conditions data collection throughout the chilled and frozen food supply chain. Data including all cold chain stages (industry, distributors, retailers and consumers), were collected. This extensive database comprising more than 14,000 time-Temperature (t–T) profiles can serve as a valuable Cold Chain Management tool. The user can define a sequence of cold chain stages for selected food products. The Cold Chain Predictor (CCP) software based on the Cold Chain Database (CCD) allows calculation of product shelf-life status at different cold chain stages based on existing or user defined kinetic data. Conducted field tests expanded the Cold Chain Database and validated the software. The developed tools offer the potential to run simulation scenarios based on real cold chain data and contribute to effective cold chain improvement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视角的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夏文汇  彭瑶  何玉影 《包装工程》2015,36(15):50-54
目的 针对食品安全有效监管问题, 从供应链物流角度对我国食品及食品包装供应链物流运行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研究方法, 从食品安全视角阐释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现状、 问题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明确提出了食品供应链物流三大运行机制,即建立安全保障机制, 包括主要内容及构建食品包装安全的采购、 冷链和追溯三大核心物流系统; 建立食品供应链物流集成机制; 建立食品供应链物流企业的公共道德责任机制。结论 从食品安全视角研究食品供应链物流的运行机制问题, 建立食品包装供应链物流安全保障体系, 有助于食品及食品包装物流安全长效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Time temperature indicators (TTIs) are devices used for recording thermal history and indicating the remaining shelf life of perishable products throughout their storage,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 This is achieved by the irreversible change of colour resulting from the cumulative effects of time and temperature. When applied in intelligent packaging, TTI can provide visual information that is easily accessible, and thus, consumers can judge from the visual information whether the food has deteriorated, which helps to as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food. TTI can be classified into several different groups including chemical TTI, physical TTI, biological TTI, and other new types of TTI based upon different principles of colour change. Although these kinds of TTI can basically provide effective information about food quality, there are still a number of problems with them in the food supply chain, such as migration of toxic substances, the inaccuracy of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nd the high cost in the area of commercial application.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scientific methods to solve the aforementioned problems of TTI. In this paper, the latest research of TTI is summarized, its status and its main problems are elaborated and the prospect of its development is envisaged,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support for researchers in this realm.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浅析我国农产品安全流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着我国农产品安全流通过程的问题,以促进解决农产品流通体系中食品安全、损耗严重和市场波动为目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安全流通信息化标准的现状和需求;运用标准体系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安全流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并提出了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供应链中政府主管部门与食品企业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食品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存在于食品安全供应链的整个过程,政府主管部门与食品企业之间在面对食品安全的保护与监督方面存在博弈关系,市场均衡的形成取决于政府与食品企业的策略.通过对其静态博弈模型和动态博弈模型的分析研究,认为构建食品安全必须得到政府及其主管部门、食品企业等各方面的共同协作,各自履行相应的责任,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发展方向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发展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强化国家食品安全科技的角度,提出中国食品安全科技优先发展的四大方向,即风险分析是食品安全科技战略的首选领域;“从农田到餐桌”整体控制体系是食品安全全程控制技术和操作规范的理论基础,是实施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检测监测技术是预警、预防、应急的技术依据,应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内控和标准检验必须的快速检测技术和标准检测技术;以政府、生产者、消费者为责任人主体的管理理念是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食品链上的所有责任人应在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问题上主动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