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庄宇 《时代建筑》1995,(3):11-12
浦东陆家嘴轴线大道城市轮廓线形象设计庄宇对城市轮廓线的两点认识;(一)城市轮廓线是城市形象特征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中优美起伏的轮廓线由多组建筑物高低错落的天际线叠合而成,其形成往往要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并且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对城市轮...  相似文献   

2.
正天际线(skyline),又称城市轮廓或全景,作为舶来品,它在西方城市规划理念中被定义为:远方第一眼所看到的城市外观形状,所形成的印象往往来自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通俗的说,站在城市中的一个地方向四周环顾,天地相交的那一条轮廓线就是天际线。天际线亦被作为城市整体结构的色彩、规模和标志性建筑,如自由女神像、东方明珠塔、悉尼歌剧院、香港会展中心,都是经典的天际线。  相似文献   

3.
赵喜伦 《建筑》2012,(22):76-76
天际线是城市整体面貌的垂直空间投影。城市风貌形象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城市的天际轮廓线。凯文·林奇在《城市的印象》一文中指出:良好的城市视觉质量具有鲜明的可识别性,即其道路、结点、区域和标志有一定的形象特征,结构清晰、易于识别。  相似文献   

4.
高佳杰  张越 《城市住宅》2021,28(3):106-109
城市天际线是大尺度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立足书法美学与城市天际线美学的相通性研究,阐述书法美学中的笔法美、墨法美、章法美三大美学特征与城市天际线美学中的形式美、色调层次美和秩序美的对应关系,指出书法美学的美学原理和构建方式值得在城市天际线的设计和建构中被借鉴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山—水—城”的滨水立面天际线对感知滨水城市魅力,彰显城市历史风景特色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无锡蠡湖湾滨水区总体城市设计为研究对象,依托于GIS技术平台,以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法对城市天际线进行分段与分层提取,依此进行分形维数的计算与评估。通过多维度对比,从天际线轮廓线形状、平均转折点数、建筑高度的变化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城市天际线的量化评价及形态调控优化,为城市天际线定量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其他山水城市高度体系建构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层公共建筑的顶部设计与城市天际线的相关性,标志性特征,对提高城市视觉环境和整体认知的重要性的讨论,提出高层公共建筑顶部设计对继承城市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秩序,对保持城市空间轮廓线的完整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要保护好一个城市的轮廓线(或称天际线),除了必须保护作为轮廓线主体(即突出部位)的建筑本身外,更重要的是要控制面上的建筑高度,以保证这些主要建筑在天际线上的地位不受破坏。由于城市的主要纪念性建筑物一般都属重点保护对象,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8.
城市天际线既是城市发展在竖向维度的反映,也是建筑高度分区控制的目标与依据,尤其是标志性建筑选址与设计审查参照。系统梳理国内外天际线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汕头一湾两岸城市天际线规划控制研究项目为例,探讨对天际线的认识、核心规划管控内容与规划实施体系。提出:一、对城市天际线的认知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辩证统一,需遵循整体性原则;二、城市天际线规划管控的核心内容包括建筑高度分区及分层分段指标控制、滨水界面设计指引、节点焦点设计指引;三、建构“天际线管控图则”便于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建筑韵律与城市天际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建新 《建筑》1996,(11):40-41
由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与城市空间衬托出的剪影,形成一种建筑天际线景观,它是建筑文化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反映,是现代建筑环境设计的一项重要因素。代表着一种传统、智慧、风格和理性,制约着城市建设的美学品格和文化风范。城市建设的密度愈来愈大,建筑容积率愈来愈高,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城市建设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土地的过量开发,“见缝插针”的平面布局,“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盲目追求,冲击着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和建筑文化,导致许多城市建设虽投入很多,却总也美不起来,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本世纪最重要的现代建筑师…  相似文献   

10.
新疆自治区喀什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极具地区和民族特点的城市轮廓线形态。本文力图通过对喀什历史城市天际线的分析,揭示其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历史老城区、新旧城衔接区、新开发城区的各种社会变迁因素的重要影响。它将对老城区保护和新城区建设的规划布局、分层限高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顺应当地的城市天际线关系,是当今城市改造中应该注意协调的重要城市背景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天际线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反映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发展。对城市天际线的评价,多为主观评价,缺少客观、量化的评判标准。拟提出一种新的天际线的评判标准。首先提取与城市天际线高度有关的量化因子:轮廓曲折度、建筑起伏度与天际线节奏指数,选取15个典型城市天际线照片进行简化分析,通过问卷的形式对220人进行调研;然后利用spss软件,探讨城市天际线的美观感受与美观量化因子之间的关系,得到具体的分类范围;最后形成天际线评价体系,为城市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天际线是一种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设计学等多学科的学问,体现着城市环境质量和整体规划和布局。本文文通过介绍城市天际线的构成以及天际线的作用,提出了如何规划与设计城市天际线的相关策略,勾勒出一幅具有建筑与城市美学的画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层公共建筑的顶部设计与城市天际线的相关性,标志性特征,对提高城市视觉环境和整体认知的重要性的讨论,提出高层公共建筑顶部设计对继承城市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秩序,对保持城市空间轮廓线的完整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天际线是城市重要边界空间要素,也是城市"美"的最直观物化体现。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天际线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导致其复杂属性特征显著。所以文章以其复杂性特征为研究基础,通过在时间维度上对比东西方城市天际线的演变规律,归纳总结出其复杂属性具有"同源—分异—突变—相似"的特点;并针对目前城市天际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空间维度复杂性中剥离出横纵两个主要空间进行组织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视觉影响的城市天际线定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城市天际线定量分析方法.首先,从视觉影响分析入手,提出了天际线的曲折度和层次感两个指标,均采用较简单的数学方法表达,用于定量描述城市天际线形态.随后,提出了基于三维GIS的城市天际线模拟技术.从观测者的真实视野出发,构造了虚拟视野面,用以模拟城市天际线.天际线定量描述指标和基于三维GIS天际线模拟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定量比较和评价城市天际线形态的方法.最后,以上海市北外滩地区为例,应用此方法对城市天际线进行定量分析,比较评价了现有城市设计方案及其可行的优化对策.本方法可以用于城市设计的方案比较,也能在规划管理中用于评价特定高层建筑对城市天际线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居》2011,(3):72-77
我也会时不时地陷入一种怀旧的情绪之中,拿着相机记录我所经过的每一个城市,每一段故事。若有一天回忆起来,才不至于太过空虚。时常会怀念以往的时光,那个时候的城市还是纯粹的;那个时候的建筑线条生硬简陋但却能保留出完整美丽的天际线。而在这样的走走停停后,一些被称之为"文化"的东西便悄然遗失了。  相似文献   

17.
正城市天际线优美与否,直接关乎城市的形象,天际线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准、城市文明程度的"衡量器"。目前快速且盲目的城市建设带来了城市空间的混乱,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优美的城市轮廓。对于塑造城市天际线,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意识,严格管理机制,是当务之急,并且我们还应该具备塑造优美的城市天际线的一些手法,最终行成特色各异的理想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8.
城市天际线的影响因素众多,高层建筑只是影响城市天际线的因素之一。在高层建筑的组成要素之中,对城市天际线能产生最直接影响的是高层建筑顶部。本文对高层建筑顶部对城市天际线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城市建筑空间与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城市轮廓线和城市建筑艺术空间与环境却并没有变得更美,所以愿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上海新建筑     
那同和 《世界建筑》2000,(9):W001-W002
上海古代曾是一片海洋上海何时成陆,史藉上并无记载,但据考古发现约在6000年前。4000余年住在上海地区的是良诸文化古人。上海近百年来历史坎坷曲折,昔日的喧闹与疯狂,历史的遥远与萧瑟,已被今日的灿烂与现代所替代。 上海的巨变是城市规模的巨变,城市建设速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巨变,也是城市轮廓线,天际线和城市空间,环境的巨变。尤其改革开放的近4年,“瞬息万变”几乎成了上海建设发展的代名词。上海面积 6 340km~2人口 1340万在“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发展战略指导下,连续实现两轮“一年一个样,三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