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树脂鞣剂鞣性和复鞣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论文对氨基树脂、双官能基树脂、乙烯基类树脂(丙烯酸系列、马来酸酐系列)等树脂鞣剂,以及烷基碘酰氯、烷基磺酰胺的鞣性进行了考察,讨论了树脂鞣剂结构与鞣性的关系,具有鞣制效应的材料,并不一定能明显提高Ts。  相似文献   

2.
聚(甲基)丙烯酸树脂的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自制聚(甲基)丙烯酸树脂,在不同pH条件下对浸酸猪皮作用后的Ts变化,分析了甲基丙烯酸与丙烯酸两种树脂的鞣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二乙烯基苯—煤沥青COPNA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煤沥青为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在对甲苯磺酸(PTS)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缩合多核芳烃(COPNA)树脂。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研究其反应机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CS)和热解重量分析法(TGA)研究COPNA树脂固化反应及热稳定性。研究表明:煤沥青能够与DVB合成COPNA树脂,其反应机理为酸催化下的阳离子型缩聚反应;B阶COPNA树脂固化反应平衡易于控制,表观活化能(Eα)为17.06kJ/mol;C阶COPNA树脂耐热性优良,在氮气中的热降解起始温度达450℃。  相似文献   

4.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的海藻酸钠、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司班-60和吐温-80作为乳化剂,环己烷为分散介质,合成绿色环保型的聚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研究海藻酸钠、引发剂、交联剂用量等对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及表面形态进行分析和表征.当海藻酸钠加入量为7.5%(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中和度为80%,交联剂用量为0.05%,乳化剂用量为9%,单体配比[m(AA):m(AM)]为1:2时,所制得的高吸水树脂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其最高吸水倍率达1889g/g,吸水速率达到5.11S.  相似文献   

5.
纳米粒子对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增强、增刚、增韧齿科材料基体树脂,研究了SiO2、TiO2、Al2O33种纳米粒子及含量对改性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EAM)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纳米粒子及含量对EAM树脂性能影响不同,SiO2与TiO2增强增韧效果显;SiO2含量为3%时,EAM树脂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三苯基氧化膦萃淋树脂对金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动力学和热力学的角度探讨了三苯基氧化膦(TPPO)萃淋树脂对金的吸附,考察了它吸附金时的吸附速率、吸附反应级数、热焓和吸附容量,得出TPPO萃淋树脂对金的吸附是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初步认为符合Langmuir吸附理论。此树脂在酸性条件下对金的最大吸附量为42mg(An)/g(干树脂)。  相似文献   

7.
借助超声波的分散、辅助引发作用,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钾(K2S2O8)为引发剂,无氮气保护下,采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法制备了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AM))高吸水性树脂。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树脂吸水性能最优的反应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等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树脂的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超声条件下,可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合成高吸水性树脂。最佳工艺条件是AA中和度为70%,T=50℃,n(AM):n(AA)=0.3,m(NMBA):m(AA+AM)=0.05%,m(K2S208):m(AA+AM)=0.2%,吸水倍率最高为398.172g/g。三维网状结构的存在是树脂高吸水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大孔树脂在高纯过氧化氢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抗氧化性较好的大孔吸附树脂和大孔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生产高纯过氧化氢的方法。通过实验选择了D9904作为脱除有机物的树脂,在8BV/h的流速下,总有机碳(TOC)净化度为88.7%。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直读光谱仪(ICP)分析离子含量的变化,考察了大孔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净化效果。在8BV/h的流速下,ICP检出物总净化率达98.5%,总P去除率大于99.9%,可满足电子工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以APS为引发剂,MBAA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XG~AM接枝共聚耐盐型高吸水性树脂.分别研究了丙烯酰胺用量、碱用量、聚合温度、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树脂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黄原胶与丙烯酰胺发生了接枝聚合反应,当m(AM)/m(XG)为6:1,m(NaOH)/m(AM)为1:1,聚合温度为60℃,m(MBAA)/m(AM)为0.04:1,m(APS)/m(AM)为0.07:1时,树脂对去离子水的吸收倍率可达1240g·g^-1,对0.9%NaCl溶液的吸收倍率达到235g·g^-1.  相似文献   

10.
将含聚乙二醇抗静电改性剂的聚醚聚酯共聚物(第四单体)与阳离子可染聚酯(CDPET)共缩聚反应,可制得抗静电的阳离子可染涤纶树脂(ANTCD PET),该树脂具有良好的耐久抗静电性、染色性、可纺性及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前期二甲苯-甲醛树脂(XF树脂)合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合成了酚改性热固性XF树脂,在理论析的基础上,经实验成功地提供了实现XF树脂高转化的方法,合成的酚改性热固型XF树脂的原料消耗成本比一般热固型酚醛树脂约低30%。  相似文献   

12.
001A强酸性树脂吸附硫脲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001-A在pH= 2.0的H2SO4- CS(NH2)2- H2O2 体系中,吸附、富集硫脲金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对硫脲金离子Au(Tu)+2 (Tu= 硫脲)具有吸附率高,吸附容量大等优异性能。Au 负载柱可用Na2S2O3 溶液定量洗脱,用过的树脂可再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原料,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研究反应时间、合成温度、引发剂量、纤维素用量、交联剂量对树脂吸水能力的影响,并确定树脂的最佳制备条件:在反应时间2.25h,加入占单体质量1%的纤维素,引发剂占单体摩尔分数的0.71%,交联剂占单体质量分数为0.12%时,制得的树脂吸水倍率最高可达2280.42g/g.采用扫描电镜(SEM)对高吸水性树脂进行表征,并分析高吸水树脂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包含P507((2 乙基己基)膦酸单(2 乙基己基)酯)的胶质液态泡沫和微胶囊,并用于萃取稀土离子Y3+、Nd3+、Yb3+。测定了胶质液态泡沫、萃淋树脂的饱和萃取容量、分配系数及酸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测定了胶质液态泡沫萃取不同稀土离子的渗透系数,并用渗透系数比较了含P507的胶质液态泡沫、微胶囊、萃淋树脂萃取稀土离子的传质顺序为:微胶囊>萃淋树脂>胶质液态泡沫。  相似文献   

15.
番茄油树脂成分分析及番茄红素的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番茄油树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和类胡萝卜素进行了分析测定,并研究了番茄油树脂在贮存过程中番茄红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番茄油树脂中含有较多的脂肪酸甘油酯(65%)和不皂化物(27%),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74%-75%),其中亚油酸质量分数为51%-52%,油酸质量分数为22%-23%。番茄油树脂中类胡萝卜素主要是番茄红素,另外有少量的β-胡萝卜素。番茄油树脂贮存过程中番茄红素较为稳定,贮存条件以避光充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应用溶解度参数理论,通过对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酚醛树指3种树脂均相溶液的适当掺混,并对各种清漆配方性能测试比较,造反出附着力好、抗冲击强度好、耐酸耐碱等化学腐蚀性强等综合性能优良的溶剂型环氧-酚醛-聚酰胺树脂清漆。其适宜配方(wB)为:E-44环氧树脂30.52%,低分子聚酰胺树脂10.26%,酚醛树脂10.2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51%,二甲苯/环乙酮(质量比1/1)8.94%,二甲苯/正  相似文献   

17.
两类可聚合型季铵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烯丙基氯与叔胺的SN2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TMAAC)两种可聚合型乙烯基季铵盐。采用元素分析,FTIR,H^1-NMR和C^13-NMR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过硫酸盐引发剂的引发下,使两类可聚合型乙烯基季铵盐分别与丙烯酸在羧甲基壳聚糖的分子链上接枝共聚后再进行交联,制得CMCTS-g-(PAA-CO-PDMDAAC)及CMCTS-g-(PAA-co-TMAAC)两类新型两性聚电解质高吸水性树脂。采用FTIR对两类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所制得的两性聚电解质高吸水性埘脂在不同pH值下的溶胀规律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前期二甲苯-甲醛树脂(XF树脂)合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合成了酚改性热固型XF树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经实验成功地提出了实现XF树脂高转化的方法.合成的酚改性热固型XF树脂的原料消耗成本比一般热固型酚醛树脂约低30%.  相似文献   

19.
以甲苯为溶剂、二甲苯胺为催化剂试验了水基型光敏甲基丙烯酸改性F-44树脂合成的可能性,实验发现,该反应体系中反应的总转化率明显低于二氧六环作溶剂、溴化季胺盐作催化剂时的实验结果;探讨了水基型光敏甲基丙烯酸改性的F-44树脂的基团含量与树脂水溶性的半定量关系以及活性稀释剂、热交联剂的用量与漆膜性能的关系。实验表明,当活性稀释剂TMPTA用量(双键数):改性胶用量(双键数)=1:1.11、水基型光敏树脂:马来酸酐=6.25:1(w:w)时,漆膜热固化后力学性能相对较好,硬度可达6H,耐酸性、耐溶剂性较好,但耐碱性差,耐热性达210℃.  相似文献   

20.
麦芽糖-三聚氰胺-甲醛共缩聚(MMF)树脂是以麦芽糖、三聚氰胺和甲醛为主要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合成而得。研究了麦芽糖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Mmal:Mmel)以及固化剂对树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利用DSC和FT-IR对树脂固化行为以及特征官能团的变化进行了测试分析,并用Kissinger-Crane-Arrhenius方程对MMF树脂固化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MMF树脂固化后形成了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游离活性基团的数量明显降低;(2)MMF树脂的热分解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以氯化铵为固化剂引入MMF树脂后,体系的热稳定性能明显增强,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热稳定性; (3) MMF树脂的固化为放热过程,相比MF树脂,MMF树脂固化放热焓值更大,固化反应更容易进行; (4) MMF树脂样品的表观活化能为 72.74kJ/mol, MMF树脂固化体系的动力学模型为dα/dt=4.26×1010 ×e72 740/(RT)(1-α)0.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