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润玉园小区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应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对其进行雨水设施体系和中心湖的改造,从而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5%、SS控制率 45%、水体为地表水Ⅲ类水质的目标。此项设计中充分利用场地现状、当地材料、乡土植物等因素,综合构建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全过程海绵系统,通过LID设施组合,如雨水花园、植草沟、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等,实现了85%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排水防涝标准达标,满足水量控制、内涝防治、水质控制等要求。  相似文献   

2.
《居业》2015,(19)
<正>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海绵城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旨在指导各地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认为,海绵城市,就是要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海绵城市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式"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先利用场地源头设施对径流进行促渗减  相似文献   

3.
小尺度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贵安新区海绵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充分发挥月亮湖景观公园开敞空间大、自然山体植被多、新建绿地广等优势,对雨水起到吸纳、蓄渗和缓释的作用,对月亮湖景观公园给水排水、道路及驳岸工程、水环境等进行了设计。通过建设雨水收集池、植草沟、雨水花园、超标雨水排放系统以及下凹式绿地,有效控制了雨水径流,形成了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景观公园海绵城市系统。  相似文献   

4.
建筑与小区的场地是城市雨水径流产生的重要源头,场地的雨水控制通过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运用不耗能、低耗能的被动技术,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利用海绵技术有效控制场地雨水径流,助力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南昌某住宅项目的场地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设计进行实例展示,对场地雨水实施径流总量控制,场地设计连同景观设计,结合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理念,实现住宅项目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的目标,满足绿色建筑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6.
雨水花园可有效地控制径流污染、削减径流流量和峰值流量,是低影响开发技术体系中的重要措施。文中以南昌市某住宅小区雨水花园为例,从雨量径流系数、设计控制雨量、雨水花园面积等方面探讨其设计要点,通过计算住宅小区屋面雨水收集处理后满足绿化用水、景观水体补水及部分道路浇洒用水;设计的雨水花园可有效削减城市雨洪径流;雨水处理系统及调蓄系统水量大于设计雨水设施规模,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以上,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场地生态设计要求,可为类似地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每逢梅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量长期过于集中,排水不及时,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针对此类现象,海绵城市的发展建设愈发重要。海绵城市利用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措施可以增大城市的雨水渗透能力,减小雨水径流,降低城市内涝现象。结合南京某新建小区的海绵设计,对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和面源污染削减率两个重要指标进行计算方式分析,以满足城市规划要点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苏州市太湖新城为例,在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理念下,提出一套综合雨水渗透及利用系统的构建方法。指出该系统的关键在于整合初雨径流污染控制及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贮存系统、雨水处理系统和雨水回用系统。配合透水道路铺装,实现雨天渗、滞、蓄、排,旱天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最大限度减轻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压力,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  相似文献   

9.
屠奇 《中国园林》2012,28(7):119-124
法国的"代替式分流制"雨水排水系统类似于美式的"低冲击开发模式"雨水排水系统,它们的特点是以生态方式对雨水排放进行"源控制",增加雨水在各个源头区域内的自然排放量,降低下游市政管道的排放压力和径流污染,减少城市雨洪灾害,并能更好地补充地下水,保护生态环境。这种生态型雨水排水体制,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绿色市政"的建设方针。以"珠海市横琴新区滨水地区及道路系统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初步论述这一排水体制的概念、功能、结构以及在市政景观项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北方某城市的典型易涝区域整治项目为例,介绍了系统化方案的编制方法和实施效果。首先从汇水分区的尺度分析内涝积水成因,然后根据目标要求制定汇水分区优化、源头减排系统改造、排水管渠系统改造、排涝除险系统建设相结合的系统化方案,并建立排水模型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量化评估。在案例项目中,通过局部排水管线调整将汇水分区范围减少约24%;通过小区和道路海绵化改造,实现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小于70%、年SS削减率不小于60%的目标要求,同时显著降低了径流峰值;通过雨水管渠提标改造将管渠排放标准提高到2年一遇;通过在人行道设置多处超标径流入河(绿地)通道,提高了排涝能力和调蓄能力,达到了3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该系统化方案通过雨水径流的合理组织和排水防涝设施系统改造建设,在消除城市内涝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径流总量控制、径流污染控制、景观提升和地下水涵养等多重目标,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海绵城市道路系统设计能够有效地缓解雨水排放问题、改善海绵城市道路水文生态环境。海绵城市道路的雨水径流控制优于传统城市道路,更有利于保护海绵城市道路系统的生态环境。通过对海绵城市人居环境道路的概念内涵、系统与构成、横断面布置型式设计的总结与分析,对海绵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雨水利用能够减少雨水外排,缓解排水管网压力,具有良好的环境及社会效益。万科某小区利用周边的天然水塘做为蓄水池,收集场地雨水及周边山体雨水。收集的雨水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用于小区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本设计利用天然水塘及人工湿地实现雨水利用,不仅减少初投资,而且实现了天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雨水基础设施建设中,摒弃传统的单一工程建造思维,以生态建设理念为本的海绵城市建设中,充分分析建设场地生态本底资源条件并加以保护与利用。同时,结合场地周边生态环境及空间,构建适宜的建设条件,合理设置源头减排的海绵设施,可综合实现雨水基础设施工程与环境生态提升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以海南省三亚市某危旧房改造项目为案例,分析了绿色雨水设施在工程设计和场地径流控制中的应用。该项目通过综合采用透水铺装、绿化屋顶、下凹式绿地、雨水蓄水池等绿色雨水设施,满足了径流总量控制、径流污染控制、径流峰值控制三大总体控制目标,同时满足透水铺装率、绿化屋顶率等引导性单项控制指标。径流洪峰控制采用SWMM (雨水管理模型)软件建立。该项目的绿色雨水设施应用与径流控制计算对海绵城市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日益加剧的城市洪涝灾害,我国颁布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影响开发设施,其较好的吸纳径流、去除污染及景观价值方面的优势必将在径流总量/污染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建议,对人工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和作用,以及设计时相对于传统人工湿地设计的不同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对人工湿地在"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及应用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海绵城市建设中,对于一些建设年代较新、绿地率低、地下空间开发比例较高的小区,要实现其年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要求,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住建部倡导通过项目周边的绿地公园等的改造协调控制这些小区的雨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到部门协调、设计协调、项目统筹审查等问题。本文结合鹤壁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案例和实践尝试,探讨了这种跨地块雨水协调控制机制的实现方法,以期为其他城市同类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厦门市不同行政区、功能区、道路等级和特征的市政道路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与试验,采用径流污染物出流过程采样与降雨量同步观测、MV曲线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明确了厦门市典型市政道路的雨水径流水质参数特征、时空变化规律和初期雨水径流冲刷效应,提出厦门市市政道路污染物设计浓度参考值和道路初期雨水控制径流深度两个基础参数,以及重点防控的道路类型、初期雨水控制径流深度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对应关系,可为厦门市道路面源污染控制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海绵城市主要是通过雨水系统平衡场地的水文特性,从而避免过多的降雨造成城市出现内涝的情况,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产生的污染。这种低影响的遇水系统包括诸多的内容,比如屋顶、雨水弃流装置,人工湿地等。海绵城市建设符合未来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因此应当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本文将重点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中园林植物景观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厦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内某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城市道路净、渗、蓄、缓排的系统建设模式,介绍了海绵型城市道路生物滞留设施、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透水结构以及附属设施的设计,并对改造设计条件下的城市道路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污染控制、渗透设施设计与排水防涝能力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该改造设计方案可满足海绵城市控制目标。另外,提出了海绵型城市道路维护与管理的相应措施,以期为城市道路海绵城市改造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河南省东北部某小区为例,采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计算方法。利用已知的地块设计参数和降雨,地形,水文等估算替代参数,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这一指标的应用进行探讨,雨水模型对海绵小区进行单场、多年连续降雨的模拟,找到最适合居住区的海绵城市设计方案,并指出年径流污染控制的效果目标,年径流总量的控制是实现这一效果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