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油茶果脱壳后果壳与茶籽混合在一起,油茶果的果壳与茶籽如何分选以及如何提升分选的准确率,是油茶果产业化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基于改进ResNet18模型的油茶果果壳与茶籽的分选模型,通过油茶果分选机进行图片的采集和处理获取实验样本图像,比较不同批量尺寸、学习率、激活函数以及优化器的影响,进一步优化模型。实验表明,经过改进后的ResNet18模型,与未改进前相比,在损失函数上有了明显的降低,并且验证集准确率得到提升,验证集平均准确率由之前的97.03%,而最终测试集准确率由97.25%提高至97.75%。较高的准确率可以满足油茶果分选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从油茶果壳中提取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深入而全面地进行了从油茶果壳中提取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对油茶果壳提取物的有效抗氧化成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结构鉴定;采用POV法对油茶果壳抗氧剂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加工对象适应性及减少茶籽破损,设计一种基于刨削原理的多通道高速刨削式油茶果破壳机,对其工作原理及其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进行分析。以推进滚筒转速和摊晒天数为试变量因子,进行油茶果脱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破壳率超过99%,碎籽率小于1%。  相似文献   

4.
<正> 贵州的许多民族都有食用油茶的习俗。在众多油茶中,黔东南侗族的侗乡油茶和仡佬族的道真油茶独树一帜,伴随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族习俗流传甚广。而毕节苗族的传统名特食品茶食则与油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油茶果脱壳与清选关键技术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找出一种适合油茶果的无损伤脱壳、清选方法,通过实验分析油茶果相关特性,据此对油茶果采取分级初选、碾压式脱壳。通过间隙可调式格栅结构完成对油茶果的初次筛选,控制加工油茶果的体积。采用脱壳机构碾压轮与底板之间的间隙对油茶果进行碾压脱壳,脱壳间隙可调,以满足油茶果按大小、分批次加工的需要。利用油茶果果皮与茶籽颜色的差异,通过CCD工业线阵相机与图像处理控制系统完成对果皮与茶籽的清选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将油茶果摊晒1d,待果皮含水率普遍达到15.2%以下,整果脱壳成功率可以达到99.6%以上。此时籽中含皮率为95.3%,皮中含籽率为95.8%。  相似文献   

6.
油茶提取油脂后的饼粕富含蛋白质,且氨基酸比例均衡,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资源。以油茶粕为原料,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提取液pH值为考察因素,优化油茶粕蛋白质提取的工艺条件,并通过氨基酸组成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和SDS-PAGE试验对提取的油茶粕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官能团和分子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粕蛋白质最佳提取工艺为pH 10、料液比1∶40(g/mL)、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60 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油茶粕蛋白质得率为6.56%,产品中蛋白质含量(N×6.25)达到86.7%,提取的油茶粕蛋白质具有肽键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特征吸收峰,氨基酸种类全面,分子质量在15 kDa左右。  相似文献   

7.
基于SWOT分析法的湖北省油茶产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WOT分析法的原理为基础,运用比较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湖北省与其他油茶主产区进行比较,综合考察其产业发展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现湖北省油茶产业在资源规模,科研转化力度,加工企业数量和产量等方面存在劣势,但是在油茶林产期分布,新造油茶林拓展空间,良种种苗基地建设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另外,其在市场需求、产业政策支持、交通物流以及科研基础等方面也面临着较好的外部机遇。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控制环节,以期为湖北省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打造中国油茶第一强市"是衡阳实现农业强市的必经之路,是改善农民生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衡阳市茶油产业发展为题,运用SWOT分析法对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中的优势、问题、机遇和挑战进行矩阵模型分析,确定衡阳市茶油产业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推进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政策建议,以助推衡阳实现全国第一油茶强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德兴红花油茶主产区的气候特征及红花油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花油茶是重要的种质植物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油料植物,研究红花油茶主产区的气候特征及红花油茶栽培技术,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植物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基于江西德兴50年的气象条件,结合红花油茶的生物学特点,系统监测红花油茶栽培过程的一系列技术及其效应,分析适宜区域气候特点与环境条件的栽培技术,并提出保障红花油茶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油茶皂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高纯度的油茶皂苷,研究了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油茶皂苷的方法,测定了AB-8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容量为37.1 mg/g。结果表明,最佳乙醇洗脱体积分数为80%,最佳洗脱体积流量为1.5V/h,最佳碱液浓度为0.1 mol/L;在此条件下,所得油茶皂苷的纯度可达96.7%。  相似文献   

11.
以茶皂素粗品为原料,以茶皂素回收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系统研究了水饱和正丁醇对茶皂素的转萃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茶皂素的最佳转萃条件.结果表明,当水饱和正丁醇用量为35mL、pH为4、粗品质量分数为20%、萃取次数为3时,可得到纯度为97%,回收率为54.25%的乳白色茶皂素.  相似文献   

12.
茶渣中粗茶皂素的纯化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B-8大孔树脂对超声波辅助醇提的粗茶皂素进行纯化,静态吸附实验表明:AB-8大孔树脂对茶皂素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达到99.59%和94.15%。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动态吸附参数,在此条件下纯化后,茶皂素的纯度可达85.56%。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茶皂素的还原能力强于Vc,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抑菌实验显示茶皂素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仅在较高浓度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茶皂素的来源、提取工艺、结构和特性,主要介绍了茶皂素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作为基质成分,茶皂素可以用于洗发香波、天然草本洗发露、防晒消炎润肤膏、沐浴液等,它不仅具有良好的乳化、发泡、分散、渗透、润滑等活性作用,而且还具有消炎、镇痛、杀菌、止痒等药理作用.同时介绍了茶皂素在化妆品及纺织品洗涤、医药和农药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湖北长阳绿茶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湖北长阳绿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离出93个组分,鉴定了84个化合物,挥发油中含芳樟醇、香叶醇、香茅醇等多种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5.
超声-水浸提茶皂素及茶皂素水溶液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油茶籽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水浸提法提取茶皂素,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法,探讨了茶籽粕颗粒粒度、料液比、超声浸提时间和超声浸提温度四个因素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茶籽粕颗粒粒度、超声提取时间和超声提取温度对荼皂素得率均有极显著影响,料液比对茶皂素得率有显著影响.其较佳提取条件为:茶籽粕颗粒粒度为60 ~100目,料液比为1∶9,超声提取时间为40 min,超声提取温度为50℃,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21.32%.测定水提得到的茶皂素溶液的表面张力,并对应用荼皂素水溶液生产绿色天然的日化产品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从油茶粕中提取茶皂素的工艺参数。单因素实验最佳条件:乙醇体积分数为7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4。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子,以茶皂素提取得率作为响应值,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茶皂素最佳提取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为72%、提取时间为3.8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4.5,提取得率预测值为14.54%,验证实测值为14.22%,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2.20%。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茶皂甙不同提取方法的实验和分析,得到一种能耗低、质量好、成本低的合理提取工艺,并通过精制使产品含量大于90%,且色泽良好.  相似文献   

18.
茶籽饼粕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籽饼粕是茶籽提油后的剩余产品,我国资源丰富但利用不足。文章对其所含茶皂素、蛋白质、糖类等有用成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情况进行综述,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天然富硒绿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醇溶性活性物质,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5,提取温度60℃,时间2 h,超声波功率400W,提取得率为44.44%.制得的富硒绿茶活性物质化学组成为:硒1.03μg/g,茶蛋白31.09%,茶多酚53.22%,茶多糖13.56%.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在麦汁煮沸过程中,使用野生苦丁茶代替部分酒花作为加香剂和苦味剂酿造苦丁茶保健啤酒的新方法.所酿制的成品啤酒色泽浅,口味纯正、清爽,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兼有柔和协调的苦丁茶和啤酒花的香气,苦味正常.与只添加酒花的啤酒相比较,不仅泡沫持久性增加,挂杯更明显,而且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