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深度精制环烷基润滑油基础油为主要组分,按一定比例与石蜡基基础油调合,通过加入抗磨剂、抗氧剂、防锈剂、降凝剂和黏度指数改进剂等添加剂,研制了新型摩托车减振器油。该新型摩托车减振器油具有优良的高低温性能、剪切安定性、极压抗磨性,可满足台架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2.
沈培玲 《石油商技》2009,26(5):90-93
黏度指数改进剂的选择对多级发动机油的低温性能和剪切安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考察了乙丙共聚物(OCP)和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HSD)这2种常用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在溶剂精制基础油和加氢基础油中的增黏能力、低温性能和剪切安定性,为多级发动机油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汽车悬架减振系统广泛使用减振器油来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和平稳性。研究了一种合成减振器油。参照进口减振器油的性能,通过对基础油和添加剂的考察,研制的合成减振器油由合成烃,聚甲基丙烯酸酯黏度指数改进剂,胺型/酚型复合抗氧剂和硫/磷型抗磨剂组成。研制的合成减振器油40℃运动黏度在11.0 mm~2/s~13.0 mm~2/s之间(典型值12.3 mm~2/s),40℃运动黏度剪切下降率≤7.5%(典型值0.24%),具有良好的剪切安定性和黏度保持能力,可以提供稳定的阻尼。研制的合成减振器油通过了减振器台架试验,达到了研制目标。  相似文献   

4.
发动机油由基础油、功能复合剂、降凝剂以及黏度指数改进剂调合组成。文章中主要论述了发动机油常用的乙丙共聚物(OCP)黏度指数改进剂及氢化苯乙烯双烯聚合物(HSD)黏度指数改进剂的理化指标和性能对比情况;分析了发动机油低温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黏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与基础油合理匹配的重要性,为确定发动机油配方提供参考。同时也阐述了不同黏度指数改进剂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差异,充分了解黏度指数改进剂的性能表现是开发高档发动机油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用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考察了黏度指数和精制程度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基础油的黏度指数越高,氧化安定性越好,而与基础油的精制程度无明显的关系。环烷基油对抗氧剂的感受性好于石蜡基油。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与SH/T0196方法的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杨道胜  侯泽民 《润滑油》2013,28(2):55-64
黏度指数改进剂改善油品黏度指数的机理,通常认为是由于高聚物加入基础油中改善了黏温性能从而改善了黏度指数。通过研究增稠能力的升降随温度的变化以及高聚物与基础油的Hildbrand溶度参数差值的数据,发现广泛使用的OCP、Shellvis和PIB等高聚物在大幅度提高油品黏度指数的同时,反而使油品黏温性能变差,PMA只有辛酯有所改善而其他长链酯均不改善,浓度升高黏度指数也升高而黏温性能不变,甚至某些复合剂也提高黏度指数。研究证明了Andrede公式(η=AeQ^Q/RT)中的黏温活化能Q可以很好地表征基础油和稠化油的黏温性能,使用Q定量地分析了ASTMD2270中黏度指数和黏温性能的关系,在同一黏度级别的中性油中,黏度指数很好地代表了黏温性能;相同黏度指数的轻馏分基础油的黏温性能比重馏分好很多。只要加入高聚物,无论此高聚物是否改善了基础油的黏温性能,稠化轻的基础油成为较重的多级油就提高了黏度指数,就具有比相应的重单级油好很多的黏温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泰州石化加氢基础油为原料,采用不同类型黏度指数改进剂与液压油复合剂,调合得到L-HV46低温液压油,对其黏度指数、泡沫性、空气释放值、抗乳化、剪切安定性等关键性能进行考察,筛选出符合GB 11118.1-2011质量标准的黏度指数改进剂方案,确保所研制的L-HV46低温液压油具有优异的黏温性能和低温性能,满足液压传动系统的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向阳  韦夏 《石油商技》2009,27(4):38-42
随着多级发动机油应用越来越普遍,增加了车辆出现油压报警现象的几率。通过行年试验,财影响发动机丰油道机油压力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就发动机油温度、发动机转速对发动机油压力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牌、不同运动黏度、不同黏度指数改进剂和不同基础油调和的发动机油对其压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合理选用发动机油以降低油压报警几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选用沃尔沃、奔驰重负荷卡车对自主研发的CF-415W/40分别选用不同基础油、不同粘度指数改进剂进行2万km的实车使用试验,考察了油品衰变过程对发动机油使用性能的影响,重点讨论了乙丙共聚物OCP和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HSD的综合性能,得出CF-4油采用不同基础油、不同粘度指数改进剂在行车试验中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半结晶OCP在较低温度下产生胶冻,在用油低温性能泵送性差,易造成供油不足导致早期磨损。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PSF11动力转向油的研制过程。以加氢基础油为主,添加降凝剂、黏度指数改进剂、抗泡剂以及RHY4026工业用油复合剂,研制出了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抗泡沫性能、热氧化安定性、抗磨损性能和温升特性的动力转向油产品,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润滑,保障汽车转向的平稳程度和灵敏程度,提升驾驶舒适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两种不同种类的黏度指数改进剂SV261与RHY615的性能比较,得出SV261具有更强的增稠能力、更优的低温性能及高温剪切安定性。采用SV261生产油品可灵活选用基础油,可增加重组分基础油比例降低挥发度,可提高产品的燃油经济性。合理的使用SV261可有效地优化配方,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2.
《润滑油》2021,(3)
利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2个梳状聚甲基丙烯酸酯(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和1个传统PMA在各类基础油中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2个梳状PMA的溶解性能非常优异,但是对于一些使用工况温度较低的场合,需要提高调合温度才能充分发挥梳状PMA的特性;传统PMA的溶解性能略逊色于梳状PMA,但无需额外提高调合温度即可完全溶解。  相似文献   

13.
润滑油基础油中的氮化物对油品使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氮含量不同的基础油为试油,考察了氮化物对油品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化物(尤其是碱性氮化物)对油品的抗乳化性能、抗氧化安定性、紫外光安定性有非常显著的不利影响,并使油品对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和CD复合剂的感受性降低,但对基础油钢片腐蚀性能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张倩  张峰 《润滑油》2011,(4):26-29
重负荷柴油机油对油品的烟炱分散性要求越来越高。研究表明,不同组成的基础油对油品分散性能影响不同,其中链烷烃是理想组分;文章考察了不同结构黏度指数改进剂、不同结构的无灰分散剂和金属清净剂对油品分散性能的影响规律,为高档柴油机油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泰州石化石蜡基高压加氢基础油为原料,对黏度指数改进剂和复合添加剂进行了筛选,研制出L-HV32低温液压油。研制产品具有优异的润滑性、剪切安定性以及卓越的低温流动性,符合GB 11118.1—2011质量标准,可满足低温地区的用油需求。  相似文献   

16.
<正>经过长期使用,汽车减震器会出现变软或变硬现象。本文对减震器变硬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对耐久性试验后的减震器油进行了取样分析,考察油品性质的变化;模拟减震器实际工况条件,对不同厂商的聚甲基丙烯酸酯(PMA)型黏度指数改进剂热氧化稳定性和剪切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不同厂商的PMA的性能有所差别,减震器油配方中不恰当的PMA选择可能导致减震器变硬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以甲基丙烯酸酯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95 ℃、引发剂用量(w)为0.25%、链转移剂用量(w)为0.2%、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合成得到磷酸酯专用黏度指数改进剂聚甲基丙烯酸酯(PMA);运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分析方法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将合成产物溶于磷酸酯基础油中,考察其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所研制的PMA产品在磷酸酯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突出的改善油品黏温性能的能力以及优异的剪切稳定性能,是一种优良的磷酸酯专用黏度指数改进剂。  相似文献   

18.
高硫瓦斯用作燃气发动机燃料时,用普通柴油机油或燃气发动机油润滑高硫瓦斯燃气发动机存在着发动机油黏度增加快,堵塞油道,气阀磨损,冷凝器腐蚀和换油频繁等问题。为了解决高硫瓦斯固定式燃气发动机的润滑需求,研制了一种高硫瓦斯发动机油。经过基础油,黏度指数改进剂和复合剂的筛选,得到了由80%的500N基础油,5%的聚异丁烯黏度指数改进剂和15%的中灰分型燃气发动机油复合剂组成的高硫瓦斯发动机油。实际考察表明,该发动机油可以满足高硫瓦斯发动机的润滑要求,换油周期可以达到2800 h。  相似文献   

19.
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HSD)黏度指数改进剂的添加量对汽油机油的热氧化安定性和黏度影响较大。主要对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HSD)黏度指数改进剂与适度高温活塞沉积物的相关性进行了考察。用发动机油热氧化模拟试验方法测定了HSD黏度指数改进剂在SM/GF-4 5W-30汽油机油中的适度高温活塞沉积物。当HSD黏度指数改进剂的添加量为5.0%质量分数时,SM/GF-4 5W-30汽油机油的适度高温活塞沉积物为29.5 mg,满足指标要求,但高温高剪切黏度(150℃,10~6s~(-1))低于2.90 mPa·s,达不到指标要求。当HSD黏度指数改进剂的添加量为9.0%质量分数时,SM/GF-4 5W-30汽油机油的适度高温活塞沉积物为36.5 mg,超过了指标要求。当HSD黏度指数改进剂的添加量在6.0%~8.0%质量分数之间时,SM/GF-4 5W-30汽油机油的100℃运动黏度,高温高剪切黏度(150℃,10~6s~(-1))和适度高温活塞沉积物满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南阳炼油厂由于在南阳稀油中掺炼南阳稠油,使润滑油基础油粘度指数降低、氧化安定性变差。本文介绍了南阳混合原油脱蜡油性质、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指数及氧化安定性与油品组成的关系。通过对调入高粘度指数的基础油、加大白土补充精制的白土加入量、对精制溶剂的改性、糠醛溶剂加入抗氧剂、WSQ-2脱氮剂液相脱氮工艺等方法的比较,探讨了如何利用现有装置提高基础油粘度指数、改善其氧化安定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